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刘同舫: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

中社学人 2023-08-28

Editor's Note

强烈推荐大家请“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哲思园地”两个微信公众号!

强烈推荐大家请“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哲思园地”两个微信公众号!
强烈推荐大家请“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哲思园地”两个微信公众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Author 刘同舫


[作者简介] 刘同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明确和把握好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特定的历史范畴具有多重内涵,在其宏大视域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的主题得以凸显;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实现民族复兴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开启,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民族复兴指引方向;另一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理性力量,在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新时代我们需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自觉开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  中华民族发展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评价新时代十年的奋斗成就,宣告“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P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需要将其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联系起来予以考察。党的二十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庄严宣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民族复兴征程上,以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宏大历史视域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进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宏大历史视域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P39)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决定中国必然在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上迈向民族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为了走好“明天的路”,也为了不忘“来时的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有必要以一种更为宏大的历史视域思考中国道路的“前世今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中华民族发展史”并将其视为一种具有宏大历史视域的特定范畴加以强调。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且辉煌的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应自觉将中华民族发展史纳入理论研究的视域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战略性与全局性高度,对深入开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指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如火如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支撑,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将“中华民族发展史”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列提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置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视野之中予以考察,强调包括“中华民族发展史”在内的“五史”的整体性意义,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具有丰厚内涵的中华民族发展史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如何将“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化为具有学科特色的专门范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一个通史性、统摄性的整体范畴,意味着一种宏大历史的理论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3](P14)而“中华民族发展史”这一整体性范畴的提出,是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视野把握中华民族历史的理论产物。“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一种宏大历史视域,注重对时空流变中民族发展进步的总体把握。“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将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作为整体加以考察的历史视域;是将中华民族的自身发展置于与世界历史的交互中加以理解把握的历史视域;是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特别是新时代10年来的奋斗创新史融合统一起来的历史视域;是将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统筹把握的历史视域。

“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将时空流变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各民族作为整体来进行把握的历史视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休戚与共、彼此交融,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和文化交流实践中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从宏观上看,各民族交错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微观上看,各民族居住既相对集中,但又难以与其他民族的聚居和生活相分离。历史上不仅存在许多少数民族融于汉族的情况,也存在许多汉族融于少数民族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华各民族间,“大一统”的观念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习近平曾深刻指出,自“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4](P5)“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的历史,既包括对各族人民几千年来精彩纷呈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承载,更包含对“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主导性把握,是局部的丰富性和总体的统一性的辩证融合。

“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把握的历史视域。“中华民族发展史”既意味着对本民族历史的整体把握,也意味着将本民族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加以考察。世界历史是中华民族自身存续和发展的外在环境,中华民族的历史一定程度上也是与世界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世界历史的环境又构成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条件。历史上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内部凝聚力和复兴意志,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又离不开与世界各民族平等互信的多方位交流。中华民族从不以自身的发展实力作为“称霸全球”的前提,而是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充分尊重各民族意志和共建人类共同利益的共同体中营造世界历史良序发展的崭新时代格局。

“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180多年的伟大斗争史与新时代10年来的奋斗创新史予以统一把握的历史视域。“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多层次历史的统一,其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三重层次。其一,“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勠力同心创造的悠久文明史。其二,“中华民族”的概念正式出场于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境,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在西方文明这一强力“他者”的窥伺与冲击下从自在跃升为自觉。其三,“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专门范畴,特别标识了自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应对重大挑战、实现伟大创造的新时代史。就上述三重层次与“中华民族发展史”之间的关系而言,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形成的根本依据和厚重底色,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出场的直接依据,而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关头的新时代10年奋斗创新史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成为饱含生机活力、呈现出不断发展可能性的历史的充分根据和重要保障。

“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将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统筹把握的历史视域。“中华民族发展史”意味着对中华民族过往历史的把握,更意味着对历史流动性和历史时空性的把握,即对中华民族的当下与未来的把握。对“中华民族发展史”当下维度的把握,就是对民族复兴面临的实践条件、现实境遇的把握,就是对中国的现实道路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成果及其实践的把握。对“中华民族发展史”未来维度的把握,则着重于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去向何方、伟大复兴事业如何持续推进的科学谋划。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过去维度而言,民族复兴同样是对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史实的注解。

几千年来,中华各族儿女历经磨难但始终自强不息,在历史的传承和创造中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独特发展历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诞生之时,便蕴藏着救亡图存和谋求复兴的历史自觉。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台阶之时,把握“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宏大历史视域,更要将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身的精神内核和奋斗动力。深化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将其理论与实践放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加以考量。


、中华民族发展史中马克思主义的角色和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系统学说,始终将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自身的考察对象,在强调世界历史和国际主义的同时,从未忽视抑或抽象地把握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密切关注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事业,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寄予希望。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就牢牢地与马克思主义捆绑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深刻和广泛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命运走向与发展轨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中华民族全面迈向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新时代,梳理、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贡献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以前,其创始人就表现出对中华民族及其历史命运的关注、同情和希冀。围绕近代中国的历史现状,马克思、恩格斯撰写了一系列社论和时评文章。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些专题文稿中表现出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悲惨命运的同情,并站在历史和道义的高度批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种种暴行。恩格斯将中华民族的反抗运动视为“保卫社稷和家园”的“人民战争”,在客观评价其暴力性的同时,在总体上予以理解性的阐释。[5](P626)当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辩证地认识到殖民侵略带给封建社会的古老中华民族的正面意义,认为西方列强的一系列侵略行为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在客观上使得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加速了中国革命化的进程。[5](P607-608)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关注中国的革命动态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马克思还满怀革命热情设想了“中华共和国”的美好前景。[6](P278)依据对中国现实情况材料的掌握,经典作家对诸如太平天国运动等反抗运动有了不同的看法,[7](P548)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光明趋势的科学预见。总体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华民族及其历史发展的看法呈现出两种视角,一是始终关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前景,力图揭示近代中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二是关注中华民族自身解放与复兴对世界的影响,在世界历史的格局中思考中国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百年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效应的贡献和作用,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问题分析的两种视角进行审思,即这一理论如何在不断助推中华民族复兴的同时,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民族之林。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深刻和彻底的转变,命运扭转的关键在于理论武装了一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以中国共产党为理论运用主体和组织载体,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光辉展现思想伟力的同时,也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各族人民先后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由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新型无产阶级政权,缔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了改革开放,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关键力量,对这一历史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的救亡与启蒙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力量。学术界存在一种观点,主张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主要历史任务指认为民族救亡和民族启蒙,认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由于“救亡”的力量压倒“启蒙”的力量,从而导致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在思想意识层面未能摆脱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8](P28-32)然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并没有致使“救亡压倒启蒙”,而是完成了“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合奏”。自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并被大众接受,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就意味着思想启蒙的滥觞。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无论是长征,还是在根据地的土地改革、扫盲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等,都起到传播先进思想、启发民众的启蒙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不仅在思想上启迪民智,更通过现实的革命活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思想、腐朽观念产生的现实土壤,进行了真正深入人民群众的彻底的启蒙运动。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启蒙与救亡进程的推进具有持续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是“化中国”,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不断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成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克服许多重大挑战、完成许多重大使命。

中华民族发展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世界文学”的“普遍性”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断推演,“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表征为各个民族国家思想文化特殊性的“民族文学”日益让位于富有世界历史格局和人类历史胸怀的“世界文学”。[5](P35)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随着世界历史格局的形成,任何民族、国家都必须融入世界历史的普遍发展之中。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民族品格。中华民族长期保持着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密切交往。但自明清以来,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中华民族一度压缩与外部世界交往的空间,客观上导致中华民族错失追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机遇。作为反映、体现时代精神与世界历史格局的具有历史高度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从思想上扬弃了数千年来束缚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封建主义、保守主义的陈旧理念,还在指导中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活动中使得中华民族真正融入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还唤醒了中华民族思想传统中立足人类命运思考自身发展的天下情怀,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便是这一博大胸怀的时代表达。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视域看,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能否真正理解、信仰马克思主义。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只要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党便能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如果教条、僵化甚或歪曲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往往会导致事业的挫折。历史已经反复验证,要想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伟力作用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守正创新地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产出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历史巧合的是,当魏源这样的有识之士第一次“开眼看世界”,愤而作《海国图志》时,马克思正遭遇“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5](P58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萌芽与马克思主义的缘起几乎处在同一时期。当“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被引介到中国,腐朽的封建王朝正在穷途末路中苟延残喘。历史的必然性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无论是以维新“图存”,还是以资产阶级革命“立本”,都未完成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马克思主义真正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第一次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历史事实深刻表明,中华民族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辜负中华民族。随着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历史的必然趋势也同样表明,中华民族必然不会辜负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主题和主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历史。当历史与现实、实践与理论的逻辑交汇于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全面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这必然要求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形态与之同频共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平稳持续发展离不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能在回应伟大复兴的时代之问与历史之问中,激活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要自觉将其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联系起来,让理论的蓬勃生命融汇进中华民族接续奋斗的生活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进路,不能离开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宏大历史视域,要理解好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关系。首先,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宏大历史视域中加以理解:要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多元一体格局”下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复兴;要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内部发展,而是以中华民族的世界效应为指向的复兴;要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之厚重、近代以来180多年之抱负和新时代以来10年之契机的长期历史目标,格局大、要求高、难度深;要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过程,永远不会停止在某一刻,绝不是“浪漫主义还乡式”地复刻“汉风唐韵”,而是不断超越自身、永远向未来展开的有生命的运动过程。其次,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产物,从时间顺序上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目标的发轫先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更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但从逻辑上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必然能够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汲取养分。具体而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过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续推进,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21)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时代内涵。习近平强调,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当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P18-19)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核心在于把握人民立场的观点和系统观念的方法。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核心观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明确“为了谁”复兴、“依靠谁”复兴的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历代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是让人民群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坚守的人民立场这一世界观问题上做到守正创新。“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而“创”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向实践、面向人民群众的方式。理论之所以能够指导实践,是因为理论能够高于实践又深入实践,然而理论究竟如何面向人民群众及其实践,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人”,又是实践的“主体”。理论面向实践的成效如何,“主人翁”具有根本意义上的“话事权”,而理论能否转化为巨大的实践力量,实践能否顺利开展,则要依靠“主体”的中介和落实。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也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理论力量与人民力量就能结合为具有无限生机的复兴力量。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9]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运用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的基本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的工作方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落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念的工作方法,需要统筹好全民族复兴和各民族同心同向发展的关系,统筹好中华民族自身发展及其世界效应的关系,统筹好中华民族文明史、近现代史和新时代的关系,统筹好历史成果、现实道路与未来选择的关系,以系统的工作方法推动事业的稳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1](P7)体现了对系统观念的坚守和运用。

第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必然内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回应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动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多元一体格局”的全民族共同发展,在复兴之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这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如何凝聚共同意志、实现共同发展的时代之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华民族自身发展对世界影响的显现,这表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如何始终保持开放胸襟来应对复杂国际局势、以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的时代之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具有长期文明积淀和历史抱负的古老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这表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如何处理好与中国历史、与具体现实的关系的时代之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历史复兴、现实发展和未来无限可能的统一,这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如何做好长期规划,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领导应对各种挑战的时代之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洗礼和检验,必将愈显真理的璀璨光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件,其中蕴含对上述历史与时代之问的探索,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框定了基本进路。其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21)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P22)这体现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整体性发展的基本认识;强调要做好统战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1](P39)彰显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内涵的深刻把握。其二,“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1](P60)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旗帜,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的理念,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世界风云的巨大魄力,呈现出自信应对国际局势的从容姿态,已然彰显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效应。其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1](P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基于自身国情的创造性实践,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发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持续动力,就必须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澄清了指导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其四,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层次地展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21)具体规划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以顽强的意志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团结奋斗来创造更大成就,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思想共识。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依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明的方向,在复兴之路的实践中不断呈现自身的理论前景。

第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之路,两者是同一总体性过程的不同方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要将其置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中进行思考和决策;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则要从根本上将其视为伟大复兴过程的本身来实现。诚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柯尔施指出,“‘思想形式的革命’是整个社会现实革命过程的一个客观组成部分”,[10](P10)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思想中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运动的科学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事关伟大复兴的诸多理论之问、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的回应,直接体现在实践中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思考,绝非空洞的词句和范畴,而是针对生机勃勃、处于发展进程中的复兴实践背后的逻辑追问。我们在推进具体工作时,不应将民族复兴的实践局限化地视为“特殊的活动范围”的工作,而应当将其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关联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运动本身应当被理解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环节,由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发展在其本质上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本身。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解,只有达到这样的辩证法高度,我们的伟大实践和科学理论才能在现实开展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同频共振,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才会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时代的中国正朝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向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谋篇布局、绘制蓝图,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学理性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回答一系列关于“复兴”和“主义”的重大命题: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回到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宏大历史视域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主题和主线,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目标走向现实的行动指南。只有在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才能够彰显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底蕴、现实生命和发展空间,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真理力量。


注释: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9]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史.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N].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0] [德]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鲍莉炜

版式制作:陈镇鑫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本刊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道德与法研究、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社会思潮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职高专之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

★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指导,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