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德胜,聂雨晴: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实践价值

高德胜,聂雨晴 中社学人 2023-08-28



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实践价值

摘要:课程思政是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当前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由理论研究转向实践阶段普遍陷入了瓶颈。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主导力量,责任主体不明确。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核心地位、主导作用和建设力量,逐渐形成“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方案,是实现“三全育人”新格局的关键。

关键词: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路径;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重要讲话将“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起来,衍生出课程思政的新概念。从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央31号文件”“高教新40条”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讲话”之后,国内各高校普遍掀起课程思政改革的新高潮,特别是上海各高校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颇具代表性的“项链模式”。其中,推出“一票难求”的“金课通识课”的上海大学最为典型,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激励各高校提出自己的课程思政改革计划。但当前课程思政改革从整体上呈现出:理论研究丰富,具体实施难以落实;个别课程试点,缺乏全校整体设计;一些课程思政改革最终演变成思政课程群。总之,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由理论研究的勃发期进入了实践困难期。


一、理论辨析: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

课程思政的整体推进,体现出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应对新时代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1.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首先,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出现交流、交锋、交融等新态势,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与挑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思想受到社会其他各类非主流舆论和价值观的影响。如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成长于互联网环境中的新生代“95后”群体。该群体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认识、张扬的个性、多样的需求。基于此,需要高校教师在各类专业课程中,既要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要注重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课程思政是让所有课程播撒育人之种,所有授课教师手扶育人之犁,耕耘“大思政”之田,让思政落实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课程思政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拓宽了育人途径与方式,实现立德和树人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变革的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呈现“两张皮”的现象,根本原因是教书和育人相分离,“三全育人”和“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尚未落到实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使思政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创新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课程思政”为媒介,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引导学生既要学会知识与技能,又要习得德性与修养,发挥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推进教书和育人的统一,使“两张皮”转化为“一张皮”,提高了育人效果。
最后,课程思政改革有力推动了教学供给与学生需求的统一。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育人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产生和发生作用的起点是基于人的个体需要,通过不断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指向是社会需要,通过宣传动员来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富强。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思政的一种方式,具有榜样示范、平等对话、方式灵活等特点,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弥补思政课程显性教育的刚性、单向灌输等局限性。此外,课程思政将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等蕴含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自觉接受并认同,形成共鸣,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课程思政涵盖高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所有环节,扩大了育人资源的供给。作为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交叉点与平衡点的课程思政,既体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有效增加了教育供给,又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主体诉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力举措,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要义辨析
正确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是正确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同之处在于:教育目标追求的一致性,都是通过高校课堂教学这一载体,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同时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地位不同。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因素,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是辅助渠道。二是内涵不同。思政课主要涉及五门公共必修课,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强调各类课程之间的协同关系,包括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在课时、学分、门数方面远超思政课程。三是课程特点不同。思政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学科重要的理论课程,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内含于各类学科课程之中,强调的是正规课程之外的无意识教育,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3.课程思政的涵义辩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邱伟光教授认为,“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6]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一门课,也不是数个或几个课程的叠加。同样,课程思政不是在现有的思政课程体系之外“另开炉灶”,也不是各类课程的“大杂烩”。课程思政是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使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实现“三全”育人格局。因此,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全课程的育人体系,是以“思政”为“导向”、以“课程”为依托,将思政元素渗透于各门课程之中。课程思政旨在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互鉴互力,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大思政”格局,能够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二、实践指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归属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逐渐由理论研究步入教学实践阶段。但从各高校的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来看,各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呼声虽然很高,却始终拿不出系统的实施方案,也未落实到整体的行动上。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党政领导虽然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却没有具体落实的相关责任主体。各专业院系存在的问题:业务落实缺乏主动性业务执行“心有余面力不足”,同时还缺乏必要的指导与培训等。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专业化的教学团队、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教学资源。因此,从实践层面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校资源,增效不增员;能够马上启动,不必重新搭建团队:能够实现其与专业学院的联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思政“孤岛”困境。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者理应主动承担起主导责任

1.帮助非思政教师树立育人意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没有正确的政治导向,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导致在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出现割裂甚至冲突。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往往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价值引领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和责任,专业课程则只负责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按照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具备鲜明的思想旗帜、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资源、明确的育人职责等,对非思政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帮助专业教师发现具体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在法学的专业课程中,有一个普遍的说法:要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隐含之意就是不要考虑法律之外的任何因素。对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要帮助专业教师,深人剖析法律的阶级性,认识到法律的本质属性是阶级统治工具,要求在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教育
二是树立“三全”育人意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帮助各门课程教师明确各类课程育人育德的普遍性,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育人意识,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在自然科学课程中,明确其课程的政治站位,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信念融入教学设计,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在经济学课程中,互克思主义学院可以帮助专业教师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互补推进,结合思政理论和教育方法联系中国的现实需要,将家国情怀、职业意识等与社会主义精神相结合,融入价值观教育等。

2.协助非思政教师完善教学设计,评析教学动态与业务效果
如何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地嵌入课程中实现人效果?单单依靠非思政教师去完成,显然是力所不及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教学协助和业务督导的作用。
一是教学协助。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可以帮助专业课教师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功能。如在具体的外语教学运程中,要客观地向学生呈现西方语言、文化的特点并有意识地回顾对比中国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翔证看待西方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从而真正改变目前各专业教学,讲日本文化的“精日"讲韩语的“哈韩”的局面。二是业务督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要及时掌握专业课教师在推行课程思政过程的教学动态和效果,对需要改善之处及时调整,并给予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团队建立随访机制,针对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出现的疑难困惑,及时释疑解惑。

3.建立教师间合作联动机制,培训非思政教师
在课程思政改革中,专业教师毕竟不是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强但育人意识弱,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仅停留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急需“补课”。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院系必须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打破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教师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壁垒。
一是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坚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发挥其学科和资源优势,通过组织理论培训课、座谈交流、定期研讨等方式,使专业教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学习,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如辩证的看待基因编辑技术,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第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掌握未来五年的政策体据。在专业教学中,及时掌握时事动态,明确专业的未来发展动向,摒弃“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陋习”。第三,结合专业方向,适当学习国家相应的方针政策。如园艺专业,需要研读国家绿色生态的大政方针,明晰专业发展前景。
二是培训非思政课教师的思政技能。非思政教师具有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除了人职前短期的教育外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思政训练。马克思主义学院团队是思政课的主力军,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非思政教师深人思政的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甚至是合作教学,帮助专业课教师灵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技巧。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结对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重走长征路、访问革命老区、社会调研等方式,在广泛的交往与互动中,加深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与理解,从而逐渐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三、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实现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桥头堡和主力军,在课程思政改革进退维谷之际理应“舍我其谁”地主动担负起改革的时代使命。根据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的重要指示,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笔者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入手,积极探索并构建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导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方案。

1.宏观层面:全校覆盖,实现三级联动
宏观层面,要加强党的整体领导,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核心地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7]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涉及到一系列教育教学中的实施环节、资源和工作调度,只有得到高校党委的重视,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注重统筹推进,强化日常部署等,才有可能在推行的过程中落地生根。
首先,高校党委顶层设计。高校党委作为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第一责任人,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改革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牢固树立主体责任意识。第一,强化自身认识水平。高校党委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有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政策研读,以强化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其学科的专业性、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与时俱进的时政前沿,能够确保高校党委理论和政策学习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第二,确立行动主体。高校成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事部门负责的课程思政的业务指导机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对高校整体的课程思政工作进行督导,确保各项日程及政策落到实处。第三,出台实施方案。各高校党委结合本校特点,出台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意见与规划纲要,明确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从学校、学院、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成果等方面细化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完善整体设计。
其次,高校政工部门发挥合力。学校的各级行政部门积极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的各项工作,将“课程思政”纳入重点工作范畴予以推广,将思政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第一,链接动态信息。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导角色,应在专业院系、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团委等责任主体之间沟通信息。不断了解学生动态,制定解决方案,打通课程思政信息流通的“任督二脉”,让课程思政“气血顺畅”,实现全校、全员参与育人。第二,注重实际举措。学校继续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相关研讨、交流与培训。教务处在制定统筹学科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航、示范和辐射作用。如印发并宣传课程思政的实施意见、制定课程思政的专项课题与创新示范项目、制定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量化考核体系、举办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大赛、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等。将课程思政朝着“全面、纵深、精细”方向推进,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做细做实,让改革反映到课堂,体现在教师,落脚到育人实效。
最后,分院凝聚协同共识。推行课程思政,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专业院系的凝神聚气,发挥合力。第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和深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示范学院,牵头整合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与专家,打造高水平教学与研究团队,不断强化思政课建设,推进课程思政的专项研究与特色项目。第二,打造“一院一特色”。二级学院立足院系学科特点,积极参与制定各学院的课程思政实施细则,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形成院系特色。第三,扩大“朋友圈”。各专业院系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指导下,探索思政要素+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打造专业思政的示范课程、创新项目、专项课题等,扩大协同育人的朋友圈,从而打破马院“孤立无援”和专业院系“无头苍蝇”的局面。

2.中观层面:专业学科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协调配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观层面,要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导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重心是教研室,关键是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群策群力、协同发力。
首先,各专业教研室细化改革要求。各专业教研室要在立足自身课程规律和专业学科属性与特色的基础上,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第一,思想统一是首要。专业教研室必须统一各专业教师的思想认识,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树立课程思政的观念,注重课程中的价值引领。第二,落实行动是重点。从专业顶层设计出发,体现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拟定相应具体的培养计划,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的思政目标纳入培养方案,并规划一定的课时落实到对应课程中。第三,动态考核是关键。作为课程思政“C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需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的监督与评估,并将其纳人日常工作的考核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对专业教研室进行定期的指导与培训,打造示范课程和模范教师。
其次,教师身教示范。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课程思政需要打造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第一,教书者必先强已。非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常态化、伙伴式的各类专题培训,练好自身的“几把刷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非思政课程的有序“对接”,既能“胜任”又能“善任”。第二,育人者必先律已。亲其师而信其道。为人师表,应以高尚的情操铸就学生的灵魂,以自己的言行塑造学生的身心,将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第三,教育者首先是受教育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只有教师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真学真信真用真懂,才会更好的融入专业课程中,学生才会真学。
最后,组建课程思政工作室。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要整合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行业企业家,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的综合性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借力,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战线的先进人物等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学中来。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党支部要结合课程思政的具体任务,有意识加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和教育部相关政策的解读,提高一线专业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促进教师对自身育人使命的认同。同时,课程思政还是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新载体。课程思政的推行,加强了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也有助于教师党支部活动的开展。

3.微观层面:整合课程体系,嵌入思政教学设计
微观层面,要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力量,积极探索新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模式。“三全育人”格局的实现,需要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通识教育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新课程体系,确保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
首先“玩转”思政“小课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8]思政课只有“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学生才会对课程思政“敞开心扉”;思政课只有坚持“八个相统一”,课程思政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就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收;思政课只有“活起来”,课程思政才会“火起来”。总之,办好课程思政的前提是稳定和发展思政课程,仍然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让思政课成为课程思政最稳固的基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遵守“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在理论教学中,还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创新。如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避免“填鸭说教”。树立“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教学理念,抓住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打造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出勤率和抬头率。在实践教学中,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积极构建“知行合一”学习平台。
其次,“诵读”专业“必念经”。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两个基本方面。专业思政主要是指高校本科课程的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课程思政的开展和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实践将证明,课程思政的成果越巩固,理论研究越丰富,专业思政的实施也就会越顺利。因此,专业思政是思想教育的专业化工作,课程思政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专业思政引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推动了专业思政发展。基于时代使命和在高校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积极引领其他各学院探索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第一,打通专业与思政的通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深人专业课程教学一线,与各专业教师一起积极寻找专业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第二,打造“精锐武器”。根据课程思政的改革要求,结合各专业特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各学院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案,筛选出各专业的样板教学范例,打造课程思政改革的“精锐武器”,以此来带动本专业的整体发展。第三,完善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各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专业为载体,发挥专业的特点和优势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全体专业课教师的全员任务。但是在具体落实上,担任课程思政辅导任务的思政教师,要统筹安排好整体部分的关系。思政教师选取若干专业教师作为合作教师,通过双向深度合作完成该专业的几个基本范例,然后推广给全院教师,首先完成标准化工作。在此基础上,其它各专业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师提问、小组讨论、作业点评、单元总结等教学环节,补充进各自的创造内容,从而完成教案的个性化工作。这样,由部分到整体就可以尽快地实现全员的改革任务。
最后,“编织”通识“万花筒”。通识课程具有所占课时长,涉及学科多,与学生相处时间久的特点。我们要抓住这些特点,将其化成课程思政的优势。一般来说,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交叉点非常丰富,很容易建构出课程思政“万花筒”。通识课程所占学时长,可以长远设计,统筹规划育人目标;涉及学科多,方便多元、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与学生相处时间久,利于从深层次影响道德观念。总之,以育人功能的彰显升级通识教育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要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重要作用,实现“通”“专”“跨”的联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识课程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水课”,也不是传授一些零散知识的“帮闲”课程。通识课程旨在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在于培养寻求真理的能力,是为知识人打好人生底色的课程。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必须要完善通识课程体系,不断推动学生“打开脑洞”,全方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践中,上海一些大学开展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开展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培养大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属于通识课程升级改造的有益探索。

总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必须深化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与理解,充分认识到“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和“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认真贯彻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其坚定地政治方向、专业的思政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应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中的核心地位、主导作用和建设力量,逐步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改革实践方案。


参考文献
[1][2][3][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7][8]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6]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高德胜(1973-),男,山东荣成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聂雨晴(1994一),女,河南永城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1)


本文由作者投稿授权发布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