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芝健、胡小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重大关系研究

田芝健、胡小君 中社学人 2022-09-09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重大关系研究


摘要: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需要在实践中研究解决若干重大关系问题。一是在思政课教师个体成长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位学历、年龄资历、人生阅历的关系,时空眼界、人生境界、创业边界的关系,专业实力、职业能力、事业定力的关系,坚定信仰、树立信念、增强信心的关系;二是在学科人才培养和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与职能发挥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政职能、育人功能、知行效能的关系,个体突破、团队协同、梯队支撑的关系,政治统领、学术创新、德行示范的关系;三是要把学科科研作为人才培养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结合点,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研用相长的关系,坐冷板凳、磨脚底板、用脑瓜子的关系,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上扎根基础、瞄准前沿、善于交叉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要求,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办好思政课,教好思政课,学好思政课,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要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融汇贯通起来,一是增数量,源源不断地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提供后备人才,二是提质量,在政治和学术等方面为思政课教师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既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也契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进程中对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一体化的推进需求;更包含着思政课专任教师对于职业认同、事业提升、自我实现的内在追求,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深入探析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师队伍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作用。有必要从教师个体成长要求、队伍建设整体要求、学科科研提升要求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一体化推进实践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个体成长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好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认清办好思政课对教师个体不仅在政治上高标准,在业务上严要求,在思维和视野上、人生境界和情怀上也有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自觉主动地加强学习,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同时,思政课教师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主体和人才培养的直接成果,学科发展与思政课教师事业成长同步共进、密不可分。具体而言,从思政课教师个体成长的标准要求来看,在实践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如下几方面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位学历、年龄资历、人生阅历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一门“思想含金量”很高的课程,也有着很高的“学术含金量”,思政课的理论解惑、价值引导建立在透彻的学理分析和丰富的知识素养之上。思政课的学理性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严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道路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特定的知识体系和范畴体系,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与时俱进品质,在解决时代和实践重大课题中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些特质要求学科人才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素养,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不仅要进行集中的专门培养,还要坚持长期的实践锻炼。具体到思政课教师的个体成长上,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位学历、年龄资历和人生阅历的关系。

其一,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知识,具有较好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成为合格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历和博士、硕士学位。从当前学位学历的状况来看,由于历史原因,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无论是整体数量还是学历层次、专业类别上,与党和国家的规定、高校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要求都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从供给侧着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超常规发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以满足对优质思政课教师的需求。对此,一方面要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并以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培养的主渠道。根据师资需求情况,合理作出计划安排,在重点高校有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打好专业基础,克服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博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多为“半路出家”的问题。同时通过推免政策倾斜以及硕博连读、直读博士等方式,引导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沿着理论研究之路茁壮成长,不断充实思政课教师的后备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引领和整合机制,保持学科开放性,注重吸纳来自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生源,把他们培养成既能够掌握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具有自身研究专长的特色人才,以满足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对思政课师资的紧迫需求,为配齐建强奠定基础。

其二,根据年龄资历,制定实施系统的培训和理论研修规划,保证思政课教师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高水平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尤其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宏大精深,并且随着新的实践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不断丰富而创新发展。因此,取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相关学位学历,是思政课教师自身成长的第一步,要始终保持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必须接受系统学习培训、开展理论研修。为此,要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在做好学历学位教育的基础上,增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提升和知识更新功能。从办好思政课的角度,这种定期的学习研修也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要求中落实统一性的必要之举。学习研修的方案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和任职资历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接受能力的差异性。思政课教师自身也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和能动性,坚决克服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对学习、研修的障碍,自觉树立起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年龄资历转化为深厚的学养积淀。

其三,不断丰富人生阅历,增强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实在感、有效性。思政课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具有人生引导功能,思政“金课”绝不只是理论阐释和知识传授,金牌教师也绝不局限于“象牙塔”里的理论研究,而是要通过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不断丰富人生阅历,深入实际了解国情世情党情民情,真切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深切感悟科学真理、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责任。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需求和人生困惑,做到有的放矢、循循善诱,与学生形成共情效应,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实在感和有效性。同时,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促进因素。只有把自身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细致观察和亲身实践融入到相关学术研究之中,才能避免传抄照搬、空洞无物的教学和科研,才会创造出有血有肉、有深度、有创见的研究成果并支撑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必须统筹考虑和正确处理学位学历、年龄资历、人生阅历的关系,必须坚持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全过程链接,具有与学科学历学位要求相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做到学养深厚,业务精湛;同时,要组织进行必要的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避免出现少数人从业后满足于岗位上熬资历的现象,不断增强进取心和发展力;创造条件组织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开展国情世情调研、到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定期深入社会实际调查研究,丰富人生阅历,通过学术研究、教学服务、实践锻炼,不断开阔视野胸襟,坚定理想信念,增长见识才干,这样才能当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时空眼界、人生境界、创业边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大学问”,研究的中心内容是探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突出地包含着学术研究的博大与精深的辩证统一。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大事业”,因而在知识视野上要求更宽广,在事业发展上更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大局意识。这就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思政课教师在做好“大学问”、搞好“大事业”的追求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时空眼界、人生境界和创业边界的关系。眼界、境界,制约着干事创业边界。

首先,自觉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研究事物、分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要求中明确指出,“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视野要广既是对思政课教师知识储备的要求,也是对思政课质量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要求。要构建综合的知识视野,在坚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宏观把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基本国情,适时关注正在发生的国内外热点问题,做到融会贯通,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要形成宽广的国际视野,既要对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情况、发展态势、面临问题有全面了解,还要深刻领会当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认识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势和逆流对世界格局和全球治理变革的影响。要构建纵深的历史视野,能够把握历史大势,总结历史规律,从近代史、党史国史军史中学习历史智慧,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文化的营养。总之,要努力培养起自觉用历史观念、大局意识、辩证方法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宽广纵深的时空眼界,做到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相结合。

其次,不断增强教学和科研创新克难的攻坚动力,提高人生境界。无论是教好思政课,还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都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并持之以恒。要避免上课照本宣科、呆板僵化或者哗众取宠、浮于表面的现象,除了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外,还要充分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独特的精神涵养机制,帮助思政课教师在形成宽广视野的同时,不断开阔自身的心胸眼界。着力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命运的深刻关切中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奉献教育科研事业的博大情怀;从革命导师和党史国史和英雄人物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磨炼出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把这些精神情怀转化为投身教学和科研克难攻坚的不竭动力,通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艰苦努力,去实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境界。

最后,不断拓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阵地上创新创业的边界。思政课教师宽广的时空眼界和奋进的人生境界,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学与学术研究的成果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上。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咨询、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例如,学科学术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阵地在各高校分布不均衡,一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质态仍然不佳;二级学科还存在着边界模糊、马克思主义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体系,学科领域、学科内涵仍在持续拓展之中。这些问题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和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投身其中、刻苦钻研、奉献力量的迫切要求,也在学科阵地上预留了创新创业、大展蓝图的广阔发展空间。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和思政课教师的成长,要坚持做“大学问”,以“大写”的人生在学科阵地上不断拓宽“大事业”的边界。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实力、职业能力、事业定力的关系

从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家,既要有深厚情怀和崇高境界,也要有科学研究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为复合型能力结构,其中,学科平台集中培养的专业实力是基础,从事思政课教研工作后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内的职业能力是主体,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学特殊要求的事业定力是重要支撑。

首先,培养高度的学科自觉,在深研实践中增强专业实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应当具备高度的学科自觉,充分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即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把学科自觉与鲜明的学术意识结合起来,明确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方法、严守学术规范,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增强专业实力的过程中,要把深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学术根基。通过精读原著、吃透原文、领悟原理,领略经典作家对问题分析的敏锐洞察力,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重大论断,体会真理的力量。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形成高质量的理论成果,练就过硬的专业实力。

其次,按照思政课教师“六个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综合能力素质要求,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专业与职业能力。专业实力是综合能力的基础,但是将专业实力转化为职业能力,还存在着教学赋能的关键环节。要把深研和善教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围绕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师生互动等要求不断淬炼教学能力,把坚实的理论素养转化为优良的教学成效。持续的科研能力既是专业实力的体现,也是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要在学习、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动脑、勇于动笔,及时把思考心得凝炼成学术文章,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全面提高职业能力,保持和显示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教学改革创新、科学研究创新活跃度。

最后,保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辛勤耕耘的定力,包括政治定力、学术定力、教学定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都属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范畴,在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斗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是增强政治定力,面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复杂影响,能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英勇战士,坚决反对各种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能够明辨大是大非,在错综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保持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与一切偏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组织路线的错误言行进行坚决斗争。二是增强学术定力,通过辛勤努力,产出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着力纠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非学术化”或“纯学术化”两种错误的评价倾向,为上好思政课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三是增强教学定力,思政课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在思政课堂上,会面对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对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多样问题,如何讲清楚他们最关心、最现实、最困惑、最尖锐的思想和理论问题,都要求思政课教师以崇高的使命责任、良好的学科素养、精湛的讲课艺术,凝练起坚强的教学定力,引导他们读懂时代、读懂社会、读懂人生,养成和保持存在成才定力。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坚定信仰、树立信念、增强信心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就是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政治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革命性和实践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上强,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而言,更要把政治上强与理论学习、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结合起来,融入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之中。

一是在学研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无论是上好思政课,还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都必须要坚定信仰,绝不能做政治上的“两面人”,如果课上一套、课下一套,研究成果也只是文字堆砌,课上说教也只会苍白无力。坚定信仰不是盲从、盲信,而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深切领悟的基础之上。“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人才培养阶段就要坚持带着信仰去学习,化坚定信仰为坚毅的学习动力,以扎实的研究成果阐释理论、分析问题,夯实政治信仰的根基。在思政课的教学和理论宣讲的社会服务中,做到学以致用,彰显信仰的力量。

二是坚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阶段集中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大思想,推动进课堂、进头脑。这既是思政课教师树立信仰、坚定信念的理论根据和事实依据,也是在科学研究、课堂教学中必须讲清楚、说明白的真切道理。

三是增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胜信心。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两步走的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对建设现代化强国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这个任务,必须把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转化为坚强的精神支柱和必胜信心。所以思政课教师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透彻的理论阐释、更全面的科学论证,把必胜的信心传递给大学生,引领他们担当起未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践行者的历史使命。



二、学科人才培养和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与职能发挥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成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7个二级学科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和学科张力日益显现。办好思政课,不仅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个体能力素养,更要充分发掘学科体系的综合优势、激发思政教师的团队力量,结合思政课的特殊性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立德树人总体职能、整体功能、立体效能的实现。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政职能、育人功能、知行效能的关系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这个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包括“立德”和“树人”两个方面,是德才兼备的“德”与“才”的体现。“立德”中的“德”,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要求,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认同与忠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树人”所包含的“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职能是思政课的基本职能,通过系统的学习,帮助“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坚定的爱国情怀,强化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真心认同。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把思政职能与育人功能统一起来。一方面,贯彻“思维要新”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并将其运用到专业课程学习乃至社会实践、人生成长之中;另一方面,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到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之中,整合高校党组织和群团机构、辅导员等学生思政力量,协同夯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的立德树人职能,还要处理好总体职能与各门思政课具体职能之间的关系。现行思政课设置中,五门课程均包含了思政职能和育人功能,但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各有差异。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侧重于正确世界观的塑造和科学方法论的训练,包括对人类社会发展根本规律的正确认识,支撑了思政职能的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系统、透彻地阐释当代中国的发展由来,以其确定的史实性论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彰显思政职能的主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国家发展的理论、道路、制度、文化,是思政职能发挥的现实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为基本内容,进行道德和法律两大社会规范教育,直接发挥了立德树人实践指导作用。《形势与政策》以观天下大势、剖内外热点、析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发挥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方向引导和政策分析模拟训练的功能。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思政课的学术支撑,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思政职能,为思政课提供深入透彻学理准备;另一方面作为完整的学科在培养本硕博各层次人才时全方位、全过程地发挥着育人功能。

思政职能和育人功能要落到实处,需要思政课教师在研习传承、改革创新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实践的知行效能。在思政课职能发挥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知是基础,要充分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和职能,深入了解各自所教课程应有的思政职能和育人功能。情是关键,思政课教师要把坚定的信仰转化为对思政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激情,对学生以情感人,在思政事业中化激情为动力。意是保障,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上好思政课的重任在肩的责任感,进而转变为推进工作的坚强意志,着力克服教研道路上的惰性和各种障碍,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功能发挥的实效性。行是根本,要以实践涵养根基,把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结合起来,在系统实践中实现知行统一。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突破、团队协同、梯队支撑的关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整体发挥立德树人职能,必须正确处理好团队建设中个体与集体、团队与梯队的关系,使队伍建设既充满活力又凝成合力,既形成群体成长的内在机制,又有构建后备人才的梯队支撑。

首先,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发展的个体突破,激发其在学科和思政战线阵地上“单兵作战”的活力和能力。充分尊重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在学科发展上,鼓励学科带头人、思政课教师、博硕士群体根据个人学术兴趣和专长,研读经典、提高素养,坚持问题意识,立志做真学问、大学问。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引导和支持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准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特点和兴趣,探索推进思政课个性化改革和创新,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实践中,有的思政课教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思政翻转课堂之中,做到因事而化。有的教师熟稔时事热点话题,能迅速、准确地作出独到见解,帮助学生及时答疑解惑,做到因时而进。有的教师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微媒体传播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成长为“网红”思政教师,在学生中人气爆满,做到了因势而新。

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形成和增强团队合力。思政课教师的“单兵作战”能力是建立强有力协作团队的重要基础,但是要促进学科整体发展和思政课成效提升,必须把个体整合起来,促进团队协同发展。一是以项目课题组等形式加强学科发展攻关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瞄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课题,共同论证、联合完成,不断打造学科发展的增长点。二是以课程教研室、优秀教学团队等形式加强思政课教学队伍建设。依托教研室开展课程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听课互评、集中命题、集体阅卷,保证思政课教学要求的统一性、教学成效的稳定性。围绕思政“金课”、在线开放课程、微课、慕课等教学建设,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出谋划策,合理分工协作,带动教学方式整体创新。三是以调查研修组、师生实践团等形式增强团队整体的实践能力。在思政课教师研修计划实施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组建调研团、研修组开展集体调研和研修。依托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组织师生实践团组,强化社会实践过程,提升实践能力,促进协同育人。

最后,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律,在育、引、培、用结合中构建梯队支撑。在育的环节,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双过硬要求,制定科学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培养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在引的环节,健全优秀人才引进机制,按照理论功底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表达能力良好等要求,严格新教师试讲、政审、考核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完善国家思政人才政策,优化思政人才社会生态。在培养环节,完善人才学习培训帮带机制。一方面按照新进教师的常规培训计划和思政课教师的专项培训、研修制度,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项目结队等形式,让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有经验的思政名师带领、带动年轻教师向上向善向前。在用的环节,提供平台和机遇,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强、新技术运用能力强、师生互动交流较顺畅活跃等优势,努力在学科科研和思政课教学上多出成果、健康成长、持续发展。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统领、学术创新、德行示范的关系

政治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的根本属性,也是学科团队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突出特点。要把政治要求、学术要求、师德要求统一起来,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规范化建设,探索为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配备学术导师、教学导师、德政导师、实践读史,组成导师组,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政治引领、组织领导、先锋示范作用,整体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党建和学科队伍建设。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党员占比高的优势,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党的建设。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模范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制度,把组织生活制度与集体备课、集中讨论、组团研修等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发挥学科和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文化优势,结合教学改革创新、组织活动创新,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性锤炼,定期开展政治体检,严格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与党中央对标对表,在思想上政治上言行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治纪律和各方面纪律尤其是课堂纪律、言行纪律落到实处。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健全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工作机制,通过强化政治功能,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为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和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其次,把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政治建设与学科的学术创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虽然具有优势基础,但也面临着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往往较高,单纯说教或浅层次说理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对此,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的力量,以学科学术创新为支撑,在党内政治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以学理讲政治,以学理阐真理,以学理说服人,在讲政治与做科研相结合中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

最后,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中,明确提出“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的要求。做到人格正需要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严格自律。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坚持慎独、慎微、慎好,自觉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既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清醒,也能在小事小节中讲党性、有原则。



三、以学科科研作为人才培养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紧密关联的结合点主要体现在学科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上。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以学科科研的发展为基础,一方面通过科研成果对思政课提供“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学科人才培养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输送师资并促进其在学科阵地上发展成长。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要围绕搞好学科科研,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研用相长的关系

以学科科研为中心环节,打通学、教、研、用四个环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研的支撑作用。首先处理好教学相长与教研相长的关系。在互联网、微媒体时代,尤其是慕课等网络教学方式不断渗透高等教育的情势下,大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渠道广泛而便捷,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教师不能只充当知识的传播者,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启发性和评判性上,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吸收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为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加强教学研讨,通过师生互动,促进互相启发,实现教学相长。而真正的教学相长与教研相长密不可分。一方面,以教学激发科研,思政课教师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大学生感兴趣、有疑惑的热点问题等转化为学术研究选题,树立真正的问题意识,使学术研究有着明确的实践价值,并着力克服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些研究成果与思政课教学关联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以科研促进教学,探索推进研究型教学。在坚持思政课教学统一性要求的前提下,支持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个性化教学的方式,让大学生有重点地学习,由此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过程和学术前沿。条件允许的,可组建师生学研团队,吸收大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研究。在教研相长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科研成果不违反政治路线、政治原则的前提下,把研究成果及时、准确地融入教学之中。对于有争议性或一家之言的研究成果,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方式,在政治上先行把关,以规避风险。

此外,还要处理好教学科研与实践应用的关系,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创新研究,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科研项目等平台机制,推进教学科研成果在学生实践中的运用。例如,支持思政课教师担任学生思想政治类、人文社科类的社团指导教师,给予专门指导、专业引导。鼓励思政课教师指导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技能,进行初步学术训练,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运用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平台渠道,推动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直接接触和服务社会,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政课程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中的引领作用,把课程教学、课题研讨与实际践行结合起来,带着问题去实践,冲着实践去磨练,在实践中更好地深化领会思政课教学所阐发的基本原理与科学论断,精准理解党和国家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判断和重大决断。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坐冷板凳、磨脚底板、用脑瓜子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科研,是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基本功,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根本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而依据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能够做到板凳要坐热、脚底要走热、脑子要用勤,把研读原理、实践调研、理论提升统一起来,环环相扣、依次递升,多出人才、出成果、出成效。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经过一百七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国内外相关研究著述浩如烟海。要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脉络、理论现状,就必须踏踏实实地读经典、学原著,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研读经典原著这个看家本领,不仅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也是学好弄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科的基本要求。只有系统研读了原著原文,把冷板凳坐热,才能搞清楚经典作家重要论断的特定文本语境,掌握其内涵要义本意,从而廓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相关评判中的各种争议、曲解,原原本本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认识的目的在于运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积极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对新的理论观点及时吸纳,对新的实践成果及时总结,对新的矛盾问题给予理论分析和思想解惑。具体而言,可由学科科研骨干组团承接地方党政机关基层党建类、社会治理类、精神文明类、社会调查类等实践项目、横向课题等,思政课教师还可广泛参与地方和基层的党课培训、理论宣讲、社区教育等,直接接触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一线,不怕磨破脚底板,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为解决实际问题建言献策。

研读原著原理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最终要通过勤于思考、勤奋研究,不断产生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应用成果,为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办好教好学好思政课多作贡献。通过丰富的研究成果,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特别是后备人才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共同提高。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扎根基础、瞄准前沿、善于交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实践的产物,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向前发展。尤其是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化发展,一方面距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断接近,另一方面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及时作出理论阐释,并给予实践指导。因而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扎根基础和瞄准前沿的关系,鼓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生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前沿问题研究。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要从规律性的角度探析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全球治理等新的时代潮流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提出的重大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作为重心,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建设研究要紧密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制度、部署和举措,针对党的自我革命,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推动前沿问题、重大战略问题的深入研究,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学科分类日益精细化的同时,很多问题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问题需要开展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揭示全貌、得出正确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学科体系的引领性学科,研究的问题重大、根本、全面,同时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与诸多学科存在交叉关系。因而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过程中,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和指导地位的同时,高度关注交叉学科理论和实际问题。一方面,要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深入开展学科交流,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交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历史学的交叉,思想政治教育同政治学、教育学、教学论的交叉等,更好地推进这些二级学科的研究,并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聚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开展协同研究。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主平台,一方面汇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宏观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提供广博的知识背景和多元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力量,深入探析兼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课教学复合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工作联动推进、融合发展,全方位打造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底气、有战斗力的学科队伍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田芝健,男,江苏如皋人,1963年生,法学博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胡小君,法学博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党政治与基层党建。


论文出自:《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19VSZ102)。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