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靳诺:不断增强百年大党对青年的引导力

​靳诺 中社学人 2023-08-28




不断增强百年大党对青年的引导力

靳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节点,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梳理和总结。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并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对广大青年强大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引导力,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与我们党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一,以崇高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不断增强党的政治引导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指引着党的前进方向,是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因初心而生、为使命而行,崇高的初心使命既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激励、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根本因素。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是一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史。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苦难辉煌,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围绕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逻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大青年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党的初心使命与广大青年的追求奋斗是根本一致的。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领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近百年来,广大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动员下,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勇敢地走在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民族富强、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前列。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重视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先锋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引导广大青年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党的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党的伟大事业的坚定追随者,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因此,我们要传承党的初心使命,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鼓励和支持青年在伟大事业中争当弄潮儿,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引领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在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强青年一代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齐奋斗的行动自觉。
第二,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青年,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导力。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凝聚广大青年,很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教育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且巨大的影响,它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切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
从历史上看,以五四运动为标志,首先觉醒起来、受到先进思想感召、投入革命洪流的是青年群体;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也是青年一代。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引领青年,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青年从实践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青年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为青年成长打下科学思想基础。青年人思想活跃、知识密集,特别是这一代青年学生成长在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心理结构。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困惑彷徨甚至错误认识。特别是青年学生本身又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价值观念正在加速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把青年阶段比作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强调既充分信任、热情关怀青年,又严格要求、教育引导青年。在新时代、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符合青年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把党的科学理论的内在逻辑讲清楚,把党的主张传递给青年,不断增强其说服力、感染力、塑造力,唤起青年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筑牢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第三,以强大的组织体系吸纳青年,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引导力。无产阶级政党强大的生命力在于组织。列宁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1]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组织青年、宣传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青年组织起来,汇聚起磅礴的青年力量,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加强两大组织系统的工作。
一是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年组织,即共青团及其直接领导和指导的青年联合会(简称青联)、学生联合会(简称学联)。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百年的一个重要法宝,是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党和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党历来重视共青团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和部署党的群团改革,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明确了共青团工作的战略地位,要求共青团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把广大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青联、学联工作也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青联、学联组织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代又一代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各级青联、学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推进自身改革,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取得了重要工作成效。面对青年工作的新形势与新挑战,要适应当代青年分布多元、流动性强的特点,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健全动员机制;要充分发挥青年群团组织的政治吸纳功能,关注新兴青年群体,不断增强其代表性和广泛性;要加强对各种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引导、管理,把青年社会组织凝聚起来,共同描绘青年团结奋斗的同心圆。

二是以大学为龙头的高等教育学校。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9年在校大学生规模已经达到4000多万人。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当代青年主要集中在高校,高校成为青年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青年成为整个青年群体的基础。可以说,高校青年的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对高校来说,要紧紧围绕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突出育人导向,把学校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聚焦到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上来,把各项工作的目标都落实到提升育人实效上来,真正把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全过程、人才培养各方面,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

注释:

[1]《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1页。


本文作者:靳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本文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2期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