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发!总部被“围攻”,这家最神秘的世界500强翻车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易简财经 Author 小熊猫t

老铁们,最近微信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常有朋友错过文章更新。将“经济学博士”设为星标,或经常点“在看”,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来源 | 易简财经,作者小熊猫t

责任编辑 | X博士


击鼓传花终有时,给中江信托投资者一个交代的白衣骑士,最终把自己交代进去了。
 
雪松控股总部被围攻
 
2月10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开创大道以南、开达路以西的雪松控股总部大厦,聚集了一大波投资者进行维权。
 
 
据易简财经了解,这些投资者购买的是雪松旗下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自去年4月至今发生大面积逾期,已构成事实违约,大都百万起投,资金多源于父母的养老钱,子女的教育基金和企业的经营周转资金。根据财新消息,雪松对外发行的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大约在200亿元左右,涉及投资人约8000人。
 
此前,已有投资者在多次与雪松控股寻求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几个月来通过向信访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递交举报信,向经侦部门报案、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多渠道进行维权,但非常遗憾的是都未能获得实质性进展。
 
 
去年12月公布的兑付方案
 
1月30日,春节将至,焦虑的一众投资者等来了一封致歉信,原定应在1月底完成的兑付无法落实,执笔的正是雪松控股董事长、创始人张劲。
 



或许是能想象到投资者的怒火,信中称“一句道歉并不能解决问题”,春节后会进一步与投资者共商方案,确保2月底前完成兑付。
 
这一封信,让分布在各地的理财产品销售经理,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春节假期一结束,他们便纷纷抵达雪松控股总部大厦。
 
2月9日,在理财销售经理的要求下,雪松召开了员工大会,张劲及一众高管均在现场。会上,雪松各地的理财销售经理,要求张劲个人为逾期的理财产品承担连带责任,遭到拒绝,这才有了开篇那一幕。
 
这公司,不出事才是神话?
 
张劲的雪松控股集团,在广州一直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2016年,雪松控股的总部并不在黄埔区,而是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也就是广州西塔的62楼。
 

天气不好时,西塔的顶部经常被云雾笼罩,对于外界,雪松控股同样也给人一种云山雾绕的朦胧感。
 
珠江新城的金融人士聚餐时,都很喜欢讨论雪松,但很少有人能看明白雪松的商业模式,觉得这个公司看起来业务板块很多,什么都干一点,但又干不好,规模也不大,但盘子却越来越大,营收一直猛涨,是一个一下子就冒出来的世界500强,搞不懂这是什么打法。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雪松控股以327亿美元的营收首次入围世界500强,排在第361位。随后,雪松又连续3年入围世界500强,并在2021年以338.37亿美元的成绩,位列世界500强359位。
 
珠江新城的共识是,这家神奇的500强,既感受不到他的服务,也看不到他的产品,大概在世界500强里,是唯一的。
 
说地产吧,项目很少,说物业吧,也很少看见,文旅地产,远在云南,规模也不大,大宗商品交易,交易佣金极低,怎么看都不像能撑起一个500强。
 
2019年,雪松控股官宣总营收2851亿元,但仅雪松实业集团的营收就达2676亿元,占比超过93%。
 
而在雪松实业集团里,绝大部分业务是以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可是这个业务并不咋挣钱,供应链管理企业普遍综合毛利率就比较低,雪球数据显示,怡亚通2020年营收682.56亿,利润总额1亿,净利润才8449.76万。
 
而雪松实业自己2019年营收高达2676亿元,净利也才23.58亿元,净利润率也才0.88%。其经营净现金流更低。
 
多位金融人士指出,“雪松没有高利润的产业做驱动,说白了就是依靠融资发展,然后向供应链上的企业贷款,这种业务模式发展,遇到经济下滑周期,不出事才是神话。”
 
风险早已埋下,暴雷是注定的结局
 
缺少主业支撑,但并没有耽误雪松一直在A股不断并购,2016年,其以48亿元现金并购齐翔腾达;2017年,以42亿元现金并购希努尔;2019年,又耗巨资收购中江信托71.3%股权,并将其更名为雪松国际信托。
 
业内对这个交易并不太看好。因为当时的中江信托就是一个烫手山芋,踩雷产品有30多个,涉及投资者2400多名,总金额约79亿元。
 
但雪松的老板张劲,为此是下了大血本。
 
雪松正式接手那一天,中江信托就召开了投资者恳谈会,张劲亲自到场,称从即日开始启动中江信托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行动,“我个人将作为解决中江信托历史问题的第一负责人”。
 
短短22个字,让张劲收获了一大波好评,都称他是“白骑士”。
 

为了这项交易,雪松当年发行了两笔合计80亿元的永续债,由广州产业投资基金和广州凯德金融控股分别认购60亿元和20亿元。
 
雪松收购中江信托实际支付的对价是60亿,资金来源就是这两笔永续债,雪松当时承诺,收购完成后会将雪松信托的注册地迁至广州。
 
但雪松信托的注册地并不是那么好搬,天眼查显示,雪松国际信托注册地址仍在江西,而且过去几年的业绩更是大幅亏损。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


雪松信托2019年完成实控人变更的同时,又开始发行新项目。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末,共计发行信托计划67只,包括长青、长泰、长盈、鑫乾、鑫坤、鑫链等系列。
 
进入2020年之后,雪松信托的一些项目开始出现问题。9月,证券时报写了一篇报道揭露,雪松信托近一年发行的42只“长青”系列信托计划,产品总规模超过200亿,底层资产宣称是对知名国企的220余亿元应收账款,但记者实地走访多地后发现,债务人几乎清一色否认该等债务的存在。
 
该报道还称,雪松信托借道保理通道所受让的220余亿元应收账款,既无三方确权,也无回款封闭,风控全线处于“裸奔”状态;幕后融资人甚至拿着完成收款、已经灭失的“应收账款”,通过保理通道转让给雪松信托以获得融资。换句话说,该等信托产品,几乎完全没有底层资产做支撑。
 
2020年末,已经开始有人爆料有些信托项目出现兑付困难。
 
进入2021年之后,雪松发行项目更多,2021年,其官网上发布了160多款产品成立公告,平均一天1.4个产品。
 
对雪松短期内发行这么多产品,很多人都怀疑这里面有借新还旧的嫌疑,但对于大家的疑问,雪松控股一直予以否认。
 
然而到了2021年3月份左右,雪松控股部分产品开始出现延期支付利息;到了今年,其理财产品更是出现大面积逾期。
 
结语
 
广州仅有两个世界500强民企,恒大和雪松,但最终都先后走上了暴雷的结局,实在让人惋惜。
 
笔者看来,恒大和雪松两者有一些相似的共同点,那就是大搞多元化,疯狂举债。许家印和张劲,原本起家都是单一行业,最初企业发展也势头很好,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最终迈上了多元化这条不归路。
 
为了支持集团的多元化,他们都大规模介入金融行业,举债加杠杆,发理财产品,但在他们的多元化里,后起的板块,都是拿二流的本事挑战人家吃饭的本事,胜数一目了然,最终无法偿付债务,于是轰然崩塌。
 
多元化一般都是因为主业做的不够好,从恒大和雪松的多元化和举债规模来看,他们的暴雷,都像是一场早就注定的结局。

点击查看硬核财经猛料:和6000个EMBA老板聊完之后,我的录音放在了这里!


>广佛银行融资政策大全<   

| 金投研好文推荐:大瓜!知名量化投资人丁鹏竟让儿子渣一点 还准备带儿子看小黄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