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影像:旧中国的第三只眼睛


▲宁波余姚市风貌,19世纪70年代 | J.C. 沃森少校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影像

旧中国的第三只眼睛

文:陈申  编:先知书店

伟大的影像一定是凝固了一个永恒的瞬间,让人看到了它的过去,想到它的未来。

——罗兰·巴特


人们常说,科学的发展使地球日益缩小。177 年前,摄影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观察世界的角度,摄影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


中国自公元17世纪以来,逐步断绝了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国门紧锁。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一两部西方人的早期游记上。大清王朝经过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西方摄影师的到来是必然结果。


▲澳门的庙宇,1844年 | 于勒·埃及尔


▲第一个被拍照的中国人:两广总督耆英,广州黄埔港,1844年 | 于勒·埃及尔


▲恭亲王奕訢,北京,1860年11月2日 | 费利斯·比托


▲中国广东贵妇,约1870 年 | 威廉·普莱尔·弗洛伊德


▲北京满族新娘,1871-1872 年 | 约翰·汤姆逊


鸦片战争以后,最初来中国从事照相的外国摄影师,不仅仅带有探险性质,同时也是20世纪初西方探险考古学家“亚洲科考”的前期预演与试水。因此,西方摄影家早期关于中国的传世影像类报道,无疑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政治色彩。然而,这些摄影家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已逐渐被大多数人所遗忘。


▲塘沽北河口的大北炮台,炮台内有清兵的尸体,1860 年8 月21 日 | 费利斯·比托



▲台湾原住民和小屋,19世纪70年代 | 朱利安·休·爱德华兹爵士


▲北京圆明园谐奇趣南侧,1873 年 | 恩斯特·奥尔末


▲厦门大悲阁,约1888年 | 朱利安·休·爱德华兹爵士


▲杭州西城门,1895年 | 伊莎贝拉·伯德


自摄影术传入中国以来,最早在中国港口城市定居下来的外国摄影师,靠照相和出售旅游明信片式的风光照片赚足了中国人和外国侨民的钱,清代诗人倪鸿曾用“五羊城里赁屋居,洋钱日获满一车”来形容最早出现于广东的这一现象。


由于西方摄影师对中国的无限兴趣,中国可以称作世界上新摄影材料和新技术成果的试验场域,法国肯恩基金会1909年派出来华的摄影师就是很好的例证。


和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一样,旧中国在历史上经历的痛苦与贫困,都会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历史照片中,然而这些正是中国的社会进程。目前来看,西方摄影师的作品为中国历史学家需要看到的场景提供了主要依据。


▲中国香港商人的家庭合影,1861-1863 年 | 弥尔顿·M. 米勒


▲广州的捡茶妇人,19世纪70年代 | 约翰·汤姆逊


▲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五座镀金铜塔,20世纪初 | 恩斯特·柏石曼


▲北京市民围观西方参赛汽车,1907年 | 吕吉·巴津尼


▲成都城南宅院人家,1911 年 | 路得·那爱德


1840—1949 年间,外国来华摄影师的社会身份五花八门,包括各级外交官员、政府顾问、传教士、军人、汉学家、新闻记者、商人、“探险家”、科学家等等。


可以看出,其中很多人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既是中国文化的参与者,又是中国近代史的参与者,对那个科学手段和资讯尚属落后的时代来说,外国人的眼光或照片似乎观察得更为清澈。


中国近代学者胡适曾给一本关于中国题材的摄影集题词说:“觇国之道要在求了解,见怪不足怪,见可鄙薄亦不必嘲讽。要认清这都是供我们了解的资料,嘉华露君此册不但可助我们了解自己,又可助世人了解我们,故可宝贵。”


▲西藏的两位贵族,20世纪初 | 约翰·克劳德·怀特


▲“北京兵变”后的百姓,191 年2 月 | 约翰·詹布鲁恩


▲北京永定门城楼,1924年 | 奥斯瓦尔德·喜仁龙


▲贫穷的孩子在读书,1936年 | 埃德加·斯诺


▲北京解放前夕,1949年 |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以正向之理解,摄影作品比起文字叙述或文学作品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限制创作者的立场、观点的主观表达,因而更能体现客观性,并具有文献的替代性,对于研究与中国历史有关的外国摄影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的此次修订再版,使我想起了出版家钟叔河先生曾经策划过的一套丛书。1985 年《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立即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共鸣,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后对清代“洋务运动”研究的一股学术热流,至今还是经常被关照和被引用的重要参考书。


在此前后,相关学术领域还出版了诸如《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词典》《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等重要著作。然而,对外国摄影师的研究及相关著作的出版,则长期存在空缺。当初制定的出版选题初衷,就是考虑到在研究摄影史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外国摄影师与作品是谁的疑问,本书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外国人来华的影像溯源必不可少的参考著作。



▲《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内页展示


本书另一个值得赞赏的地方是,由于作者掌握了一定的国家博物馆馆藏图片的研究成果,又有社会各界和华辰拍卖公司的帮衬,使得本书进一步提高了其观赏价值。一般说来,对于历史学术著作而言这是最为理想的呈现方式。


本书作者张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历史照片的征集和研究,一直为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做着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摄影史学研究领域,她有着十分广泛的学术视野。从这部著作中,也能体现出她多年的文化积累和独特的学术见解。


对于这样一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查阅文献资料才能完成的著作,不言而喻,必是通过了日积月累的积淀。


时至今日,尽管大多数国家的大学、公共图书馆和研究单位的收藏已经过了数字化处理,但在互联网平台上,历史学领域仍然是大数据的死角,所有要发掘的历史资料、著作所需要的内容在互联网上都很难查到,因此她的努力是具有开创性的,不同于一般现代意义的编撰。


在修订版即将面世时,我知道任何所谓的序言之类,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然而,作为一个对摄影史学感兴趣的人,我希望通过此文表达对作者的祝贺和敬意。


2016年9月于北京



这些外国人拍摄的珍贵影像,影响了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也让今天的我们可以用一种直观的视角去审视中国近代历史的方方面面。


文字是抽象的,文字传达的信息,需要大脑复杂加工后再具象化,因此,信息往往会变形失真。而影像传达的信息,是先具象,后抽象。先后顺序的不同,带来的体验也截然不同。


用读图的方式经历中华百年沧桑,无论书架上有多数种中国近现代史的书籍,这些“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影像”都是无法替代的唯一,值得每个华人家庭收藏。


为此,先知书店鼎力推荐“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影像”三书:《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1910-1929》《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从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中,重新认识近代中国。



本套书堪称许多“遗失”的摄影大家作品珍藏集,汇聚了约翰·汤姆逊、约翰·詹布鲁恩、于勒·埃及尔、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等近百位西方摄影家的作品,他们拍摄的内容包含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壬子兵变、袁世凯祭天、内阁会议、袁世凯葬礼、孙中山移灵、庆祝一战胜利、五四运动等发生在晚清与民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大量风景建筑和民俗影像。尤其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呈现,弥补了文字史料之不足,撼动人心。


书中照片多数为首次发布,鲜见于网络,且不乏近代史上的经典图片,质量之高远非一般历史书插图可比,网上亦难以见到。为了给收藏这套书的读者带来超预期的体验,除了原片质量过硬,用纸、色彩处理、制作工艺同等重要。出版社对老照片采用了最新的影像修复调整技法,使影像清晰,细节可辨。


这套书,以图证史,图文互证,相互阐释,沉浸其中,目光、触觉、阅读交互。堪称一套可传家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博物馆"。


更重要的是,这些照片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挣扎中刚刚开始步入现代社会的普通中国人当时的生活,见所未见,重新认识近代中国。库存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摄影史经典四书”)



▍延伸阅读

罗伯特·卡帕|他的影像是一场赌博,最终赌进了生命

伟大的影像凝固了永恒的瞬间,让人看到过去,想到未来

历史学家马勇:蒋廷黻的这个看法虽说残忍,但确实是对的

张宏杰:中国文化的惯性极其强大,远比其他国家的要强大

“叛国而生”的李陵与“忠君而死”的岳飞,身不由己的个体悲剧

张鸣: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不肯跪的人,中国才得以改变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沈志华“趁乱”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

只读“有用”的书,根本不是阅读

齐邦媛:我不赞成任何狂热的东西,狂热的东西都不持久

王鼎钧|这本书写好了8年不敢发表,因为“太恐怖了”

《狂飙》:用轰轰烈烈的一生写就命运的史诗,只有热爱真实的人才能一窥究竟

谢天佑:喜怒无常——古代朝堂的君臣相处之道

《满江红》中的秦桧与岳飞,令人想起琦善和林则徐

杨奎松:跳出“成王败寇”,今天如何看待国民党的失败?

叶永烈|蒋时代,台湾小学课本里的“伟人故事”

钱满素:抽象地肯定人类权利却具体否定个人权利,颇有架空人类的意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