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性阅读:关于婚姻、关于选择、关于做父母

女性以自己的身份独立书写,是19世纪才开始的事。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写出了《简·爱》,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女性呼声作为主题的小说


《简·爱》(1996)剧照

1929年,《小妇人》出版,书中叛逆而独立的女作家“乔”的形象,后来成为波伏瓦、伍尔夫、费兰特等无数女作家创作梦想的起点


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书中写道:“我要用自己的头脑做武器,在这艰难的世间开辟出一条路来。


1929年,《一间自己的房间》出版,伍尔夫提出女性需要的两种自由——经济基础,以及属于自己的空间



不仅如此,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女性写作背后的意义——达女性独特的价值观、记录女性的真实生活境况


“在诗集里,女性是贯串首尾的主题;在历史里,女性始终悄无声息。”伍尔夫的这句论断,正是只有男性书写的结果。


从勃朗特到伍尔夫,再到日后的波伏瓦,百年前的她们,艰难走出了一条发现自我、实现价值的道路,振聋发聩警醒世人。


百年后的今天,女性的路是否更宽阔了?我们距离伍尔夫所说的「女性需要的两种自由」,还有多远?又是谁,正在书写我们的时代?


我们特别策划了女性专题活动「她们如何发现自我」,和你一起站在当下回望来时的路。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


现在开通/续费《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年卡,你就可以免费获得“发光的女性”书籍【5册函套装】。


《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中,都有什么?


| 关于性别 |


我们对于“什么是女人,什么是女性特征,什么是女性意识,什么又是合适的女性角色”这些问题,真的有清晰的答案吗?


不久前的me too运动牵扯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性别、权力、道德、政治问题,但如果你的家中有一个小女孩,在这个复杂问题的背后,却有一个很简单的疑惑: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女性仍然有那么强烈的无助感?我应该如何养育一个女孩,才能让她勇敢地面对世界,自由地活出自己?


从“一个女孩应该是什么样的”,到“一个女孩可以是什么样的”,2018年第37期周刊《生为女孩:性别角色的养成》,讨论了生为女孩和养育女孩的甘苦。



| 关于选择 |

为什么在今天,“选事业还是选家庭”还会成为女性的两难选择?

这并不是因为婚姻可能遭遇破裂,事业前程多舛坎坷,而是我们越来越渴望探求种种身份之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精神内核和成长空间。

换句话说,我们想要弄明白“我是谁”,想知道,对“她”而言,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想要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图/范薇

对于中国女性的两难境地,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戴锦华曾有一个精妙的比喻:“花木兰困境”——

当家国需要的时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她和男性一样披挂上阵;而当使命完成,“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她又重新回归家庭生活。

《女人四十:中年转折期与自我重启》这一期中,你既能看到“全职妈妈”的“心酸、渴望与再出发”,也能看到“职场妈妈”在不同身份中做出平衡的自我努力,以及由此生长出来的智慧。


| 关于妇女儿童保护 |

2001年12月17日到2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的第二届世界反儿童性交易大会在日本横滨举行,它继承了1996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第一届大会精神,联合起草了《横滨宣言》。在此次会议中,国际反亚洲儿童性观光组织(一个致力于消除儿童卖淫、儿童色情和为色情目的贩卖儿童的国际民间组织)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起了重要作用。


2002年发行的《必须保卫少女》,将视线聚焦到了昆明、十堰,记录下了当时社会上组织少女进行性交易的情况。

2017年,《向儿童性侵说“不”》,回望了国内对儿童性侵从忽视到保护的历程,尝试探讨从家庭、社会、学校的角度全方位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的可能。

2022年,《我们的社会如何真正保护女性》进行了专题追踪,从拐卖拐骗人口的解救过程,到法律、社会观念、财产分配层面,进行了全面关注。

| 关于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直稳定的存在。它需要习得和经营,要认识自己、自律,认识他人、包容,穿越内心幽长隐秘的深谷。在中国,更复杂的情况是,亲密关系这一基于“自我崛起”背景的现代概念与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混沌在一起,扭结在一起,造成的张力和冲突让我们时有疑问:“我们真的有亲密关系吗?”“亲密关系是生活的必需品吗?”

寻求亲密关系,不仅是一个“如何搞定那个人”的情感问题,而是一个自我成长的问题。我们经营亲密关系的过程,是认识自我的过程,是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过程。只有成为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才能从容稳定地获得健康的亲密关系,而它犹如堡垒给人以安全感,给人力量、勇气去探索外部世界,而最终达到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阅读《我们拥有亲密关系吗?》,你可以看到:
一段亲密关系的判断标准有什么?
有史以来,亲密关系的关键性变革发生在何时?
爱情、友情、母女、师徒……这么多亲密关系,如何处理?


疫情把每个人强制地拉到了生命有限的沉重话题前,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重新看待亲密关系》,带领我们在疫情中正面情感的脆弱与强大。


想要什么样的爱情,也许比爱情本身的面目更让人迷恋。

《读吧,爱情》选择以“文本”作为主题,从不同大陆、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学名著里节选出22个爱情文本——小说、诗歌、戏剧或书简,浪漫主义、感伤主义或现实主义——尝试勾勒出这样一个文本地图,它可做途径,再现爱情经验的精妙处和细微处。


| 关于婚姻家庭 |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你如果想拥有一段理想婚姻,可能需要慢慢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在一个人身上寻求所有的你的愿望的满足。理想婚姻的一个重要的秘诀可能就是,你要知道婚姻本身就是不理想和不够完美的。

在《理想婚姻,真的存在吗?》你将读到:
如何放弃幻想变得实际?
怎样在理解婚姻的前提下提升日常的幸福感?
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增高,这背后代表了什么?
以及,该如何通过“出轨”问题来反向理解什么是好的婚姻关系?


各种国际排名一再验证,芬兰这个北欧小国,却摘下了教育超级大国的桂冠。最权威的是经合组织(OECD)每隔三年发布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2000年以来,在对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岁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科学三项能力的评估中,芬兰每次都名列前茅。

卓越教育,到底有什么秘诀?
教师,在芬兰的教育中扮演何种角色?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尊重孩子的选择?
这期《最好的教育》,能解开你的疑惑。


当然,不只这些,《三联生活周刊》还为你提供了更多维度的新知。

现象级热点、现实议题、精神困局、亲子教育、生活情调、环球旅行……你想知道的,你没来得及了解的,我们都准备好了。


开通数字刊年卡,你就拥有了一个「小智库」

数字刊年卡用户,不仅能获得自开卡日起1年内所有新刊的浏览权,还能畅享过往27年《三联生活周刊》精华内容

三联中读APP有标题和内容检索的功能,在搜索框中输入想了解的话题,马上就能了解相关内容的全部报道。

 

不仅有沉浸式图文内容,还有专业主播录制的音频内容,可读可听。

 

每一期面世后,我们都会邀请当期撰稿主笔记者和嘉宾,围绕当期杂志主题,以智性与个性的视角,讨论变化中的生活和世界,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一年50期,50次酣畅的思想交锋。


还有:
·50次人文影像巡礼和摄影理念分享
·50次新知与思想的精彩导读
·全年6期Plus版数字刊
·未来一年12期&2018年至今的《读书》杂志电子刊
·未来一年12期&2007年至今的《爱乐》杂志电子刊

单是一年《三联生活周刊》《读书》《爱乐》杂志的订阅,就要15×52+15×12+20×12=1200元,更不要提往期刊单独付费要花费多少。现在在388的日常价格上不仅再降90元,还加赠“发光的女性”函套5册装的实体书不到3折的优惠,错过就没有了。

为什么要送你这套“发光的女性”?

5部跨越百年的女性经典,
极具代表性!


这5部作品,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呈现出一条关于女性自我发现、丰富和创造的历史脉络,涵盖了女性成长的多方面。

《简·爱》:一部写给全世界女性的情感圣经

1847年,《简·爱》面世,当男人主宰着文学世界,夏洛蒂·勃朗特用第一人称写作,打响女性主义第一声。

她说:“发现我,看见我,确立我。”


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简·爱》长盛不衰。简·爱和罗彻斯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个女性努力探索更广阔心灵的故事。

托尔斯泰评价说:《简·爱》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及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同凡响的。


《孤独是迷人的》:一份女性创造力的绝美样本

艾米莉·狄金森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与惠特曼一起并称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

狄金森作为“美国传奇女诗人”,自25岁弃绝社交,终身未婚,埋头写诗30年,留下诗稿1700余首。


“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原本可以承受黑暗。”狄金森诗歌思想的深邃与独创性,从短短的两句诗中可见一斑。

这本《孤独是迷人的》精选了160首狄金森的经典诗作,收录了狄金森最为知名、大众的诗篇,亦选入最能代表狄金森美学特征的成熟时期作品。

先锋诗人苇欢翻译,打造一个不可多得的狄金森译本。中英双语,方便对照阅读。


《小妇人》:无数女性作家的创作起点

《小妇人》这本书,没看过原著的也一定看过电影,从早已丢失拷贝的黑白默片至今,它经历了25次改编,可以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小妇人。


有人说,这是一本可以从小翻到大的书,年少时跟着四姐妹一起做做梦
可以像梅格那样想成为贤妻良母;
也可以像乔那样想成为蜚声世界的文豪;
或者像贝思那样只是简单地希望身边的人快乐幸福团圆;
还可以像艾美那样梦想着成为富裕的流芳百世的画家。

乔这个角色,更是成为波伏瓦、伍尔夫、J.K.罗琳、费兰特、帕蒂·史密斯等无数女性作家的创作起点。

J.k.罗琳说:我第一次在一本书中看到了我自己。

“我要用自己的头脑做武器,在这艰难的世间开辟出一条路来。”这句振聋发聩的誓言,在今天仍然能够给人勇气和力量。


《一间自己的房间》:激发几代女性觉醒的心灵之书
心智自由,有赖物资供应;诗歌创作,有赖心智自由。正因如此,我才会如此强调金钱、强调自己的房间。


这本书被公认为女性主义文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伍尔夫提出的“每个女人都应该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和每年五百英镑的收入”,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震撼了学界,也被誉为女性解放的宣言。


《阁楼上的疯女人》作者之一苏珊·古巴,为这本书作了2万字导读

与以往译本不同,资深译者宋伟航还补充301条、5万余字注释,解说伍尔夫所引典故、幕后轶闻、暗喻讽刺,介绍书中提到的作家、作品,堪称“百科全书式译本”。


《形影不离》:悼念波伏瓦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友谊

《形影不离》中,希尔维与安德蕾九岁相识。希尔维乖顺,安德蕾叛逆。自打相识,她们变得形影不离,这感情炽烈、深入灵魂。但最终循规蹈矩的希尔维一步步走向自由;可生而不羁的安德蕾,却在家庭和礼法的约束下, 步步挣扎,逐渐成为困兽,乃至丧失生命。


书中这个死于“特立独行”的女孩,她短暂的、悲剧的一生,改变了波伏瓦的一生。

了解波伏瓦成长经历会发现,书中的安德蕾并非虚构,原型是波伏瓦小时候形影不离的朋友——扎扎。

所以《纽约时报书评》中说道:“从《形影不离》来看,波伏瓦青年时期对她影响至深的关系不是和萨特的。没有扎扎,可能就不会有《第二性》。至少,西蒙娜,因此没有自我牺牲于传统和家庭的祭坛上。”


《形影不离》的手稿,波伏瓦生前从未公开发表直到2020年才由其文学遗产继承人、养女希尔维·勒邦·德·波伏瓦首度公开。

此次是首次出版简体中文版,希尔维作序导读,附波伏瓦生前从未公开的小说手稿,以及珍贵的照片、信件等。



装帧精美,
收藏馈赠两相宜!


这套书的装帧也很特别。


由知名设计师艾藤操刀整体装帧设计,采用激光雕版工艺、模拟蕾丝、刺绣工艺效果。

书籍形态贴合日常,便携小巧融进生活。
封底蕾丝浮雕:希望女性读者看到仿若真实绣品的“美物”产生的占有欲,能让“必读” 不再是负担;
内封刺绣书名:刺绣是美的,是女性创造的美。触摸这样的实体书,能带来电子版永远不可能达到的满足感;
机绣函套:一共五面,置放五位作家有真正触感的绣像。极致精美,收藏赠礼两相宜。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

这套“发光的女性”图书,平日购买要228元,现在购买,相当于不仅能以不到3折的价格购入一年的《三联生活周刊》+《读书》+《爱乐》这套书还能免费到手!

无论是拿来自己阅读,还是给孩子最初的自我意识教育,抑或是馈赠友人,都是绝佳的选择。

参考资料:

《一个女孩的可能性》,陈赛,2018

《女人四十:中年转折期与自我重启》,徐菁菁,2019

《必须保卫少女》,金焱,2002

《我们真的拥有亲密关系吗?》,杨璐,2017

《重新看待亲密关系:被疫情改变的我们》,徐菁菁,2020

《读吧,爱情》,曾焱,2016

《理想婚姻,存在吗?》,徐菁菁,2020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我们能从芬兰学到什么?》,贾冬婷,2017

以上文章皆出自《三联生活周刊》,按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入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