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血案是个人悲剧,非升即走乃制度问题

李华芳 读品贩子 2022-10-07

复旦血案是个人悲剧,非升即走乃制度问题

李华芳


1


最近复旦大学数学院出了一起血案,教师姜某把该院书记王某杀害,据称是复旦不再续聘姜某导致的。


根据各方了解的情况,我个人觉得这主要还是姜个人问题。姜是复旦本科,Rutgers的博士(也算我校友了),学术表现我请教了一下数学界的人士,说是并不差。


网上有一个据称是姜在RU念书时期的友人,回忆姜在读书时的经历,我觉得是可信的。但我读下来姜是那种自我感动大过考虑他人感受的人,也的确有点偏执。只不过可能那时候年轻尚有希望,间或在追求异性,所以并不问题突出,偏执也不至于走极端。


网上还流传一份据说是当时复旦上过他课的学生的记录,当学生问他问题时,他不能正常回应,而是怒不可遏。这和另一位姜复旦同事的记录相符,就是姜主要是因为不能好好处理与学生关系,已经被停止授课,而且可能之前复旦王书记就告诉他到期不再续聘的事。


有人会把这个当做社会建构,姜也是被一步步推着,只能看学界这一条道走到黑。比如周围经验里没有读了博士还养猪的,就不能对姜醍醐灌顶,开其眼界。


我们普通人很难理解走极端这件事,但这种心理问题可能需要及早就医才可以缓解。我们普通人就算极端,也是“大不了”一下。你数学/统计搞不下去,大不了搞社科啊。社科也不想搞的话,去业界挣钱不香吗?


所以我们普通人说大不了的意思就是:学界实在不行,老子干点其他的呗。


但这个对姜不适用。这恐怕是一出彻头彻尾的个人悲剧。



但因为复旦血案,大家对青年教师的晋升制度有所反思,这是好事。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如何应对学业就业压力,是个大课题。


JEL即将刊出Valentin Bolotnyy, Matthew Basilico, 和Paul Barreira合作的一篇文章《Graduate Student Mental Health: Lessons from American Economics Departments》(点此查看文章:http://weibo.cn/sinaurl?toasturl=https%3A%2F%2Fwww.valentinbolotnyy.com%2Ffiles%2FBBB_GradMentalHealth.pdf),主要是讲美国顶尖经济系博士生的焦虑、抑郁和自杀倾向的。作者采访了513名来自UC伯克利,哥伦比亚,哈佛,MIT,普林斯顿,UC圣地亚哥,密歇根和耶鲁经济系的学生,发现近25%的学生有焦虑症状或中度甚至严重的抑郁。


如图所示,随着读博时间到第六年,焦虑和抑郁就越发严重。前四年焦虑和抑郁的学生不超过20%,但第五第六年这一比例迅速超过20%。值得注意的是第六年报告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比例也超过了20%(也反应了毕业和找工作的压力)。



这个和非升即走这个tenure制度有关。非升即走这个制度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很多。


中国的模式有人概括为养蛊模式,就是几个助理教授同时招进来,让他们竞争最后留一个。这个当然很残酷。这个养蛊模式可能非常有效率,但的确少人性。


另外有朋友指出,如果助理教授非升即走,那么校领导层是不是也应如此?现在青椒“非升即走”,领导“飞升疾走”,怎么服众?


当然美国模式其实也残酷。但残酷在前面,就是在争取Tenure track助理教授的职位,就刷掉一大批,70%以上的博士生在北美找不到助理教授的工作。


当然进入Tenure track之后压力也在,但支持也多,因为国外大学一般一个位置就招一人,对一个tenure track职位从经费到学生等的“配套”资源多,没大问题的话是大家帮你拿tenure,所以升等的几率还挺大的。


那么是美国模式先刷掉一批残酷,还是中国模式进来后搞几年再刷掉残酷?我真的不知道。中国35岁之后就不算年轻人的话,这就是残忍了。


美国的年龄歧视小一点。我是30岁才开始读博,所以这一点感受很深(已经三十好几,发现入错行了?怎么办?)。而且美国尽管也残酷,但提前一点知道学界没自己的位置,比中国多干几年才知道,要“好”一当然都是坏事,矮中拔长,不足道。


并且世事难料。我知道一个美国同行,因为学校经费不足,要精简人员,哪怕他已经在tenure track,也在裁员之列。今天已经宣布下海创业,去做咨询公司了。


3


当然还要认清一个事实:博士供过于求。职位就那么一些,人越多越稀缺,竞争就越激烈,就越容易出事。


另外还存在结构和区域失衡问题。重点高校僧多粥少,孔雀东南飞,都导致那些“好”岗位必然竞争更激烈。 


当就算是整体而言,不少博士可能也要早做另寻出路的打算。比如http://t.cn/AiYufJCn说2018年约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高校教职。另据https://faculty.ec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50/67/57f48e6b457cb14a19fc092befad/be1ddb40-355e-41be-8200-41b2b082ff19.pdf说2017年985和211毕业的博士就业率高,但超过20%从事临时性的博士后工作、灵活就业和合同就业。都是过剩的意思。


我的一个观察(不一定对),当一个领域没有博后经历,就不能进tenure track的时候,就应该是一个警示信号了:此门莫入。


有一些学科不仅有post-doc,还开始搞pre-doc,就说明竞争激烈程度上了一个等级。等到像经济学一样,把博士生也当成doctoral positions的时候,不是人中龙凤,就不要轻易尝试了。


当然各个学科会降维转移,比如经济学过剩了就可能去政治学,政治学也过剩了往公管转移之类的。


我主要想说的是,目前公管(主要是指北美市场)还可以,足够庞杂容纳一切学科,但还没有全面铺开post-doc,还可以进。


这里有一组劝退(也是劝进)文章,常读常新:学术这件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