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同样有令人痴迷的妖怪文化|100个有意思的人(28)

张媛媛 未来预想图 2021-09-21

日本的妖怪文化受到了不少中国观众的欢迎,但中国同样有令人痴迷的妖怪文化。


说到妖怪,现在大家更容易想到的通常是日本的妖怪文化。相传日本境内生活着六百多种妖怪,因而又被冠名为“妖怪列岛”。然而你未必知道,日本的妖怪有 70% 都来自于中国。


△  向左滑动查看全图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藏的《百鬼夜行绘卷》(部分),你能认出几只妖怪?百鬼夜行绘卷是描绘“百鬼夜行”的绘卷之总称,不同时代有很多版本。日本研究者普遍认为,现藏于京都大德寺真珠庵《百鬼夜行绘卷》是最古老的原型,它由 14 世纪室町时代的画家土佐光信绘制。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这幅,虽然笔触和真珠庵藏本一模一样,但是妖怪的排列顺序不同。图片来源 |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为了让更多人得以了解中国的妖怪故事,作家张云花费了近 10 年的时间,从《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等三百多部古代典籍中搜集整理出 1080 种妖怪,以“统领”“妖”“精”“鬼”“怪”五个种别归类,编辑出版了《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一书。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图片提供 | 张云


张云自小在农村长大。他小时候,乡村里并没有那么多的娱乐生活,每天晚上大伙儿唯一的消遣便是聚在一起聊故事,其中不乏一些怪谈,这是他对妖怪产生兴趣的起源。之后,喜欢古代典籍的张云也不时会读到些志怪类的故事。比起那些经典的正史,张云更偏爱野史和志怪古籍中那些富有趣味性的人间烟火气。

 

但张云逐渐发现,那些让他着迷的中国妖怪故事正逐渐被丢弃和遗忘。当妖怪学在日本已然成为一张文化象征名片之时,在中国受关注度仍然不高。张云去过一次动漫展,很多年轻人在扮演妖怪。他们都说这是日本的妖怪,却全然不知,那些妖怪的原型都源自中国。这让张云决心写一本为中国妖怪“树碑立传”的书。

 

我们与张云聊了聊,听听他眼中的“妖怪故事”。





未来预想图 × 张云


Q=未来预想图

Z=张云


Q:能不能举几个例子,日本有哪些我们熟知的妖怪是源于中国的呢?


Z:比如说日本妖怪界最有名的三大妖怪:玉藻前、天狗和河童。玉藻前在日本是化成美女去迷惑天皇的妖怪。我们一推算就发现,这其实就是中国的九尾狐,也就是妲己。原来九尾狐在商朝的时候迷惑了纣王,导致商朝亡国了,后来它就逃到了印度,在印度又干了同样的事情,导致印度的那个朝代也灭亡了,因此被追杀。它又跑到了日本,在故事里去迷惑天皇。

 

另外一个就是天狗。天狗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很长,形象也非常多,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把流星视为天狗。而日本的天狗就是在中国隋唐年间,随着遣唐使输入到日本去的。有一天日本的天上出现了流星,当时的日本人非常恐慌,也不知道是什么,天皇就找人来问,有一个从唐朝留过学回来的僧人就说这个是天狗。当然之后,日本的天狗有它自己的文化演变,逐步发展到它现在的独特形象。


还有就是河童,它的原型也来自中国。我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来自中国的河伯,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中国的水虎,这两个都是中国传统的水里面的妖怪。后来传到了日本,他们就根据这个形象再结合本地的一些故事,拧合到一起了。从这三大妖怪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日本的妖怪从根子上深深地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早期日本画家绘制的河童形象。图片来源 | Wikipedia


Q:为什么妖怪文化会在日本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却在中国没受到太多重视?

 

Z:日本刚开始提出建立妖怪学的时候,其实是抱有研究的心态。他们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没落的东西,需要加以研究把它破除掉。结果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它其实代表了日本本土的优秀文化和民族性格,所以后来一些学者慢慢认可妖怪和妖怪学是日本的优秀文化,从这个角度开始不断地去传承和发扬。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是非常正面的,不仅政府支持,有一批学者不停在做整理挖掘的工作,还有很多文学家也在有意识地运用妖怪的元素去创作作品。再后来,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等各行业都有意识地把它当做一个优秀的文化象征,所以就做得非常成功。

 

△ 江户末期画师歌川国芳给话本《善知鸟安芳忠义传》绘制的插图《相马的古内里》(相馬の古内裏)。这一幕里,平将门的遗孤泷夜叉姬在平家覆灭后企图用妖术谋反复仇,源家的勇士大宅太郎光圀为了阻止她的阴谋,与怨气驱动的妖怪“饿者骷髅”(がしゃどくろ)对峙。图片来源 | 东京富士美术馆


在中国就不是这样了。我们都知道,当年五四文化运动虽然有它好的地方,但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伤害也很大。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的确存在一些糟粕,但你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否认它。妖怪在那时候就被认定是糟粕,觉得“志怪”里面这些妖魔鬼怪是封建迷信。这个想法作为主流的观点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误解。妖怪学里面固然有一部分封建迷信的现象,但如果你客观公正去看这件事情,你会发现妖怪其实是当时的人对当时的事态、社会和世界的一种认知结果。通过这些妖怪形象和故事,他们想表达的是当时的一些社会思想。妖怪学是一个很大的宝库,无论是从政治学、民俗学、宗教学,还是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看,里面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


△日本超人气妖怪主题动画《夏目友人帐》。图片来源 | natsume-anime.jp


Q:要说中国的妖怪,很多人第一个想到就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白骨精……可是它们却没有被你记载。所以你是怎么定义“中国妖怪”的呢?

 

Z:我们研究妖怪和妖怪学肯定要给妖怪一个定义。而在中国,我们的老祖宗对妖怪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最简单的两句话就是:“反物为妖,非常则怪。”说白了,就是超出我们平时认知的事物或者现象。在这个基础上来说,纵观中国的妖怪,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民国时代,一直有一条比较清晰的线,那就是:中国的妖怪不是虚空生长出来的,它们都根植在现实生活当中。

 

我们看典籍,像洪迈的《夷坚志》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写的都是:乾隆几年或者道光几年,某某村发生了一个事情有妖怪什么的。这个记载非常客观。所以我对中国妖怪的定义是:根植于现实土壤,但是又超乎了我们一般的想象,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事物。


《西游记》里的这些妖怪形象虽然取材于我们传统的中国妖怪,像猴精、牛妖等在中国妖怪里面都是有的,但是他创造的孙悟空、牛魔王都是《西游记》的作者凭空想象的。所以《西游记》更多是一个小说,一个娱乐的东西,但它不能算传统的志怪。

 

中国文人对志怪的判断标准很高,像洪迈和纪昀都是非常出名的文学大师,他们写妖,写怪,其实都是在写人,是要通过这种东西去表达他们的价值取向,反映一些社会的现实,而不是写个故事出来就能称为志怪的。


△清代刘一明所著《西游原旨》中的孙悟空插画形象。图片来源 | Wikipedia


Q:你在写《中国妖怪故事》的时候,参考的文献不只有志怪类的古籍,还有一些让人想象不到的出处,譬如《本草纲目》《苏轼诗集》,你是怎么挖掘到这一类书里面的妖怪故事的?

 

Z:我做的功课会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写这本书会花了十年的时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搜集和整理上。首先,我会尽可能把中国所有志怪的典籍都搜罗完。再扩大来讲,就是中国所有的典籍我也都要看一遍。这本书里一共记载了 1080 种妖怪,这跟简单的 1080 个妖怪是有区别的。

 

譬如我们说狐妖,关于狐妖的故事特别多,那我整理进书里的时候,并不是把所有狐妖的故事都讲一遍,我收录的是有一种妖怪叫狐妖,这里面会有几个代表性的故事。就像《史记》写人物一样,尽可能把这个妖怪出现在不同史籍里面的故事集中到一起。梳理完之后,你会看清楚这个妖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演变脉络。我要做的是把中国的妖怪给分门别类整理出来,而不是简单去找一些妖怪故事就行了。这样以后可能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妖怪、创作妖怪,或是去发展中国妖怪文化的时候,就不用再辛辛苦苦地翻找资料了。相当于我用我的十年去给未来的中国妖怪文化研究打了个基石,这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而且这个事情一定要做对,你不能说我们急匆匆随便弄一下就行了。因为中国还没有妖怪学,你在空白里面打地基,这个地基一定要打牢,如果根基不扎实,它以后建造出来的这个妖怪学殿堂就很可能会歪掉,甚至坍塌。

 

Q:出版《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对你而言,会不会有一种完成使命的感觉?你跟中国妖怪的故事还会有后续吗?

 

Z:会的。这本书只是一个地基,妖怪学只有这么一本妖怪集合是不够的。后续如果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甚至是喜欢中国妖怪,那中间还需要很多的东西。

 

首先单纯从妖怪学上来说,可能还需要向更多人去讲清楚什么是中国妖怪,把理念性的东西给大家普及清楚。我们中国妖怪的历史非常长,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妖怪的特色,这些都需要好好研究。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单纯靠我们老祖宗的典籍记载,这些妖怪故事需要进一步演变去介绍给大家,毕竟时代在变,人的审美和阅读方式也在变化。

 

我这本书特意翻译成了白话文,其实这个翻译的过程也很累,但是我不愿意直接把文言文贴上去,因为现在很少有人会愿意读那么厚一本文言文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用现代人喜欢的,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介绍这些故事,譬如小说、动漫、电影等。而动漫、电影这些其实都需要一个文字的文本,所以我觉得妖怪文学这一块需要投入大量工作。

 

在日本,妖怪文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像京极夏彦的妖怪推理就非常受欢迎。所以这本书只是一个起点,后面无论是在妖怪学上,还是妖怪文学上,我都会一直做这个事,它没有止境。


京极夏彦代表作之一:《西巷说百物语》。图片来源 | kadokawa.co.jp


Q:你觉得中国妖怪文化是否有可能像日本那样变得大众化,甚至流行化?

 

Z:完全有这个可能。中国的妖怪有很深的土壤,我们的历史比日本要长得多,妖怪的数量比日本大得多,我们的典籍也比日本要多得多,我相信它的前景是很好的。这些年其实大家也意识到这个情况,各行各业也开始关注到妖怪这个题材,推出了一些文化类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其实我们老百姓还是喜欢这个东西的,所以我觉得未来这个状况会越来越好。

 

但有两件事情是我觉得现在需要注意:一个就是我们在观念上要重视它,不要把它简单看成封建迷信,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发掘它,把它发扬光大;另一个就是我们所有在做这些事的人,必须对妖怪和妖怪文化有清楚的认识,最起码要有一些专业精神在里面。


Q:你刚刚说到,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跟妖怪相关的作品出现,那其中有没有你比较关注或推荐的呢?

 

Z:我觉得很可惜,现在暂时还没有我特别认可的。就像我刚说的,你写妖怪必须对它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哪些是妖怪,哪些不是妖怪。每个妖怪都有自己的特征和性格,你也不能说明明写的是《山海经》里的一个妖怪,但你自己瞎写,写出来完全不是那个样子。这样都会给不熟悉的读者造成误导。

 

还有一种情况是,现在很多人写妖怪是自己新编的,比如都市里的电车妖,或者手机变成妖怪之类。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做,但它就不属于我们说的传统的中国妖怪,只能说是现代怪谈。在这方面日本就做的很好,像京极夏彦写的妖怪就都是传统的日本妖怪,他把传统日本妖怪的形象、名字、特性都继承了,然后再重新用一个故事去讲述这个妖怪。我认为这种方法是比较正确的。


妖怪主题的国产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于 2019 年公映。图片来源 | mtime.com


Q:那有没有哪个中国妖怪是你觉得有“网红潜质”,比较容易受大家欢迎?

 

Z:我觉得其实很多妖怪都非常好,可能更多需要大家去挖掘,去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如果故事讲得好,这个妖怪就会获得大家认可。那些我们不熟悉的中国妖怪里面也有很多非常好玩的妖怪,我个人会比较偏爱一些小妖怪,它可能不是特别有名,但是它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就特别有烟火气。

 

举个例子,中国有个妖怪叫量人蛇。这个蛇大概跟人差不多高,有六七尺,一旦碰到人,就会把身体竖起来和人比高矮。如果你不理睬它,或承认它比你高,那你就会被它吃掉。如果说你比蛇高,那量人蛇就失败了,它就会死掉。如果是矮个子的人碰到量人蛇,也是有办法对付它的。譬如在蛇站起来的时候人可以把帽子往天上高高地抛起来,然后说:“我比你高!”但这个量人蛇也会耍小聪明,它会翻身躺倒,伸出一千多只小脚,和人比说:“我的脚多。”那这种情况下,聪明的人就会把自己的头发散开,说:“你看你的脚不如我的多!”

 

再比如说我经常讲的一个叫提灯小童的妖怪。就是讲明代的时候,一个老先生夜晚一个人从田里走回家,那个时候没有路灯,田野也很泥泞,天黑路滑,老先生很容易摔倒。这时候,老先生抬头看见远处晃晃悠悠地飘过来一个灯,走近一看是个小孩子,虎头虎脑的,提着个灯,说:“老太爷,家里人让我来迎你。”老先生一开始很高兴,可仔细一想就发现不对了:家里没这么一个孩子啊!等到了有灯光的时候,老先生才发现,它其实是家里的一个破旧的扫帚变的。这是个非常温暖的故事。

 

那除了这些可爱的、好玩的妖怪,中国的妖怪中也有很多搞怪的妖怪,或者是脾气很大的妖怪。1080 种妖怪,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形象,它受不受欢迎,可能就取决于你怎么样去把这个妖怪介绍给大家,取决于你用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去讲故事。它们都需要后续的推广去塑造它。


延伸阅读


你想过如何让黑白照片恢复颜色吗?在中国,追寻一段“马马虎虎“的时光!收集云彩的人“歪果仁研究协会”在研究什么


文:张媛媛 | 编辑:赵慧

校对:王坤 | 微信编辑:刘津瑞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个在看

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讨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