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齿电台 | 胡昊:希望我的文章能跟别人的作品并肩而行

黑齿编辑部 黑齿杂志 2022-05-23

04

艺术写作者访谈:胡昊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烧火、洗锅做饭的。


本期导览

1:16 嘉宾介绍
2:29 图书出版工作经历的影响
3:43 策展人、研究员、写作者:成为一个搜索引擎
7:27 展览和文章作为观念呈现形式的不同之处
14:08 展览中图像和文字间的关系
22:13 好的批评就是批评本身
25:17 在实践中如何保持批评意识
29:19 写作过程中是否有明确的读者意识和画像
35:27 写评论文章的具体过程:你知道心脏早搏的感觉么
42:00 对于其他类型的写作:始终留一扇门
45:34 阅读的兴趣方向
49:40 怎么去管理阅读时间
54:05 面对修改意见:只要是真诚的意见,都愿意听到
58:56 保留问题:如何看艺术评论生态中的“坏话”/激烈的情绪或论战

本期嘉宾
胡昊(b.1990),写作者、策展人,现为泰康空间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美学硕士学位(2017)和哲学学士学位(2013)。
他的文章散见于Artforum中文网、艺术碎片 ARTSHARD、典藏、假杂志、保马、海螺社区、文艺批评、单读、新京报·书评周刊、文汇报·文汇学人等媒体杂志。他曾于2016年、2017年入围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入选2017年“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计划:研究工作坊”,并受邀参加2019年“摄影180年在中国”国际摄影研讨会。他曾参与策划群展“打扑克的人”(连州摄影节,2018)、“重组/演绎:激活档案与公共记忆的当代艺术实践”(OCAT北京研究中心,2018)、“边界共振”(北京歌德学院,2018)和“孤军与坦克”(泰康空间,2020)。

本期主持
陈於建,《黑齿》杂志的助理编辑。



对话节选

黑齿:OK,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在访谈系列中都会问到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在整个评论生态中的一些坏话/尖锐的批评/激烈的论战这些现象?你觉得现在还有这种现象么,或者说你觉得现在需要(这种方式)吗?你自己会有这种情绪或出现这种情况吗?


胡昊:情绪肯定是会有的。愤怒也好,不可思议也好,莫名其妙也好,都会有。目前我们国内的(艺术)写作生态不是特别健全和成熟,没有良性的竞争或者讨论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出现非常扎眼的写作。(极端激进或者是极端平庸。)那我觉得其实重点并不在于他说的是不是坏话。我自己还挺希望看到坏话的。因为现在大家心照不宣的是当我们看完一个展览,写作者会很寡淡地写文章,虽然看起来内容非常丰富,但其中不太涉及表态。它更多像是新闻式的写作,兼有自己一个小评论,还只是在整个文章的结尾说一点点,以一种特别柔和的方式。比如说“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或者是“有待讨论”。那么在这样的时刻,我就会特别期待有比较尖锐的声音出来。这个声音在不在?当然也是在的。比如朋友们私下聊天的时候我们就会说:XX,哟,真不好,挺差的。甚至就说,怎么能做出这么一个展览?跟他以前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些观点或者表态都不在公共空间当中出现。假如所有表态都变成“背地里”,显然对于艺术家和艺术生态都不能说是特别好的导向。那么应该怎么办?归根结底,我还是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所谓加双引号的坏话,或者是一些批评的声音。


但是我认为这里面也涉及限度的问题。什么限度你可以说坏话?你可以说一个写作者,或者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或者展览不好。你需要通过某些方式来证明你的观点,而不是单纯说这个很差。我们现在说张三是个**,这听起来非常尖锐,但这不是有效的批评。因为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张三是**。你得通过某些方式来证明他的确是个**。假如你能证明,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另外一点,也是最近我看到的互联网各样的吵架当中,有一个不良的倾向就是诉诸广义的权威:我举报你,或者我找一个人把这个东西给删了,这显然也不是正常的沟通。


·····其实以前在七八十年代,在一些中国的官方艺术杂志上,就有特别良性的批评生态。之前李佳那期(播客)她就提过,对关于“纪念碑性”这本书的论争,也是类似的情况,就是第一期有人发了一篇文章,第二期有人说我不认同他的观点,(那么)我的观点是什么?或者说我觉得这个作品没有你说得那么好,而我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还是需要我们通过建构性的方式,去把这个事情组织出来,而不是说单纯地去表达情绪。情绪其实已经是特别后来的事了,当我们看到情绪发泄的时候,结果可能就变成了一些极端的言论。但是,我现在反而会觉得当你看到这种极端言论,可以去想一下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他有这样的言论?对于写作者来说,当你感受到了自己在愤怒状态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去分析一下你为什么会觉得愤怒。这个事件或者这个现象当中的哪个事情是你感到的愤怒,愤怒的点是什么?如果你能把这个点描述出来,那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批评了。




音频中涉及的资料及概念

  • “孤军与坦克”是由胡昊策划的,于2020年9月3日至11月26日期间在北京泰康空间展出的文献展。


  • 约翰·伯格(1926年11月5日–2017年1月2日)是英格兰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他最为人知的著作是艺术批判散文集《观看之道》,它作为BBC系列的伴读,常常被用于大学教材材料。


  • 思果(1918年6月10日–2004年6月8日),原名蔡濯堂。中国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有“中国读书人的典范”之誉。他著有《翻译研究》、《翻译新究》等。这两部作品除了讨论中英翻译,同时谈及中文的“西化”问题(即欧化中文),力倡简洁、通畅的中文。


  • 王德威(1954年11月6日-),比较文学及文学评论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长江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与艺术家》、《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等作品。


  •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收录了14篇界面文化记者对国内“野生作家”的特稿报道。


  • 《查无此人》是于是的一本小说,整本书围绕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展开。


  • 《蛇杖的传人》是美国作家舍温·努兰为西方名医所写的系列小传。


  • 《批评的位置》是黄子平为《今天》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讨论了文化批评的“位置”及相关“方法”。


黑齿电台

#咀嚼内容,不忘呈现咀嚼的方式#

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衍生出来的一档声音栏目。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嘉宾分享他们的思考、观点、经验或者困惑,也会推出广义概念上的声音作品和碎片。不保证客观,不贩卖情怀,不苛求完美,不推销真理,让我们在虚无中相聚。

*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平台上搜索“黑齿电台”关注我们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站收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