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7月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月饼(票)证券化,最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

2016-09-16 陆家嘴金融



日前有报道称,阿里巴巴搞了一个内网低价购买月饼的活动,阿里安全部的四位员工狂拽酷炫地秀了一把黑客技术,不动声色地写了一段js,多刷了124盒以成本价销售的月饼,两个小时后,被阿里巴巴发现并当天被开除,124盒月饼引发了一桩惨案。而今天咱们要讨论的不是阿里的月饼,而是市场上广为流通的月饼券。

1

“月饼券”空转一圈,钱来了


一个关于月饼的经济学段子:月饼厂家印了100块钱的月饼券,65块钱卖给了经销商,经销商80块钱卖给了消费者A,A再将月饼券送给B,B又以40块钱卖给了黄牛,厂家最后以50块钱向黄牛收购。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货币的循环,“月饼券”空转一圈就完成了一个钱生钱的虚拟经济,这就是月饼的证券化。


 

那么月饼证券化谁挣了钱呢?除了月饼券和黄牛的劳动外什么都没生产,也几乎也没有消耗,却产生了GDP!但厂家、经销商挣了15块钱,B挣到了40块钱,黄牛挣了10块钱。谁都知道天上不可能无缘无故掉馅饼,整个环节中间,挣钱的这些人,挣的钱从哪里来呢?自然就是A。

 

各位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没有错,月饼证券化的段子其实就是对资产证券化“大道至简”的一种通俗的解释,因为月饼它也是一种资产。从发行方企业的角度上说,资产证券化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减少了企业的风险资产,增加了企业管理资产负债表的手段。且相比于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模式的优点直接体现在融资成本的降低上。


2

月饼的证券化,是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一大发明


古往今来,我们很少在金融工具上有所建树,月饼券却是罕见的一例。通过“票据”倒卖,各个中间环节均能获利,买单的自然是最开始付价最高在企业。正是这个倒卖链条,才让月饼券变成了可以炒作发财的金融工具,才让商家、黄牛党和月饼券回收公司得以轻松自如地共同赢利。


但与许多有价证券不同的是,东西只有越炒越高才有赚头,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低价卖给黄牛党呢?

这首先要从月饼券的标价说起。众所周知,月饼价格虚高已是多年不治的顽症,标价288元的月饼,出厂价充其量只有标价的三四折左右,但商家出售给公司客户时,实际价格可能是七八折或者更多。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喜好送礼,尤其是每逢佳节,许多公司、单位都找到了给领导、客户和关系户送礼和给公司员工发福利的正当理由,加上商家持之以恒、灵活自如的推销术和返还回扣的好处,公司客户自然就成了月饼票市场上的强大推手。于是,月饼券流通的第一环就这样产生了。

然而,与公司强大的购买力相比,散户的实际需求和消化能力却明显偏弱:一是在这个不缺吃、不缺穿的年代,许多人并不喜欢吃月饼,月饼的富营养化也令人生畏;二是不少家庭获赠的月饼券较多,如果都拿来提货,简直是要吃坏自己的身体。于是,月饼券流通的第二环就产生了,散户们有了贱卖月饼券的冲动,黄牛党有了繁衍生息的土壤。

一般来讲,散户将月饼券出售给黄牛党的价格只有3折左右。散户明知吃了亏,但也不愿看着月饼在家中发霉,况且又不是自己花钱买的,低价卖出去也不心疼。对于黄牛党来说,他3折买进,5折卖出,简直易如反掌。毕竟,这种5折的价格在市场上也算是最低的。因此,黄牛党身边又形成一个巨大的销售市场,许多散户或公司客户又从黄牛党手中买进月饼券,这终归比从商家买进划算得多。

黄牛党收购那么多月饼券,卖不出去怎么办?不用着急,自然有专业性公司来兜底。专业性公司以四五折价格从黄牛党手中收购,再以五六折价格回卖给商家,而商家当初出售给公司客户的价格却有七八折,商家不用一刀一枪,就赚了一个差价。这就像期货一样不用交割,不用交割就实现了一个完美的轮回。在这个流转中,月饼券并未形成实物产品,但黄牛党、回收公司、商家却都从中得到了好处。

说实话,月饼的
实际需求,真的不如漫天飞舞的月饼券多。但为什么月饼券能大行其道?说来说去,形形色色的公司客户才是始作俑者,他们甘愿无私地奉献,来成就月饼券经济的繁荣。至于公司客户为什么甘愿无私地奉献,那就更耐人寻味了。

 

3

月饼证券化会不会出问题?


要问月饼证券化会不会出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继续上面的段子,对于月饼券,上游下游的黄牛操作手法是不一样的。如果下游的黄牛看到上游的黄牛这么赚钱的话,那么黄牛很有可能去动员自己的资金力量,筹集更多的钱来买更多的月饼券,拿到别的地方去卖给其他的消费者。


这里能赚钱的月饼券就是“基础资产”,它是能产生现金流的。不断的在这个基础资产上面可以开发出新的可以交易的产品。但是如果有一天城管来了,把黄牛抓了,或者这个月饼厂商被人举报卫生不合格了,没有现金流了,现金流断了,月饼券成为废纸了,没有收益了,那么下游印的月饼券也就完蛋了。

 

没有月饼只有券!


这个就是08年压垮雷曼兄弟的“衍生品”,从而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

 

4

资产证券化引发新一轮割韭菜?


说来说去,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其实是将存在于某一个产业链之中的风险释放,转移和分散到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但是一定要提醒大家,这种风险并没有消灭,而是隐藏起来了。

 

从这个角度我就联想目前我们A股上对于央企或者国企资产证券化的一种预期和炒作。很多人认为这对资本市场来讲是一个利好,但是我恰恰认为它是个利空。因为资产证券化意味着供应量的无限加大,而且谁又知道这些资产是不是优质的呢?它经过层层包装之后拿到市场上来交易买单的是谁啊?买单的当然还是A股的散户。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华夏时报,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陆家嘴金融(FinanceLJZ)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