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新经济学思想述评》序论

风雨云雾 风雨观点 2021-07-29

序  论

 

这本书的第一稿完成于2004-2005年。当时笔者手中仅有何新先生所著《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为中国声辩》等有限的几本书。在网上读到了《思考二·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以后,遂萌发出一个念头,由于何新先生的经济学术观点散落于许多文章中,很难让人系统性阅读和理解,那么是否可以对这些学术观点和思想加以整理,集成为一部线索分明、前后连贯的系统性著作呢?于是笔者便试着写一些文章,以“路漫漫”的笔名发到专门探讨何新学术的兴华(网络)论坛上。大约一周发一篇,偶尔要两周发一篇,一直持续了一年左右才写完。于是便有了一部《何新经济理论解读及引论》。文章发到论坛后,得到了何新先生的肯定,在论坛一直置顶。

当时自己家里还没有安装网络,于是只好把文章拷到U盘中,然后找熟悉的人,到他们家发文章。有那么几周时间,甚至完全没有办法,只好直接把文章打印下来,然后到网吧再打字发出去。(网吧的电脑都没有U盘接口。)


新世纪初叶,在中国出现了大量的金融乱象和严重的房地产炒作泡沫,何新先生忧心忡忡,写作了大量关于地租、货币金融的新文章。笔者当年所写的《何新经济理论解读及引论》局限性便十分明显了。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系统了解何新先生的经济学术思想,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年写作的内容进行修订增补,易名为《何新经济学思想述评》。

修订的原则是,删去一些明显不合时宜的东西,修改表述不精准的地方,并使论述更加全面、完整、有力,同时删去引论部分。删去引论的原因是其多数内容远离何新经济学术,且过于琐碎和缺乏意义。增添关于地租、货币金融方面的内容,并且增补了第四编《国家经营及其它》。2016年后,还增添了有关于新全球主义、新社会主义、新计划经济等方面的论述文章。

关于本书内容的布局,原本分四编的设想是每一编的内容大体都不相同,各安其位。但随着内容不断增补,话题探讨不断深入和全面,变成不少内容在四编中反复讨论,只是探讨的角度不同。由此,四编的分类,又可以理解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经济问题。其中,第一编“学术精髓”是从正面综合介绍;第二编“思潮论战”是通过辩论明晰要点和分歧点;第三编“经济史论”是从历史演化角度阐述;第四编“国家经营及其它”主要是从政策操作角度探讨,以接通理论和实践,并对一些重要的经济理论进行评论、引申。

修订时,为了不至于把当年所写的内容改得面目全非,多保留一些原貌,于是在原文基础上添加新的评论时,许多地方采取“补记”的形式。总的来说,2000年前后中国的经济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的侧重点也必然会有相应的改变。不排除本书内容和观点有个别互相对立矛盾之处。也许思考这些不同点,恰恰有助于读者辩证地认识经济形势和经济理论的演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尽量多保留一些当年内容原貌的原因之一。

本书写作时间大体有三个阶段。包括2004-2005年、2014年下半年-2015年初、2016年底之后。2014年底写成修订后的初稿后,何新先生建议笔者重新系统阅读相关著作,作一些札记。2015年初笔者在作札记之后,再次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形成2015年2月稿。2016年底之后,又增补了许多文章及补记内容。

其中,2016年底之后增补的内容均在文末标明了具体写作时间。此前所写文章原本均未标注写作日期,但随着时间推移,笔者发现考证文章写作时间具有相当的意义。2018年9月遂给以前未标注日期的文章全部在文末标注大致写作时间。

2004-2005年所写文章,全部标注为“初稿写于2004年”。2014下半年所写文章,全部标注为“初稿写于2014年”。2015年所写文章标为“初稿写于2015年2月”。

2015年之前所写的内容,原本很多引文没有标注原文出处,一方面是由于笔者本人未能注意到学术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写作时很多材料直接引用于网络,而非纸质书籍。但这样势必给研究者带来困难,也不符合学术著作的要求。2018年10月之后,花了较大精力查找资料,大体补上了引文的出处。由于何新先生的文章屡有修订,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书中内容不尽相同,又存在各种删改和重新组合的情况,故本书标注的引文出处只能作为研究者的参考。如果需要作深入研究,还需要认真对照何新先生不同时期的著作。

对于未刊于纸质书籍,只现于网络媒体的文章,只能给出文章标题和写作时间。另外,由于本书大量内容是笔者根据何新著作,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和改写而成,因而无法提供相关文字原始出处。但读者朋友可以根据全书内容联想和推测其中的相关性。

何新先生的学术著作,采取的往往是哲学性表述方法,即从某个具体的问题出发,对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因素进行论述和评价,从而得出综合性的结论或者解决问题之道,在逻辑上常使用归纳法和归谬法。这样的表述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非常有效,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但是,这种表述方式在学术传播上却非常不利。人们很难搞清楚多篇文章之间的内在逻辑线索,因而在运用其中的道理解释现实问题时,往往一头雾水,难以运用自如。再者,由于何新先生的研究领域十分宏阔,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其经济学术思考成果分散于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也使得其经济学术著作缺乏系统性。

本书的方法,是尽量将哲学性表述转换为科学性表述。所谓科学性表述,即从许多不同的问题中分离和抽象出各种相对独立的因素(属性),形成一系列学术性命题,作为各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个个加以论述,从逻辑上证明,并举例说明。确定某个命题后,再从何新先生的不同文章中寻找与此学术命题有关的论述,东抄一些,西抄一些,拼凑在一起。为了达到内容上的连贯,自然不免要作若干增删改写。在不少地方,为了让意思表达更加清楚丰满,往往采用笔者自身的文字,来转述何新先生的意思。还有一些地方,为了使论证更加有力,笔者进行了一些引申论述。例如在《论极右分子哈耶克》一文中,笔者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的经济博弈论进行了补充论述。本书的写作思路,总的来说就是要形成公理→定理→推论形态的演绎体系。这样就能够达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连贯的效果,有利于大家的研究参考。

可以认为,本书于2014年及之后写作的内容,大体反映了何新先生在新世纪的研究成果。而之前的内容(写于2004-2005年),大体反映了何新先生在新世纪前的研究成果。

2015年2月稿形成之后,何新先生已出版的经济学著作中,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多数都已收入。但此后,本书仍然有大幅度的修订增补,其依据主要是何新博客中的新增内容,包括何新先生本人的亲撰文章,也包括转载的文章;以及笔者根据新的经济形势,按照何新经济理论观点所作的引申性论述。此外还有许多拾遗补漏的情况。

本书尽量将何新先生有关经济学术方面的重要观点收集起来。但由于体例的大幅改变,自然不免要对许多学术观点断以己意。因此,本书在内容、表述方式等许多方面与何新先生原先的著作/文章都有一定的不同。何新先生对本书的《导论》和《内容提要》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和重大修订,对于其旧作的一些表述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论断。例如将“市场资源有限性”修正为“市场规模有限性”,将“资本决定价格”修正为“资本市场决定价格”。笔者根据何新先生对《导论》和《内容提要》的修订,对本书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充实、引申。这种互动有好几轮。但是,本书的全部内容仍然由笔者负责,并不能完全代表何新先生的意思。

所以,本书的写作呈现出相当复杂的情况。它不是单纯对旧作进行综述和评论,而是包含大量的新创和修正;也不是单纯哪一个人的独立工作,而是包含大量的互动,包括笔者与何新先生的若干互动,也包括与网络的互动。本书的著作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形式。

本书修订增补幅度之大,次数之多,其繁杂与反复情况,是罕见的。仅大规模写作、修改之后形成的稿版,就有2005年稿、2014年12月稿、2015年2月稿、2017年5月稿、2017年10月稿、2019年5月稿。至于小修小改,更是不计其数。

古人没有电脑,无法作这样的修改。今人要么缺乏相应的交流互动环境,要么缺乏辩证的方法,也难以作此种修改。另外,此书的形成本身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同步。四十年来,一直到最近的2010年代,中国的发展与改革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可谓古今中外前所未有。此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同步演进,也是很多书难以相比的。

本书引用了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导论》就吸收了叶慧坚(网名冲击力)的文论成果。本书引用量较大的是何新博客转载的网络文章(多数未刊于纸质媒体)。对相关作者在此要一并致谢。同时要感谢在书稿形成过程中对笔者提供过帮助和进行过探讨的朋友(探讨时多数人并不知道笔者的身份)。最后要感谢好友范东兴提供的帮助。

 

 

张铁锋     

2014年12月23日初稿

2015年2月6日修改

2017年5月12日再改

2019年5月1日三改

 

需要联系者请加微信号

以下是本人的微信号:


育杰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