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 | 屈云东:媒介融合下的视觉跨媒介传播及其动力模式

屈云东 跨界经纬 2022-12-18

媒介融合下的视觉跨媒介传播及其动力模式


屈云东

原刊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当代视觉逐渐突破传统媒介的局限,走向跨媒介传播的新阶段。该阶段呈现的范式创新、信息重构、传播多元化、跨界融合等新特征,表现了对传统媒介表达形式的传承与审美经验的现代转换。媒介表达的技术化、媒介界面的交互化、信息传播的互补化、视觉传播的消费化、用户参与的大众化等诸多动力模式共同构成了视觉跨媒介传播的驱动力,也成为视觉传播探究的重要维度。

 关键词:媒介融合;视觉传播;跨媒介;动力模式



一、

引言



“媒介融合”(Mide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I.Pool)教授提出,其本意是原本泾渭分明的各种媒介在数码电子科技的推动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这一概念在演化过程中逐步呈现“狭义-广义”的分野:前者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随之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后者指向则范围广阔,强调相关媒介形式、媒介技术、媒介实践、媒介组织等要素的融合,以及各种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等。随着传播学研究的媒介转向,“媒介融合”渐成学科发展的基础概念之一。笔者试图将视觉传播置于媒介融合的广义背景之下,结合“视觉设计”(Visual Design)的专业特点,分析视觉在不同媒介之间相互交叉与流动、相互互动与协调、相互合作与共生[2]的“跨媒介”传播现象。之所以这样切入研究,一方面在于不同媒介(如电视-手机、互联网-可穿戴式设备等)对相同信息的传播与整合、交流与补充等,多是在视觉层面实现与交互的;另一方面在于媒介融合本身就拓展了视觉传播的范畴和领域,改变了视觉相应的设计模式、表达形式等。在这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之下,无论是涉及媒介的多层次、多方面变化,还是视觉传播本身的内涵与外延都呈现出诸多可供探究的空间与价值。更进一步地说,当传播载体和表达形式趋于多元与融合;当视觉传播的理念显现出媒介化时代所特有的气质;当随着媒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视觉传播的推动力正在被置换和加强,并在信息传递与审视功能层面生成新的动力。本文试图回答:视觉传播在跨媒介演变中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特点?视觉跨媒介传播究竟基于哪些动因?视觉传播应如何嵌入媒介领域并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当我们重新思考和界定新媒介、新技术、新观念时,视觉跨媒介传播又有着何种价值和意义?


二、

跨媒介传播:

媒介融合下视觉传播的发展特点



通常,新闻传播学界将媒介融合的推动力量锚定在技术、政策、经济、用户等层面,认为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以往媒介的边界走向消解。就视觉传播而言,这种媒介融合也促使着视觉传达、视觉设计,乃至更深的视觉逻辑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即它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介质,而是将传统视觉思维予以“媒介化”(Mediati-zation)延展,从而产生出新范式变革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涵括了结构维度、关系逻辑、外围力量和媒介整合的动态性过程,也表现出了范式创新、信息重构、传播方式多元化以及跨界融合等诸多特点。


(一)

范式创新——视觉传播的跨媒介范式



“范式”一词由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提出。“一个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这一概念揭示了科学发展的结构性和过程性,对理解今天社会结构中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范式创新”是对创新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和聚集整合,同时又是对创新思维与方法体系的新探索,其实质在于新、旧范式之间的结构性转换和新范式的建立[3]。“范式”在传播学中被理解为一种变革式的创新,以此推之,不难发现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视觉传播一旦与新媒介、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融合,确实能够产生一种跨媒介的结构性转换,由此带来全新的符号配置与价值整合。故而,本文将其视为一种新的“跨媒介范式”,就是想要强调其对新信息和意义的重塑,并用以发现和揭示以往视觉传播之缺陷性和局限性。


今天,这种重塑是由媒介技术革新带来的深层变化所导致,其对视觉传播所带来的“范式”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图文时代中的视觉更多彰显出解码的特色,而电视时代则以娱乐和浅层化刺激为主,“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又带来了“视觉迷狂”般的特征。可以说,文本传达也好,符号表达也罢,已经不仅是个体创意的突发、天才灵感的偶发和被动的信息接收方式,而是整个创作机制、媒介构成、信息交换、关系互构、情境交融、甚至是传播者自身工作方式的全面创新。在此基础上,这种由媒介特质带来的,兼容着符号、文本、设计、内容等维度,涉及媒介与人为互动的新范式,将促使并确保着视觉传播充满着探索性、创造性和开创性的设计。我们无法将这种变革仅局限于传播学传统意义上的内容,也无法将这种变革狭隘归咎于技术。这种“跨媒介范式”的建立既是对新媒介资源要素的聚集整合,又是对视觉创新思维与方法体系的新建构,为我们理解视觉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察路径。


(二)

信息重构——视觉跨媒介传播的逻辑起点


信息既是传播内容最广为人知的部分,也是变革最易为他者熟知之处。所谓重构,是强调原结构解体还原成每个局部的基本原始单位后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以前的新结构。信息重构强调不断地调整信息系统的结构,使设计模式和架构更趋合理,使信息传播对于需求的变更始终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了信息的扩展性和维护性。我们将信息重构视为一种逻辑起点,其目的在于揭示不同对象的内在逻辑关系,找到若干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互联系,研究事物间任意性质关系的逻辑推演规律,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个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从中找出所需信息的共通性、规律性,并从中得出宏观结论。应该说,在跨媒介的趋势下,视觉传播旨在重构相关学科、专业、设计、媒介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自身的组织建构与信息传达。这对于当前我们呼吁增强媒介的传播力、有效性和内涵等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信息具有较为宽泛和复杂的界定。跨媒介中的信息整合,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信息处理方式在视觉传播中的应用:一方面,视觉本体通过将信息重新归纳与整理,建构成为足够被人类解码、具有一定逻辑关联的架构信息;另一方面,视觉也可通过跨媒介叙事来传递主题和内涵,使受众能全面地、立体地感知文本中的信息所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如今,媒介的更新交替已经成为影响视觉传播的有利因素,其研究的重点也进一步转化为跨媒介中应如何将复杂多变的信息加以处理,并将之与媒介多元化时代联系起来,以快速准确获取信息和有效整合信息,达到信息共享与递增的目的。这种研究转向不再过于强调主观的内容设计与形式创新,也不再过度关注视觉形式本身,而是基于媒介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从更加客观的信息出发,试图引起用户的共鸣与共享。因此,信息重构是围绕着视觉传播的综合性认知而展开的。视觉跨媒介传播中的信息重构需要同数字终端、服务和体验相结合,从支持设计的行为和媒介的运转,到促进信息的跨媒介转化,最终完成从信息到传播的跨越。


(三)

传播方式多元化——媒介变革下的视觉转型



从视觉传播的演进历史与发展脉络看,人类的视觉传播活动几乎都是由不同阶段的媒介所引起与带动。在前口语时期,视觉成为人类最为强大的认知工具,即使伴随着技术更迭,经历了“口语-印刷-电子”三大传播阶段,视觉也展现出人类不可或缺、极为强大的功能属性。在口语传播阶段,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形式与语境,使得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视觉与语言一同建构起身体作为媒介传播的一种形态,但这种形态传播的信息具有不稳定性和非可靠性,往往转瞬即逝,不易保留。在文字印刷阶段,纸张作为媒介带来的信息交换往往是发送者与接收者的主体不在场,这种情况既可以视为将信息传播从时空限制中解放出来,也可以认为其削弱了记忆的重要性,从而使阅读活动带有了批判、怀疑和“改写”的某种可能性。到了20世纪,随着电子媒介和数字传播的出现,带来了媒介传播的空前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它以远程临场、单向传播、信息源的垄断以及程序化等形式削弱了批判的空间,以其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更改了传统传播的边界。近期,伴随着数字网络传播和VR等新技术的崛起,视觉被进一步沉浸与延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便利、及时和共享,技术伴随着各种异质性因素,为视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媒介转型不仅成为了彼时世界的塑造者,而且超越了具体讯息的传播与建构表征。就此而言,媒介的形式早已超越了内容,媒介构成了传播的物质载体和话语载体之间的中介范畴,它居于物质与意涵之间,成为表达与体验的记录工具。而传播学一以贯之强调的“媒介化”表达了以上的诸多意义,更添加了媒介塑造和媒介建构认知等诸多新的内涵。回想起麦克卢汉深刻的媒介洞察,我们不难发现媒介确实体现了人的感官和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感官也在不同媒介中发挥着意料之外的效果与作用[4]。今天,媒介融合下的视觉传播不再是各种媒介信息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以“数字”形式进行分解、收录、制作、存储及播放,能完成一系列信息跨媒介传达的思想变革与观念更新,而一旦辅助于计算机和移动网络进行的综合处理与控制,跨媒介的传播就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此背景下,视觉转型表现出信息搜集从被动获取转向主动搜索与互动分享、信息材料的组织从静态到动态、信息传播的线路从线性到交互、信息呈现的空间从二维到多维、信息呈现的方式从现实存在到虚拟情景、信息呈现的效果从冥想到轰动等全方位的变化。


(四)

跨界融合——视觉传播的跨媒介联动


  

“跨界”意味着领域的突围,促使不同领域有了更多融合的机会。就内容而言,跨界使得传播的文本与符号有了思路与方法的共通性,也促使了新的理念与视角不断融合与拓展。这种类似“化学反应”一般的变化,往往能够带来新的思考与呈现。在这种趋势下,无论是内容生产领域、视觉传播领域,还是媒介的本体,都在不断地交叉,体验形式亦在不断地丰富,多元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浪潮。这种趋势是传统与当代、内容与媒介整合再生的结果。这种重新认知的视角转换以后,由媒介所引发的视觉主体彰显出连接“身-心”的变化,也将传播内容从流于表面的形式带入到了更为复杂的思想融合,从而突破了人类现有的意识边界,满足了人类更为宏大、更为复杂的精神需求。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跨界”不仅是突破媒体或实体、或体制、或技术等的“边界”与“隔阂”,更是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甚至跨文化的本质性变化。从狭义上来理解,它包括绘画、装置、建筑、产品、报纸等有形的物质媒介和移动互联、数字影像、微信、推特、VR、AR等无形技术媒介的高度融合。从广义而言,这是跨越“观念之界”,即通过“借智”,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擦出灵感火花和奇妙创意,让视觉传播的表现力可以得到无限扩展,让跨媒介传播得到最大限度的沟通。与此同时,传播者自身也可获得相应的灵感和新的认知。可以说,跨界产生的力量不仅会对视觉传播产生影响,在诸如内容生产、协同创新、团队意识等方面也依旧具有相当的能量。因此,“跨度越大跨界合作成果就越大,催生新事物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越强”[5]。


具体而言,这种跨界合作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与传统内容的物质载体互为平台、中介渠道并相互叠加信息,从而产生跨界传播,带来了视觉传播从信息方式到传达形态、从设计观念到设计生产的综合化和多元化表达;其二,是在数字媒体的浪潮下,与媒介跨屏传播相联系,呈现出多屏联动,扩大并延伸出信息传播的相关工具,从而创造出新的信息内延空间,提高了传播精准率,也带来了视觉传播的交互化和拟态化体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趋势并不是要否定传统与现状,而是利用新技术、新领域、新思维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进而完成原视觉形态“质”的蜕变。如今,无论是在传播学领域,还是在视觉设计领域,跨界都已逐渐成为新常态与新趋势,也促使传播者在接受这一理念之时,应更具有前沿性、复合性的眼光与心态。


三、

动力模式:

媒介融合下视觉传播跨媒介的驱动



视觉传播的格局演变至今,以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现,一方面表现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内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笔者引入“动力模式”这一概念,旨在考察促成视觉跨媒介传播的方式,尤其是指在媒介融合的条件下,视觉信息在技术化、交互化、消费化、大众化及互补化等动力要素的推动下,形成的视觉跨媒介传播的驱动力和运行模式[6]。


(一)

媒介表达的技术化模式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及运作原理,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某种方法,它强调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当代技术的发展直接引起媒介形态和表达的变化,而技术对传播的渗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播的媒介化趋势。这一趋势直接推动了传播内容的跨媒介表达,传播内容越来越受到媒介技术和形式的制约,媒介技术甚至介入了内容的创作过程,并成为内容的一部分。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史蒂芬·威尔逊(Stephen Wilson)在《信息艺术》(Information  Arts)一书中提到,科学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中心和动源,科学研究成果极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思想,在我们生活的信息社会里,科学与技术信息是传播中的关键所在。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那些具备数字技能的方法脱颖而出,一定程度让那些偏向印刷文化思维模式的方法边缘化,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数字化内容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内容形式。以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传播给人们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传播作品与创作原初语境的分离,然后在一个虚拟时间和空间重构一个新的语境。这种形式的分离与重构从根本上改变了“内容反映生活”的传统观念,内容的实用性不再成为传播的障碍,不再是判断价值与水平高低的标准,技术创造了比现实更真实的“超现实”或“超真实”。换言之,传播的内容更趋向于建立在数字技术传达模拟扩展和广泛重塑之上[7]。近些年,伴随着机器人学(Robotics)、人工智能(AI)、人机交互(HCI)等技术与形态的突飞猛进,媒介技术与人类身体融合的研究不断促使着诸多学科的介入,也渐渐成为视觉跨媒介传播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现代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媒介创新提供了品类繁多的诸如高分子、新型金属、复合材料、光电子及纳米等新材料,为媒介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些材料在质感、强度、色彩、肌理和可塑性等方面都远胜传统材料,可使传播形态与风格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同时又具有时代感和新的视觉张力。无疑,新媒介介入下的视觉传播表现出各种新材料、高技术不断打破以某种具体的形态来划分媒介的传统。新的材料和新的视觉承载体不断涌现,创造了视觉传播的多种临界性、正式性和实验性,视觉的探索能力在不断刷新,视觉设计的定义也在被不断地重新诠释。在这一浪潮下,视觉传播须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和材料在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主动以媒介技术创新推动视觉传播的设计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


(二)

媒介界面的交互化模式



伴随着技术的变革,从电视到手机,从楼宇到广场,媒介界面变得无所不在。可以看到媒介在各个地方包裹和伴随着我们:楼宇电视、地点感知公告板、装饰性媒介、互动性墙纸,甚至曾被认为是“被动”的电视媒介也开启了互动频道。这些移动设施能够提供任何用户想要持续更新的内容,空间变成了信息聚集和分享的中心,即使是网络世界与虚拟世界也越来越多地把物理现实当成它们的“游乐场”。这样一来,技术变成了媒介发展的基础,而内容创意成为了视觉的灵魂,交互方式则成就了视觉与创意的融合。数字媒介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点,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向用户提供信息,集教育、时讯、生活、文化、娱乐等各领域服务于一体,在数字平台上利用多种介质如传感、显像、灯光、声音等将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与传播,以求达到真实生动的艺术效果。由于其传播渠道本身所具有的多样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特有的即时互动沟通等特点,数字技术支持的媒介界面表现形式更复杂、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有交互化特性,这也改变了传统视觉传播中单向、闭合的传播方式,完善了视觉传播的形成机制。


这种形成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人为本”的操作便捷性。不论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还是网页设计的选择,都需细致考虑用户的心理需求和使用便利,需要方便复制、方便存储和方便传播;其二,作品的参与性。受众的角色从被动接受信息向及时获取与发布信息转变,成为信息参与式设计的一部分;其三,多感官互动。包括对于视、听、触、味、嗅五种方式的信息传递,达到交互、沉浸、体验和想象的极致愉悦感。其中,多感互动设计中经常运用语音交互和听觉反馈,使交互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和自然,而移动应用中常常使用动态和动画效果来导航或是提升交互的真实感。应该说,在视觉传播领域,媒介界面的交互化并不单指人机交互,更是指“人机交互”向“人人交互”的过程转化,创意也随之更加注重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情感化设计将得到加强,可以调动起供需双方的积极性和关联性,提高信息的传达效率并增强受众对信息的兴趣及记忆性互动。视觉的跨媒介传播也真正实现了双向选择的信息表达,能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互动、相互沟通和互动服务,形成有价值的交互设计回馈链条。


(三)

信息传播的互补化模式



内容的灵魂有赖信息传播。当以“平面、静态、印刷、单向、线性传达”等为特征的视觉传播逐渐发生转向,逐渐延展出新的变化趋势时,“动态、互动、通感、迷狂、多维、超链接、体验”等就成为数字媒体阶段视觉传播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今天,数字媒介使视觉信息内容更加深化、空间维度得以转换、功能边界发生跨越、表现方式发生多元等,这些无所不能的表达方式都给视觉传播者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相关的内容也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模拟化开始逐渐向立体化、动态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可以说,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单一传达到双向交互、从印刷复制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从设计语言到产品叙事、从数字化设计到数字文化产业,媒介正在迅速用新科技手段模糊传统面貌。这种发展趋势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平面设计概念所能涵盖的,多媒介综合表现形式已成为了主流。其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感官在获取信息时,需要媒介彼此之间的相互补充与合作,这种特性也恰恰是信息传播互补化发展的需要[8]。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视觉传播在信息、传达与行为三个维度的媒介之间关系的理论结晶。一是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它们以文本、图像和声音方式等表达着现实和洞见,包括用户、产品、交互、体验等方面的设计方法论或知识点。二是媒介的传播渠道,建构起了包括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体系,不仅让传播者接触信息,而且能彼此交流。三是形成了系统性、逻辑性的组织策划,并以媒介的逻辑表达出相应的行为方式与观点。应该说,这三个维度的媒介建构能够让我们思考视觉跨媒介传播是如何可能的,如何呈现出变化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系统的、多元的思维模式,发挥更高效的互补设计思维来传递情感和影响力,从多维视角去认知信息的传播问题,以互补化手段去解决视觉跨媒介传播中的发展问题。从媒介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外部压力的产生,每种信息传达媒介都会受到系统内部自我调节、重新组织和自我完善需求的影响,产生新的变化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传播需求。新媒介的产生并不代表传统媒介的终结,新媒介的优势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介的特点,而是在彼此的接触中,从开始的冲突甚至对抗,到相互之间的交流,然后在动态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彼此融合逐步整合。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表现的“接触—冲突—交流—融合—整合”的媒介运动流程,事实上也是信息互补化的运动过程。


(四)

视觉传播的消费化模式



从宏观的媒介环境来看,视觉传播的技术化趋势带来的是视觉产业化和市场化浪潮,带来了文化传播、制作方式、消费方式等多个维度的变革与转换。在市场化强有力的冲击下,当代视觉传播日益强调商业性,这种因为商业目的而存在的设计内容,有人认为是艺术气息的消散,有人则理解为设计内容的大众化或设计与传媒的合谋。关于市场与艺术的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尔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在涉及“文化工业”的论证中,对这种“艺术市场化”的趋势大加批判。但这种批判也无法否认这种文化商业化和商品文化化的趋势会继续存在。在商业化逻辑的推动下,商品的价值已不再是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在于人们对个体欲望的满足。于是,消费成了一切社会归类的基础,也成了一切视觉传播活动的基础。在21世纪这个被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称之为以视觉文化为主体的“图像时代”,社会对“图像”的消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不只消费物质产品,更多是在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消费形象和消费视觉符号。视觉传播的商品化,视觉亦进入消费领域,消费行为模糊了物质与精神的界限,也模糊了享乐与艺术的界限。正是这种文化的无所不在,改变了人类对精神、艺术、教育以及自身存在意义的固有认识和界定,也创造和生成着新的设计观和价值观。这种改变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也是一种整体的文化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视觉传播的消费增加了流通、传播和社会交流的环节,其作用和地位甚至超过了视觉内容和艺术创作本身。


我们无法回避现有的视觉传播在商业和消费市场中的作用,它必须,也必然回应商业社会的功利诉求,渗透在以消费为线索的,由策划、设计、制作、发布等诸多环节构成的完整产业链中。如果缺乏商业和消费的意识与技能,视觉传播也只能是做表面文章,而无益于提升设计竞争力和推动自主创新[9]。按照马克思“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产品在消费中才能最后完成”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消费的商业生产,它要直接产生或转化成一种商业价值,而跨媒介的传播和兴起则很好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能更好地满足数字时代的智能化、个性化、共享化消费需求。事实上,视觉跨媒介传播的消费推动,预示着消费已经进入了视觉传播领域并占据了明显的支配地位。


(五)

用户参与的大众化模式



数字媒介的兴起大大地消解了视觉传播的“专业化”价值,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已经实现部分性的交融乃至合一。例如,采用数字成像系统修改静止的图像或影像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借助网络,每个人都容易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也容易成为信息内容的创作者和欣赏者。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媒介促进了信息内容与大众的亲近,借助媒介,大众又以前所未有的广泛性直接参与了生产活动,进入传播者的世界。由此,在大众传播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视觉传播已经不再是纯粹“他者”的创造,而是开始呈现出从用户的需求和感受出发,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即在设计产品的功能模式、使用操作、信息架构、界面设计和视觉设计时,需要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情感需要、预期交互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跨媒介传播也需要用户进行参与式设计,用户的构思方式和面对关键问题的第一反应可以给予设计者启发性指引等等。例如,让用户的声音加入到决策制定过程中,让用户更深入地融入到设计过程中,为设计师或用户研究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观察视角和手段等均已经运用于实践。


应该说,传播吸引大众化的用户参与是数字时代视觉跨媒介传播的必然。接受美学也认为,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对艺术的理解是有所期待的,构成接受者期待的内容往往是他的过往经验,其中就包括过去的审美经验。审美对象的特征与艺术接受者的经验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由距离产生差异性既有可能导致审美的陌生感,也有可能刺激审美、激活接受者的主观再创造。因此,视觉传播在跨媒介的浪潮下,大众对信息的接受过程也产生了诸如短暂性、强烈性、生动性、图像性和综合感染力等特点。日常生活的即时状态与直接获取的欲望得以释放,一定程度上压倒了对精神生活持久性的追求。此刻,情感的需求感强烈,享受的动机明确,大众表达的积极性也就随之增高。媒介技术拉近了视觉传播与大众之间的距离,降低了传播者的话语中心,为媒介的普及和提高做出了贡献。反过来,大众的积极参与、视觉传播的大众化模式也加速了视觉的跨媒介传播,“人人都是设计师”成为一种可能,昭示着设计与大众良性互动的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


四、

结语



从创新的演变逻辑看,视觉传播的蓬勃发展在于其与生俱来的创造性本质、与时俱进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范畴所具有的持续不断的拓展性实践动力等等,其超越了传统语言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一个不断得到重新诠释和重新语境化的主体。本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梳理出视觉传播的范式变迁与转型呈现,指出了视觉跨媒介传播改变了视觉传播的审美支点,这个审美支点也进一步改变了视觉传播主体的审美动因。今天,诸种不同的媒介表现经过无缝整合,逐渐融合成共享的平台,使得视觉传播的理论逻辑与设计实践之间呈现出更广泛的创生空间,重塑着我们对视觉的深层理解。随着媒介融合的加深,视觉传播也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面对诸多动力模式的影响,提倡跨媒介的设计思维与表达,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媒介的变化。需要强调的是,每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引起社会生活和社会形态的新变化,每次新媒介技术都能引发新的传播方式出现。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介融合,一方面,我们不能陷入到对技术的盲目崇拜,更不能拿新媒介去炫技。传统主流媒介和新兴媒介是相互靠近的过程,最终应实现混合的多主体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原有路径上的深耕细作,而是需要勇于打破既有的学科边界,广泛吸纳不同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在跨媒介和跨学科的对话中不断推进自身的理论创新。就视觉传播而言,未来的媒介并非呈现出单一的前进态势,而是显示出在形态、属性、特征等方面重叠、衍射与组合等演化现象,而更多的媒介演化还会不断地发生与拓展。因此,在掌握媒介演化规律、预测媒介发展趋势、把握媒介的特点和脉络之余,我们更应充分保障传播内容的需求和信息的有效传达,赋予未来的媒介变化和动力模式新的意义,从而实现媒介新格局下的重新定位。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760041)。 

作者简介:屈云东,男,博士研究生,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1]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2):14.

[2]YENIMAZMAN  D.Convergence Culture: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J].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2008,11(7):1034-1035.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4]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88-89.

[5]王静,崔君霞.跨界:当代艺术的跨领域实践者及其思考[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12.

[6]姜海,柴子凡.媒介融合场域下城市社区传播演变的动力模式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0-214.

[7]徐沛君.传媒与当代艺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25-26.

[8]王潇娴.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23-24.

[9]过宏雷,王安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构[J].装饰,2016(7):136-137.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总编:凌逾

   责编:李文文


往期精彩

跨界经纬:学术丨杨盈龙、孙百卉: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文化节目的 “故事世界”建构——从跨媒介传播到跨媒介叙事

跨界经纬:学术丨张雨轩 韩传喜:媒介融合时代网络文学的编码与解码

跨界经纬学术 | 狄野:媒介融合时代的视觉叙事设计——作为跨界艺术的舞台美术叙事

博士论文摘要4 | 郭薇:《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第 2474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