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丨秦兴华:文学改编电影的跨界传播价值 ——以李安电影为例

秦兴华 跨界经纬 2022-12-18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作者简介】

秦兴华(1988-),女,四川广安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艺术思想史。


// 摘要

/// 

NOCITCE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文化需求的增长,艺术内部不同门类之间的跨界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化,衍生出越来越多新的艺术形式,其中文学改编电影因其产生的时间较早、艺术融合的程度较深和传播的范围较广而受到各界的推崇。在众多热衷于文学改编电影的导演中,李安无疑是最具有跨界代表性的。从跨文化传播领域来看,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同背景的文化价值;从跨媒介传播领域来看,他将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传播价值。


【关键词】

文学改编;电影;艺术;跨界;李安


       电影自从诞生起,就与文学密不可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相继被搬上大银幕,推动了电影的发展和文学的传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影技术的进步、电影市场的国际化以及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为文学改编电影提供了新的土壤。一方面,电影从业者热衷于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因为有现成的叙事文本,再加上原著本身已经在文化领域进行了传播,其是否值得关注、是否具有改编价值,在改编之前便可以判定;另一方面,观众更容易接受他们所熟悉的作品和人物,有些观众本身就是某位作家或作品的读者,不管他们接不接受电影的解读方式,改编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即使是完全没有阅读过原著的人,大多也会受到原著传播的影响,而成为其潜在的观众。作为文学和电影的跨界衍生成果,文学改编电影既融合了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创造上的优点,同时也吸收了两种媒介在艺术传播上的价值,在众多艺术跨界现象中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理论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李安


        在众多热衷于文学改编电影的导演中,李安无疑是最具有跨界代表性的。在他导演的十二部电影中①,有八部改编自文学作品,包括《理智与情感》(改编自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同名小说)、《冰风暴》(改编自美国作家瑞奇·姆迪的同名小说)、《与魔鬼共骑》(改编自美国作家丹尼尔·伍德瑞尔的同名小说)、《卧虎藏龙》(改编自中国清末作家王度庐的同名小说)、《断背山》(改编自美国作家安妮·普鲁斯特的同名小说)、《色·戒》(改编自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同名小 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改编自美国作家本·方登的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这些作品在题材上打破了艺术类型界限,在视野上又横跨东西方文化,笔者主要以这八部作品为例,从跨文化和跨媒介两个方面分析文学改编电影的跨界传播价值。


●●一 文学改编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价值

       

       文学改编电影由于集结了多种文化形态,在跨文化的传播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一方面,无论改编自哪一地区、哪一民族的文学作品,文学改编电影都是对该地区和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文学改编电影所存在的维度皆是人类所共同构建的普世文化,这些作品都旨在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精神、追求、理想等等,同时也反映了多元化前提下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交流。作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李安,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和国际化的导演视野,其导演的影片大都对复杂的跨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刻表达。


李安奥斯卡金像奖获奖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从 1895 年诞生至今,电影已经拥有一百多年的光辉历史,从最初的纪实短片发展到故事长片,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电影所发生的每一次变革都与现代工业和技术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历史悠久的文学相比,电影艺术是年轻的,但与文学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电影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用声、光、电、影等多种技术展现一个个绚丽多彩的梦境。尤其是故事电影的出现,为电影打开了一扇大门,故事电影的发展也几乎决定了整个世界电影史的走向。故事电影,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影手段讲述一个或多个故事。叙事成为这类电影的灵魂。在这一点上, 故事电影和文学中的小说有着共通之处。于是,一大批电影创作者从小说中汲取创作故事的灵感或是直接在电影中讲述小说所创作的故事,其创作的电影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改编电影。但从创作手法和审美特征来看,改编不是对传统小说的照搬,而是以影音的方式进行艺术创造,并且这种创造比传统小说带给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官刺激。为了适应电影的艺术特性,导演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会尽可能以技术的手段去呈现自己对原著的理解,故事和小说创作时的文化背景、导演编剧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在改编时发生融合,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解读原著的艺术形式。在李安导演的文学改编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化特征尤为明显。



       影片《卧虎藏龙》改编自清末明初的武侠小说家王度庐的作品,原著讲述的是清朝时期九门提督的女儿玉娇龙与沙漠大盗罗小虎的爱情悲剧故事,小说中玉娇龙是名门千金,其父亲为清廷派往新疆的将军,玉娇龙从小跟随府中师爷习武,自恃一身好功夫。在一次与沙漠马贼交手时结实了马贼首领罗小虎,二人互相吸引心生爱慕,却由于身份地位的悬殊而无法在一起。作者王度庐以章回体言情小说的笔法来写武侠故事,将江湖文化与贵族文化的矛盾以及青年男女强烈的爱恨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具有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的双重意蕴。李安导演在改编这部通俗武侠小说时,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进行了较大变动,除了玉娇龙和罗小虎,还突出了李慕白与俞秀莲这一对江湖人物的爱情悲剧以及人物之间的各种隐喻关系,增添了戏剧冲突。影片以李慕白和俞秀莲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代大侠李慕白欲退隐江湖让红颜知己俞秀莲将青冥剑送往京城贝勒府,却引来一系列风波而再次卷入江湖纷争。同时交代出玉娇龙和罗小虎的感情纠葛,并引出李慕白的仇家闭眼狐狸,使得李慕白报仇心切退隐计划搁置,最终李慕白为救玉娇龙而死,而玉娇龙也因自责而坠崖,两段感情皆以悲剧收场。影片一改传统武侠片的豪情万丈,以儒雅含蓄的风格讲述这个悲壮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忍、压抑贯穿其中, 营造了一个冷静而又隐含着矛盾的江湖世界。


      影片《卧虎藏龙》与原著小说相比,我们可以发现电影的叙事线索更加集中,删减了原著中许多细枝末节的人物和情节,突出以李慕白、俞秀莲、玉娇龙、罗小虎、碧眼狐狸等为代表的主线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从艺术形式来看,电影一般时长约120分钟,因而无法像长篇小说一样可以将各种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都直接交代清楚,在进行改编时总是要根据影片主题和整体风格对原著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删改。同理,在改编短篇小说时,电影则需要对原著小说中略写或未提及的关键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补充。如影片《卧虎藏龙》对原著小说的删减和重构,最终呈现出来的风格与原著大相径庭,多重人物关系之间的隐喻使得影片在审美意蕴上更加含蓄。从艺术媒介来看,小说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叙事,而电影则是以影音为媒介进行叙事。在小说中,故事始终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而存在的,是间接存在,需要读者进行想象;而在电影中,故事直接表现为画面和声音,如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一样,观众通过直接观看便能知晓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全貌。因此在改编时,导演总是会选取那些更适合以影像和声音的方式进行表现的内容,影片《卧虎藏龙》删掉了原著小说中琐碎的生活日常和人物对话,但保留了许多人物打斗的场面。前者过于繁琐和平淡,拍摄出来不仅会占据过多的片长,还与影片含蓄隽永的整体风格不相符;后者则非常适合以影像和声音来进行表现,如用全景和远景镜头表现李慕白与玉娇龙的竹林打斗过程,用中景和近景镜头表现俞秀莲和玉娇龙紧张激烈的夜斗,加上用鼓声的律动来配合打斗的节奏,在视觉和听觉上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地满足了西方观众对中国传统武侠文化的审美想象。


(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固步自封是不可行的,必须具有高度的国际视野,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作品来。文学改编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方式,也应顺应这样的趋势,即东西方文化相融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导演勇于尝试西方文学作品的改编,如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东方文学作品开始进入西方导演的视野,如美国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在众多改编实践中,李安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高度的国际视野和所受到的专业教育以及现今在好莱坞所具备的优势,而使其改编的作品在反映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方面大获成功。


《花木兰》


       在完成了父亲三部曲之后,李安迎来的是三部英文电影的创作。《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共骑》这三部电影均改编自西方主流小说,李安凭借着自己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了解来诠释他对原著的理解。而后李安一系列作品,如描写中国武侠文化的《卧虎藏龙》,反映美国西部牛仔生活和同性恋情的《断背山》,将东方文化与殖民地文化相结合,其带有神秘色彩的东方想象和大胆出位的情欲表达《色·戒》,对信仰和希望不屑追求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首次采用 120 帧 4K3D技术来表现战争场面与人物的情绪变化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一系列作品都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观众的认可。


       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在文学改编中达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状态,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在内容上所要表现的必然是根植于文化内部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家庭伦理、情感道德、自由理想等,这些问题不分国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影中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理智与情感》中对感情的追求和碰壁,《冰风暴》中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反思,《与魔鬼共骑》中对战争的反思,《卧虎藏龙》中个体的压抑和反抗,《断背山》中超越性别的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对信仰和希望的重申,等等。其二,在形式上大胆运用各种电影技巧来增强影片的艺术性,以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从艺术美的欣赏上去打破东西方文化的隔膜,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运用 3D 技术等电影特效将小说中所描述的瞬息万变的大海、流光溢彩的天空通过一帧帧精致的电影画面表现出来,这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是十分强烈的。


●●二 文学改编电影的跨媒介传播价值

      

      作为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文学和电影自诞生起就有着迥异的艺术特征和传播途径。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传播,无论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歌谣、民间故事还是通过文字记载传承的文学作品,文学媒介在文化传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影则是以视听语言为载体,通过公开放映或电子刻录的方式进行传播,尽管诞生的时间较晚,但由于其传播具有广泛性,因此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文学改编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最大限度地结合了文学和电影的优势,实现了文化的跨媒介传播。


(一)从文学到电影


      早在电影这门艺术诞生之初,人们就将创作目光投向了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等一系列世界名著相继被搬上大银幕。从创作动机来看,将文学改编成电影,一方面是由于原创剧本的创作速度已经不能满足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需求,电影创作者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比较成熟的小说中;另一方面,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其在表 现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优势逐渐突出,人们也迫不及待想要通过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去重现文学想象中的故事和人物。从创作基础来看,文学和电影在讲述故事方面具有很强的共通性,二 者都能很好地展示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因而一般的小说都具备改编成故事电影的基础。从创作方法来看,著名电影评论家杰弗里·瓦格纳在《改编的三种方式》中将文学改编大体划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移植式”,即直接在银幕上再现小说;第二种是 “注释式”,即对原作的某些方面进行改动;第三种 是“近似式”,与原作有着相当大的距离,甚至构成另外一部作品②。这三种方式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文学改编电影。从创作结果来看,改编无外乎三种 结果:其一是对文学的再现,用电影形式展现文学作品的全貌;其二是对文学的深化,从整体或是细节上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刻解读;其三是对文学的背离,最终呈现的影像与文学原著产生距离。从以上所述文学改编的全过程来看,文学改编电影从一开始就受到文学和电影两种媒介的深刻影响,在形式上它是电影的,而在内容上又是文学的,到最终传播阶段,其与生俱来的双重媒介的艺术特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观李安导演的电影之路,迄今为止其所执导的十二部电影中,文学改编电影有八部之多。李安以其精准的解读能力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将文学改编电影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巅峰和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他将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学运用于电影情节的推进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并站在人类共通的情感高度去解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他在中西文化之间的自由出入,为其作品的传播攻克了许多障碍,这也是其作品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在原创剧本匮乏的当代中国电影界,文学改编为电影市场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过去十年中,一系列文学改编电影引起了广泛关注,如《西游降魔篇》《寻龙诀》《金陵十三钗》《画皮》《刺客聂隐娘》《七月与安生》《我不是潘金莲》等。光是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为题材改编的电影就有《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数部,《西游降魔篇》更是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西游降魔篇》


(二)从电影到文学


      一部经典名著或是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其原著所积聚的人气为电影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反过来,一部文学改编电影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又为其文学原著的再度传播提供了契机。对经典名著来说,往往已经有很多次改编尝试,每一部新的改编电影出现,都是对原著的新一轮解读,正是有了这一次又一次的电影解读,经典名著才能历久弥新;对畅销小说来说,其本身的文学功底比不上经典名著深厚,时过境迁之后也极易被后来者居上,逐渐淡出人们的关注视野,文学改编电影的出现可以让小说继续保持热度;当然还有很多文学作品既不是享誉中外的经典名著,也不是占据鳌头的畅销小说,但是改编成电影之后,由于电影的成功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得以再度出版传播。由此可见,一部成功的文学改编电影对文学原著的传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文学和电影作为不同的媒介,所具备的传播特质决定了其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度有所不同。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壮大,电影因其特殊的消费形式和更加便捷的传播途径以及电影院的发展和电影消费观念的普及,在文化传播中剧烈地冲击着文学的传统地位。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媒介的传播优势更加凸显,人们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便可随时随地获取到电影资源进行观看,尽管为了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产生了电子书等新兴的文学传播媒介,但它仍然是依存于传统的文学形式,在信息膨胀高速运转的消费社会,人们还是普遍倾向于比文学更加便捷的电影,再加上电影的欣赏门槛比文学相对更低,图像的理解比文字的理解要更加直观,所以电影的影响范围比文学更加广泛。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内容,电影往往比文学原著所引起的关注度更高。正是由于传播上的优势,文学改编电影具有较强的反哺文学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几乎成了它们一夜成名的唯一途径。


●●三、结语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电影界,文学改编电影是残酷竞争中不可撼动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优秀原创剧本匮乏的当今中国影坛,更多的导演宁愿选择已被多次改编的文学作品作为创作之源,也不愿冒险去选用那些默默无闻的编剧所创作出来的剧本。这是因为文学改编电影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文学和电影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文学改编电影形成了强大的跨文化传播价值,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同时,由于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媒介的互动,文学改编电影还具备独特的跨媒介传播价值,两种媒介的传播优势为其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导演将创作目光聚焦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综合来看,李安导演的作品是比较瞩目的。一方面,与国内当下的电影相比,李安导演的八部文学改编电影,其文学原著便具有较高的深度和改编的难度,尽管八部作品题材和风格迥异,但其反映的多是深刻的文化内涵或具有普世意义的精神,这些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所以往往能够给人们留tf深刻的印象,而非昙花一现;另一方面,基于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国际视野,李安导演所改编的作品往往能够将艺术性与商业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在各大电影节中获奖无数,同时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口碑和票房俱佳。这样的文学改编无疑是成功的。


      从艺术的跨界视野来看,文学改编对文学和电影两大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学改编电影将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以创造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传播价值,在艺术和技术层面上都是可行的,只是在改编实践中还需要更加完善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指导,才能保证改编出来的作品既能生动地再现文学想象又能受到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决定了文化艺术的跨界是未来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如文学和电影的跨界互动衍生出的文学改编电影,音乐与电视的跨界互动衍生出的音乐电视(MTV),文学与电视的跨界互动衍生出的电视散文诗,虚拟现实与艺术的跨界衍生出的虚拟艺术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打破门类之间的壁垒,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不同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有助于创造更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趣味的艺术作品。


注释

向上滑动阅览

① 统计数据截至 2019 年 9 月。李安导演的最新作品《双子杀手》于 2019 年 10 月 18 日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该片采用的是原创剧本。

② 观点出自杰弗里·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M].//世界电影.1982:31-34.










总编:凌逾

责编:吕

往期精彩

跨界经纬学术 | 洪韵楸、庄栎燊:新千年李安电影的文学特

博士论文摘要18 | 章颜: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博士论文摘要10 | 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

跨界经纬学术 | 张明 张文东:跨媒介视域下文学改编电影的转化之困——以小说《白鹿原》与电影改编为例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第1938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