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易明皇: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读赵稀方的《历史与理论》

易明皇 跨界经纬 2020-01-18


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


———读赵稀方的《历史与理论》


易明皇,《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读赵稀方的<历史与理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年第1期 

内容提要 :《历史与理论》是赵稀方先生最新面世的自选集,汇聚了他的文学研究精粹。理论为本,但历史先行,形成了此书如理论旅行般的独特学术魅力。它回归文本、回归历史真实,折射出理论的厚重; 并归正史实,警示歧途,推介具有“身份感”的理论家,探索后殖民文学的新走向。


关键词: 后殖民文学;赵稀方《历史与理论》理论旅行



赵稀方先生之研究,始于港台文学,历经翻译研究,大成于后殖民理论。华文文学探讨,旨在融纳两岸三地、跨界整合中华文化; 而聚焦于华文文学之现代性,则能发觉“殖民性”与之相伴相生,无法割离。立足于后殖民理论审视华文文学,尤为重要。赵稀方的《历史与理论》,乃赵先生五十知天命之年的精粹选论,遴选 11 篇,大致分为香港“边缘”身份、台湾殖民演绎、后殖民理论溯源三个部分,可说是集其毕生之心力。


赵稀方《历史与理论》


2009 年赵稀方大作《后殖民理论》出版,赢得学界一片赞誉,填补了国内后殖民领域无系统专著的空白。细溯其研究历程,《后殖民理论》的产生与成功几成必然。赵稀方由研究港台具体小说、作家、文化背景起步,“因为香港、台湾都受过殖民统治,我的研究自然免不了后殖民视角”。【1】在熟稔港台文学之后再结合其在西方留学期间的系统学习与接受,《后殖民理论》终能既接地气又开宏景。


然而《后殖民理论》出版后,大部分人关注的是其理论意义所在,而未能对他在前期所做的港台文学功课给予足够重视。此番《历史与理论》自选集,不是以理论开路,而徐徐铺垫,以历史发声,无处不以后殖民理论为柱梁,却超脱于理论之上以历史为旨归,读来如历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行经的是港台、大陆文学史的最内里。



首先,这是一场归本之旅,无论历史与理论,都回溯到最底层、最真实去。“历史是什么? 是文本。”【2】“在海外学界,理论并不稀罕,材料却让人注意。”【3】后记中,赵稀方历数自己在几次研讨会中发表论文,事后都被追问论文中所取材料出自何处,他便一一告知。这搜集史料过程的披露,并无自夸成分,恰只说明志学者大多重视史料,以与同道分享为乐。


《香港的文化身份》一篇中,文本意识尤为突出。为展现“英国殖民书写”“中国国族叙事”“香港意识”这三者对于香港文化形象的塑造,文章分析了香港史上的报刊、史书、小说等各类文本,揭露英文香港史对历史史料的加工, “鸦片战争和香港割占,在中国人看来是蒙受帝国强盗侵略的悲剧,在英国人的上述叙事中,它却成为匡扶正义、报仇雪恨的喜剧故事。”【4】



但文章转笔即分析,中国的国族历史叙事也并不“客观”,掩藏了一些叙述,“令中国人变得更加无辜,而英人显得莫名的蛮横。”【5】这其实是殖民者的认同培养与母体的归属强调的分歧所引起的结果。如此分析之后,赵稀方对文本的态度即刻展现,并不是唯文本论,而是透过文本,去发现意识形态在背后的操控,从而为理论找到现实依据。


后殖民理论在海外由来已久,本书第三部分即是截取《后殖民理论》一书中的部分章节、并有适当重组,仍可从中看出赵稀方对后殖民理论的源起与发展所做的细致梳理。“对殖民、新殖民、后殖民、内部殖民等概念进行了条分缕析的历史性审视,并干净利索地清算了后殖民概念版本芜杂所造成的理论混乱,力图还原后殖民理论的历史建构过程,以理顺后殖民以及后现代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6】



但应注意,对于台湾部分的殖民演绎的分析,基本上是遵循殖民 - 新殖民 - 后殖民的理论框架来完成的。笔者认为这方是此书着力凸显的重点。台湾社会的历史发展具有典型性,在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实质上依然长期处于美日的经济控制与殖民影响下,因而乡土文学的兴起、日据文学的重温、对现代主义的对抗等潮流都与当时的时间空间相对应,赵稀方借此来将原本空洞而抽象的理论物质化、具象化,并观察剖析后殖民理论在台湾所遭遇的一系列让步、变形、抵制、本土化等,其理论从历史中演化而来,最终又归入文学史的潮流中去。


不但归本,这亦是一场归正之旅。历史中总有存疑错漏,待新的理论产生或完善,或能对一些错位进行归正。《历史与理论》一书等于是从后殖民角度对港台文学的重读,从一个更贴近史实的文化情境来审视时人时事,而从中所发掘的 “真相”,尽管有时令人吃惊,却都自有道理。



例如,作者对香港文学史上视为大事件的鲁迅、胡适南下香港演讲、传播新文化提出了质疑,认为鲁迅的“不读古书论”在香港的特殊情境下,尤其显得不合时宜。这些观点是从香港当时的被殖民状态生发的,当时的主要文学任务应该体现在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对抗上,同为本土文化的古文与白话文理应联手而不该两相对抗。赵稀方直接挑战了文学史的权威,同时也站在香港本土的角度,后续解释了香港作家一度面对如此情境的彷徨迷惑与反抗。


另一方面,《历史与理论》虽以史的括览为主特点,但在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上,也时有精言譬论,做出归正之举。在用后殖民理论审视台湾文学启蒙之初时,赵稀方指出殖民主义与启蒙现代性之间存在巨大裂缝,这一点常为文学史分析所忽略。而这条裂缝的撬动,缘起于赵稀方在阅读赖和的过程中,体味到赖和文学作品中的复杂意味并不能仅仅用启蒙现代性来解释。



赖和在文学史中的形象,一向是“改造国民性”“启蒙现代性”,赵稀方却由他的几部代表性小说,如《斗闹热》、《不如意的过年》等出发,指出存在主题误读、忽略了赖和在面对日本殖民文化时对台湾本土文化的认同。面对殖民,拒绝启蒙,这是赖和的个人矛盾,也应是殖民社会面对殖民文化与启蒙现代性时的普遍矛盾。赵稀方的历史眼光,并不为文学史定论所囿,甚至都不为作家个人的某些言论所蔽,例如对杨逵晚期的一些言论,他断言必是违心之论,并由此反推日本在台殖民统治的残酷。赵稀方自思想层面的洞察与理解,高屋建瓴,发出不同的声音,使得归正成为可能。


再者,这必然也是一场探索之旅,为华文文学探寻多样的声音,并规避歧途。赵稀方也曾做过翻译研究,王东风教授对他的评价是“能在特定历史断层处独具慧眼地发现具有标本价值的文献,借此以还原出那个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7】。这是由他的史学眼光决定的。而在以后殖民审视华文文学时,赵稀方的独具慧眼之处表现在对特定理论家的关注与推荐。南下香港的鲁迅、胡适发挥大陆逻辑,推行新文化,结果与香港本土文化发展相悖,不若港居多年的许地山,对香港文化的认识之深,从而能在香港强调整个中国文化认同的培养。



后殖民文学的核心,在于身份认同的始终焦虑与游离,赵稀方由此深知理论家身份感的重要性,理论家本身的身份便是其理论成形的一部分。香港“边缘”政治形成的背景下,周蕾,一个在香港接受双语教育,夹受“西化”与“不懂中文”两头讽刺;这样的身份却使她的理论别具冲击力,“让她能够同时察觉到西方人及中国人对于‘中国’的本质主义想象。”【8】(77) 另外,还有更具“香港性”的朱耀伟,从台湾处境出发提出对殖民批判的独特看法的陈光兴等一系列学者,很多名字都为大陆所未闻,但在赵稀方看来,他们相比未能亲身体验港台处境的大陆学者来说,不乏更具时空感,更见历史厚重之论。


在理顺台湾后殖民建构时,赵稀方深度剖析了本土派与外文系学者的立场变更与胶着互斗状态,但在这表象之下,隐藏着他们共同坚持的立场———强调台湾本土,批判中国。结合“南进叙述”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复兴,赵稀方注意到了其中的危险性。“台湾的殖民批判论述一向将自己处身于弱者的地位,批判他人,但尖锐的陈光兴却在‘南进叙述’中发现台湾的殖民主体性,吊诡的是,这种殖民主体其实又是被殖民的产物,是‘次帝国想象’”【9】,然而陈光兴的言论在台湾是孤独的,殖民主义没有可以反省的历史语境。赵稀方是清醒的,他对陈光兴观点的着力宣扬,其中亦体现着他对台湾文学发展前景的深切担忧。



最后不容忽视的,这是一趟打破疆界的融汇之旅。赵稀方先生将文学与历史,甚至数据列举等融合一处,以厘清史实,归本溯源。尤其难得的是,两岸三地文学的互动交流在全书各处涌动,真正将华文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视。如探究 20 世纪五六十年的的现代主义潮流,提出香港的现代主义运动并不晚于台湾,并是对 20 世纪上半叶内地现代主义文学的承接。以香港作家刘以鬯《酒徒》为代表,“如果说香港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影响了台湾文坛,那是毫不夸张的。”【10】


不独是三地间的整体互动,作家内部风格间的对比突出也在《历史与理论》一书中得到探讨。张爱玲、施叔青、钟晓阳、李碧华的古典钟情,各具特色,各有别情;以琼瑶为代表的台湾言情小说是“老式” 的,“香港言情小说在观念、体式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现代都市特征,它是‘香港性’的产物。”【11】一为描写型,一为直陈型,和而不同; 



至于武侠小说,本是大陆的古老文学形式,却在解放后戛然而止,台湾对武侠小说也毫不容情,唯有香港得天独厚,将此延续。赵稀方尤其指出,“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意义,既在承续,又在发展。都市性与商业性是香港文学更为本质的动力,它们不但决定了新派武侠小说的‘现代性’形态,还决定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后现代’走向。”【12】甚至,金庸武侠小说 “又开启了香港后来的‘无厘头’的后现代主义风格。”【13】这样环环相扣,内地影响港台,港台影响内地,甚至将影响从文学扩展到影视中去。历史的阴差阳错,三地间的此起彼伏,赵稀方凭借深厚的积淀,运熟于心,融汇一体。



在后记中,赵稀方先生“自嘲”说,知天命之年出“选集”,有点盖棺定论的味道。然而读罢《历史与理论》,这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走下来,只感觉前路依旧漫漫,赵先生自己的脚步亦未能停止。相反,他的研究之路,像是以大陆、港台三地为环绕行。他近期所研究的香港早期文学,从香港早期报刊《伴侣》《小说星期刊》等入手,发现香港文学现代性的另类选择,这依稀便是另一次环绕之行的开始。旅行永无终途,研究亦是,对于不断穿梭于历史与理论间的赵稀方来说,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2】【3】【4】【5】【7】【8】【9】【10】【11】【12】【13】赵稀方: 《历史与理论: 赵稀方选集》,花城出版社2014 年版,第275、288、295、5、8、279、77、171、44、59、67、71页。

【6】陈定价: 《十年磨一剑———读赵稀方的〈后殖民理论〉》,《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5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谢慧清


往期精彩

学术 | 凌逾:中国女性主义的自我赋权叙事策略

学术 | 徐诗颖:论《蹲下时看到了什么》的隐喻与反讽

学术 | 曹惠民:当代日本华人写作窥略

学术 | 薛红霞:电影《胭脂扣》的结构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