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兰英:《读史读人:全局视野下的台湾文学整合研究——读曹惠民、司方维著〈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

林兰英 跨界经纬 2020-01-18

读史读人:全局视野下的台湾文学整合研究

——读曹惠民、司方维《台湾文学研究35年》


林兰英:《读史读人:全局视野下的台湾文学整合研究——读曹惠民、司方维著〈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六期

 

摘要:由曹惠民、司方维合著的《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对大陆学界35年来的台湾文学研究进行了文学史的总结。该论著特色鲜明:第一,以全局视野对35年来的台湾文学研究进行了专题性的梳理和归纳;第二,搜集整理出台湾文学研究的编年体史料,以史料为基础对学者及其著作进行客观评述;第三,以人为本,在学术研究中注入人文关怀并坚持“人文并重”的文学史观;第四,去除“大陆中心”的偏见,注重两岸文学对比整合研究。

 

关键词:曹惠民,台湾文学,文学研究史

 

《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以下简称《35年》)是曹惠民教授与其弟子司方维博士对大陆学界35年来台湾文学研究的阶段性小结,这一部48万字的文学史研究大著设置了“进程篇”、“专题篇”、“学者篇”、 “史料篇”四个主要板块,以宏大的视野解读台湾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最大限度地囊括了35年来大陆学界对台湾文学研究的全部内容。全书在详实的史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客观、科学的文学批评框架,以此完成了对台湾文学研究的再研究。



细读此书,笔者认为在史学研究的视角下,本书具有以个几个亮点:

 

一、全局视野:板块梳理,专题归纳


35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成果颇丰,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总结性的梳理与归纳。这个任务由曹惠民教授及其弟子司方维博士来完成,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从 20世纪 80年代进入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以来,曹惠民教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辛勤耕耘,已先后出版了《多元共生的现代中华文学》《百年中华文学史论》《他者的声音——曹惠民台港华文文学论集》《出走的夏娃——一位大陆学人的台湾文学史观》《边缘的寻觅——曹惠民选集》等著作,并主编了《1898—1999百年中华文学史论》《台港澳文学教程》《阅读陶然》《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等作品,可谓硕果累累。特别是《台港澳文学教程》和《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的编写填补了台港澳文学教材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空缺。其中对台湾文学专题性的梳理和文学史的编纂可看作是《35年》的酝酿和思考,构成了《35年》的重要内容。



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说:“一种学术到了一个时期,也有总结账的必要。学术上结账的用处有两层:一是把这一种学术里已经不成问题的部分整理出来,交给社会;二是把那不能解决的部分特别提出来,引起学者的注意,使学者知道何处有隙可乘,有功可立,有困难可以征服。结账是(1)结束从前的成绩(2)预备将来努力的新方向。《35年》就是用史的编纂法,追根溯源,对35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进行了结账式的盘点、归纳与总结,本著在广度上放眼整体,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建立了35年来台湾文学研究的框架,在深度上关注细部,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板块式的梳理与研究。其中,既有台湾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专题,如乡土文学、现代派文学、女性文学等专题,也有现阶段还未受到广泛重视、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台湾少数民族文学、自然写作等专题;题材上,既有对小说、诗歌、戏剧与散文研究的梳理,又有对报导文学、儿童文学、文学期刊、报纸副刊等研究概况的把握;研究视野上,既有两岸文学的比较研究,又有两岸文学的整体研究。



在具体的论述中,这15个专题把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既有宏观的分析又不乏微观的观察。例如在女性文学研究这一专题的撰写中,著者高屋建瓴地概括出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三个总体趋向,随后深入研究内部,把握学者的研究细节,例如关注到凌逾、程国君、魏全凤等新世代学者运用性别理论、后殖民理论、解构主义等颇具新意的视角来研究台湾女性文学。最后,著者中肯地指出大陆当下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困境与不足之处,力求帮助学界深入反思此领域研究的得与失。专题篇体现了本著文学研究史的总结价值,显示了著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大气的学术气势,这正是该书用心用力之处,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二、史料搜集:以史为证,史论结合

 

文学研究史的撰写是一件浩瀚的工程,要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把“史实”与“史识”相统一,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最致命的缺陷之一就在史料的搜集和建设上。在为《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做评时,曹惠民教授就写到“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在全面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再来写史,没有对第一手史料的尽可能丰富的搜罗掌握、精心的爬梳剔抉,文学史的写作就无从谈起,就经不起时间的汰洗,写史之事真是谈何容易!”。


为了弥补史料不足这一缺陷,曹惠民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并在本书中,特设“史料篇”。“史料的处理和诠释并不是简单的一份技术性工作,在溯本探源、还原历史现场中同样需要丰富的理论想象。”面对史料搜集的广度和难度,曹惠民教授迎难而上,对35年来祖国大陆出版的台湾文学的学术专著、专业期刊、在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组建的专业研究机构社团、举办的有关学术会议等史料按年逐月地作了较为完整的梳理呈现。书中丰富的史料与文本俯拾皆是,曹惠民教授不仅掌握了像日据时期这样相对早期的文学事件的大量史料,还花费了巨大精力搜集与梳理了35年来所有撰写台湾文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论文。有赖于此,此后的台湾文学研究者仅需阅读曹惠民教授整理的编年体史料,便能一览台湾文学研究大观,起文献检索的效用。作为一名对台湾文学有浓厚兴趣,正在这一领域莽莽前行的学子,此著无疑也为笔者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遵循着“论从史出”的原则,本著对众多学者及其著作的论述并非材料的简单堆积和研究综述式的平面铺排,而是在尽可能“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力求给予客观公正的评述。在对学者的评述中,坚持论者与作者的平等性,不把作者当成权威。在论述黎湘萍时,著者提出“在作家的创造物——作品面前,论者与作者是平等的,丝毫不必以作者的是非为是非,以作者的感觉为感觉。一个严肃的论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是作者身影下的讴歌者,都不应丢弃了论者必要的尊严,在任何情况下,他必须展现其独立的人格和文格。”。同样作为一个论者,这明显是曹惠民教授自我内心的剖白,尽管论述的对象都是学界的前辈或者同行,曹惠民教授但却能做到以客观求实的标准褒贬臧否。如在评述封祖盛《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一书时,指出作者仅把台湾乡土、现代两大流派纳入书中而否定其他流派的重要性这一做法有失偏颇,同时明确指出作者在台湾小说研究中重乡土轻现代的时代局限。又如在对古继堂的评述中,直接阐述古继堂在学术界引发的诸多质疑并直言他的著作《台湾新诗发展史》中出现的多处错误。对于一部研究史著作来说,在总结中反思是其深度与厚度的体现,曹惠民教授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指出学者在研究领域的局限为之后的台湾文学研究铺出了一条科学的反思之路。


在进行理性评述的同时,曹惠民教授也不排斥学者在研究中对作家的艺术感悟。同样身为在台湾文学领域耕耘数十年的学者,曹惠民教授对这一领域的学者的研究都是带着体温的解读,在对学者研究史料的辨析中能融而化之,深入学者的内心世界。如在对黎湘萍的评述中,著者以同为学者的人文关怀去感悟和评述黎湘萍本人与他的研究对象——陈映真之间由心灵深处的契合而引发的带有感性色彩的研究。文学作品的书写需要作家怀着悲悯之心,文学研究的撰写同样如此,只有带着体温去感受学者对作家发自心灵的见地,才能在一扫学术研究的晦涩之气,在理性的思辨中有诗意的闪现。

 

三、学者情怀:以人为本、人文并重


曹惠民教授在导言中说道:“一部真正好的文学史——文学研究史,不能仅仅是记事的史,更应该是见人的史,是有血又肉、有魂有人的史,是还原历史现场的有细节、有温度的史。”《35年》正是这样一部“见人”的文学研究史。



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能取得今天的丰硕成果,得益于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刻苦钻研,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么多辛勤的学者在学术领域的坚守,就无法完成这部台湾文学研究史的书写。为此,此书特别设置了“学者篇”,在对35年来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总体的概述后,著者对19位在台湾文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进行了重点阐述,探讨他们各自的学术成就与学术个性。在学者的选择上,本著依据如下标准:为出版过2本及以上专门研究台湾文学的著作且基本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有突出原创性的学者作单独的评述,在此基础上适当兼顾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年龄分段。在此标准下,学者篇重点阐述的对象有:老一辈的汪景寿、王晋民、封祖盛、陆士清、古继堂、刘登翰6位台湾文学研究领域的殿堂级学者;中生代的黄重添、古远清、章亚昕、汪毅夫、朱双一、刘红林、樊洛平、黎湘萍8位中流砥柱的学者;还有新一代的计壁瑞、方忠、刘俊、刘小新、朱立立5位后起之秀。这一选取标准大体囊括了台湾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但稍具主观色彩,如把出版台湾文学研究著作的选取标准一律界定为2本,容易造成遗珠之恨,比如曹惠民教授本人就因此遗憾地未能入选。


在学者篇的撰写中,著者注重“人文并重”的治学观念,既不脱离作品,大而无当的空谈文学史,又不脱离作家,刻板生硬地堆砌学术理念。而是时刻把学者与他们的研究著作结合起来研究并解读,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叙述观念都充满着著者自身作为一个学者的人文关怀。此外著者注重还原历史细节,在对学者进行学术评述时,关注学者的家族历史与人生经历,追根溯源考察学者的人生历程对其学术研究道路的深远影响。如在对汪毅夫的评述中,关注到汪毅夫受其祖父等先辈知识分子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家族情结并把这种对先辈的追怀注入到了学术研究之中,加之他深广的闽台情缘,因此著述中常透逸出深切的家族情怀。正是著者本人对这些同领域的学者、师友注入了深切的人文关怀才能在字里行间流淌出人性的气息。



本著对“人”的关怀还体现在对新人新作的热切关注。与老一辈学者相比,新一代的年轻学者有较好的外语基础,熟悉西方文论,大多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具有国际视野,台湾文学研究有望在这一代学者手中开创新局面。为此,著者在“专题篇”和“学者篇”的撰写中特别关注21世纪以来学者的研究成果,注重挖掘、提炼年轻一代学者研究的新角度、新视野。如在专题篇中论及的白杨、庄若江、费勇、陆卓宁、梁笑梅等人,均属于台湾文学领域名气不甚大的学者,目前发表的研究台湾文学的论文并不多。但曹惠民教授却不被这些外在的评价标准所限,只关注他们的研究是否有创意新意。曹惠民教授大力肯定、赞赏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台湾文学研究输送了鲜活的血液。此外,硕、博教育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一个传承手段,曹惠民教授在学者篇中对硕博士群体进行专节评述,对彭耀春、李娜、王金城、黄乃江、周翔、孙燕华等一批新生代学者的博士论文进行评点,热情地赞赏他们在论文写作中展示出的问题意识和原创意识。这在其他的文学研究史著述中颇为少见,为往后的研究史撰写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关注新人新作、鼓励个性化的研究范式。

 

四、整合研究:整合两岸、去除偏见


多元一体的20世纪中国文学要求整合一体的书写方式,比较研究作为整合祖国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的一种思维方式,有着广阔的研究视野和研究空间。因此著者在专题篇中特地设置了“两岸文学比较研究”和“两岸文学整体研究”两个专题,显示了一种由比较进而为整合的大文学史观。曹惠民教授自身便是两岸文学整体研究的先行者,其核心学术理念便是建构“兼容雅俗、整合两岸的多元共生的现代中华文学”。在此著中,曹惠民教授依旧践行了这一理论,以整合的学术史视野对台湾文学研究进行再研究。



在此前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中,台湾文学常被置于受大陆文学影响的下阶地位。曹惠民教授在此著中一扫“大陆中心”偏见,对朱双一提出的“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之间是双向互动、互为影响的,台湾并非总是处于被大陆文学影响的下阶”这一观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既强调两岸文学的渊源关系,同时也承认台湾文学具有自身的文学进程和文学形态,肯定新时期以来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两岸合璧才能勾勒中国新文学诸多思潮脉络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完整图像,才能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和经验得以全面地呈现。”无论是在“专题篇”还是在“学者篇”中,曹惠民教授有意识地对两岸文学进行对比整合研究,探究两岸文学的传承与流变。而曹惠民教授此番对台湾文学研究进行文学史的书写也正给大陆文学及其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启示意义。



对“大陆中心”偏见的去除还体现在曹惠民教授及其弟子司方维自身的研究历程中,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曾被认为是边缘之学,对比大陆文学研究的学者,致力于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者处于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曹惠民教授对此却不以为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28年来始终在这一领域寻觅不止。在曹惠民教授等诸多甘居边缘的学者的坚守下,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事实证明,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正如曹教授的导师钱谷融先生所言,是一位“不必羞愧的缪斯女神”。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新的未来。《35年》的问世为之后的台湾文学研究进行了学理性的规划,促进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整合书写,对台港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兴新学科的奠基、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略感遗憾的是,此书极少有对比香港、台湾学界对台湾文学的研究,但瑕不掩瑜,此著是大陆学界第一次对35年来台湾文学研究进行文学史的总结,这既是对前期台湾文学研究历史性的见证,也是对未来台湾文学研究新局面的开创。


曹惠民教授曾为《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的出版口占一绝“手抚新编墨色浓,十年磨砺求精工,书香见证情和志,吾与诸君心会通!”道出了自己埋首书堆、致力学术的热诚与执着。如果说《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是“十年磨砺求精工”,那么《35年》就是“数十年磨砺求精工”。这部文学研究史著作见证了曹惠民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学术研究之路,诸君读罢,自会与曹惠民教授情志相通。



参考文献:

[1]曹惠民、司方维.《台湾文学研究35年》[M].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2]赵庆庆.学术研究的“气”和“度”----读《台湾文学研究35年》[J].上海《文学报》2016年8月16日。

[3]吴周文.显示功力的厚积之作——评曹惠民、司方维著《台湾文学研究35年》[J].香港《香港文学》2016年10月号。

[4]古远清.求深务新、锐意进取——读曹惠民、司方维《台湾文学研究35年》[J].北京《台湾周刊》2016年6月第23期。

[5]刘登翰、朱双一等.《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J].《华侨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计红芳.十年磨砺求精工——评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曹惠民主编.《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8]田建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全面检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J]《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图片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夏婉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