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漫谈阮元家庙

2017-04-10 巫晨 仪征事

最近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对阮元家庙的再次关注:受强降雨影响,2016年7月4日上午8时许,位于扬州市区毓贤街8号的阮元家庙,大门对面的一面照壁墙体轰然坍塌,御赐“出门见禧”竖匾砖雕被毁。


坍塌前后的砖雕



【出门见禧】




【出门见禧2】



阮元家庙是嘉庆九年(1804)阮元任浙江巡抚期间,奉父亲阮承信之命,尊国制而建的,距今212年。经历两次改朝换代和太平天国、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后,有些建筑已不存在,有些建筑也面目全非,现在大家看到的,是2011年8月由扬州市政府修缮完工的,二期工程“隋文选楼”也于2011年12月28日建成。阮元家庙作为扬州旅游的一处文化景点,2015年12月免费对公众开放。




作为扬州古代最大的官和最有名气的学者,阮元总是被大家津津乐道,家庙里面也充满了有趣的话题,但囿于专业背景限制,有些问题似是而非,谬种流传,笔者翻阅阮元的《揅经室集》,研读《扬州阮氏家庙碑》《扬州隋文选楼记》《赐御书福字恭谢折子》《诰封光禄大夫户部左侍郎显考湘圃府君显妣一品夫人林夫人行状》,张鉴的《雷塘庵主弟子记》等,从原著里找出处,从根子上挖答案,将几个话题列举一下,以飨读者。


 家庙与祠堂


阮元家庙与阮家祠堂,傻傻分不清楚。

这是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很多人将阮元家庙误认为就是阮家祠堂,还简称为家祠,其实这是两码事。




嘉庆五年,阮元的父亲阮承信召集族人商议说:我们阮氏明朝时从淮安迁居到扬州,后来族人又聚居到城北公道桥,已经有六七代了,家族中科举做官的不少,阮元已经当上了浙江巡抚,但到现在还没有宗祠,这与礼数不合啊!于是,阮元“独捐俸”在公道购地建祠,又卖田作祭产,用于春秋祭祀,还在宗祠旁建了私塾,供族中子弟读书。

阮家祠堂又叫阮氏宗祠,建在公道镇,祭祀的是阮氏家族从淮安迁扬后的列位老祖,现已不存。




嘉庆九年,阮元的父亲阮承信对阮元说:孝经说了,守其宗庙为卿大夫之孝礼,君子营宫室宗庙为先,居室为后,所以古卿大夫都有家庙,用以祭祀先祖。我们家只有北湖公道桥有族祠,在郡城却没有家庙,这个不符合礼制啊!于是,阮元尊父命卜地,选定了扬州府旧城文选楼北的兴仁街,尊国制立家庙,九月,家庙建成。

本来阮承信要亲自回扬州主持祀奉仪式的,不料刚到苏州就病重倒下,只能返回杭州抚衙,次年闰六月十五日弥留之际,遗憾地对长重孙阮恩海说:我不能亲自祀奉祖先牌位入家庙了!你帮我完成心愿吧!




阮元家庙建在扬州今毓贤街8号,祀奉阮元的高、曾、祖、父四位直亲及祔位主人。

家庙是阮元至亲小家庭的,宗祠是阮氏大家族的;

家庙祭祀的是直系四亲,宗祠祭祀的是家族祖先;

家庙是大官才配有的,宗祠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


家庙布局


整个家庙分为东、中、西三路,前后五进。东路是宅第,最后一进是奉恩楼,原先是供奉御赐物品的厅房,复建后的奉恩楼依旧为三间两厢两层楼的布局,楼下正中间的阮元铜像,为2014年正月二十日阮元诞辰250周年公祭活动所铸;中路为家庙,按照《大清会典》“品官皆有家庙,一、二、三品官,庙五间、两室、阶五级、两庑、三门”的规制建设,五开间,祭祀高、曾、祖、父四亲;西路为家塾,给儿孙们读书学习,最后一进为隋文选楼,五开间,楼上祀奉隋朝秘书学士曹宪等七位先贤,保存阮元收藏的文物和典籍,楼下是西塾。


  隋文选楼


叫文选楼多顺口,为什么要加个“隋”字?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记载有古迹“梁昭明文选楼”,在“太平桥北旌忠寺”内,阮元在《揅经室集》二集卷二《扬州隋文选楼记》一文中曾做过解释:隋代的曹宪以梁《昭明文选》在家教授诸生,曹宪旧居得名文选巷,旌忠寺内“文选楼”祀梁昭明太子,所以叫“梁昭明文选楼”,简称文选楼;我家家庙位于文选巷与文选楼之间,建楼祀奉曹宪等七人,所以取名“隋文选楼”。

隋文选楼于嘉庆十年十二月落成,比家庙晚一年多。两江总督铁保为阮元提额,后来石额被高旻寺的僧人收藏了去。


【隋文选楼】


 御赐“福”字、“出门见禧”


家庙里面的墙上有“福”字,外面的墙上有“出门见禧”,谁题的?

阮元获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御赐“福”字的次数很多,第一次获赐是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江夫人去世刚五天,乾隆皇帝慰藉二十九岁的詹事府詹事、文渊阁直阁事、石经校勘官阮元,御赐“福”字;最喜庆的一次是嘉庆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三十八岁的阮元在浙江任巡抚,指挥水师追缴蔡牵海匪,取得较大战果,嘉庆皇帝御赐“福”字,并且还赐鹿肉、麅肉、野鸡等,巧的是阮元侧室谢雪恰好这一天生了个儿子,可谓双喜临门,就给儿子取名叫阮福。阮福是老二,号赐卿,官至宜昌知府。

家庙里面墙上的“福”字,是乾隆皇帝所书。


【乾隆福字】




道光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六十五岁的云贵总督阮元进京入觐,获赐御笔“出门见禧”春帖子,二十七日在乾清宫获赐“福寿”字。

还有几次重要的获赐:道光十三年获赐“亮功锡祜”(协办大学士云贵总督阮元七十寿),道光二十三年获赐“颐性延龄”大字额又“扬历宣勤嘉懋绩,优游养福锡蕃厘”一联(告予大学士阮元八十寿)。

此番大雨毁坏的砖雕竖匾“出门见禧”,应为道光皇帝所赐。



【出门见禧】




根据“扬州发布”记者姜传刚2016.7.6《雨中坍塌的阮元家庙照壁明天原样修复到位》一文所述,照壁中“出门见禧”几个砖雕大字,并非道光皇帝原迹,而是2010年阮元家庙修缮时,模仿道光皇帝的笔迹制作的。笔者以此类推,估计庙内的“福”字,也是集字于乾隆皇帝的手迹。


太傅文达阮公家庙


太傅文达是什么意思?


【太傅文达阮公家庙】

阮元家庙门外院墙上,嵌有“太傅文达阮公家庙”汉白玉石碑,阮公家庙好理解,太傅文达是个什么意思呢?

太傅是个官名,准确地说,是个职衔,正一品。

道光十五年三月初三,阮元七十二岁,任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管兵部。这是他退休前的最高职务。

道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阮元(七十五岁)退休离京之际,接圣旨,加太子太保衔。

道光二十六年,阮元八十三岁,这一年距离他乾隆五十一年中举,正好六十年一个甲子,道光帝下旨,阮元晋加太傅衔,准其重赴鹿鸣宴。梁章钜评论:本朝满汉大臣,生前以太傅加衔者,不过六人。

文达是个谥号,是朝廷给予逝者的评价,盖棺定论。

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十三日,阮元去世,十一月,内阁奏“已故大学士阮元请加谥号,旨赏文达”。礼部在给江苏巡抚的公文里说:“勤学好问曰文,质直好善曰达”。

所以,称阮太傅,是说他的最高职务头衔;称阮文达,则是说朝廷对他的最后评价。

网友谢晓武在分答向我提问:阮元是怎样一位历史人物?我答道:


巫晨所著《阮元仪征事》梗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