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好文| 如何用好效率工具?(下)

效率工具实训营 全网漫游指南 2023-12-25

道法术器

在《现在 | 数字时代的工具》 中,我们对现代工作的知识结构从四个维度做了介绍,这也是我们首次引入道法术器的概念:

知识结构 = 通用知识 + 领域知识 + 具体经验 + 工具技能


🌐 通用知识:道

即思维方式,学习技巧,沟通交流,人际关系等领域无关的知识,类似土壤

🗺️ 领域知识:法

即特定行业和特定场景下的特定知识,如行业术语,产业生态,法律政策等知识,类似根茎


📕 具体经验:术

即指定领域下,针对特定事务的具体执行经验,如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类似枝干


🛠️ 工具技能:器

即具体事务的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所有具体技能和具体工具,如协作技能和创作工具 notion,类似花叶和果实。

基于道与器和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上述道法术器放到一个 2*2 的象限图中,用于说明这四者彼此之间的关联关系和转化机制

图片源于效率工具实训营课程

宏观之道谓之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是一种理念、思想或规律,它是事物的根源和原则。

在道法术器框架中,道是所有理念、规则和原则中,更偏向宏观的部分,是法和术的指导原则


🌐 道即原则:规则的规则

  • 道之道为理想:理想可以是使命、愿景、价值观、理念和追求

  • 道之法为假设:假设是对抽象的理想产生约束的具体化产物,比如公理

  • 道之术为理论:理论是对假设的泛化和补充,比如欧氏几何理论体系

  • 道之器为模型:模型是对理论的具体化解释,比如球体的计算公式及其图形

例如,在一家公司中,公司的愿景和价值观可以被视为道

这些愿景和价值观是公司文化的基础,它们指导着员工的行为和决策。比如,如果公司的价值观是「客户至上」,那么员工在工作中就会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在这个例子中,公司的愿景和价值观是道,它们指导着员工的行为和决策。

具体的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和工具任务则是法、术和器,它们是实现公司愿景和价值观的具体手段。


宏观之器谓之法

法是宏观的器,是基于特定原则而制定的规则和准则,是道的直接载体,也是术和器的指导原则

其具体形式(形而下)是规范和标准,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考。


🗺️ 法即策略:规则的地图

  • 法之道为模型:模型是道与法的连接点,为法的产生提供指引

  • 法之法为规则:规则是模型的具体体现,声明了模型的使用方式

  • 法之术为体系:体系是规则的拓展和延伸,最终成为可运转的系统

  • 法之器为方法:方法是体系的具体实践,为流程和执行提供参考


在上述公司中,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可以被视为法。

这些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以保证公司正常运营和发展。

比如,为了实现「客户至上」的价值观,公司可能会制定一份客户服务手册,规定员工的着装和言行规范,客户服务流程、客户投诉处理流程等业务流程和工作事项。

这些规定和制度是为了满足公司的特定需求而制定的,它们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例子中,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是法,它们是为了满足公司的特定需求而制定的。


微观之道谓之术

术则是微观的道,术是一种实践和操作,是法的组成部分,也是器的指导原则


📕 术即流程:规则的路径

  • 术之道为方法:方法是法与术的连接点,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 术之法为经验:经验是对于真实世界的感知,也是方法的实践基础

  • 术之术为案例:案例是对经验的拓展和延伸,最终整合为更具体的参考指南

  • 术之器为指南:指南是对于案例的具体收录,为器的具体使用提供指导

在上述公司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和业务经验被视为术

它们是推进公司愿景和价值观的具体手段,也是实现工作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的有力保证。

比如,在公司的客户服务手册中,规定了员工的客户服务流程,这些流程包括了一些具体而微的实践操作,如沟通技巧、问题解决技巧等,来更加高效地实现这些规章制度,这些工作流程和实践操作就是术。

在这个例子中,工作流程和实践经验是术,它们是为了满足公司的特定需求而制定的。


微观之器谓之器


🛠️ 器即工具:路径的地基

  • 器之道为指南:指南是术和器的连接点,成为所有工具及其执行的地图

  • 器之法为技巧:技巧是指南的细化,关注将抽象的指南变为可执行的流程

  • 器之术为模板:模板是技巧的延伸,将抽象的流程发展为可复用的材料

  • 器之器为执行:执行就是不可再分的工具操作过程

注:对于工具的具体操作是原子化的,但是工具本身却不一定,比如上述的模型、框架、流程、模板、工具都可以被视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工具,但是其使用过程却是不可再分的。


术则是微观的器,是人们所完成的任务和完成任务所使用的工具,是实现道、法、术的具体手段。

在上述公司中,具体的工作任务和使用工具就是器。

器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所直接处理的任务和直接使用的工具,也是道法术器框架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道的最终实现,法的具体执行,术的长期累积都有赖于器的持续使用。

所以,不管是公司的价值观,或者是公司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的工作流程,都是公司长期以来对于工作中具体任务和所用工具的不断迭代产生的。

而只有工具的深度使用和任务的高效执行,才能充分验证上述道法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避免企业管理陷入到管理层的脱离实际的臆想之中。

在这个例子中,工作任务和专业工具是器,它们保证了公司愿景和价值观的持续推进,公司制度和流程的有力执行,让上述这一切想法最终变成公司的真实业务。


转化关系

如上,由于道法术器框架具有通用性,在道法术器框架之内,我们仍然可以用道法术器框架进行拆分,在给出了对于道法术器的具体解释和实际案例之后,让我们连点成线,将上述拆分的子框架重新整合到主框架中,此时我们将得到一个更加复杂但是又自洽的新模型:

图片源于效率工具实训营课程

上述拆分还可以不断进行,但考虑到实用性,我们便不再继续深入,在后续的效率工具课程中,我们将基于此4*4模型,对相关领域和工具进行拆解和介绍,确保读者深入理解和使用工具。


结语

本文介绍了「道法术器」框架,即道、法、术、器四者之间的关系和转化机制

道是指思维方式和指导原则,

法是基于特定原则制定的规则和准则,

术是实践和操作,器是具体任务和使用的工具。

这四者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现代工作的知识结构。

通过道法术器框架,希望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工作的效率工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