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个女孩的秘密堕胎之旅

Lens WeLens 2020-04-09




在女性议题里,有一个话题经常没来得及展开就被匆匆扫入地毯下——它就是“堕胎”。
 
在前几年的国产青春片里,少女堕胎几乎成了“伤痛青春”的粗浅代名词,仿佛每个女孩用力活过痛过的注脚,就是被渣男辜负后流着泪、双腿发软地独自去堕胎。
       

截图来自《匆匆那年》,意外怀孕准备堕胎的方茴正面对着医生和辅导员老师质疑。

 
这种无脑符号式的刻画,不仅没能真正道出堕胎背后的痛苦,也让大众对堕胎产生了错误的看法,认为堕胎是”烂片桥段“之余,也忽略了其背后的社会语境和对女性的真正关怀。
 
今天,我们想借着今年的柏林银熊奖女性佳作《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聊聊这个该更多被正视的话题。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由美国女导演伊丽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执导,灵感来自2012年10月,一个28岁的爱尔兰女牙医萨维塔·哈拉帕纳瓦尔(Savita Halappanavar)死去的故事。
 
当萨维塔被送到戈尔韦(Galway)的一家医院时,已开始有流产迹象,伴随着并发症情况不断恶化。她要求紧急堕胎,但请求不断被拒绝,最终她于10月28日,也就是她第一次请求堕胎整一周后,感染致死。

       图为萨维塔去世后人们自发举行的纪念活动。在前些年堕胎非法的爱尔兰,不少女性选择在一天之内往返于爱尔兰和英国之间,完成堕胎。安·罗西特的著作《爱尔兰隐藏的散居地:制造爱尔兰-英国“地下堕胎之路”,1980-2000年》里,用大量的口述描绘了一条悄悄运送爱尔兰女性去英国进行堕胎的系统。2018年,爱尔兰堕胎才开始合法化。

 
被这个故事震撼的希特曼,考虑把一部呈现女性堕胎的故事搬上银幕,她说:“这会是一部我很想看的电影:关于女性所走的这些不为人知的旅程的故事”。
 
就这个初衷而言,电影的确“非常扣题”,它很简单地讲了,两个宾州的小镇女孩,怀孕的秋(Autumn)和好心陪同的表妹斯凯拉(Skylar)私自跑到纽约,完成堕胎的故事。
              
这是属于两个女孩的秘密堕胎之旅,是遭受男性恶意后的一场逃离。
 
很多人也把它和同题材电影做了对比:温和现代版的《末路狂花》;略过历史语境的《四月三周两天》,真实残酷版的《朱诺》。虽然略为简单,但却也挺有道理。

       《四月三周两天》讲述的是1987年发生在罗马尼亚的“堕胎故事”,彼时罗马尼亚仍有明确法律禁止堕胎。被男友抛弃的女大学生Gabita意外怀孕,好友Otilia决定帮她秘密堕胎。通过朋友的介绍,两人联系到了愿意做手术的医生,但她们所筹的钱无法满足医生的要求,医生提出用Otilia的身体做交换才能手术,Otilia答应了这个要求,手术最终一家廉价旅馆里进行。影片名字“四月三周两天”,指的是Gabita从怀孕到堕胎的时间长度。

 
除了电影的题材,它首先吸引人的点在于原片名,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被影迷调侃为“四个程度渐进的频率副词的叠加”
 
不过这个副词叠加也绝非随便乱加,它和片中最核心的一场戏直接相关,说是“题眼”也不为过。
 
逃离了保守小镇的秋,来到了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诊所,在做人流手术的前一天,工作人员先是问了些比较常规的话题,无外乎药物过敏史和性生活史之类。
 
然后到了比较私密的环节,工作人员说道:“我会问你一些比较私人的问题,你只需要回答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就可以。”
              
接下来的部分马上变得令人揪心。
 

随着工作人员抛出的五个问题,秋的表情从蓦然冷静慢慢转向开始哭泣,回答也变得不情愿:

 
-在过去一年里,你的伴侣拒绝戴避孕套。——有时。
-你的伴侣影响你的避孕计划或者在你不想怀孕的时候让你怀孕。——从不。
-你的伴侣曾经威胁或者恐吓你。——秋变得抵触,随后回答“很少”。
-你的伴侣曾经打过你、扇过你耳光或者肢体上虐待你。——秋哭泣,没有给出回答。
-是否有人强迫你进行性行为。——有过。
               
导演故意让这个“使得她怀孕的角色”缺席,使得我们很难拼凑出秋究竟是怎么怀孕的背景,但这也是导演本身的想法:“我想尊重她的感情经历”,免于更多的道德评判。
 
在去年美国史上最严堕胎法“心跳法案”出台后,这部电影前所未有地应景,侧面反映着美国医疗资源、就诊服务、医保覆盖、隐私保护和卫生习惯等方方面面。但这不是重点,今天我们不谈美国的政治环境。
 

2019年5月14日,一项新的堕胎法案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议会得到了通过,该法案表示,除非出于挽救孕妇生命的需要,堕胎才被允许,而“非法”实施流产手术的医生刑期最高可判99年。图为当地女性打扮成《使女的故事》反对"心跳法案"。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在看这五个问题的时候,自己默默回答、对号入座。这个电影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上述每个选择题背后的答案,都有着女性的社会遭遇和人际关系的缩影。
              
从不平等,很少期待,有时落泪,总是沉默。
 
当两个女孩发现丢了回程的车票,身上又没有钱,也不敢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表妹斯凯拉无奈跟大巴车上和她们搭讪的男孩借钱。男孩欣然应允,但有个条件,就是先让斯凯拉跟她“先去市中心一趟,在路上找个ATM取钱”。
              
如果你看过《四月三周两天》,还记得那位前来帮助女主角堕胎的男人说了些什么的话,你基本可以猜到这部电影接下来的情节。 
              
当秋在分开不远的地方找到斯凯拉时,她看到大巴搭讪男也正在得到“属于他的回报”。
              
面对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色相去换回程车票的表妹,秋上前轻轻勾住了对方的手指,这一刻,难受与同情,残酷与愤慨,在很多观众心中拼成了一种足够复杂的心情。
              
少女的青春可贵,总想独行天下,却很难意识到,在窘境面前有时却无依可靠,电影情节里体现的这种“索取”与“牺牲”的失衡对比,确实充满了“侵犯感”。
 
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两个女孩坐在路边餐馆吃饭,云淡风轻地给在纽约的堕胎经历作了结:

-“疼吗?”
-“就是有点不舒服。”
              


在流产广告与性健康教育“配比”失衡的今天,依旧有很多人认定,选择去堕胎的未婚或未成年女性,不过是“失足少女”罢了。
        望周知
 
旁人很少清楚,那些躺在手术台的女孩们,是如何经历着一个不得已的过程:她们会困惑,也会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和社会灌输的耻感。
              
当中大多数女孩,自己也还只是个孩子,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另一个生命的到来。
 
据 Statista 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7年,英格兰和威尔士16岁以下的少女,其堕胎率始终在60%上下徘徊。

      注:Statista是一个在线的统计数据门户。它提供了来自各主要市场、国家和民意调查的数据,其数据主要来自商业组织和政府机构。


 
古特马赫研究所也做过类似的调查。

(注:古特马赫研究所 Guttmacher Institute 成立于1968年,一直致力于研究教育和促进性与生殖健康和权利,并利用研究成果来支持政策制定和计划改革。)

 
在2013年,该研究所对比调查研究了美国各州年轻女性的生育率、怀孕率,以及堕胎率。
 
调查发现,虽然美国15-19岁少女的怀孕率和脱胎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女孩们对生育的责任感,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仍有待提升。
              
在下图中,该机构在各州计算估计了15-19岁少女,怀孕率与意外怀孕率的范围。

 
其中,在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威斯康星州和新泽西州,意外怀孕率和总怀孕率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表明意外怀孕的比例很高;在这些怀孕的少女中,有很大一部分报告说,她们不确定自己是否想怀孕,有25%(纽约)至72%(宾夕法尼亚州)的女孩回忆起这段经历依旧略显犹豫。
              
同年,中国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到了5%左右,其中,还有不少女孩将此当做“紧急避孕”的手段。
 
美国心理协会(APA)心理健康与堕胎特别工作组(TFMHA)在2008年的报告中得出结论:“很明显,有些妇女在终止妊娠后确实会感到悲伤和失落,有些人则会患上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在内的重大疾病。
               
2019年5月,CNN曾经采访过4位女性的堕胎理由,其中分别包括:1.医生判断孩子有病,即使生下来也很难活下去;2. 还没准备好要第三个孩子;3. 用了保护措施,但仍意外怀孕了;4. 她觉得自己不必解释自己的决定。
 
如何给到女性心理上的援助,消除她们对于堕胎的羞耻感,并给予女性相应的保护和宽容,把支配她们身体的权力交还于她们手中,这些才是最值得社会讨论的议题。
             
而不是还沉溺于长期以来在各国都颇为相似的大语境:“作为女孩就要好好保护自己”。
 
对于女性来讲,青春和成长,都是老生常谈而又不能重来的选择,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成为一份绵延不绝的考卷。
 
       
但生活里不应该充斥非此即彼的是非题,更多的该是五花八门的简答题,用电影标题来解读的话,应该是:差别从不消失,生活很少如愿,现实有时残酷,命运总是玩笑。
 
怀孕作为既成事实,不论是舍是留,男性角色的参与度是否符合社会期待,大环境应当给到更多的宽容。 
              
性本身的禁忌感和羞耻感混杂在一起,成为每个女孩成长路上,没有答案解析的必考题。

 

透过这部电影,除了堕胎这个明显议题外,女性所接受的来自性别的压力,甚至是暴力,也都以微妙的方式存在着,这显然值得让更多人去明白。
 
片中秋的继父,在家人面前毫无遮拦,拨弄着家里的母狗,还不停地重复“小荡妇”。
               
在斯凯拉打工的超市里,顾客有时也会用言语骚扰,往往没有分寸与边界。
               
在保守的宾州小镇的诊所里,关于“堕胎是一种暴力行为”的说教,也是男性给出的。
              
当两个女孩来到纽约,在清冷的地铁却遇到了“露阴男”。
               
在两位女孩与“大巴搭讪男”打保龄球时,镜头也充满了“窥视感”。
 
男孩打球是这样:
              
女孩打球时给到的镜头却是这样:
               
但是大家不要误会,虽然导演在这里的“反面人物设计”有点刻意,但这种塑造不是一种简单的性别对立。
 
因为,放在社会大环境看,这些男性形象都算不上“坏人”,他们不过只是她们生命中无数的过客,他们并非罪无可赦,更多的是粗鲁利己,没有约束。
 
言辞冒犯的继父、强行邀约的顾客、地铁上的露阴癖、巴士上的搭讪男,以及无数成长路上意外的出现的“奇怪异性”,这些随机的存在如同小剂量毒药,对女性造成持久的压迫与伤害。
 
韩国导演金宝拉谈起自己执导的青春影片《青鸟》时说:“创作、导演一部关于14岁女孩的电影与真正成为一个14岁女孩之间是矛盾的,不过,我意识到即便身体成熟了,我们依然背负着来自那一时期(需要我们重访)的情绪重担。”

       

电影《青鸟》,讲述了长期被家庭和朋友的忽略下,中学少女的跌撞成长记。

 
公交车上借机“揩油”的中年男人,泳池里的露阴癖,还有那些打着谈生意的旗号,强行拉女同事应酬的“酒桌文化”,总在不经意间触发当事人的创伤性回忆,甚至让很多没有亲身经历的女孩也生活在“被骚扰”的隐忧下。
 
       
别人口中的遭遇,以及类似的新闻报道,时刻提醒着女性: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走夜路,也不要穿得太暴露,少给自己惹麻烦......
 
但若我们理想主义一点,这一切或许从制止施暴者开始,就能够避免。
 
       
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情节设定非常有趣,在流产手术前夜,有个镜头是女主在将行李搬离地道,只有下行的电梯在流动着,而上行的电梯却荒诞地处于停滞状态,她只得选择艰难地负重前行。
              
等来到了次日,又是同样的场景,但区别则是,这回她坐着下行电梯“轻松度过”这一切。当中的辛酸不言自明。
 
两天的堕胎之行,可能是秋生命中的一道巨浪,也可能是一个再也不会被提及的往事,片尾身心俱疲的她闭上眼睛,在回家的大巴上睡去。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平静。
              
可是我们心里都知道,纽约之行,可能是她的残酷青春,但绝不可能是她最后一个窘境。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www.guttmacher.org/report/us-adolescent-pregnancy-trends-2013

https://edition.cnn.com/2019/05/21/health/women-reasons-abortion-trnd/index.html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089084?dt_dapp=1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