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赋能策略

陈伟军 孟 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4-02-05

摘  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任务。数字赋能文旅产业,西部地区要稳步推进传统的文化和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新型业态,释放数字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发展高品质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使之与民族文化传播、数字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整合;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在智慧旅游景区打造、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智慧旅游产品供给、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智慧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探索。


关键词: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智慧旅游


作   者:陈伟军  孟  宇 暨南大学 

 

在数字社会、体验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数字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有助于西部地区增强文化软实力,使文化经济、旅游经济融入数字化创新大潮,不断为数字经济注入文化内涵,提高数字经济的文化品位和附加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这是明确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谋划。《纲要》还强调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1]。数字文化与旅游产业以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依托,包括数字媒体、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动漫、数字电竞、数字音乐、数字艺术、数字演艺、网络文学、网络直播、数字营销和数字旅游等新型业态,其产品和服务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体验化等特征。

随着数字新型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的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构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将大幅提升。数字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跨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动能。高新科技与创意文化结合,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协同、有效对接,数字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结构将不断优化。笔者拟从数字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推动智慧旅游建设等层面,探讨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一、数字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

数字技术全方位应用到各行业之中,文化和旅游产业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技术、内容、场景、营销等方面的业态创新,为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服务和旅游产业运营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跨行业的崭新格局。西部地区要抓住前沿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机遇,结合区域特色和定位,盘活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多部门、多主体协同推动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探索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在数字赋能文旅产业方面,西部地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1.稳步推进传统的文化和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为激活文化内容资源、线上线下旅游资源,实现大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如传媒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数字媒体品牌的构建方式、内容生产流程、信息传播机制处于不断重构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做大做强网络平台,占领新兴传播阵地[2]。面对传统媒体遭遇的严峻挑战,西部地区立足于其媒介生态,努力探索主流媒体转型、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如广西71个县(市)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运行,自治区、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平台)架构形成。广西新闻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快速发展,“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上线运行并实现升级迭代,赋能全区媒体深度融合。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改革力度加大,加快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3]。传统媒体必须经历转型阵痛,通过改革创新化解经营难题,构筑高效联动、移动优先、内容至上的采编运营体系和传播链条。

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是文旅产业的基础性支撑,数字文化、智慧旅游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将重构西部地区文旅装备制造业价值创造体系。如内蒙古在加大传统文化制造业引导力度的同时,着力引进环保、绿色、有潜力的以互联网为主的文化新业态企业,提升传统民族文化产业数字化水平[4]。广西在加快发展文旅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支持柳州市高水平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培育户外运动装备、旅游电瓶车、旅游房车等新兴产业[5]。“智慧产业”与“云智慧”技术引领文旅装备制造业未来,智慧工厂探索将有助于西部地区跳出传统产业限制改造价值链。

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产业拥有资源优势,如民族演艺、工艺美术、节庆会展和文化娱乐等各具特色,但它们需要提质增效,以数字技术驱动演艺、娱乐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加快新型数字文旅装备研发生产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通过对现代高新科技的运用,促使文化和旅游产业从传统的资源驱动向创新创意、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转变,提高传统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科技附加值。积极支持互联网服务平台与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民宿等携手共建网上旗舰店。“推动文艺院团、演出经纪机构、演出经营场所数字化转型,促进戏曲、曲艺、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鼓励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网络展演,让更多青年领略传统艺术之美。”[6]《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探索“剧院+”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全息成像技术,研发创作具有深厚特色文化内涵的影视剧目、实景演出以及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体验情景剧目,营造实景互动娱乐的沉浸式体验,实现展秀完美融合,打造网红文化新景点[7]。“剧院+”云演艺活动,使传统表演艺术突破单向传播和时空限制,拓展了文化共享空间。

2.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新型业态。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手机动漫、电竞赛事、云演艺、云旅游、云展览、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新型文化业态。如宁夏重点发展动漫游戏、电竞赛事等新业态,支持“文化旅游+动漫游戏”项目,鼓励创作黄河、贺兰山、长城、长征故事或含有宁夏元素、对宁夏有宣传效应的动漫游戏作品;建设一批电竞场馆,打造一批电竞产品研发基地、电竞赛事基地、电竞人才培育基地[8]。西藏则“持续打造‘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稳步推进‘文创西藏1+74’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培育工程”[9]。西藏的“一县一品”建设有序展开,全区74个县(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被深入开掘,充分展现雪域高原的自然之美、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一批信息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生产经营组织正在稳步成长之中。西藏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布局,加速数字“蝶变”[10]。而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阿拉丁电商产业园,涵盖直播电商、网红培训孵化、供应链等电子商务全产业链[11]。作为一站式电商服务基地,阿拉丁电商产业园显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的成效。

西部地区要激发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民族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服务和智慧旅游中的一体化功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改造,通过“上云用数赋智”促进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整合研发平台、信息平台、融资平台、交易平台和中介平台,打造新媒体矩阵,积极传播推广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培育新型文旅产业龙头企业。如广西搭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带动作用明显,桂林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孵化功能有效发挥,桂林智神等一批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壮大。而宁夏的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了文化图书出版、影视动漫、国际中文教育、国际投资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成为在阿拉伯国家规模最大的中国图书出版机构,在市场化推广动漫影视作品“走出去”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十四五’期间,为了全面提升海外中华文化影响力,智慧宫在继续夯实四大经营板块的基础上,将逐步打造‘文化+全产业链’的国际文化产业集团公司。”[12]西部地区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用智能化、精准化手段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创意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创新成果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对接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文化、民间文艺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市场服务体系方面,重点构建、完善一体化数字政务平台,促进政企高效联动。

3.释放数字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数字技术一直都在更新迭代之中,文化和旅游产品演进、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载体的转换拓展了文化和旅游消费空间,给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和应用程序开发者搭建起一个全新平台,同时将催生新的消费潮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形态与消费模式的重塑。西部地区要打造多业态融合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完善优质化、常态化文旅消费推进机制。如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大厦,集聚了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广西演艺集团、广西广文院线投资集团、广西广文创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文化大咖”,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宁市邕江南岸的夜间文旅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13]。文化创意型、集聚型旅游地打破了传统文旅消费的单向链条,业态变革推动形成交互传播、体验式、沉浸式的消费模式。

数字科技创新要素与文旅产业有机结合,重构了人、产品、服务和旅游地的连接方式,创造出更多人性化、智能化的文旅消费场景,增强了用户的代入感。以互联网、云平台为载体,文旅消费链条大幅延长,提供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云旅游、云娱乐、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形态风生水起,对用户形成极具吸引力的召唤效应。如内蒙古文化产业(线上)博览交易会成为扩大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敕勒川文创产品直播带货活动使草原上最鲜明的文旅符号得到广泛传播。数字生活开启了在线新经济、夜间经济、“宅经济”、云娱乐和云旅游等新时尚,西部地区必须以消费升级提质拓宽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数字文化与旅游直播、社交电商、短视频等线上内容生产与在线新经济结合。新型消费业态具有市场切入快、成长性好等优点,在消费内容转换、消费方式变革和文化生态涵养等方面形成新的动力机制,从而产生消费升级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二、发展高品质数字内容和文化娱乐产业

传统的内容产业主要包括新闻服务、书刊出版、音像制品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它们构成了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而传统娱乐业主要包括歌舞厅、演艺厅、迪厅、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的通俗文艺演出和消费,音乐厅、剧院等场所的高雅文艺演出和消费,主题公园、旅游场所等开放式、户外演出和消费,以及相关的策划、导演、演出中介和艺术培训等内容。“黑科技”极大地拓展了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的边界,两者重叠互渗、复合交叉,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西部地区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市场要加快融入数字变革大潮,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健康向上的数字内容和文化娱乐产品。

1.借助“数字+”拓展内容生产和文化娱乐的边界。数字技术为内容生产和大众娱乐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形式,如数字+新闻、影像、游戏、音乐、动漫、展览等满足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与休闲需求的数字内容和娱乐产品层出不穷,为大众构建轻松、愉悦、沉浸式的体验和虚拟社交空间。如传统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后,可以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体验,使文物陈列展览、宣传教育与高品质娱乐完美结合。以广西博物馆为例,该馆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除了最基础的馆藏数字化工作之外,“云看展”“云课堂”“馆长说宝”等线上活动、直播活动以及沉浸式文创嘉年华活动持续展开,做到“闭馆不打烊”,博物馆文化“活”了起来,在公众面前变得触手可及。

“数字+”赋能内容生产和文化娱乐,西部地区要重点研究大众的精神需求,提供富有民族特色的原创产品,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积极促进数字技术融入民族文学、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舞蹈、民族体育、民族影视等特色内容产品,打造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矩阵和完备的服务体系,夯实民族文化和旅游市场基础,扩大个性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消费。如“内蒙古音乐”“内蒙古影视”提高线上制作生产能力,与“内蒙古味道”“内蒙古旅游”融合发展,有助于拉长并丰富娱乐产业链。由北京博纳影业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等联合投资的《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在2021年国庆档引发观影热潮,也离不开数字时代的全媒体传播效应。在这个繁华热闹、喧嚣浮躁的跟风时代,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特别要防止低水平重复演出,要运用新思维和新角度,通过异质化策略,激发大众高品质的文化消费欲望。

以“数字+”创新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的运营模式,西部地区要花大力气培育骨干文化和旅游企业,加强数字文化要素市场建设。鼓励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链为支撑,引入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数字艺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活力的文化与旅游企业集团。在数字文化市场发展过程中,民营文化和旅游企业一直是一支生力军。要继续大力扶持民营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参与数字文化建设、智慧旅游服务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新型文化和旅游企业,为其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造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2.通过创意策划丰富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的内涵。文化产业是内容经济的母体,富有创意的数字内容是取之不竭的金矿,创意产品、娱乐经济俨然成为新的“世界通货”。在美学研究中,中国和西方便有不少学者持“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如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出:“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艺术和游戏都是臆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14]。艺术、游戏和娱乐是人的内在需求,具有艺术性和创意性的内容能够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准。创意内容和娱乐产品不仅能让人的心情放松,还能增加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如电视剧《山海情》热播,使得无数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宁夏闽宁镇,当地由此加快打造闽宁镇《山海情》影视文化旅游基地,建设5D沙尘暴影视文化旅游体验馆、《山海情》影视文化美食街等。

由于社会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媒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信息传播的过量或超载现象越来越明显,受众审美疲劳周期日益缩短,内容产品和娱乐节目形态更迭的周期越来越短,对创意思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多样的文化艺术和旅游资源,西部地区要不断扩大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产品供给,增强数字内容创意、娱乐创新和云旅游市场的开拓能力。如宁夏的“星星故乡”数字文旅项目,构建一个“1+1+N”的数字文旅运营阵地,即打造1个宁夏旅游官方旗舰店,推出1个宁夏目的地小程序,上线多个宁夏旅游主题产品体系,包括房车、露营、观星、自驾、徒步穿越、旅拍等娱乐新体验[15]。文化休闲娱乐创新,就是要将“文化+旅游+参与+娱乐”结合在一起,不断丰富智慧文旅场景互动应用。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互激发,还有助于西部地区深度开发内容产品、演艺娱乐、节庆民俗和旅游资源。如网络游戏《成吉思汗》和《王者大陆》,分别再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英雄格萨尔的传奇人生,表现方式新颖独特,都体现了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正如美国学者沃尔夫(Michael J. Wolf)所说,数字化技术使娱乐产品从某种特定的媒体上脱钩了;从经济角度来看,每一种新技术都将意味着更新更大的财富之源的发现[16]。对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而言,要用声光电综合集成应用技术、基于虚拟现实的舞美设计与舞台布景技术、移动舞台装备制造技术和演出院线网络化协同技术等关键支撑技术,推动数字内容作品创作、创意协同、内容编排、活动策划、艺术表现、受众互动和展演展映展播展览等效能大提升,不断提高艺术创作力,增强数字内容和文娱产品的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

3.以“产业融合”推动数字内容生产和文化娱乐跨界经营。虚拟世界中场景化、可视化、体验化、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数字内容、文化娱乐与旅游、体育等领域跨界融合有利于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形成立体化发展产业链。从“数字+”到“数字融”,便是为了应对逐渐兴起的数字化多媒体竞争态势[17]。在数字社会的文化生产中,即便是纯艺术门类的边界也常被打破。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实践,常常与商业娱乐、创意设计、广告等交融互渗。如拉萨的国内首个藏民族音乐产业基地,坚持藏民族音乐“互联网+”方向,促进藏民族音乐保护、传承、推广并产业化。数字内容产业鼓励新型文化企业集合作家、音乐家、画家、舞蹈家等各方智慧,打破不同专业领域的藩篱,在多元混杂的基础上生产出更富有新意的精神文化形态。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跨界经营,打破各种传统的阻隔和壁垒,寻找多元化的创作、传播、经营方式,有助于产生独特的营销力量。

融合型的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力和影响力,对西部地区文化、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拉动效应,优化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和经营环境。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的创新不只是形式变革、内容创造,也是营销手法、经营管理手段的创造,是数字内容产业链的全方位延伸。内容营销不等于炒作,而是要以良好的服务意识、行业敏感和专业主义精神,盘活行业资源,深入发掘行业内在的价值,开创新的商业化模式,引领流行文化风潮。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娱乐的发展应该是跨行业的发展,不能在单一的行业内完成。通过对西部地区旅游胜地迷人景观和新奇民俗魅力、体育运动的活力和号召力、大型节庆或公众娱乐活动的参与和互动、影视明星的个人形象魅力等营销,让景区“萌起来”“火起来”。数字创意内容和文化娱乐可以获得更多的接受、认同,使“吃、住、行、游、购、娱”贯通为一体的文化环境。通过专业化、多样化、精细化的运作方式,形成全方位的体验空间和市场渗透,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欣赏习惯和不同消费水平受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三、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定制、互动性场景应用、多样化体验和智能化公共服务,实现文化和旅游各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使信息化旅游与数字文化产业加速融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等基本原则,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互联网+旅游’,推进智慧旅游发展”[18]。步入新时代,智慧旅游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消费、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将起到更大作用。

在统筹文化和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地区要通过智慧旅游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扩充改革创新的空间,通过数字文化的繁荣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将为西部地区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智慧旅游产品供给、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智慧旅游市场营销提供支撑。

1.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方面。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化,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旅游大数据平台,促进文化和旅游数据开放、共享。利用先进技术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内涵,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如内蒙古积极促进旅游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实施重点景区品质提升行动和文化旅游数字化工程”[19]。智慧景区建设是数字文旅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西部地区要加快构建智慧博物馆、数字展览馆、数字文化馆和数字艺术档案,同时“引导旅游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并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20],塑造数字经济时代民族文旅品牌。

发展智慧旅游,西部地区要找准定位,强调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元素,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如云南丽江,在景区实施智慧赋能工程,特别是深入建设丽江古城数字小镇,实现了“风情很古老、体验很现代”的融合[21]。西部地区景点众多,文化形态各异,在推动旅游产业集聚示范区建设、促进旅游要素集群化的同时,要将各自的个性、差异呈现出来,避免同质化竞争。

2.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方面。要借助智能化手段,将公共服务延伸至旅游全过程,为游客提供精准化服务。基于改善服务体验度、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目标,西部地区要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开放、共享,开发具有综合功能的数字化旅游平台和系统工具,为游客个性化提供智能资讯、智能导游、智能推荐、智能支付等多功能服务,科学安排在线、分时段、多渠道预约,完善智能监察、调度应用。如“基于5G的宁夏智慧文旅大数据云平台应用示范”项目,是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它有助于完成宁夏文旅资源数据汇聚融合,实现宁夏文旅行业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以及旅游景区重点场所监控和门票预约数据的对接与同步共享,提升宁夏文旅公共服务水平[22]。智慧文旅大数据云平台将支撑多元的终端应用,通过大小屏联动提供数字化线上服务,激活数字文旅资源价值。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非一个固定的模式,西部地区在积极探索之中。如内蒙古推出的智游锡林郭勒“千里码”,串接起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上多家旅游景区、酒店、旅游新业态,通过“线上”发行电子卡,让游客一卡畅享“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一码畅游锡林郭勒大草原[23]。而“云游壮美广西”小程序秉持沉浸式云旅游理念,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域数字地图、全景内容分类、交互式分享等技术,整合“云资讯”“云旅游”“云展览”“云直播”等各项功能,可满足游客一站式获取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的需求[24]。刷手机屏游景区,或扫二维码进入自助导览系统,显示了旅游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旅游市场管理“智慧大脑”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3.智慧旅游产品供给方面。数字技术为西部地区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动能,有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创新能力,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西部地区要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优势资源,将数字文化创意融入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精神体验。通过数字文化创意,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吸引力,用智慧旅游展示、承载、传播文化,使文化与旅游各擅胜场、相互渗透。如云南使用5G+AR技术还原“白族乡戏”,实现百年古戏台与千年乡戏的实时展演[25]。数字技术打破文化、演艺、会展、旅游等不同产业边界,推动消费模式转型。

随着可穿戴设备、人脸识别、三维可视化、服务机器人、物联网、无人机、云计算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旅游服务的便利度、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大为增强。西部地区探索旅游产品智慧化,关键在于运用数字技术让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活起来”,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产品,整合“线上+线下”文旅全过程资源、服务。如宁夏开发微信端小程序,实现了全区50家文旅场馆VR全景在线虚拟旅游、45家文旅场馆电子手绘地图在线导览[26]。智慧旅游体系中各种应用功能的展开,云旅游、云展览、云演艺、云娱乐和云直播等新业态迅速流行。2020年3月,通过淘宝直播“云春游”,首次对西藏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进行网络直播,让网友“云游世界屋脊的明珠”,1小时内92万人次网上游布达拉宫[27]。疫情发生以来,智慧旅游更是深受行业重视,加上社交媒体推动以电子商务、在线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为代表的“宅经济”延伸,云旅游等产品为人们足不出户周游世界搭起了“云桥”。

4.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方面。西部地区要加快构建多部门协同、开放高效的创新体系,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场景化数字旅游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智慧旅游创新项目。场景意味着情境、语境,它与实时感知、实时搜索、实时处理等联系在一起[28]。数字技术具有构造实时虚拟仿真场景的强大能力,这种应用“以消费者为中心搭建多元化、互动化、沉浸式的场景,打破传播场域限制”[29],具有身体参与、全息呈现、深度体验、沉浸式社交、多维互动等特点。

西部地区的智慧旅游场景应用要独树一帜,成为地方文化一道自然人文新“景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助力。借助创意化、艺术化、科技化等手段,创新旅游场景应用开发模式,探索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表现形态,努力推出旅游场景应用精品,增强智慧旅游的参与性、人文性、感染力和影响力,传播幸福和快乐,使游客获得慰藉心灵的文化感受。

5.智慧旅游市场营销方面。西部地区要构建以“云宣传”“云推广”为基础的智慧营销系统,带旺大众旅游消费新需求。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主要包括推荐会、洽谈会、旅交会和形象广告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旅游营销插上“云”翅膀,景区实时动态、网络红人直播、数字旅行攻略等“云宣传”“云推广”手段,加快推动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走向融合,线上虚拟体验与线下旅游热情相互转换,使旅游市场营销力量无远弗届。西部地区要鼓励景区依托微博、微信公号、抖音和快手等新媒体矩阵,加大线上营销力度,推出更多体验性、互动性强的定制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针对当今互联网流量经济特点,西部地区可以着力培育自己的正能量网红,打造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激发文旅消费新热点。西部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风民情、淳朴善良的人民,很容易吸引网民的关注。藏族小伙丁真火爆全网,便是缘于其纯净的面孔、自然的灵气和特殊的地域背景。丁真出名后,他的家乡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旅游业被全面带旺。而新疆“网红局长”贺娇龙因策马雪域高原走红,也带动了伊犁直播电商和文旅产业的发展。除了网红人物外,网红景点也是数字时代的奇观。新生代的审美观和心理特征,使得“网红打卡地”异军突起,成为数字社会旅游景点的一种特殊呈现方式。旅游营销瞄准互联网主战场,2021年内蒙古评出66个“内蒙古网红打卡地”,以提高当地文化和旅游在网络的推广热度。内蒙古还将充分发挥全媒体联动优势,通过自媒体、短视频、Vlog等新技术手段深度推广,切实发挥网红打卡地示范引领作用,深挖文旅新玩法[30]。通过游客在网络真实发声、聚集人气,西部地区景点必然能吸引互联网的庞大流量。

总之,数字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西部地区要充分释放文化生产力和旅游业新动能,打造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品牌,做大做强融合型、数字化、智慧化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努力形成传统文旅产业、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10,11).

[2]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20-09-27(1).

[3]  覃文武,周钧,何明栩.广西全面深化改革力推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N].广西日报,2021-12-01(1).

[4]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问题不容忽视[EB/OL].(2021-06-04)[2022-05-12].https://www.nmg.gov.cn/tjsj/sjjdfx/202106/t20210604_1603753.html.

[5]  罗珊珊,王希,杨康.你收到一份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成绩单”,请点击查收[EB/OL].(2021-12-02)[2022-05-12].http://wzhd.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11202/newgx61a8121e-20561740-2.shtml.

[6]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0-11-27)[2022-05-1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1/27/content_5565316.htm.〖JP〗

[7]  《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EB/OL].(2022-01-18)[2022-05-12].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118A06I7T00?startextras=undefined&from=amptj.

[8]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EB/OL].(2021-10-09)[2022-05-12].http://www.nx.gov.cn/zwgk/qzfwj/202110/t20211009_3076385.html.

[9]  次珍.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访自治区文化厅厅长晋美旺措[N].西藏日报,2021-01-08(1).

[10]  严金海.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4日在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西藏日报,2022-01-14(3).

[11]  赵悦.直播带货火 电商发货忙[N].新疆日报,2021-07-31(2).

[12]  许凌.宁夏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打造全产业链国际化企业[N].经济日报,2021-11-26(9).

[13]  莫岚远.流光溢彩的南宁愈夜愈精彩[N].南宁日报,2021-10-29(6).

[14]  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97.

[15]  王刚.“星星故乡”数字文旅项目在银启动[N].宁夏日报,2021-07-06(2).

[16]  米切尔·J·沃尔夫.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M].黄光伟,邓盛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115.

[17]  杜坚,赵峰.从“数字+”到“数字融”——探寻第一财经新媒体数字化经营的转型路径[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2(1):42-47.

[18]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N].人民日报,2022-01-21(2).

[19]  杨净毓.内蒙古:全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N].中国旅游报,2022-02-08(1).

[20]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01-11)[2022-05-12].https://www.nmg.gov.cn/zwgk/zfxxgk/zfxxgkml/202201/t20220111_1992720.html.

[21]  木崇根.推动文旅融合 发展智能经济[N].人民日报,2021-07-30(15).

[22]  “基于5G的宁夏智慧文旅大数据云平台应用示范”项目简介[EB/OL].(2021-06-10)[2022-05-12].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kygz/whhlykjcxcg/202102/t20210207_921402.htm.

[23]  巴依斯古楞.“千里码”畅游千里草原[N].内蒙古日报,2021-07-11(1).

[24]  “云游壮美广西”亮相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足不出户身临其境游遍广西秀美山川[EB/OL].(2021-04-28)[2022-05-12].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8706645.shtml.

[25]  王欢.“一部手机游云南”探索小镇和景区数字化转型[EB/OL].(2020-05-17)[2022-05-12].https://www.yndaily.com/html/2020/yunguanzhu_0517/116699.html.

[26]  2021年宁夏科技创新工作成绩单[N].宁夏日报,2021-12-27(3).

[27]  春拉,晋美多吉.布达拉宫首次进行网络直播[N].西藏日报,2020-03-02(2).

[28]  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周宝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2.

[29]  韦曦.智能传播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景传播研究[J].传媒观察,2021(12):62-68.

[30]  郝儒冰.66个“内蒙古网红打卡地”新鲜出炉[N].北方新报,2021-07-12(4).

 

(责任编辑  程  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赋能策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