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典型案例通报(六)丨张家界市砂石行业问题突出 造成生态破坏

湖南省公开第二轮第三批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典型案例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7个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3月中旬分别进驻株洲市、岳阳市、邵阳市、永州市、怀化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7个市(州),开展为期20天的第二轮第三批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各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强化警示震慑,推动问题整改,现对第一批7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2024年3月,省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张家界市开展督察期间,发现张家界市砂石行业问题突出,部分整改工作标准不高,多家企业以各种建设为名非法采石制砂,毁林开山占地,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一、基本情况

张家界市作为全国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曾被督察、巡视指出采石制砂企业多点无序开发,非法毁林占地等生态环境问题,与张家界旅游强市、生态强市的发展定位不相称。针对上述问题,张家界市编制了砂石土矿专项规划,开展矿产资源秩序整治,打击非法开采,取得了一定成效,砂石土矿由2019年的129个减少为保留23个。但本次督察发现,该市违法采石制砂行为多发,毁林占地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监管偏软偏松。

二、主要问题

(一)整改标准不高

督察、巡视指出,张家界市存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标准不高、复垦复绿滞后、部分砂石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落实、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督察发现,桑植县瑞塔铺镇虎头垭采石场生态修复质量不高,且修复工作滞后。慈利兴旺石料有限公司(慈利县三官寺乡马家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大量砂石物料裸露,生产加工车间未封闭,降尘除尘设施未按要求运行,厂区和道路积尘扬尘严重。

慈利兴旺石料有限公司生产加工现场

(二)变相盗采盗挖现象突出

张家界市砂石土矿行业规划实施不力,目前保留的23家砂石矿中只有1家在产,正当渠道的供应不足,导致出现多种变相盗采盗挖砂石行为。督察发现,永定区西溪坪街道一碗水村村委会承担某森林防火林道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张家界湘洲渣土运输有限公司不按设计作业,越界开山采石,将非法采得的矿石制砂出售牟利。湖南界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新建养牛场的为名,大肆开采硅砂,非法生产近一年时间,开采量约10万吨。

永定区一碗水村借森林防火通道之名行盗采之实现场

(三)非法砂石加工普遍存在

督察发现,张家界市非法砂石加工点多面广,普遍无污染防治设施,行业监管部门排查整治不到位。桑植县中瑞公路和张桑高速沿线有多处非法碎石加工厂,用地、环保、加工许可等手续缺失,无污染防治措施。宏氟锂业工地砂石加工设施因未办理环评手续而被生态环境部门立案处罚,但检查时仍在生产。慈利县澧水大桥附近存在非法砂石加工点,地表大面积裸露,扬尘污染严重。

慈利县澧水大桥附近非法砂石加工点现场

(四)生态环境屡遭破坏

一是部分企业履行“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责任不到位,甚至只开采不治理。慈利东岳玻璃用砂岩矿未落实生态恢复措施,水土流失风险隐患突出;二是一些企业保护森林的法治意识淡薄,以各种名义变相采石,肆意破坏地表森林。桑植县桥自弯镇长坪村森林防火道批准长度9.3公里,使用林地3.0016公顷。修建过程中导致山体垮塌,仅施工约2公里,就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破坏林地3.5公顷;三是部分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迟缓,修复质量不高,后期管护不到位,种植苗木成活率不高,自然景观得不到恢复。永定区官黎街道杆子坪村非法采石制砂整改不到位,生产线未彻底拆除,土地平整复绿工作滞后,看不到生态修复效果。

湖南界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破坏现场

三、原因分析

张家界市相关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力度不够,攻坚克难的决心不强。相关部门对砂石行业违法违规行为执法监管不严、合力不够,生态损害赔偿工作落实不到位。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第二轮第三批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进驻一览表


来源丨省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编辑丨谭   倩

校对丨周吉发

审核丨文   萍

往期推荐

 省第三督察组组长带队赴邵阳绥宁县开展督察 省第四督察组组长率队赴永州江华县、江永县下沉督察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群众信访件(3月24日) 湖南省环境空气质量一周趋势预报(3月25日—4月1日)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

点击右下角“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