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年头谁还用 iTunes Store 啊

王新宇beta11 王新宇beta11 2023-12-13


  • 原来是我啊,那没事了。我就是那个不喜欢流媒体订阅,到现在也没有用 Apple Music 和 Apple TV + 的人。这也和我比较老土有关系,歌曲和影片啥的都是反复听和看古早的内容。

  • 昨天更新完 iOS 17.2 之后,打开 iTunes Store 之后会提示:「iTunes 電影」和「購買項目」已移至其他位置,在 TV App 中则多了一个「商店」的标签。

  • 趁这个机会赶快水一篇文章,年底冲冲 KPI。

  • 所以,盲猜一下:下一步应该就是 iTunes Store 程序中的音乐和铃声也会被整合到音乐 App,然后 iTunes Store 这个名字也就消失了,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iTunes 这个词语和噩梦基本上没啥区别

那些被 iTunes 支配的噩梦

  • 当年 iTunes 是阻碍人们使用 iPod 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个原因也许和长久以来的使用习惯和电脑的使用方式有关系的。

  • 「同步」这种双向的操作方式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电脑上的东西删了 iPod 里面也删了,为什么换一台电脑之后 iPod 里面东西都没有了,直到今天也有人抱怨 iCloud 同步,为什么删了一个地方的文件另一个地方的也删了。

  • 当年人们不喜欢「同步」这种操作方式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个人电脑」不普及,学生去机房,社会人员去网吧。

  • 安装 iTunes 程序也不容易啊,当年很多盗版的精简系统安装会报错,国内的杀毒软件会阻止安装,即便安装没问题,最后安装完 iTunes 还要重启电脑,公共电脑一般都有系统还原,呵呵呵,重启之后啥都没了。

  • 终于安装好了 iTunes,很多人对于「库」的管理方式也是懵懂的,很多人发现自己的 C盘 莫名奇妙的变大了很多,为什么 D 盘的音乐都跑到 C 盘了,为什么我在 iTunes 里面删了音乐,原始文件也没有了。

  • 那时候很多人连接 iPod 的时候发现,自己组装的机箱前面 USB 无法识别,供电不足,还要跑到后面去连线,呵呵呵呵。

  • 好了,这一切基本上解决了,搞懂了怎么不移动文件,搞懂了什么是同步,然后发现时代好像变了,互联网越来越好了,本地存储不再是刚需了,流媒体才是未来

iTunes Store 还是挺好的

  • iTunes Store 很好的体现了「没有花钱的不是」这句话。而且很符合我这种「本地存储文件爱好者」的一些需求了。

  • iTunes Store 最早在 2003 年开始运营,从音乐开始,后来有了 MV,Podcast,有声书,电影,电视剧,并且在中国大陆短暂运营过一段时间。

  • 虽然一位老师跟我说「拥有并不是喜欢的唯一方式」,但我还是喜欢本地存储这些媒体数据,也许这是前互联网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吧。对于云端数据的完整性总是充满怀疑。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当年亚马逊远程删除《1984》这本书而引发的一些问题。最近几年大家也应该习惯了一些歌曲变成灰色、平台版权不全需要订阅多个平台、数字专辑仍需单独付费购买的事情了。

  • iTunes Store 购买之后的音乐是没有 DRM 保护的,对于一些音乐信息你可以自己编辑和整理,因为即便是 iTunes Store 上购买的内容偶尔也会出现中英文简繁体混杂、同一个专辑拆分两张等等一些在强迫症看起来不是很爽的小问题。

  • iTunes Store 的影片有 4K、杜比全景声,有多语言字幕,但是下载的最高规格也就是 1080P,不过对于我来说够了,我看的片子都是古早的。

目前我的使用方式是这样的

  • 香港账号:App Store 和 iTunes Store 的主力区,资源还算全,主要是用了很多年了,大部分的音乐和影片都是港区购买的,尤其是一些香港的老片子。

  • 美国账号:资源最全的地区了,但目前使用的很少了,但有电视剧集购买,我主要买了三个电视剧集。还有一些有声书。

  • 土耳其账号:目前的「新爱」了,因为汇率的问题,价格非常便宜,而且电影也有多语言字幕基本都包含中文。便宜到什么程度呢,比如《奥本海默》港区要158 港币,土耳其区要18.99 土耳其里拉,也就是4.7 元人民币。这个差价怎能不心动。

  • Mac 和 iOS 上主要登录的就是港区账号,Windows 虚拟机里面是土耳其账号。

  • 购买之后的音乐同步到 iOS 设备。

  • 影片、电视剧、有声书,下载一份保存到外置硬盘,电脑上不可能保留全部,港区购买的可以去除下载、其他地区的数量不多可以全都本地保存。

好了,又水了一篇。很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