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恭迎阿弥陀佛诞: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释行愿 法界行愿 2022-12-24

       南無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三称)

      

特别恭录,点击聆听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今天是2020年12月3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恭迎阿弥陀佛诞辰。佛弟子,护生慈心不杀、素食,供养三宝、礼佛、诵经、禅修、供灯、供花、布施行善等,以至诚心念诵阿弥陀佛圣号,福增无量,诸事吉祥,所求如意。

  


        一、户户弥陀佛,人人念弥陀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十方诸佛净土的法门在民间广为流传,从早期的东方妙喜世界(或妙乐国土)阿閦佛净土、兜率弥勒菩萨净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琉璃光净土等,随着佛教中国本土化,至今中国民间盛行着“家家弥陀佛,人人念弥陀”的西方极乐世间净土信仰。

             


        二、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我们学习佛法“深入经藏”,去阅读大乘佛教经典时,你会发现十方诸佛菩萨的净土,原来是那么殊胜、圆满而不同。例如:阿閦佛净土与《大般若经》、《维摩诘经》等有密切关系,着重在菩萨的广大修行而智证如如。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与《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着重在娑婆五浊恶世来实现,建设理想的人间净土。最殊胜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以及《华严经‧入法界品》经末说:“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大乘佛教经典,广说十方净土,但特别着重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阿弥陀的西方净土,可说是大乘佛教净土思想最圆满的归结。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在人类的眼中就如太阳的光明,照亮一切万物,照亮一切众生,是永恒的究竟的大光明藏西方极乐净土,代表着佛果的究竟的清净庄严。



        三、无量光佛,无量寿佛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梵语:अमिताभ,Amitābha),意为无量光佛。梵语Amitā意译为“无量”,就称“无量佛”。阿弥陀佛译为“无量”,以菩萨无量的大行大愿,例如:《华严经》所说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庄严佛果功德,一切是不可思议的。

    在梵语Amitā的后面,附加âbha—amitâbha,译义成无量光。《观无量寿佛经》中第一观是“落日观”,逐次观水、观地、观园林、房屋,观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这是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依无量光而生起的显现。
    在梵语Amitā后面,附加âyus—Amitâyus,译义即是无量寿(梵语:अमितायूस्,Amitāyus)。佛的寿命,是无量无边的,佛的常住,无量寿,也是一切佛所共同的。

       总之,“阿弥陀佛”包含了无量、无量寿、无量光,着重于佛的果德。所以,阿弥陀佛净土,为佛果的究竟圆满;阿弥陀佛国土,重在果德的光寿无量。我们学习佛陀教法,从佛经中知道:佛法是平等的,十方一切诸佛所证悟的福德、智慧、大悲、大愿,一切都是平等的、圆满的。

            


        四、殊胜的弥陀圣号Amitâbha

     自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法门在中国盛行以来,经过弥陀净土历代祖师们的努力弘扬,如今虔诚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已成为大多数大乘佛教徒的习惯之一。那么,除了汉文的称念之外,世界各国的佛教徒,到底念不念“阿弥陀佛”呢?
     1999年9月,我到澳洲悉尼的第一个星期。在街上遇见一群人,穿着印度式的衣服,头发周围全剃光,中间留着一个小辫子,一人拿着打击的法器,一个人背着一个鼓,大家边走边唱边跳:Amitâbha、Amitâbha、Amitâbha……等他们停下来时,我问一人:Are you sing song Amitâbha?你唱的阿弥陀佛?

   他说:Yes.是的。Where're do you come from?Are you Buddhist Nun?You know Amitâbha? 你从何处来?你是佛教出家尼师吗?你知道阿弥陀佛?
   我答:I am from china,I am Buddhiat Nun,I know Amitâbha Buddha。
     他说:他来自印度,每天都念阿弥陀佛。现在这些念“Amitâbha”的人,在悉尼街上偶尔可遇见,若有缘,大家不妨去澳洲,或者印度一见其唱“Amitâbha”的风采。

     另外,2009年我在泰国留学时,有个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开学时,他展示个人才艺,唱的是非常好听的赞颂“Amitâbha阿弥陀佛”。后来,我问他这首歌的来历。他告诉我:“我们全家是佛教徒,专念阿弥陀佛,其传承最早源自佛陀教导。”他们的佛教传承认为:阿弥陀佛就如Sun太阳一样无量光、无量寿。

           


        五、念佛名号,殊胜圆满 

       学佛修行者当以清净心、恭敬心、慈悲心,一心一意,称念诸佛菩萨名号,忏悔业障,福慧增长。念佛功德利益,归纳有以下十种:

一、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二、常得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三、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四、念佛人光明烛身,四十里遥,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龙毒药,悉皆不受。
五、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
六、先所作业,悉皆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七、夜梦正直,或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
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喜欢、礼拜。
十、临命终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持金莲花,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阿弥陀佛诞辰,让我们一起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最后,祈愿十方诸佛菩萨加被一切众生,趋向正法,离苦得乐! 

               

    阿弥陀佛净土的深意关于阿弥陀佛净土,在大乘佛教盛行的国土,由于学佛者与非佛教徒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太了解,有不少人错解了“阿弥陀佛净土”的甚深含义。一、对弥陀净土的错解

1、凡学佛者一律只念阿弥陀佛圣号,没其他十方诸佛菩萨净土;

2、学佛不用跟随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学习正法;

3、不用受三皈、五戒;

4、不用修学戒、定、慧三学;

5、不需要认识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

6、一味逃避现实人生,只念“阿弥陀佛”名号,求早日往生;

7、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为永远呆在阿弥陀佛的净土。

8、以为杀人放火,坏事干绝,五逆、十重罪等的恶人,都可以往上弥陀净土,上品上生。

    二、往生弥陀净土的深意

1、学佛者在人间受三皈、五戒,修学佛陀正法;

2、发愿往生弥陀净土者,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努力修行培福,积累福德资粮;

3、等自己福德因缘具足,修习念佛三昧一心不乱;

4、蒙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往生“净土”留学;

5、在弥陀净土,经一番深造修行,再回娑婆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依据大乘佛教弥陀净土经典,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并不能永远呆在极乐世界,逃避当初发愿求生弥陀的誓言。弥陀信仰者之所以念佛、发愿、求生“弥陀净土”,蒙佛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随佛修行。等修行成就后倒驾慈航,回娑婆世界,度化苦难众生。当然,那种急求往生极乐世界而忽略现实人生的逃避者,与人间佛陀倡导“建设人间净土”的教导背道而驰。

   最后,愿弥陀的悲心,不再被人误会;愿弥陀的悲愿,真实地传播到人间,利益一切苦难众生。

释行愿    2020.12.31  

点击查看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经导读》专辑: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佛门礼仪》

【看见佛陀在人间】

《人间佛教护教集》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专辑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闽院人的标志·菩萨道的精神《首届闽院校友会巡礼》专辑

《地藏经》讲座:心地含佛种,百善孝为先

天涯云水僧:活着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