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先慎:我的古典小说研究

周先慎 古代小说网 2021-07-17

编者按:

        惊悉周先慎先生仙逝,深感哀痛。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李时人、沈伯俊、周先慎三位古代小说研究界的资深学人相继辞世,学界同仁不无感到震惊和悲痛。周先生道德学问,堪称学界楷模。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特刊发周先生谈其人生与治学的一篇文章,以表哀悼。愿先生安息,您所点燃的学术薪火将永远流传。


       我总是对称我为专家的人说,我不是专家,只是一个杂家。这不是谦虚,是实情。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范围内,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我都有涉猎,都有论著发表,但也都没有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周先慎先生


自然,杂也有杂的长处,各种艺术门类,文学中的不同体式,有许多相异处,也有许多相同处。杂一点,眼界开阔一些,可以做到触类旁通,有时真有意想不到的创获。

但杂也有杂的不足,术业无专攻,精力有限,面铺得太广,不免蜻蜓点水,都不深入。我是长处未能得到很好的展现,而不足倒是非常明显。比较起来,相对在古典小说方面用力较多一些,成绩也稍好一点。

我是在1959年到北大中文系任教的,但在1977年文革结束重新招生以前的近二十年时间里,我并没有真正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这一方面是因为,下放劳动,参加四清,直到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不断,再加上那时谁要做学问就是“白专”,是要挨批的。另一方面,我当时担任的教学任务是给本科生讲写作课,大致相当于解放前许多大学所开的大一国文。

稍有不同的是,我们除了分析范文,还要讲一点写作理论,同时还要给学生批改和评讲作文。这项工作,量很大,很紧张,再没有余裕时间去从事古典文学的研究。但这段教学经历,对我后来从事古典小说的教学和研究,很有帮助。

普通的作文是表达,写文学作品也是表达,只是比较讲究艺术的表达。两者有高低、雅俗、精粗之分,道理却是基本相通的。对于语言的通与不通,美与不美,对于文章的主题、构思、布局、描写等等方面,那种比较敏锐的感悟力,就主要是在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不要小看这种感悟力,这是研究古典小说很重要的基本功。


吴组缃先生简介


我后来用比较多的精力从事古典小说研究,很重要的是受到吴组缃先生的教育和影响。我两次听他讲《古典小说研究》的专题课。这是当年北大中文系的“名牌菜”之一。

他的许多精辟的分析,加上风趣幽默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巨大影响。不止是影响,还有受到很深的感染。于是就去找名著来重新读,细细体味,深入思考,便有了一些不同于从前的认识。又再去读金圣叹、毛宗岗和脂砚斋的批,也常常有会心之处。

于是,慢慢地,就在吴先生的影响和指引下,开始了我的古典小说研究。后来调到古代文学教研室工作,又参与了吴先生牵头的《中国小说史》的研究项目,直接聆听教诲的机会就更多一些。

我在古典小说的研究方面,如果说还有些许成绩可言,还可以概括出几个特点来说一说,那都是受到吴组缃先生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回顾一下自己过去的研究,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特点,概括成三个字,就是:细,深,广。


《中国文学十五讲》


先说细。

细,主要是指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在细读和深思基础上对作品的精细分析。

吴先生多次教育我们,要处理好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处理好研究方法上综合与分析的关系。他不反对宏观研究,但反对架空的宏观研究,他认为微观研究是基础,离开了扎实的微观研究,所谓宏观研究就只能是无稽的空谈。与此相关,在方法上,他提倡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

他说,对古代的短篇小说,不能只是作综合研究,还应该一篇一篇地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充分阐明每一篇作品不同的思想个性和艺术个性。他对前苏联的文学评论家叶尔米洛夫很赞赏,说他对契诃夫的独幕剧就是一部一部地加以分析的,真正讲出了这些作品的特点。

在这方面,吴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典范。他在《古典小说研究》专题课中讲《聊斋志异》,除了前边有一段引言,精要地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创作方法、文体、艺术手法、语言等作了深刻而全面的介绍外,就是一篇一篇地进行分析。

比如他对《王桂庵》、《张鸿渐》、《水莽草》等作品就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细到几乎一句一句地导读,精细警辟,阐幽发微,使听者得到了极大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享受。


《古代小说鉴赏》


在吴先生这一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我为北大中文系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古典小说鉴赏》课,选出若干篇古代优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尤其是一些题材内容相近而意趣风格实不相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鉴赏,掘发出隐含在作品之中深层的思想意蕴,并指出与此相关联的艺术表现上的特色,受到了听讲者的欢迎。经过整理出版后,也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只有细读文本,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避免人云亦云,提出真正有根据的对读者有启发的看法。

比如《柳毅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关于它的主题思想,通行的文学史和不少论著,大都以为是通过神话的幻想情节,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爱情婚姻问题,即:揭露和批判包办婚姻的不合理,肯定和歌颂青年男女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要求。

我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发现这样的认识既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不符合小说艺术描写的实际。于是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


《中国四大古典悲剧》


一是从小说的人物设置看,中心人物并不是包办婚姻的当事人龙女,而是柳毅。柳毅的活动构成了小说艺术描写的主要内容,也是小说艺术构思的中心。

二是从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态度看,洞庭君和钱塘君是实施包办婚姻的主要人物,如果作品的主题是反对包办婚姻,就必然会揭露和批判他们。但是事实却是相反,作品描写他们在龙女的爱情婚姻问题上表现得非常通情达理,不仅宽容,而且自责。小说还对他们受恩知报、嫉恶如仇等美好品德给予了肯定和赞美。

三是从小说所刻画的主人公柳毅的思想性格看,美好的爱情是他所期待的,但并非他所追求的,他所追求的只是道德的高尚和完美。他不是从追求爱情的角度而是从追求道德完美的角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

四是从构成小说情节的基本矛盾来看,龙女、柳毅和洞庭君、钱塘君之间不构成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以他们四人为一方,以虐待龙女的泾川龙子一家为另一方所构成的矛盾。而对这一矛盾,作者也并没有铺展开来写,只是作为对柳毅与龙女关系描写的背景来处理的。这里显然有着作者的深层用意,是与他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分不开的。


《周先慎细说聊斋》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辨析,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柳毅传》的主题思想,并不是批判包办婚姻,肯定自由爱情,而是以由父母包办婚姻所造成的妇女的不幸遭遇为背景,描写和歌颂美好的人,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好的人生。全篇小说闪耀着人格美和生活美的理想的光辉。作者对他所描写的社会生活,主要是进行道德的评价,主题思想是歌颂性的,而不是揭露性的。我们读了这篇小说,被一种充满诗意美和理想光辉的人物的优美情操所打动,并进而向往于这种美好的品德和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细读、深思,是不为陈说所囿,而能获得新的认识的重要基础。在细读中我还发现,要达到对作品整体思想的正确认识,对一些细节也不可忽视。

比如这篇小说的开头,作者在介绍柳毅时,加上了“应举下第”四个字。作者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在封建科举时代,一个书生考试落第,是很不幸的遭遇。但是就在这样的境遇之下,他一听说龙女的悲惨境遇,立即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并毫不犹豫地慨然答应为她传书。有没有这四个字,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是不一样的,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也就从这样细小的地方流露出来。

再有,小说写他初见龙女于路旁时,还有这样一句:“怪视之,乃殊色也。”这是从他的眼中写龙女长得非常漂亮,但仅此一句,点到为止,不铺张,不渲染。接下去,却从他的眼中转而写龙女的衣着神情:“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这也是非常重要和精彩的一笔。

这里是写龙女,同时又通过龙女写了柳毅,写他虽然看见了龙女的美丽,却丝毫不为她的“殊色”所动,却专注于她悲戚的表情和破旧的衣着。这是只有富于同情心而又心地光明的人才会有的表现。

写什么不写什么,着墨的多少和浓淡,作者都掌握得恰到好处。从这些极细微的地方,可以看出作者不放过一切机会来表现主人公的美好品德,来传达对他歌颂赞美的热情。这种着眼于大处,又不忽略小处,从小处看到大处的方法,也是得之于吴先生的启示,是我在分析古典小说时常常使用,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周先慎先生简介


我对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分析与此有些相似。有一些论者认为,小说中写孙富以一千两银子从李甲的手中购买了杜十娘,造成杜十娘悲愤自杀的悲剧,这显示了金钱的力量,表现了明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新的时代特色。

经过细读和分析,我发现这样的评论也同样是似是而非,不符合小说艺术描写的实际的。只要细读文本,就不难发现小说中写到的那只由暗渐显,贯穿全篇,由杜十娘千辛万苦积攒起来的百宝箱,是作者艺术构思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点。

这只箱子的价值,比孙富用来购买杜十娘的一千两银子,不知要高出多少。这个无辜、不幸的少女,将自己的爱情和未来全部幸福生活的理想,都寄托在这只箱子上。杜十娘是靠着她的智慧,同时也是靠着她手中的这笔财富,才轻而易举地就战胜了那个奸滑贪婪的老鸨,跳出火坑的。

若论金钱的力量,她手中的持有,要比孙富的出价有力得多。也就是说,对杜十娘来说,要想击败孙富,在财富的意义上,跟前面击败老鸨一样,并不是一件难事。由此可见,令她悲愤、绝望以致投江自杀的,应当是另有原因。

这原因,就是杜十娘在投江前愤怒地斥责李甲的六个字:“发乎情,止乎礼!”礼教杀人,这才是造成这个悲剧真正的社会原因,也才是这个悲剧真正的时代特色之所在。

再从小说的细微处观察,就会发现作者对李甲的父亲李布政这个人物的艺术处理,是非常独特而富于深意的。

从小说开头介绍人物开始,作者就含蓄地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个人物,然后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用简要的笔墨进行点示,让我们注意这个人物的存在和这个存在所代表的力量。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点示,积累起来,就很有分量地揭示出,李布政这个人物在李甲的心里投下了浓重的阴影,沉重地压在他的心上,而这才是促使他最后背信弃义的根本原因。

李布政这个人物,时隐时显,始终没有出场,但他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势力,却影响并支配着整个矛盾冲突的发展,并决定了事件必然的、无可改变的悲剧结局。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孙富杀人的物质武器是金钱,精神武器是封建礼教,物质武器是通过精神武器才产生作用的。

因此小说写杜十娘之死,是写她对礼教的控诉,也是写她的觉醒。这是非常有思想深度的笔墨。作者写得很细,我们就不能读得太粗心。

《明清小说导读》


次说深。

深,主要是指研究要有开掘,有深度,要通过表象发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读得粗不可能有深的发掘,但读得细也不一定就能看得深。这里有一个分析作品时有没有由表及里的自觉追求,也有一个眼光和功力的问题。

吴先生十分强调要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文学作品。他从来不做纯艺术的分析,也不做纯思想的分析。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研究文学,就应该从作品的艺术表现去发掘它的思想,从思想如何得到表现去品评它的艺术。他的关于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系列论文,都为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学习的范例。

我在研究古典小说时,也是努力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结合起来,尽力发掘其中深含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蕴。

在《古典小说鉴赏》一书的前言中,我曾经说:“鉴赏不是对艺术对象浮光掠影的观赏,鉴赏是一种发现。要有发现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享受。……发现什么?发现作品所概括的丰富的社会内容,发现作品所包含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发现作者‘成如容易却艰辛’的艺术匠心。”我在研究中,就是通过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分析,去力图有所“发现”的。


我在仔细阅读《红楼梦》中关于宝玉挨打一回时,注意到了小说对暴打宝玉的贾政,曾经三次写到他流眼泪,而这三次流泪,与一般的父亲打儿子,一时手重转而心疼的流泪完全不同。

经过具体深入的分析,我就有了发现,终于掘到了小说内蕴的层面,看出了曹雪芹通过这一细节,对贾政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三次流泪,一次比一次多,一次比一次哭得伤心,却又不见一丝对被打得“气弱声嘶”的贾宝玉的痛惜哀怜之情。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联系到贾政大施挞伐时“以绝将来之患”的怒吼,这藏在眼泪背后的内心隐秘就不难窥见了。

三次流泪,都是贾政在宝玉这个不肖逆子面前感到后继无人(也就是王夫人所说的“绝”) 的一种绝望和悲哀的表现。他,一个力图使行将败落的贵族大家庭能够存亡绝续的封建统治者,在宝玉这个“冥顽不灵”的“孽种”面前,既愤怒,又悲哀,既威严,又虚弱。

在宗法制度下,作为一个家长,贾政可以对儿子肆意逞威,却无法掩盖他没落阶级代表人物心劳日拙的灵魂的空虚和无助。这三次流泪,作者写来似不经意,却一下子就挖掘出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揭示出日常生活现象背后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

 

与此相关,我又分析了在同一个场面中王夫人的哭儿:

 

    跟贾政流泪相映成趣的,是王夫人的哭儿。……

    他闻讯后(指宝玉挨打之事)来不及去回贾母,也顾不得书房里有许多门客小厮(按贾府的规矩,女性主子是要回避的),立刻赶去,又是抱住板子,又是抱住宝玉,寻死觅活,心肝肉儿地大哭大闹不止。

    她是心疼宝玉吗?是,又不完全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贵族妇女也不过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工具,儿子成了她们安身立命的支柱。因此,对王夫人来说,宝玉是她一生的依靠,没有了宝玉,也就没有了依靠,没有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所以她才“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岂不是有意绝我。’”

    所以她才一边哭宝玉,一边哭贾珠:“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才一声“儿”、一声“肉”的哭道:“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她若失去儿子,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因此,她心疼宝玉,维护宝玉,实质上是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原来她怕打坏宝玉,是担心自己没有了依靠。她说宝玉死一百个也不足惜,只要珠儿活着就好,这话简直是从灵魂里呼叫出来的。

    在曹雪芹的笔下,王夫人哭儿,哭得有身份、有性格、有思想:她哭宝玉,又哭贾珠,归根结底是哭自己;她哭出了封建社会一个贵族之家正统夫人的理想和希望,也哭出了她那既可怜又可悲的地位和命运。

 

用同样的方法和眼光,我还分析过《水浒传》“风雪山神庙” 里林冲的杀人。

林冲在山神庙里亲耳听到门外陆谦等人说,要把他烧死了,拣出骨头回去请赏。这一下子,他一腔怒火爆发出来,终于奋起反抗报仇。

《水浒传》的作者写林冲杀人,也有很深的思想意蕴。陆谦等三个人原来以为林冲被他们烧死了,没想到突然从山神庙里面冲了出来,吓了一大跳。林冲先是举手用花枪(上文写林冲一路上用它来挑酒葫芦,就是伏笔)咔嚓一声,把那个差役杀死。这个时候,陆谦一边跑一边叫饶命,吓得腿都软了。

但作者并没有写林冲立即赶上去,也是随手一枪把他结果了。而是先写他去追赶已经逃了十来步的富安,同样是一枪搠倒。

他为什么要丢下陆谦先去解决富安呢?第一是因为林冲心里有数,知道陆谦跑不了。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武艺和经验在那里。第二是陆谦是他的主要仇人,必须要腾出手来重点对付。他杀了富安后,对陆谦大声喝道:“好贼,你待哪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

这时候,林冲不再用花枪了,他从容地把枪插在雪地上,用脚踏住陆谦的胸口,然后从身边取出一口解腕尖刀来(前面写这口刀是专门为陆谦而买的),在陆谦的脸上搁着,先不下刀,说:“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在作者的笔下,这相当于是林冲发表的一篇宣言,说明他报仇杀人的理由,也就揭示出这行动的正义性、革命性。可见作者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而是写他的反抗、复仇,写他思想性格的转变。


《古典小说的思想与艺术》


在作者的笔下,林冲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正气凛然。我有一段带总结性的分析:

 

所以总起来说,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有性格、有思想、有章法。什么叫有身份?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经验。什么叫有性格?他很精细,很讲究策略。什么叫有思想?就是他是为复仇而杀人,为正义而杀人,不是不明不白、随随便便就把人杀了。什么叫有章法,就是像我们写文章一样,主次、详略都要搞清楚。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详、哪个略,先杀谁、后杀谁,有个安排,这就是有章法。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学者告诉我,他读了我关于贾政三次流泪的分析,很有感触,说他读过不少《红楼梦》的论著,对细节分析得如此深透的还很少见。这固然不免溢美,但我相信他是真诚的,他确实看出了我是用审美的眼光,在思想与艺术的结合上分析古典小说,而且确曾下过一番由表及里、以小见大的功夫。

再说广。

广,是指视野、眼光要开阔,不要只看到一点,局限于一隅。按吴先生的看法,所谓广,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方面,是指要有广阔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就不可能有开阔的眼光,不可能掌握好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而历史知识的获得,不能只读正史,还要读野史笔记,要重视民间的记录。第二方面,是指对作品要作整体的把握,要着眼于全篇的人物关系,揭示出情节与情节间,人物与人物间实际存在的内在联系。

我在研究中比较注意从这两方面去开拓自己的视野。比如上文提到的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题的认识,就是联系到明中叶以后,时代思潮中“情”与“礼”的矛盾这一方面,并与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表现的思想相比较而得到的认识,这样就避免了对历史认识的片面性。对孙悟空形象的分析,我也将其放到明代市民思想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对他大闹天宫时提出的“强者为尊”的思想作出了具有历史内涵的评析。

我在辨析《聊斋志异》中《红玉》一篇的主题思想时,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周先慎先生


有人认为这是一篇爱情小说,实际是歌颂侠义精神的。我注意到了红玉在篇中前后两次出场的背景,都是男主人公冯相如在生活中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

小说开头对冯相如的介绍,我们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一是说他们“父子俱诸生”,二是说他们“家屡空”,三是说“媪与子妇又相继逝,井臼自操之。”

我在给学生讲课时,特别提出要注意“井臼自操之”这五个字,作者不是随便写的。因为按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常识,封建时代的穷书生,家中没有妇女操持家务,一切全靠自己动手,是有很大困难的。

作者在这个时候写红玉来了,我们当然有理由说,按小说的描写,她是为爱情而来,但更重要的是为帮助冯相如而来。所以在他们爱情受阻后,小说就写由她介绍一个在外貌与品德方面都与自己相当的卫氏女来帮助冯相如。

显然,爱情的终止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而只是小说主体情节展开的一个序幕。小说的思想指向其实是非常清楚的,后面写她第二次的出场,更可以回过头来证实这一点。小说是在阶级压迫的大背景下,通过一个乡村小知识分子的悲喜剧,来表现和歌颂现实生活中侠义精神的可贵。

我在《琐碎中有无限烟波——<红楼梦>的欣赏》一文中,特别列出“映射”一节,指出:

 

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艺术手法或表现技巧,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从生活的内在关联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映射就是指作家敏锐的眼光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去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深刻丰富的含义。

 

按这样的认识,我具体地分析了在“宝玉挨打”一节中,作者写了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宝玉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向她求救。这么一个小人物和细节的安排,通过映射,就表现出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的需要,为后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宝玉急切地对这老婆子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这就暗示我们,里面知道了,必然会出来制止。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众多人物的关联中,起到一种映射的作用,从而揭示出多方面的意义。金钏儿之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作者写来却颇具匠心,通过这件事和众人的反应,很有深度地表现了好几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贾府的罪恶。

第一层,是映射到贾政的身上。这个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就不经意地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小说写贾政听到金钏儿跳井这件事的时候,连想也不想就立即很不解地说:“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的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可是从聋老婆子的冷漠态度和所说的那番话里,就分明暗示给我们:

《古诗文的艺术世界》


在贾府里,像逼死人这样的事情一定是经常发生,司空见惯的,这才使得像聋老婆子这样命运同金钏儿相似的仆人,也不以为奇,而变得麻木不仁了。有这一层映射,贾政的虚伪就昭然若揭了。

第二层,是映射到薛宝钗和王夫人的身上。薛宝钗是同袭人一起听到金钏儿跳井惨死的消息的,当时袭人听了,念及“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而薛宝钗却只冷冰冰地说了一句:“这也奇了。”便立即赶到王夫人那里“道安慰”去了。王夫人对薛宝钗说:“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

王夫人是当事人,金钏儿为什么要跳井,心中应该最清楚,却偏这样说以掩盖自己的罪责。而薛宝钗则马上应和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还劝王夫人“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这里两人对金钏儿之死三次用到了一个“奇”字。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说,金钏儿是不该投井而去投井,死得不可理解,死得莫名其妙。王夫人是为自己掩盖,薛宝钗是为王夫人开脱,透过这两个人冷冰冰的对话,我们就不难想象,主子们对被压迫的奴隶们生命的这种冷酷无情的态度和处置方法,是怎样浸蚀和麻痹了那个聋老婆子的心。

第三层,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贾政的虚伪,王夫人的文过饰非,薛宝钗的冷漠无情,以及整个贾府视人命如草芥的罪恶等等,又都一齐映射到了主人公贾宝玉的身上,使他对金钏儿之死的独异特出的感情和态度,没有花费更多的笔墨,便鲜明突出地表现出来了。

贾宝玉被打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对金钏儿的惨死感到无比悲痛,以致“五内摧伤”,“茫然不知所往”,竟和父亲贾政“可巧儿撞了个满怀。”甚至连贾政的大声呵斥都没有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惹得贾政十分生气。

而在遭到一顿几至丧命的毒打之后,竟还对前去探伤的林黛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这些人”当中,首先就包括了慘死的金钏儿在内。一直到第43回,写凤姐过生日,又是众姐妹结社的头一社正日子,可是宝玉竟然不参加,也不跟任何人打招呼,一早就出门,到城外郊野去祭奠金钏儿去了。

艺术上经过这么几层映射的结果,便突显出贾宝玉的心地、感情,是多么善良!多么美好!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和具体环境里,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完整地分析和认识作品,就是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考察,就是要把不同的人物、情节、场景联系起来思考,在相互关联中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意义。我在给学生讲课时常常强调,读中国的古典名著,尤其是读《红楼梦》这样以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为特色的作品,必须视野开阔,读时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以上谈了我在古典小说研究上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不是孤立的,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没有细和广,难于达到深;而达不到深,细和广也就没有意义。因此,当我在谈细和广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同时在谈深;反过来,当我在谈深的时候,也同样离不开谈细和广。


《嫩黄之忆》


如本文开头所说,这三个特点是在吴组缃先生的教育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吴先生是作家而兼学者,有深切的创作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有这样坚实的基础,他研究古典小说的所有特点(包括这三点又远不止这三点)都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刻意追求的。我不具备吴先生的这些条件,虽然努力学习,也没有真正学到精髓,而仅仅得到一点皮毛。

当年,在北大中文系有一批中青年教师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无一不受到吴组缃先生的教育和影响。吴先生无意于形成一个在古典小说研究方面以他为代表的学派。他在生前没有谈到过,以他一贯的思想和作风,肯定地说,他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但他的文品和人品,他的论著本身,就树立了一个典范,这就必定会在学风、文风、研究方法、路数和风格等方面,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周先慎、张俊等先生合影


在2006年哈尔滨第三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上,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对北大中文系刘勇强教授的论文发表评论时说,她从刘勇强的论文中看到了吴组缃先生的影响;她又说,不只是从刘勇强的论文,还从其他北大中文系包括我和马掁方、陈熙中等人的论著中,也看到了吴先生的影响;她还说,不只是北大中文系的学者受到吴先生的影响,就是像她这样的,没有正式入门,却相当于入门的私淑弟子,也同样接受了吴先生的影响。

我们相信,吴先生的学术影响,惠及的将不只是一代学人。这种影响同样是自然的,非刻意的。无声,但深细、绵远,“随风潜入夜”似的,是一种浸润。

【相关阅读】

程毅中:试述吴组缃先生的中国小说史学术思想

宁宗一:朱一玄先生对我们的意义

苗怀明:愧对冯其庸先生

王齐洲:乐把金针度与人——张国光先生的遗产

傅承洲:周兆新老师的严与宽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