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游戏后,今年第二个游戏公司创业风口已出现

钱泓言 竞核 2024-01-18

一场属于少数人的创业游戏


当影视公司开始买量,游戏公司也开始做短剧了。


2023年,短剧进入大爆发阶段,各家短剧APP轮番上线,除了快抖腾等头部公司,不少国企也亲自下场搞短剧,大有比肩当年“千播大战”的势头。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细究短剧的商业模式,不难发现它与游戏,尤其是休闲游戏和小游戏的商业模式如出一辙:用户免费观看一定剧集后需要看广告(IAA)或付费(IAP)解锁后续剧集,一定程度上依赖买量,小程序短剧甚至要花80%-90%的票房去买量。


短剧的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周期短,可以快速跟踪热点制作上线,多重情绪而非内容……这一连串的描述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


事实上,短剧素材在如今的游戏买量素材中已不少见,《逆水寒》《凡人修仙传》《咸鱼之王》等产品都有过类似的尝试。另一方面,面对尚处于复苏中的游戏行业,也有部分游戏公司跟上大潮,在无产品可发的情况下把发行团队拉去做短剧,为公司开辟一个新赛道。


千“剧”大战,游戏公司的新选择


2023年能被称作“短剧元年”,原因在于短剧逐步脱离短视频平台开始走向APP和小程序化,小程序短剧高度依赖买量,而短剧APP更加中心化,大多是掌握版权、流量、资本的公司下场竞争。像近期长挂App Store免费榜前几名的河马剧场和红果短剧,就分别出自中广电传媒有限公司和字节跳动之手。


据新腕儿统计,在苹果商店搜索“短剧”,大约有24款APP,它们的付费模式、界面设计、背景各不相同,而在这24款APP中,闪动星剧场和昶飞剧场这两款便是出自一家华南的游戏公司。


图片来源:新腕儿


和短剧APP的名字一样,其背后的公司便是昶飞游戏,如今公司的游戏品牌已经更名为紫菲游戏。


紫菲游戏曾经发行过《葫芦娃》、《少年宝莲灯》等游戏产品,其中《葫芦娃》2017年的营收突破5亿元,甚至成为了当时腾讯社交广告游戏白皮书实战版中的唯一案例,而那时的紫菲游戏还叫作四九游。



从紫菲游戏过往的发行线来看,其主力产品大多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授权的国漫IP产品,说明公司本身拥有一定的影视行业资源。


公司最近一次发行的拳头产品是2021年6月上线的《少年宝莲灯》,游戏已于今年5月停运,而《葫芦娃》的续作《葫芦娃2》目前仍未上线,可以说游戏业务营收短期内存在一定压力。


笔者了解到,傲世堂(《葫芦娃》研发方)还正在研发一款SLG游戏将交由紫菲游戏发行,不过因为国内游戏市场竞争太激烈,加上版号等不确定因素,准备走先海外再国内的策略。


总体来看,紫菲游戏的主要游戏业务多聚焦于发行侧,有丰富的素材制作、买量投流等发行经验。笔者获悉,紫菲游戏在疫情期间已经进行过一轮裁员,不过公司整体上还有百人规模的发行团队,而过去两年间游戏产品出现断档,所以将发行团队拉去搞短剧来支撑公司营收也是情理之中的选择。


“国内游戏行业太卷了,好的产品又难做,大家都会去做一些副业,搞一些新的突破口,”一位资深从业者告诉竞核,“特别是广州这边的厂商更加追求利润一些,所以都开始搞副业,短剧看起来跨界,但整体逻辑还是去打互联网的用户而已。”


不过,随着短剧市场大火,短剧这个副业似乎开始有些要变成主业的苗头。


做短剧也得搞垂直细分品类


比起国家队和抖快腾这样的“大玩家”,中小的游戏公司选择和他们正面“硬刚”显然并不明智,而昶飞游戏(由于短剧业务仍使用昶飞的品牌名,故相关部分以昶飞游戏为主体做叙述)给出的答案是找细分赛道。


前文我们提到昶飞游戏目前推出了两款短剧APP闪动星剧场和昶飞剧场,查询后笔者发现,闪动星剧场目前似乎没有提供安卓下载渠道,也没有上线小程序版本,只上架了苹果商店。


而昶飞剧场存在安卓下载方式,也上线了微信和抖音小程序,但微信小程序版本功能十分简陋,只有少量剧集内容介绍,并不能观看短剧;抖音小程序功能比较完善,几乎和APP版本无异,可见昶飞是将APP和抖音作为了自己的主阵地。



昶飞剧场此前主推的剧集是《回档1990》粤语版,原片流水近亿,昶飞发挥其地域优势,在原片基础上重新配音进行二创,于粤语地区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取得一定成功经验后,昶飞优先选取三个月以前的爆款短剧重新配音,以每个月3-4部的节奏持续发行粤语短剧,充实剧库。同时粤语俚语的素材调用,也能在买量投放中吸引到精准用户。


据了解,昶飞短剧的副总、内容制作总负责人彭新智是《外来媳妇本地郎》中“三哥”的扮演者,与广东电视台等粤港影视有较好关系,有成熟的配音、影视团队资源,这也是他们选择粤语细分赛道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昶飞游戏旗下的游戏产品《葫芦娃》手游还在5月时给闪动星剧场导过一次流,用户下载短剧APP可以获取《葫芦娃》手游专属福利。这倒是和我们一贯认为的“短剧给游戏导流”思路相反,不过短剧正火、游戏难做,谁赚钱谁占主导倒也顺理成章。


短剧+游戏,流量还是营收?


整体来看,短剧的商业逻辑和小游戏十分相似,特别是小程序短剧依托的平台都和小游戏一致。而精通买量的华南厂商大多都有成熟的真人素材制作和买量投流经验,在游戏买量价格整体上涨、产品出现断档的情况下布局短剧业务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即便不亲自下场,用户飞速增长的短剧APP和短剧小程序也是游戏公司不可忽视的营销阵地。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最近半年内,一半以上的短视频用户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其中青年用户的收看比例为57.9%。


仅2022年,芒果TV单部短剧播放量已超过6亿;快手的短剧日活跃用户也增长到了2.6亿;根据抖音公开数据显示,其短剧的日去重用户数在1亿以上,每年新增约1000部短剧。抖音短剧在2023年春节档播放量超150亿。


某种角度上来说,由于小程序短剧也需要大手笔买量导流用户,且内容大多是带有爽感、反转的真人剧情,和部分游戏的真人买量素材类似,且剧情上更有看点,会对游戏获客产生一定挤压。


据一位投流从业者透露,小程序游戏的大盘消耗大概在1亿到2亿,小程序短剧基本已经到游戏的一半了。这对小游戏厂商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今带有游戏内容、游戏植入甚至以游戏IP为主题的影视剧屡见不鲜,但以游戏为主题或是将游戏内容植入到剧情内的短剧整体还是较少。在不少短剧APP和小程序中,龙王、赘婿等“王道”短剧占比并不少,这和部分游戏的真人买量素材重合度较高,完全有将其打造成游戏专属剧集或联动剧集的潜力。


早在2021年,网易旗下的《劲舞团》手游就和短剧《恋爱吧,游戏君》进行过合作。该剧将世界观设定为乙女向恋爱游戏的穿越题材,以游戏界面形式介绍4位不同类型的男NPC。在游戏过程中女玩家能够听见NPC心声,每通关一个关卡便可解锁服饰搭配,不同场景有不同的BGM,通过游戏还能解锁NPC更多动作。



相对来讲,当时的短剧行业不够成熟,《劲舞团》手游和《恋爱吧,游戏君》的联动也没有直接上升到剧情内容层面,不过凭借其破5000万的播放量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


到了被称作“短剧元年”的2023年,短剧和游戏的联动确实出现了一些突破。在《原始传奇》三周年庆典上,贪玩游戏正式推出了由钟丽缇主演的短剧《行会风云之虎啸龙吟》,整体剧情、场景设置都为游戏本身服务,和传奇游戏本身一样强调爽感,玩家还可以在观看短剧时领取专属礼包码,营销与福利兼具。



笔者先前了解到三七互娱、诗悦网络等广州厂商也在布局短剧业务,目前尚未有明确动向。但可以预见的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短剧平台会成为一批新的流量聚集地,同样也会成为游戏公司重要的营销阵地之一,对游戏厂商来说,做APP、做小程序可能并不是人人适用,但做内容、做联动、做营销或许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那么短剧平台会成为游戏发行买量全新渠道吗?一波儿游戏发行公司又会否摇身一变成为短剧制作公司?我们暂时无法解答这些问题,但答案肯定就潜藏在这些吃螃蟹的公司身上。


*爆料丨合作丨招聘:点击阅读原文或戳微信号  luoxuanwan111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游戏后,今年第二个游戏公司创业风口已出现

钱泓言 竞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