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凤敏 孙红艳 邵建东 |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阻碍与破解进路

奋进的 大学教育科学 2024-02-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更方便哦!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阻碍与破解进路
孙凤敏 孙红艳 邵建东
作者简介:孙凤敏(1992-),女,山东临沂人,教育学硕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研究;金华,321007。孙红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杭州,310018。邵建东(通信作者),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华,321007。(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第3期 P120-127)



摘要:职业本科教育是政治、经济与教育发展交互作用的产物,是“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和“本科教育的职业类型”的辩证统一,也是一个由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学生等利益相关者通过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复杂系统。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已形成多元化的实践发展逻辑,但整体进展较为缓慢,存在着制度供给“滞后”、发展路径“迷失”、目标定位“模糊”、观念偏见“泛化”等现实阻碍,制约着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对此,亟需通过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提高制度供给的时效性;构建部省联动的“两维递进式”推进机制,科学确立发展的主渠道;正确处理“变”和“不变”间的辩证关系,明确办学方向与培养定位;充分发挥职业本科教育的“领头雁”作用,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现实阻碍;破解进路;类型特色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更是吸引广大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磁力引擎,已成为国家的鲜明导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明确强调“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同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在此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日益受到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的关注,但各种观点众说纷纭,对其内涵、发展路径、办学定位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职业本科教育理论上的不确定性,导致实践层面存在各种误解与困惑,使其停留在茫然摸索阶段,亟需深入开展研究。因此,本文从职业本科教育的学理分析切入,澄明“为什么办”“是什么”“谁来办”“谁来读”等基本问题,深刻分析制约其稳步发展的阻碍性因素,探寻稳步发展的合理化进路,以期为我国实现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建设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职业本科教育的学理阐释

与澄明


职业本科教育在我国是新兴产物,研究和实践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少学校和家长对职业本科教育也存在认知模糊或认识偏差,亟需从学理层面进行澄明。这对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具有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缘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发展交互作用的产物

职业本科教育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政治基础、经济根源和教育发展诉求。一是国家多项利好政策驱动的产物。我国已经出台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为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路径指引。在政策的推动下,职业本科教育在我国逐渐“破土生根”。二是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的必然选择。正如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所言,“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症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职业本科教育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层次结构变化对职业教育纵向结构和人才规格的要求体现,背后有着深刻的产业根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新产业形态。纵观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均将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优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选择,且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了先发优势。三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职业教育期盼的关键一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长期不合理,高校“同质化”问题严重,导致人才供需结构失调和严重的结构性就业问题。近年来,从“示范(骨干)校”到“优质校”再到“双高校”,我国以职业专科教育率先改革引领带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高于普通本科毕业生,对于解决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这一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以“专科层次”为终端的职业教育已难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他们对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追求更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寻求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着强烈的愿望。

(二)基本内涵:“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和“本科教育的职业类型”的辩证统一

职业本科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一种兼具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征的“跨界”教育形态,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类型性。这两个属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二者共同决定了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其一,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延伸到本科层次的教育,直接反映的是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承上启下的教育层次,向下与职业中等教育、职业专科教育相衔接,向上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职业本科教育不是职业专科教育的“加长版”,其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宽度、深度和高度都要优于职业专科教育,即职业专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实践技能要求上明显高于理论知识,而职业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理论知识要求上要略高于实践技能或基本持平(见图1)。其二,职业本科教育是本科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其本质是“实践性的”,是“深深扎根于职业实践、围绕职业岗位变化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我国本科教育的类型在不断分化,呈现从单一的普通本科教育转向普通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等多种类型共存的多样化发展局面。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也曾提出:“各国高等教育都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形势,因而都有向多样化结构发展的倾向。”我国已从国家层面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地位同等重要的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因此,职业本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只是教育类型上的区别,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两者有性质之别,而不必有年限与程度之差”。普通本科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职业本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二者的教育逻辑有着本质性差异。职业本科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职业导向,遵循能力本位的工作体系逻辑,基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需求逆向设计课程体系,注重技术技能的复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普通本科教育的“改良版”,其逻辑起点是学科导向,遵循学科化的知识体系逻辑,强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注重应用研究。

(三)参与主体: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

职业本科教育是一个由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学生等利益相关者通过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复杂系统(见图2),其功能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需求各不相同,各方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是一种典型的“合作博弈”。各利益相关者被嵌入在职业本科教育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节点上,通过各自的行动策略对合作收益、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发挥着主导功能和决定性作用,对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政府既要制定法律法规制度明确各主体的责权分工,规范引导职业本科教育的开展,又要破除管理障碍,理顺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利于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运行管理机制,支持和帮助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以提升行业共同利益为目的,在校企合作方面发挥着协调组织的作用。学校与企业是校企双元育人的利益共同体,也是职业本科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校企双方肩负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重要任务,共同负责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等,也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二者的合作博弈是以人才为纽带展开的,学校的利益是培养出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并借此得到政府、社会的认可;企业的利益是获得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这种合作只有给校企双方都带来实际效益,才可能深入、长久地开展下去。学生是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目前,职业本科教育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专科学校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他们在知识储备、技能基础、学习经历、学习需求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生源的实际状况,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材而练,办“适合学生的教育”,而这些均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


二、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现实阻碍


在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先后出现了四种路径:“转型”(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合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高职四年制本科专业)、“升格”(高职院校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开展试点)、“转设”(部分独立学院独立转设或与高职专科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本科院校)。然而,这些整体进展较为缓慢,处于“遍地开花难结果”的尴尬境地。职业本科教育在制度供给、发展路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观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阻碍其稳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制度供给“滞后”

职业本科教育的制度供给滞后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的常见现象。但是长时间滞后必然会导致制度延误成本和政策调整成本急剧上升,致使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无序、内部运行紊乱,甚至使其长时间停留在摸索层面。制度供给滞后包含两个层面:制度出台相对于制度需求的滞后;制度出台后在实际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各主体的博弈行为导致的新制度无法发挥作用而出现的制度供给滞后。职业本科教育的制度供给无论从制度出台还是贯彻实施上均具有极大的滞后性。一是标准体系不完善。尽管我国已出台了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目录、设置标准、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等,但很多标准、指标要求仍具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影子,类型教育特色不够突出。同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学位授予标准等还处于缺失的状态,严重制约着职业本科教育的落地建设。二是纵向衔接、横向融通的制度保障不健全。目前,职业本科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缺乏衔接起来的纽带——职教高考制度。同时,在人才培养上也缺乏贯通的一体化设计,难以保证三者人才培养的连续性、衔接性。此外,我国尚未建立系统完整的国家资历框架,职业本科学校与应用型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等方面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三是地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各地对于职业本科教育的政策落实力度不到位,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和协作机制,缺乏有力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政策,在引导、支持、管理、规范、宣传力度等方面均不到位,存在“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不通等问题。

(二)发展路径“迷失”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路径复杂、办学主体多样,至今仍未确立发展的主渠道,可以说是陷入了发展的“迷局”。不同路径下职业本科学校之间存在巨大的异质性,“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和定位各不相同”,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一是“转型”排斥反应严重。由于“学科逻辑”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组织场域中占主导地位,“应用逻辑”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导致普通本科学校始终存在“不想转”“转不动”“转不成”的问题,难以转变原有的办学基因。二是“合办”在夹缝中发展。“合办”是“原则上高职专科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政策下的一种“曲线救国”式的探索。由于职业专科学校没有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的授予权,使其在人才培养各方面受到普通本科学校的制约,沦为“贴牌加工厂”或“代加工厂”。三是民办“升格”招生遭遇“爆冷”。自2019年开始,教育部先后公布批复了21所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学校,它们由20所民办、1所公办职业专科学校升格而成。这些民办试点学校办学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在招生方面也遇到了较大瓶颈,不仅投档分数低而且招不满学生。如2021年陕西两所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学校的本科二批(理科)正式投档最低分均为341分,是陕西省理科二本最低控制线,其招生计划分别为1104个、1156个,但投档人数分别仅有305个、719个。四是“转设”面临质疑和办学挑战。2021年,浙江、江苏等地独立学院的学生和家长强烈反对转设为职业本科学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导致相关院校转设被迫暂停。同时,已转设学校也面临严峻挑战:独立转设学校面临着由科学逻辑向实践逻辑、由学科体系向工作体系转变的挑战;合并转设学校存在着机构合并与内在融合、教师分流与理念认同、相关主体利益纠纷、资源整合难度大等多方面的矛盾与挑战。综上来看,现有路径下的职业本科学校办学基因各不相同,虽然在政策的推动下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呈现出一种“无中心”的异质化状态,亟需明确发展的主渠道,走出“迷失”困境。

(三)目标定位“模糊”

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对“人才培养应然价值和实然选择的理性判断”,“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规格和水平”。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职业本科教育办学定位的核心,也是学校办学要解决的第一要务。然而,职业本科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对于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一是国家层面定位较为笼统。《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中指出,职业本科教育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定职业教育定位、属性和特色,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对过于宽泛,尚未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具体画像,存在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职业专科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差异性不明显的问题。二是学校层面定位理解不清。基于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33所职业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发现,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但也存在“高等技术应用性、技术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高素质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等多种多样的表述(见表1)。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些职业本科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解不到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三是专业层面定位存在“同质化”倾向。调研发现,大部分职业本科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缺乏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规格的区分度不高。其根本症结在于忽视了区域发展需求和专业自身条件所应持有的多样化发展观,从而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现了“同质化”现象。

(四)观念偏见“泛化”

当某种观念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并在群体中扩散时,其不再仅仅是观念,而是社会结果,将会影响社会制度、规范等。在我国,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早已超出个人层次,对社会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错误观念甚至“泛化”到职业本科教育,严重影响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进程。一是囿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整体上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我国“重道轻技”“重普轻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鄙薄职业教育的“文化惯性”。二是拘泥于刻板印象的束缚。“差生的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失败者的教育”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固有的刻板印象。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职业教育变成了“掐尾”和“兜底”的教育,更是加剧了职业教育符号性的“污名化”。“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去读中职,考不上本科的学生才去读高职”,“高考落榜了,没办法才让孩子去职业院校学习技能”,这些都折射出职业教育在学生和家长们眼里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三是困于偏见的“泛化”。由于社会长期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一些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本科教育存在误解和抵触。因此,如何扭转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消除家长、学生对职业本科教育的焦虑和顾虑,是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挑战。


三、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进路选择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谋求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稳步发展不仅是数量、规模上的要求,还有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深刻把握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多措并举探寻稳步发展的路径,搬走阻碍发展的“绊脚石”,使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提高制度供给的时效性

“摸着石头过河”是顶层设计的基础,顶层设计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指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是我国社会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基本规律,也是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根本保障。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虽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整体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面对制度供给滞后的困境和稳步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不仅需要从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与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不断缩短职业本科教育制度建设的“滞后时差”。一是加快研制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学位授予标准等各项标准,并在院校落地实施,充分发挥标准在职业本科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稳步推进“职教高考”制度改革,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源完善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职业本科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入学方式,切实提高职业本科教育的生源质量,从源头上改变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三是逐步建立系统完整的国家资历框架,有效推动职业本科学校与应用型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等,从而深化职普融通。以上这些都是支撑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制度,也是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现实制度需求。

(二)构建部省联动的“两维递进式”推进机制,科学确立发展的主渠道

“部省联动”是教育部与省级政府协同推进的一种管理机制,也是推进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部与省级政府要做好政策保障衔接,形成“两维政策联动区域”,共同推进政策落到实处,形成协同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合力。从教育部层面来看,不仅要统筹规划现有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还要进一步探索适合发展的新渠道、明确发展的主渠道,形成“一主多元”的发展格局。一方面,要针对现有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参差不齐的实际,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和改革方案,加强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支持。另一方面,要按照“质量为先、总量控制”的原则,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如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公办高职学校独立升格举办职业本科学校或开设职业本科专业,并使其成为发展的主渠道;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高水平工程类大学设立职业本科教育二级学院或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扩大职业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增强社会吸引力。从省级政府层面来看,要在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要求的同时,明确自身履行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主体责任,认清省内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路径因地制宜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和开展督导评估,从而促进省内职业本科学校明确定位、深化改革、强化优势、协调发展。具体包括:引导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学校尽快完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引导合并转设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切实把办学理念和方向相统一,全面促进队伍、专业等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发展实质性融合;引导由优质公办高职学校独立升格的职业本科学校或开设职业本科专业的学校加快推进专业升级改造,坚持“注重传承、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方针,打造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样板专业;引导举办职业本科教育的应用型本科学校、高水平工程类大学依托已有学科、资源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应用的新优势。

(三)正确处理“变”和“不变”间的辩证关系,明确办学方向与培养定位

深刻领会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变”与“不变”,对于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培养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固有的类型属性不能变。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延伸到本科层次的结果,依然未超越或脱离职业教育的类型范畴,必须赓续“职教基因”。然而,高等教育系统就像是一个蛇形的实体,头部是最有声望的学校,中部是声望稍差的,尾部是声望最低的,中部和尾部的学校模仿更有声望的大学已成为生存法则,从而导致“学术漂移”和同质化现象严重。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适度地向其他本科高校学习借鉴有助于更快地发展,但要警惕陷入“学术漂移”的陷阱。因此,职业本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保留“职业”特色,保持“类型”属性,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不变、培养模式不变、特色发展不变”。二是对标本科教育升级转变。第一,人才培养定位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转变。相对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应更加突出“知识性与应用性的复合、适应性与可发展性的复合、创新性与素养性的复合”。第二,软、硬件办学资源向更高配置转变。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能否真正落地,需要有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保障。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优化职业本科教育资源配置,做好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建设需求与相关资金的统筹和对接。学校要积极与行业头部生产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一支既胜任教学又善于解决复杂技术难题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增强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后劲的关键。第三,服务能力向引领产业发展转变。职业本科教育在社会服务能力定位、供给层次上不能仅限于适应当前产业需求,专业要瞄准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布局,技术服务要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技术工艺、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迭代创新,引领带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充分发挥职业本科教育的“领头雁”作用,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本科教育是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领头雁”,被赋予了引领带动整个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职责与使命。这是遵循稳步发展规律、突破社会观念桎梏的必然之举,也是扭转职业教育“边缘生存”局面的关键。一是要练好职业本科教育的基本“内功”。职业本科教育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前提要练好“内功”。这是职业本科教育的立足之本、生存之本、竞争之本,也是影响吸引力的核心因素。因此,职业本科学校要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形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卖方市场,从而吸引更多高素质、有兴趣的学生选择职业本科教育。二是要塑好职业本科教育的外在“形象”。“内功”与“形象”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不可或缺。一方面,要大力宣传职业本科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好《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等有力政策的解读,让社会各界认识、认可职业本科教育。同时,要广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努力引导社会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新风尚,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动员各部门、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加强对职业本科教育理论研究或参与政策研究,构筑职业本科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努力打破理论的“失语”困境。三是要发挥好职业本科教育的“领飞”作用。即在促进职业本科教育自身高质量稳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的有效衔接,构建“资源共享、专业融通、学段衔接、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实行本科带专科、专科带中职的运行模式,形成纵向梯度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带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彻底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结语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集中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引领职业本科教育实践发展的科学指引。尽管职业本科教育已形成多元化的实践发展逻辑,但实质性进展较为缓慢,在制度供给、发展路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观念等方面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离稳步发展还有一定距离。如何实现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社会充分衔接、良性互动,才能不断形成合力、增强动力、提高能力。当下,要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就要深刻理解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丰富内涵,清醒认识蕴含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阻碍挑战,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要求,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制定到学校办学、从练好内功到社会认可,多措并举探寻稳步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略)

 


大学教育科学


● 扫码关注我们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点个在看分享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孙凤敏 孙红艳 邵建东 |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阻碍与破解进路

奋进的 大学教育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