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疫情来时靠互联网,疫情过后骂互联网」

数字力场 鱼眼观察 2022-05-30

这波疫情,是「重估」互联网价值的窗口。

撰文 | 佘宗明


「上海疫情过后,不要再对互联网资本喊打喊杀了好吗?」10天前,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发出呼吁。


这份呼吁,激起的舆论反馈大概率是「理都懂,然并卵」:


疫情是「伤疤」,看不了病、吃不上菜是「疼」,互联网在疫情期间给人们奉上了「止痛药」。


但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人的秉性,疫情过后,很多人会继续骂互联网,「路灯挂饰论」也会虽迟但到。


在这方面,互联网的境遇不会比部分媒体好太多:许多人都是平时骂媒体,出了事找媒体,事情解决了继续骂媒体。


即便如此,我仍希望,各方对互联网能嘴上留情,不要「疫情来时靠互联网,疫情走后骂互联网」。


如果说,俄乌冲突里「坦克VS比特」的场景,已彰显了互联网的作用,那毫无疑问,上海这波疫情再次验证了互联网的价值,也揭示了两个道理——


要永远相信市场。


以及,中国社会离不开互联网。


01  

品玩说:「互联网公司不是救世主,但它们此刻在上海」。


将时间倒推至2020年2月,这里的「上海」可以替换成「武汉」;推至2021年7月,「上海」可以替换成「郑州」。


每当此时,「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的歌德体句式总会铺天盖地,只不过,它很少跟互联网扯上边。


但疫情下,互联网确实给抗疫保供做了很多助攻。


▲图片来源:上海官方发布截图。


在那些疫情灾情场景中,互联网企业的确没法像好莱坞英雄大片里的「××侠」那样,动不动就「拯救世界」。


但在这些特殊时刻,互联网总是最靠谱的抗疫救灾力量之一,有时候甚至可以去掉「之一」二字。


02  

很难想象,要是没有那些外卖员快递员,没有本地生活服务模式与物流动脉,没有线上社群连接,当下的防疫会是个什么样子。


在那些「原地静止」「全域静默」「减少非必要出门」「临时社会面管控」「静态/围合管理」的要求下,人们的吃喝怎么保障?


当吃饭问题都成为难题时,人们的求助又该通过何种方式传递?


这些问题必然会接踵而至。


而互联网即是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


边码故事就写道:互联网企业供应的数字基础设施和线下物流系统,改变了原有结构,重建了本地社会生活服务网络,重构物流供应体系,重塑了都市社群连接。


都知道,封城状态下,上海的生活物资保供会面临极限压测。


而将那些物资运往上海的,正是智慧化供应链与物流网络。


都知道,上海人不缺菜,缺的是末端配送在「最后一公里」的打通。


而把菜送到需要者手上的,就是那些骑手团长等。


▲视频截图。


都知道,疫情之下需要人们互帮互助,这需要协作网络。


而那些线上社群,就将人们连接在了一起,将那些求助信息及时扩散了出去。


不能说,因为有了互联网,上海人就完全不用担心「断药断粮」。


但可以肯定的是,若是没了互联网,上海人的「断药断粮」情况一定会来得更严重和紧迫。


03  


在我看来,互联网在疫情中最大的价值在于:


当「管制-市场」的动态平衡被骤然打破时,它能成为市场退场后的些微填补。


上海经济发展程度那么高,为什么还会出现「买菜难」问题?


因为封控管理在光谱上跟「计划」处于同一侧。


它的另一侧则站着「市场」。在市场的自发-扩展秩序受到冲击后,资源配置效率必然大为降低,供需自然也就难以及时匹配。


被称为「经济学良心」的阿马蒂亚·森就说过,饥饿不是因为现实世界中缺乏食物,而是「因为人们的所有权组合及其交换权利集合中缺乏获得食物的机会」。


听起来很拗口是不是?


说白了就是,饥荒不是因为粮食短缺,是因为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更进一步讲,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搁浅。


在疫情中,互联网之所以能在保供上发挥些许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为市场而生的。


在需求扎堆喷涌而市场接近停摆的情况下,它让那只「无形的手」还没完全失灵。


04  


由此而来的启示就是:


该「重估」中国互联网的价值了。


说重估,不是要高估,而是要正视。


中国互联网的形象,这两年无疑遭遇了滑坡。


以前它是「小甜甜」,代名词有一堆,如新引擎、新动能;现在它成了「牛夫人」,各种不受待见。


对互联网的鞭挞,主要集中在了两点上:


1,它不够「硬」。


硬科技不足,含「卷」量管够。


2,它不够「实」。


虹吸产业资本,挤压实体经济,成了其罪状。


但总有那么些时候,互联网会让我们王境泽附体:


你嫌它不够硬?可恰是那些软科技,在上海人们买不到菜的时候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原来人们说社区团购「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说当日达助推内卷,可要不是它们,网上的求助帖还会来得更多——4月10日,上海市场监管局就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社区团购」为助力市民生活物资保障,解决保供「最后100米」发挥了积极作用。


原来人们批平台是太多中国基建优势与劳动力红利的得利者,可要不是那些外卖员快递员,社会末端的毛细血管恐怕会流动不畅。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制图。


你嫌它不够「实」?可事实表明,互联网不光已嵌入实体经济,还已是新型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线上/线下」二分法,早已被数实融合给Pass掉了:互联网不是对人们真实生活的补充,而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有些人说:部分国民级应用和大型互联网平台,已成了「水电煤」式的存在。


这话只对了一半:互联网平台遵循的是商业逻辑,拿水电煤的标准去打量它,难免会发现二者间的巨大差异。


但它们也确实充当了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技术底座的角色。


很多人也许不懂供应链,不懂云计算,不懂前置仓,不懂智能分拣。


但他们肯定见识过网购带来的改变,享受过「24小时达」的便利,目睹过疫情期间骑手们的街头穿梭,看到过「互助文档」的网络流传。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往往就是这样:


偶尔会是爆炸式的,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润物细无声的、浸入式的。你没发现其价值,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因为你习焉不察。


05  


这么说,不是要把互联网坏的也说成好的。


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利弊两面都有。


这决定了,当我们想肯定数字经济的价值时,我们能找到太多可以印证的数据;当我们想批互联网时,我们也能找到一堆可资佐证的材料。


怎么看互联网,很多时候,与其说取决于互联网,不如说取决于我们想要怎么看它。


在互联网热火朝天那几年,它被捧得有些过了。


可如今,它显然被踩得太厉害了。


在消极性偏差下,许多人对互联网资本过度敏感,把什么问题都塞到「无序扩张」的框架下,把原本在市场范畴的问题归入某些道德化或政治化脉络中,随之而来的主张就是:有事没事,得「强化监管」。


可他们忽视了两点:监管也有代价「尾随」;互联网是难得的阳光产业。


他们不知道,他们眼中许多所谓的「资本扩张」,恰是他们生活便利度的铺垫者。(当然了,破坏市场经济规则、造成了强烈负外部性的「扩张」,仍是监管该对准的靶心。)


06  


重要的道理该说300遍:不要「疫情来时靠互联网,疫情过后骂互联网」。


有意思的是,就在前几天,某头部电商平台负责人发朋友圈说:要开足马力尽最大努力支持上海。


之后却因物资运不进去,被骂作「渣男」。


「渣男」确实该骂,可人家实冤:人家明明是被现实棒打的「鸳鸯」,怎么就成了始乱终弃、不守承诺的「渣男」?


真要是渣男,人家至于用「自杀式物流」来自证清白吗?


说到底,很多事,「殆天数,非人力之可为也。」


*封面图来源:《请输入搜索词:www》剧照。

✎作者 | 佘宗明
✎运营 | 李玩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转载须经许可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rabgogo88
或手机号:17682324259


 往期精彩回顾 


真的,该对中国互联网多些信心了


 ©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