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0年春季刊目录及摘要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简介


主办: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主管: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主编:卢丽安

副主编:陈靓


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CSSCI来源集刊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0年春季刊目录
  • 语言学


神经认知语言学 “关系网络理论” 的多维性探讨 陈豪;梁倩 

论汉日 “出” 类动词的语义图式差异 —— 从 “进入宇宙” 和「宇宙に出る」的对应说起 杨晓敏

英语量词浮游现象的界面研究 王晨 

根据音系学:一种以语音为基础的音系学理论 周峥东;马秋武 

构式语法的量化分析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构式语法研究》述评 张艳;郭印



俄罗斯文学专栏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对古罗斯文本的接受 安·阿·列舍托娃 (著);李新梅 (译) 

改革年代俄苏文学研究的变迁 陈建华

当代俄罗斯文坛上的 “最后一个苏联作家” —— 波利亚科夫早期小说创作论 张建华

熟悉而又陌生的果戈理 —— 纪念19世纪俄罗斯作家尼·果戈理诞辰210周年 任光宣


外国文学

论扎迪·史密斯新作《摇摆时光》中舞蹈的多重隐喻功能 王卓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贺骥
戍边、通婚与杂合 —— 吉卜林与戴弗英印叙事中的殖民主义道德再教育 徐彬
从《反美阴谋》看虚构历史的现实意义 李锋 
石黑一雄《浮世画家》的政治启示 | 刘富丽羽龙
犹太人的求异思维与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 翟乃海
《格列佛游记》:18世纪英国讽刺与社会想象 胡振明
皮·骨·心 —— 维多利亚小说中的颅相学叙事 张秋子
麦克尤恩《儿童法案》的交往内涵 王洁
对君主问题的再思考:《李尔王》的马基雅维利式解读 王骁
《梦游之地》中的魔幻化战争书写 —— 兼论米亚·科托的魔幻现实主义 吴秀龙

  • 翻译


杨宪益、戴乃迭的译者惯习比较探析 汪宝荣李伟荣
传统与现代之间:从《彭士诗十三篇》看吴芳吉的诗学主张 陈鸣曦;王改娣
周煦良英诗翻译与中国新诗诗体建设 马冬梅
“再创作” vs “再阐释” :《金瓶梅》英译本语体变异动因分析 赵朝永
“中国模式” 下的选择性接受:毛姆中国译介的选材与接受偏差 付艳艳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0年春季刊摘要
  • 语言学


神经认知语言学 “关系网络理论” 的多维性探讨

陈豪 ① 梁倩 ②

① 复旦大学

②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


摘 要本文将以兰姆神经认知语言学 关系网络理论RNT)为着眼点,探讨该 网络” 构建的神经认知语言体系的多维性,并将其同自然语言处理(NLP)中深度学习基础网络的多维性相比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关系网络的基本概念;二、关系网络的多维性;三、计算机语言系统多维性探讨(花园幽径句多维性简析);四、深度学习基础网络的多维性在关系网络中的体现等。本文认为:RNT作为具有跨学科属性的研究对象能更好地突破存于神经生物学和计算语言学之间的壁垒,对其多维性的思考将为语言网络观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神经认知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关系网络理论;语言网络观;深度学习网络


论汉日 “出” 类动词的语义图式差异

—— 从 “进入宇宙” 和「宇宙に出る」的对应说起

杨晓敏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摘 要:汉语 “出/~出” 和日语「出る/-出す」形态、语义相近,但两者的语义图式在 “终点” 能否得到焦点化上存在差异。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回避使用「-出す」、以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错误使用 “~出” 的现象便与这一差异密切相关。此外,本研究通过历时性考察发现,汉语 “出/~出” 和日语「出る/-出す」的语义图式差异与汉语的语义图式演变相关,这一结论将为汉日同形异义词的对比研究及语义习得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出” 类动词;语义图式;演变;对比研究


英语量词浮游现象的界面研究 

王晨

南京大学


摘 要:本文借助界面的视角重新分析了英语量词浮游现象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解释:内论元合并位置实际在动词之上,因此在没有V-v提升的被动和非宾格结构里被搁浅在原位的量词无法出现在动词之下;DP如不能在移位落点获格,就必须在PF层面通过格传递获得FQ的格;英语代词在语音层面只有主格宾格两种形态,因此如果通过of获得宾格,就只能移位在语音层获格。这一分析说明精确描述界面规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的问题,是句法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句法;英语;量词浮游;界面


根据音系学:一种以语音为基础的音系学理论 

 周峥东 马秋武

复旦大学


摘 要:根据音系学主要是由组合赋值模块、根据理论模块以及参数化规则理论模块三个音系子模块构成的。其中,根据理论模块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根据理论模块可以分别与另外两个子模块发生交互作用,很多音系现象便是通过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获得解释的。具体地说,根据理论模块与组合赋值模块交互作用,不仅能够预测某些类型的音段系统,而且还能获得结构保持原则与对立性不充分赋值理论的分析效果。根据理论模块与参数化规则理论模块交互作用,则可以预测特定类型的音系规则以及中立性。

 

关键词:根据音系学;组合赋值;根据理论;参数化规则理论


构式语法的量化分析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构式语法研究》述评 

张艳 郭印

 青岛理工大学


摘 要:构式语法正朝着更严密的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发展。本书基于多个语料库数据,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研究框架,围绕句法语义界面,展开了多层次的量化分析研究,多角度验证了构式语法的理论价值,分别从频率与概率统计、配式分析、多因素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的角度展开。本书主要有三方面鲜明特色:1) 旗帜鲜明采取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研究框架;2) 根据统计分析的复杂度,采用不同层级的配式分析研究方法;3) 面向以类型学为参照的历时与共时结合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构式语法;量化分析;配式分析;概率



俄罗斯文学专栏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对古罗斯文本的接受  

安·阿·列舍托娃 (A.A.Reshetova) (著) ① 

李新梅 (译)

① 叶赛宁梁赞国立大学文学教研室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20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对古罗斯各种体裁文本中的形象、主题和情节的接受。20世纪是掌握古罗斯文学传统及体裁的新阶段。早在白银时代,这些传统和体裁就被文学家们掌握,比如诗人М. 沃洛申、А. 勃洛克、С. 叶赛宁、В. 马雅可夫斯基,小说家А. 列米佐夫、И. 什梅廖夫、Б. 扎伊采夫,以及20世纪上半叶作家В.沙拉莫夫和下半叶作家А. 索尔仁尼琴。在解决这一研究问题时,价值角度分析至关重要,因为这一分析角度不仅使关于互文的定义和阐释有了意义,而且使阅读的深度和艺术性有了意义,也使中世纪源文本在20世纪文本中的变形有了意义。

 

关键词:艺术接受;古罗斯文学;20世纪俄罗斯文学;互文


改革年代俄苏文学研究的变迁 

 陈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俄苏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前20年从荒芜走向重建,后20年则由振兴走向繁荣。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一学科前后20年的变迁以及各自的特点进行提纲挈领的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俄苏文学研究;改革年代;两个二十年


当代俄罗斯文坛上的 “最后一个苏联作家”

—— 波利亚科夫早期小说创作论

 张建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 要:享有 “最后一个苏联作家” 称谓并以此为荣的波里亚科夫是当代俄罗斯文坛辨识度最高、也是作品社会反响最为强烈、读者人数最多、市场绩效最佳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他早期的六部中篇小说叙述了桑榆暮景的苏联和苏联解体后一个时代的底层生活,触动了俄罗斯社会的症结,表现出对苏联解体前后社会内在问题的高度敏感和警惕。他的创作既有现实的广度、思想的深度和厚度,还有时代的痛点,为俄罗斯文学经典的社会批判传统提供了全新的表现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波里亚科夫;中篇小说;苏联作家


熟悉而又陌生的果戈理

—— 纪念19世纪俄罗斯作家尼·果戈理诞辰210周年

 任光宣

北京大学


摘 要:果戈理是个中国读者熟悉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已经被译成中文,中国学者对果戈理对创作有一定的研究,但还谈不到对这位作家创作真正全面的研究。因此,果戈理在中国其实还是 “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纪念果戈理诞辰210周年,就应认真阅读果戈理的作品,全面研究果戈理现象,深化中国的果戈理研究,让这位作家在中国不再是 “熟悉的陌生人” 。

 

关键词:果戈理;研究;创作;陌生人


外国文学


论扎迪·史密斯新作《摇摆时光》中舞蹈的多重隐喻功能 

 

山东师范大学


摘 要:2016年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出版了她的第五部长篇小说《摇摆时光》,而贯穿于小说中的 “舞蹈” 元素成为该作品的一大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舞蹈” 就是史密斯《摇摆时光》中的 “文化模因” 。这种具有 “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建构起了《摇摆时光》的基本结构、线索和风貌。作为 “文化模因” 的舞蹈元素与小说的人物和主题有机结合,实现了史密斯对黑与白之间、身体与头脑之间、历史与当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小说中舞蹈的独特 “文化模因” 在作为奴隶记忆的 “阿斯坦之舞” 、作为身体记忆的 “特雷西之舞” 和作为非洲记忆的 “坎克冉之舞” 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而英国当下黑人的文化身份则在不同的舞蹈之中曲折地多元呈现。

 

关键词:扎迪·史密斯;《摇摆时光》;舞蹈;文化模因;文化记忆;文化身份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摘 要:德国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源地,德国浪漫主义文学通过奥·威·施勒格尔和斯塔尔夫人对欧洲其他国家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阐明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非体系性,并对德国浪漫派庞杂的文论思想进行了清理:从总汇诗、先验诗、浪漫反讽、机智到艺术宗教。在 “浪漫反讽” 和 “机智” 等小节中,本文采用词源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德国浪漫派和前人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彰显了德国浪漫派文论的独创性。

 

关键词:德国浪漫主义文论;总汇诗;先验诗;艺术宗教


戍边、通婚与杂合 —— 吉卜林与戴弗英印叙事中的殖民主义道德再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和莫德·戴弗以小说和诗歌为代表的英印叙事展现出二者对英印殖民地上的 “内忧” (性别和种族问题) 与 “外患” (英印边疆军事危机) 的焦虑。二者对英印女性是 “红颜祸水” 还是 “帝国淑女” 的善恶身份判断各执一词,却对英印殖民地上的跨种族通婚、杂合和欧亚人持相同的抵制和敌视态度。从殖民地安全视角出发,吉卜林和戴弗充满性别与种族意识的英印叙事实现了对英国殖民者进行殖民主义道德再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鲁德亚德·吉卜林;莫德·戴弗;英印叙事;性别与种族意识;殖民地安全


从《反美阴谋》看虚构历史的现实意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 要:菲利普·罗斯的《反美阴谋》是一部典型的或然历史小说,该书以虚构的20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为背景,记述了少年罗斯在反美浪潮中的见闻与经历。本文从叙事背景、写实手法、象征符号、政治启示、现实指涉等五个角度入手,对这部小说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深入把握或然历史类小说的写作特点与主旨思想。文章认为:《反美阴谋》通过一段未曾发生过的历史,真实呈现出当时美国的社会思潮;作者通过高度写实的表现手法,保存了当时的历史记忆,并利用邮票这一象征符号,体现出主人公的政治焦虑与恐惧;小说暴露出西方民主制度的内在弊端,尤其是容易引发民粹主义与多数人的暴政,同时暗指现实中的美国,对其历史上的反犹态度以及当下的各种社会危机提出警示。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反美阴谋》;或然历史;反犹主义


石黑一雄《浮世画家》的政治启示

 缪羽龙 刘富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 要:以汉娜·阿伦特的 “恶的平庸性” 概念为理论工具对石黑一雄《浮世画家》进行分析发现,主人公小野增二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对待过去的态度绝非个人现象,而是更多地反映了整个日本民族无力进行政治思考和漠视政治责任的事实。正是思考的无能和责任的荒疏使日本深陷帝国主义和法西斯的深渊,并且至今无法直面和反思历史。小说的现实所指和政治内涵因此得到了揭示。

 

关键词:石黑一雄;《浮世画家》;恶的平庸性;政治启示


犹太人的求异思维与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 

 翟乃海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在过去的六十年中,哈罗德·布鲁姆先后与新批评、解构主义批评、文化研究等批评流派争吵,“论战” 成为其学术人生的缩影。同时,“对抗” 和 “竞争” 成为其 “影响诗学” 的核心观念,为他的 “误读” 提供了具体的批评方法。与其说他的理论和方法是法国解构哲学的产物,不如说是犹太人文化传统和 “求异” 思维的结果。哈罗德·布鲁姆的 “犹太性” 文学批评为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学理论革新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影响诗学;犹太文化;求异思维


《格列佛游记》:18世纪英国讽刺与社会想象 

 胡振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摘 要:18世纪英国文学大师斯威夫特在其个人代表作《格利佛游记》中直面人性与社会之恶。他用讽刺创建了双重镜像,即作品中虚构他者的故事印照的是现实个人言行,被讽刺的人与事则是具化的社会普遍现象。同时,讽刺成为作者臧否社会现象的实施手段,也是读者在阅读顿悟愉悦中了解自我、他者、社会三者关系的实践载体。斯威夫特将具有主体性的个人叙事与拥有公共性的社会现象/共识融合,在文学镜像中建构了社会想象,这也成就了这部英国讽刺文学巅峰之作。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18世纪;讽刺;社会想象


皮·骨·心 —— 维多利亚小说中的颅相学叙事 

 张秋子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洋溢着科学热情,颅相学作为一种时髦科学话语资源很快进入小说创作,成为维多利亚人自我理解的工具。在它与文学交汇之初,一种基于颅相学理论发展而来的面部特写叙事技术兴起,对于肉身皮相的重视是自我认识的起点;时代中期,阶级矛盾与阶级流动加剧,自我认识继凝视肉身之后转向身份谋求,小说中的颅相学话语对应着以新身份重塑社会骨骼的文本隐喻;至学科交融后期,该话语变为作家们探讨能否揭开人性本质的追问的关键,对于本质与真我的追寻是自我认识的终极问题。可以说,颅相学在文本中的不断嬗变折射出维多利亚人自我理解的动态谱系。

 

关键词:颅相学;维多利亚小说;自我理解;面部特写;身份;真我


麦克尤恩《儿童法案》的交往内涵

 

浙江大学

 

摘 要:冲突性对话场景不仅建构起麦克尤恩2014年力作《儿童法案》的叙事高潮,而且彰显出以人际情理冲突为表征的多维交往内涵:两性交往中性自由与婚姻理性之冲突,展现了缺乏情感温度的制度理性对家庭生活的干预;职场上法制与意志之碰撞,凸显了成人与孩子交往中的精神优越感及话语霸权倾向;死亡这一极端的对话形式则暗示作为过渡经验承载者的孩子具备唤醒与深化成人移情能力的潜能,可推动 “他者-自我-他者” 互动式交往模式的建构。小说对核心人物间不同交往阶段的浓墨书写,巧妙演绎了闯入式孩子与两性伴侣间非血缘的三角关系,这为深入探询社会交往危机与人性张力提供契机,可谓以文学的交往世界观照理性至上的当代都市文化逻辑下交往主体的情感深度。

 

关键词:《儿童法案》;对话;交往;孩子;情理


对君主问题的再思考:《李尔王》的马基雅维利式解读 

 

复旦大学

 

摘 要: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刻画了父女和君臣的双重博弈。政治哲学的解读可看出李尔的悲剧源于割裂了作为国王与父亲的身份有机体,两女儿也正是凭借马基雅维利式的手段实现了对父权和王权的双重反叛。由此,莎士比亚创造性地以 “女性新君主” 的形象呼应并深化了马基雅维利的 “新君主” 。莎剧中对君主问题的关注经历了从教权-王权矛盾到王权-父权-女权复杂关系的转变和深入,而这一变化必须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体制和政治思潮变动的背景才得以理解。置身于基督君主与 “新君主” 的交锋之中,作为政治文本的《李尔王》不仅暗含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女王和詹姆士一世统治之术的态度,更显示出莎士比亚对 “君主之鉴” 文学传统的继承。

 

关键词:父权;王权;“女性新君主”;“君主之鉴”


《梦游之地》中的魔幻化战争书写

—— 兼论米亚·科托的魔幻现实主义

 吴秀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摘 要:莫桑比克著名作家米亚·科托的首部长篇小说《梦游之地》以魔幻化手法描述了莫桑比克内战的残酷现实和深远影响,曾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非洲小说之一。小说采用图像化叙事想象、描绘莫桑比克内战中的生命形态和现实状况;透过多维度异化反映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运用时间断裂的书写方式暗示历史的塌陷,折射出战争带来的信仰危机和身份危机。本文通过分析以上三个层面所呈现的魔幻化战争书写,探究科式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特之处,及其在非洲文化语境中的现实意义。科托将现实与魔幻视为一体,借助魔幻化书写方式反思战争的毁灭性及其遗毒恶果,揭示非洲民族历史传统被 “马赛克” 化的殖民倾向,以期通过文字来重绘整个莫桑比克。

 

关键词:米亚·科托;《梦游之地》;魔幻化战争书写;图像化叙事;异化;时间断裂


  • 翻译


杨宪益、戴乃迭的译者惯习比较探析 

汪宝荣 ① 李伟荣 ②

① 杭州师范大学

 ② 湖南大学

 

摘 要:本文借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模式和西梅奥尼的 “译者惯习” 概念,尝试从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翻译观三方面比较分析杨宪益、戴乃迭的译者惯习。因文化身份、早年经历及教育背景不同,杨、戴的译者惯习相异,甚至相互冲突,突出表现在出发文化取向的杨宪益主动或被动顺从于 “偏重直译” 的翻译传统和外文局机构翻译规范,目标文化取向的戴乃迭则试图摆脱规范的制约,争取更大的译者自由度和创造性。杨、戴合译本的风格是二人译者惯习交融的产物,但其主要形塑力量是杨宪益的译者惯习。

 

关键词:杨宪益;戴乃迭;译者惯习;翻译场域;资本


传统与现代之间:从《彭士诗十三篇》看吴芳吉的诗学主张 

 陈鸣曦 王改娣

华东师范大学

 

摘 要:中国的新诗发展始于 “五四” 时期。爱国诗人吴芳吉是探索新体诗歌的先驱者。吴芳吉原本不是翻译家,也不热衷于诗歌翻译。但其译作《彭士诗十三篇》从侧面反映了他的诗学主张,同时也是该主张指导下的一种诗创造。他自觉思考文学的变通出路,以应时势之变。他赞许包容西方文学,但不盲从,而是考辨其优劣,以为中国诗用。他尊重传统,通考古今,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新体诗文。时至今日,诗界仍在思索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吴芳吉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诗;吴芳吉;《彭士诗十三篇》;传统和现代


周煦良英诗翻译与中国新诗诗体建设 

 马冬梅

四川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摘 要:在中国新诗百年发展史上,诗体建设是诗界反复讨论的问题。新诗诗体,主要是自由体和格律体,诗体建设之实质就是如何创格。著名翻译家周煦良曾尝试通过翻译英诗来试验中国新诗格律。艾尔弗雷德·爱德华·豪斯曼(Alfred Edward Housman)的诗歌因其严谨的格律和深邃的思想,受到他的青睐,从而历时十年,译出了豪斯曼的诗集《西罗普郡少年》(A Shropshire Lad)。翻译时他始终以 “借译诗以建立中国新诗格律” 为目的,节奏上采取 “以 ‘音组’ 代步” ,但绝不亦步亦趋于原诗格律的策略;韵式上践行 “能押则押“ ,但绝不 “因韵害义” 的理念。同时,还兼顾汉诗格律之 “平仄” ,主张 “能用则用” ,但绝不泥于旧诗平仄律。他的创格实践作为新诗在探索自身出路方面的一个个案,其意义值得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周煦良英诗翻译;诗体建设;格律;“音组” 代步


“再创作” vs “再阐释” :《金瓶梅》英译本语体变异动因分析 

 赵朝永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摘 要:基于同一原作的不同译本常出现较大的风格差异,这既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也是译作进入目标语系统时必经的语体变化。基于语料库的多维分析显示,《金瓶梅》埃杰顿译本与芮效卫译本分别归属为 “虚构性叙述” 与 “普通叙述说明” 两种语体。结合副文本的分析表明,译本语体变异主要源自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其主观因素有译者翻译动机、目标及对待原作的态度,而客观因素则涉及译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主流思想和文化倾向、译者经济状况与翻译操作模式。

 

关键词:再创作;再阐释;《金瓶梅》;多维分析;语体变异


来源: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