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卫中、王福祥: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

卢卫中 等 大民说英语 2021-09-15

 

提要:本文是对认知翻译学研究所做的综述,指出认知翻译学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科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翻译加工模式、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能力及其习得、翻译专长及译者认知努力,研究方法借自认知心理学等认知科学分支学科。认知翻译学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能被普遍接受或切实可行的翻译过程描写模式,以便更合理地解释翻译过程及相关要素;2)将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社会科学的人文主义方法以及实验的方法与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分别结合,以发挥定量、定性分析在翻译认知研究中的互补作用,获得口笔译认知研究的可靠数据;3)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大范围的交叉、更大程度的融合,从其他学科获得更多支持,汲取更多营养。

 

关键词:认知;翻译;认知翻译学;范式

 

1.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西方译学出现从译作到译者、从成品到过程的转向,翻译界开始引入认知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译者的心理过程。认知科学为研究译者大脑的运作过程、建立翻译过程实证模式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和灵感,为翻译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学科视野;而对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认知科学一些分支学科的重要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翻译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的结合态势日益明显,并取得了卓著成果(邓志辉 2011)。

 

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是指基于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翻译研究,研究者借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翻译现象,揭示口、笔译的认知过程——包括译者的心理过程,进而揭示翻译的本质和规律。可见,认知翻译学与其说是一门新兴学科,倒不如说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途径和新范式。

 

本文在介绍认知翻译学理论背景的基础上,论述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概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指明其研究趋势。

 

2.认知翻译学研究的理论背景

 

2.1 认知科学与翻译的认知研究

 

 

认知翻译学研究的方法论源自认知科学,而认知科学的产生得益于信息科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正是在这些相关学科的推动下,一些科学家将研究人的认知的几个独立学科如心理学、人 工 智能、认知论等综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认知科学这门新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与翻译研究密切相关的认知科学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因此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该学科以认知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目标在于解释人在认知活动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便产生了“翻译心理学”(如刘绍龙 2007)或“翻译认知心理学”(如颜林海 2008)。该交叉学科主要关注人类感知系统、记忆系统、知识表征、注意、推理、信息加工、问题解决等不同认知能力或要素在翻译的语言理解和生成中的作用,涉及的核心问题包括译者的双语表征、翻译的语义通达模式和信息加工过程模式等;翻译的心理学研究旨在发现译者的可观察的外在行为(谭业升 2012:12-13)。

 

而认知语言学则是语言学的一个学派,它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言研究(张敏 1998:3)。该学派倡导,语言研究应以基于信息加工观点的认知心理学为理论背景,以人工智能的语言信息处理为导向,重视对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和语义信息处理的微观机制进行研究(邱文生 2010:4-5)。王寅(2012:18)认为,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来对比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并发现其背后的认知机制,有利于人们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语言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翻译过程。

 

由此可见,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是翻译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而翻译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认知研究则为认知翻译学的建立奠定了学科基础。换言之,认知翻译学正是在翻译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认知研究等跨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其关注的研究对象超越了这些学科,涵盖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认知要素,主要包括翻译的信息加工模式、加工策略和加工单位以及翻译能力、翻译专长和译者认知努力等内容。

 

2.2 认知与翻译的关联 

 

认知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语言研究者对语言的重新认识,把语言置于人的认知框架中进行考察,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产物,同时它也触发了以语言为对象的翻译研究的新变化。翻译研究超越了传统的译学理论藩篱,开始深入研究翻译过程的主体认知问题,亦即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范畴下的各种现象和本质,于是出现了翻译认知学派。该学派所采用的认知 心理研究视角从纵深方向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畴,证明了翻译的认知属性。

 

翻译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心理的、认知的,它不仅表现为原语输入和译语产出这一外在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事实,而且也反映了译者语际转换的内在心理机制和言语信息加工的认知过程(刘绍龙 2007:前言)。根据邱文生(2010:9-14),翻译的认知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翻译具有认知依赖性;翻译是一种认知行为;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

 

3. 认知翻译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3.1 认知翻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认知途径的翻译研究者认为,翻译研究的注意力应放在对翻译过程的客观描述上,对译者的大脑活动进行认知研究(Lörscher 2005)。在他们看来,翻译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信息加工模式、加工策略和加工单位便成了认知途径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颜林海 2008:6)。笔者认为,除此之外,翻译能力及其习得、翻译专长以及译者认知努力等方面也是认知途径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鉴于学界(如颜林海 2008:7-13)对翻译认知研究的前三种内容,即翻译加工模式、翻译策略和翻译单位已有详述,这里仅就后三种内容概述如下。

 

3.1.1 翻译能力及其习得

 

翻译认知研究视域下的翻译能力研究摒弃了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范式,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翻译能力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着力对翻译能力的构成、习得及发展 等 进 行 客 观 描 述。 翻译能力习得过程与评估研究小组(PACTE Group)构建了翻译能力的整体模型(PACTE 2000),并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翻译能力界定为从事翻译必需的基本知识体系。该体系由五个翻译次能力和一个心理生 理部分构成,其中策略次能力最为重要(PACTE 2011)。Göpferich主导的“翻译能力项目”则把翻译能力分为六种次能力,其中工具和研究能力、翻译常规激活能力及策略能力最为重要(Göpferich 2009; Göpferich et al. 2011)。认知途径的翻译研究者在构建翻译能力模型的同时,还致力于翻译能力发展或习得过程方面的研究,并已取得显著进展 (参见Shreve 1997; PACTE 2000; Göpferich 2009等)。翻译能力的习得依赖于各种次能力的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整合;而各种次能力的发展与整合不仅需要积累陈述性知识,更依赖译者对现有知识的重构。

 

3.1.2 翻译专长

 

Ericsson(2006:3)将专长定义为特定领域内稳定的完美表现。Kellogg(2006)认为,在某一领域具有十年或者一万小时的实践经历方能称为具有某种专长,专长的发展需要特别的训练。专长研究可分为绝对专长研究和相对专长研究。目前的翻译专长研究主要是相对专长研究(Chi 2006:21-23)。相关研究表明,在处理相同翻译任务时,专家译者比翻译新手付出的认知努力更多,工作更辛苦。Gerloff(1988)把该现象称 为“翻译工作不会愈来愈容易”现象。专家译者擅长本领域的翻译任务,但译者专长对其领域之外的翻译任务却并不起作用(Ericsson 2006)。在翻译过程中,专家译者与翻译新手相比能够加工更大的信息组块,具有更强的语篇意识,更能关注译文读者的需求等语篇外因素。

 

3.1.3 译者认知努力

 

神经影像学和心理生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新颖的、出乎意料的外部刺激与现存表征匹配失败或者期望落空时,该刺激的加工资源会自然增加。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保持自动加工与努力加工之间的平衡以及这一平衡在翻译新手成长为专家译者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已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Shreve 1997)。译者的加工努力与翻译任务的性质、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翻译能力、工作记忆能力、注意力分配能力以及主题领域知识等要素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一般认为,对原文注视时间的增加意味着译者认知努力的增加(Rayner & Sereno 1994:58; Jakobsen & Jensen 2009:114)。此类研究话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隐喻翻译与译者认知努力间的关系(Sjørup 2011);视译任务中认知努力、句法断裂与视觉干扰之间的关系(Shreve et al. 2010);以及翻译过程中注意力在原文与译文间的分布情况等(Jensen 2011)。

 

3.2 认知翻译学研究的方法

 

Chesterman(2000)认为,翻译研究的方法主要受研究对象所呈现方式的影响,如是口译还是笔译。在具体文本和认知性研究中,主要探讨这些研究路径下是何种翻译模式在发挥着作用,是比较模式,还是过程模式,抑或是因果模式等。其中,认知在过程模式中更显重要。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模式和方法(吕俊 2006:viii-ix)。翻译认知研究的方法主要借自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认知科学分支学科。

 

3.2.1 心理学的方法

 

由于翻译心理活动既有认知心理的特征,又有审美心理和文化心理的特征,所以翻译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分类上既有思辨性的定性研究,又有实证性的定量研究。这里的定性研究是指对翻译现象作心理学上的定性分析,如对译者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心理进行定性研究。而定量研究则主要是对译者的翻译过程进行实证性描述研究,具体做法是采用统计分析和有声思维分析法(TAPs)。定量研究在分析译者的认知心理活动时,重在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加工模式和策略;在分析译者的文化心理时,强调文化对译者的操控,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强调运用非语境化的问卷法和实验法(颜林海 2008:25)。

 

3.2.2 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

 

翻译作为一种认知心理活动受大脑的支配和控制,因此,研究译者的大脑神经机制有助于了解译者的心理活动。而要弄清译者在翻译状态下的神经机制,必须借助于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技术。由此,认知神经科学为认知翻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技术主要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神经成像技术,其运用有助于了解译者的大脑语言表征和翻译时的大脑活动状况,具体而言有助于回答以下问题:译者的大脑是怎样表征和组织不同的语言系统;译者二语习得年龄和流利程度上的不同是否体现在大脑的语言表征上;译者翻译时大脑中的语言切换机制和翻译神经机制是什么(同上:40)。

 

3.2.3 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PET和fMRI等神经成像技术只能为翻译认知心理研究提供神经生理学的证据,而非认知心理研究的全部,因此,要想弄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还必须详细研究译者的翻译过程,正如Löscher(1991)所说,只有用过程分析法对翻译行为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对译者的大脑活动做出种种假设(转引自颜林海 2008:54)。

 

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要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信息加工模式,就必须先了解翻译心理过程实验研究数据收集的方法。因此,要对译者的心理活动或思维活动进行描述性研究,就必须借助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有声思维法、影像观察法、计算机日志监控记录法、屏幕录像法、追溯式观察法和实证法等(颜林海 2008:54-59)。

 

3.2.4 认知语言学的方法

 

Kussmaul(2000)主张从认知角度来研究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运用的心理过程,认为Fillmore的场景(scenes)和 框架(frames)、Langacker的图形/背景连接(figure/ground alignment)和焦点以及Schank的主位组织观(TOPs)等模式和概念可用来解释译者进行创造性翻译时的心理特点。框架、场景、核心与模糊边缘、聚焦以及图形/背景连接等认知模式对了解理解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意义的创造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Kussmaul的研究说明,这些模式可用来对译者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若干假设。当然,这些模式用来指导翻译研究时,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我们会发现有些模式比另外一些模式更实用一些。此外,这些模式还可用来说明翻译在哪些方面与正常的语言处理不同。

 

4. 认知翻译学研究的进展

 

4.1 关联、认知与翻译研究 

 

Gutt撰写的《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1991)的问世,标志着翻译认知研究拉开了序幕。他在出版了第二部著作《关联理论:成功翻译交际指南》(1992)之后,发表了许多翻译认知研究方面的论文。Gutt在研究具有认知性和解释性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关注人脑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并发现Sperber & Wilson(1986)的认知推理范式卓有成效。他认为,翻译可用于交际和语际解释,并据此发展了对翻译过程的关联 理论阐释,强调推理和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关联理论足以解释许多翻译现象,并假定翻译的语际解释作用的基础是交际、语义表达、语境作用以及交际线索的推理特征;完全可以把翻译视为跨越语言界限的语际解释工具。

 

4.2 口笔译认知过程研究

 

Danks et al.(1997)合编的论文集《口笔译的认知过程》代表着翻译认知研究的一大进步。该书的作者都是国际上翻译理论、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界的专家。他们认为,高度发达的认知技巧对口、笔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他们预想可以找到一种综合的、实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本理解与产出的认知过程。该论文集的跨学科研究说明,采用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模式和观点,加强认知研究者与口笔译研究者间的合作,能够为打开翻译黑匣子的新型合作研究注入活力。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操作成为研究的对象,这表明翻译研究的焦点从对翻译结果的描述转变为对口笔译过程的观察和阐释。此外,张威(2011)在口译认知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作者以英汉双语同声传译为研究背景,以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语言信息处理、记忆资源配置等原理为理论依据,采用实验为主、调查和观察为辅的综合性实证方法,对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同声传译工作记忆的运作模型。

 

4.3 文本与认知视角的译学研究

 

Chesterman(1998)提出的翻译研究三模式,即比较模式、过程模式和因果模式,对国际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不同国度翻译研究者纷纷撰文对此进行讨论。Olohan(2000/2006)把16篇相关论文收集起来,主编出版《超越文化断裂——译学研究模式: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究》这一以文本为内容的认知性研究论文集,其中至少有两篇直接论及翻译认知研究。Campbell探讨了翻译研究中的选择网络分析法,指出从不同译者为同一原作提供的不同译文中可以推断出翻译的心理过程模式。Kussmaul讨论了创造性心理过程的认知框架问题,主张从认知角度研究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运用的心理过程。

 

4.4 翻译认知研究的新成果

 

翻译认知研究的新成果主要体现在Shreve & Angelone(2010)主编的《翻译与认知》和O’Brien(2011)主编的《翻译的认知阐释》之中。

 

《翻译与认知》论及三大议题,即:1)从以下三个角度探讨研究方法的革新:综合运用眼动跟踪法和按键记录法研究翻译认知过程的不同层面、整合翻译语料库和回溯口语研究法来探讨翻译单位和翻译转换现象、单独运用眼动跟踪法探讨信息科技文本机器译文的可读性与受控语言规则间的相互关系;2)从实验翻译学研究框架、标准及受试三方面论述翻译认知研究设计与课题演进;3)翻译过程研究与认知科学整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家行为角度的口译专长研究和神经 生理角度的口译专长习得研究、神经 生理角度的口笔译过程研究以及认知模型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翻译的认知阐释》一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对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或使用有声思维法、键盘记录法、屏幕录像法和眼动跟踪法等认知翻译研究的老方法研究新问题,或引入皮肤电流反应、血液容量及压力、脑电图、功能性磁共振等生理学研究新方法探讨老问题,或几种方法并用多渠道收集数据。该书主要涵盖如下议题:翻译能力发展与翻译能力模式构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有声思维法和屏幕录像法收集实验数据,讨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不确定性管理策略与翻译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综合使用脑电扫描法、眼动跟踪技术和按键记录法进行实验,讨论译者在翻译假同源词、真同源词和非同源词时所付出的认知努力;使用眼动跟踪技术探讨翻译的不对称性;利用眼动跟踪技术探究翻译指向的阅读方式;分析译者翻译隐喻时的认知努力付出情况;综合运用眼动跟踪技术和键盘记录法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注意力在原文与译文间的分布情况。

 

4.5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认知研究

 

与基于认知科学的翻译认知研究(即“广义认知翻译学”)相比,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认知研究属于“狭义认知翻译学”。王寅(2012)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论述了翻译认知研究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为认知翻译学的学科建构和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研究思路,从而为认知角度的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谭业升(2012)试图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创建认知翻译理论体系,为各个路径的翻译认知研究提供一个链接的纽带,一个多学科相互交流的平台。其基本观点是:认知翻译学是由翻译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和译者的认知能力构成的学科或理论;只有揭示翻译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机制,才能体现认知翻译学在认知科学体系中的价值。作者从翻译的创造性及其语言与认知基础等七个方面对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和认知制约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促进认知翻译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5. 认知翻译学研究的趋势

 

5.1 理论研究

 

Martín(2010)认为,认知翻译学研究目前尚处在前范式阶段,还未出现普遍接受的研究范式。这充分反映了认知翻译学理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说明该学科的理论研究任重道远。

 

认知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普遍接受或切实可行的翻译过程描写模式,以便更合理地解释翻译过程及其相关要素。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认知途径的翻译理论研究者在汲取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认知科学分支学科有关翻译过程研究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研究,从而使该学科的理论建设不断走向成熟。

 

5.2 研究方法

 

目前,认知途径的翻译研究者主张将认知模块与眼动跟踪技术、脑电图仪、磁共振成像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等心理测试工具相结合,或者说,用现代的认知心理测试工具去发现、验证翻译过程,使翻译学建立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之上。

 

我们认为,未来翻译认知研究的方法有以下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将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社会科学的人文方法结合起来研究翻译,以发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翻译认知研究中的互补作用。OBrien(2011)的研究显示,翻译认知研究目前的趋势是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但Hansen(2010)认为,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涉及许多不能定量分析的数据,仅仅采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故主张将自然科学实验研究与人文社会研究相结合。二是将实验的方法与基于语料库的方法相结合,以获得口笔译认知研究的可靠数据。王寅(2012:21)认为,语料库数据不一定完全可靠,因此要对翻译专题做出更为周全的解释,还需借用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等级排列、分类对比、有声思维、跟读和释义以及分程统计等实验数据。Halverson(2010)也认为,只有将实验的方法与基于语料库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语料库翻译模式的认知基础。

 

5.3 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 

 

认知翻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而其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正在于该学科与其他学科更大范围的交叉和更大程度上的融合,或者说,是该学科从其他学科获得更多的支持,汲取更多的营养。OBrien(2011:12)也认为,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合作无疑将会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

 

认知翻译学的多学科性主要体现在: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认知科学分支学科分别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对翻译过程进行实证研究。认知翻译学的跨学科性主要体现在该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特点上。这种跨学科研究主要存在两种研究路径:一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认知科学分支学科的学者用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翻译过程及其他翻译要素;二是语言学和翻译学等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的学者借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翻译研究。前一种路径属于翻译旁观者对翻译内部问题的研究,而后一种路径则是翻译研究者借用外部理论对翻译进行的研究。

 

以上三个方面既是认知翻译学研究的趋势,同时也是该学科发展的目标。

 

6. 结语 

 

认知翻译学在短短二十年里,经历了从研究途径到方法论,再到一种新研究范式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它对翻译学科的贡献主要有三点:第一,它所采用的认知 心理研究视角从纵深方向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畴,证明了翻译的认知属性;第二,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参与阐明口、笔译心理操作,实现翻译研究者与其他学科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能够发展翻译研究的实证模式。对翻译过程的认知阐释,使翻译研究范式从译作取向转变为过程取向,从描写 综述性研究发展为解释 预测性研究;第三,把认知模块与多种心理测试工具相结合,即用现代的认知心理测试工具去发现、验证翻译过程,使翻译研究迈出内省思辨的藩篱,走上科学实证之路。

 

由本文的综述可知,翻译认知研究这一新领域对于翻译学这一独立学科的方法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应用方面,该领域研究有助于改进译者培训、职业翻译教育、翻译工具设计和翻译质量评估,提高人们对认知技巧、口笔译能力及其与翻译教育相关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卢卫中,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杏坛学者,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学、认知文体学、对比语言学、修辞学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在研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优势学科项目1项。荣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次。



王福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认知翻译研究、对比语言学。

 

本文原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第606-616页,参考文献从略。本次推送已获作者授权,谨此致谢。如若引用,请以原载期刊为准;转载请注明“大民说英语”以及文章来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