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科学》2021年3期目录及摘要

分享 语言科学 2022-04-24
《语言科学》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刊物,2002年创刊。本刊为双月刊,每逢单月1日出刊,科学出版社出版。《语言科学》目前已为ESCI数据库索引(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2010-201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2011)、清华同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2012年,《语言科学》杂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第一批入选名单》,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第一批学术期刊。



《语言科学》2021年20卷第3期目录


225 王珏 /由语气结构确定语气词的上位范畴


246 袁毓林1,2,3 曹 宏4 /从中动句看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的句型投射


262 杨德峰 范麾京/用于单句中的“哪怕”考察

 

272 徐 丹/追踪甘青一带语言区域内汉语及其变体格标记形成的轨迹


287 孙宜春 邵 宜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1V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301 吴艳芬 刘新中/江西余干方言的清鼻音

 

307 崔传杏/汉语方言舌尖元音的类型、分布及演变


318 王森/甲骨文、金文所谓“乎”字当释为“平”字


329 马小川/据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解读《龙龛手镜》俗字释例

《语言科学》2021年20卷3期摘要


由语气结构确定语气词的上位范畴


王珏 

内容摘要】 本文依据语气词所在的语气结构类型以及其中与之共现的语调/疑问标记所表语气类型,推论语气词的上位语气,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已知升调和确信语气词、降调和确认语气词分别绝对高频、同层共现构成功能一致语气结构,且升调表示是非问语气,降调表示祈使语气,据此可以肯定推知,确信语气词的上位范畴是疑问语气,确认语气词的上位范畴是祈使语气。2)已知平调和肯定语气词、曲调和惊讶语气词分别相对高频、同层共现构成功能一致语气结构,且平调表示陈述语气,曲调表示感叹语气,据此可以推知,肯定语气词的上位范畴是陈述语气,惊讶语气词的上位范畴是感叹语气。3)已知肯定语气词、惊讶语气词还分别和其余语调或疑问标记相对低频、跨层或同层共现构成功能不一致语气结构,但不能据此推论出这两类语气词的上位范畴。上述结论确定了语气词各自所属的上位语气范畴,等于划清了各自口气功能的边界。这既有助于澄清同一个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的旧说,更有助于摆脱语气词功能研究中随文释义的老路,以便从逻辑上说明各自的口气功能。   




从中动句看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的句型投射


袁毓林1,2,3 曹宏4 

内容摘要】 文章先介绍和评论胡旭辉(2019)基于分布式形态学理论,对汉语中动句的解决方案,指出其在理论和经验上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我们对于汉语中动句的朴素的解释方案:基于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不仅关注中动词(V)与主语名词(NP)之间的处置关系,而且关注句末形容词性成分(AP)与主语名词(NP)之间的评价关系,更进一步关注这两种物性角色关系之间的“背景-图像”式的视角关系;最后,把这种从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出发看待句子的结构方式和语义表达思想,推广到主语名词的各种物性角色作谓语所造成的不同语义-语用类型句子上,从而提出一种基于主语(或话题)名词的物性结构来解释句型构造及其语义表达的语法分析方法。




用于单句中的“哪怕”考察 


杨德峰 范麾京

内容摘要】 通过对大规模语料进行统计,文章发现连词“哪怕”所在的分句不仅可以独用,而且与其它成分一起可以充当定语、宾语和主语,也可充当状语、补语,甚至中心语,但连接的成分不同,充当的句法成分有很大的差异。文章指出,“哪怕”所在的分句独用和连接其它成分充当句法成分存在着范畴化现象。  





 追踪甘青一带语言区域内汉语及其变体格标记形成的轨迹

徐 丹

内容摘要】 文章通过追踪比较60年代至今的语料,发现甘肃青海一带的汉语方言及其变体里的格标记是逐渐形成的。安多藏语、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诸语言都在不同时期和地段交织地影响了这一带的汉语。今天所见的汉语方言及其变体的格标记乃是不同语系的语言竞争后的结果。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语言里的宾格标记类型战胜了藏语里的作格标记类型,使得今天甘青一带的汉语方言及其变体都采用了宾格标记类型。汉语各方言在由VO语序转变为OV语序的初期,前置的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均不需要任何标记。和政方言在60年代调查的语料里已经出现了格标记,其宾格标记是“啊”。这种宾格标记是由非汉语而来的一种模式借贷,语音形式则采用了汉语里的话题标记“啊/哈”\[a/xa\],而与汉语里的后置词“下”(当地读\[xa\])没有关联。“有字句”和感受句里的与格标记是80年代后才见到记录的,有的方言(如青海西宁方言)至今未采用这种与格标记。追踪研究表明,宾格(直接和间接)标记和上述两个句型里的与格标记不是同步形成的,后者比前者形成晚些。人称代词里的格标记,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比第三人称形成得早,并在许多地方发生了合音现象。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1V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孙宜春  邵宜

内容摘要】 通过对“V给”的历时发展的梳理,可以解释汉语方言处置句中出现的给予义V1V2的性质,并证实方言中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文章认为V1V2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两条不同的线索:其一,V2语法化为介词,和V1分离,和后面的与事宾语结合构成介宾补语。这是主流演变,主要以北方方言和普通话为代表;其二,V1V2词汇化为复音动词,有的进一步转类为复音介词或连词,主要出现在南方方言中。 




江西余干方言的清鼻音 
吴艳芬 刘新中

内容摘要】 清鼻音常见于藏缅语,汉语方言中关于清鼻音的研究成果不多。文章通过声学特点、气流气压特征、EGG信号等方面对江西余干方言的清鼻音、浊鼻音和清喉擦音进行研究,分析余干清鼻音的性质和音位地位。声学特征和气流气压特征表明清鼻音是鼻腔清擦音;余干方言的清鼻音是受后置的韵母\[\]发音部位的影响,清化为\[[KG*1/9][JP3][DD(-1*7/9]〖HT4〗〖KG*1/9〗[DD)]〖HT5,5”SS〗[KG*1/9]\][JP],是协同发音所进行的音节内部调整,为独立音位。  






 汉语方言舌尖元音的类型、分布及演变


崔传杏

内容摘要】 文章以《汉语方言地图集·语音卷》图118“舌尖元音”为依据,总结汉语方言中舌尖元音的类型,重点从“有”、“无”舌尖元音的角度考察每一小类的地域分布、方言区分布,归纳出各大方言区舌尖元音的主流类型。并对舌尖元音的形成和演变进行探讨,认为舌尖元音是后起的,不同类型舌尖元音的分布反映出各方言点演变进程和方向的不同。






 甲骨文、金文所谓“乎”字当释为“平”字


王森

内容摘要】 根据古文字材料,《说文》中的“丂”字至少有四个字形来源,甲骨文、金文中的“”字,其下部所从“丂”形是“杖”字的初文,应当将其释为“平”字。“平”字本义指“抨击”,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均可用作使令动词。“(平)”与“兮”字没有任何联系。真正的“乎”字来源于“虖”字,出现时代较晚,与“兮”字有紧密联系。  





 据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解读《龙龛手镜》俗字释例


马小川

内容摘要】 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是日本中世时期由佛教学僧编撰的一部汉和字书,该书收录了大量汉字俗体、或体,许多內容能与我国字书《龙龛手镜》相对应,对于我们认读《龙龛》俗字,深入诠释《龙龛》内容有极大的提示作用。本文尝试以《名义抄》来解读《龙龛》中的俗字条目,举以实例,阐明其在帮助辨识《龙龛》疑难俗字、补充或纠正前人关于《龙龛》的说法等方面的价值。 

本文来源:《语言科学》杂志官网,更多详情,欢迎点击阅读原文阅读。

 延伸阅读

《语言科学》2020年5期目录及摘要
《语言科学》2020年6期目录及摘要
《语言科学》2021年1期目录及摘要
《语言科学》2021年2期目录及摘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