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观点||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要有新作为

董晓波 语言科学 2021-09-20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下,我国正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型,进一步推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给我国的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人才培养必须要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第一,重新确立外语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过去,外语 教 学 更多的是服务于学生个人需要,提升就业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语言所发挥出的作用和功能充分彰显,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外语教育纳入国家战略的视野之中,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强化国际竞争力。新时代下,外语教育已然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从传统的、单纯的语言习得向国际化、人文性、跨专业、强能力等转变。

第二,坚持多元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我国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专业布点多,同质化办学严重,不仅涉及专门的外国语大学、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还涉及理工类院校以及行业特色办学突出的院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外语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应该不同,“外语+”的内涵和具体指向也各不相同,外语教育既有共通性,也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外语教育人才培养要体现出多元化、特色化,各类院校的外语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上有所平衡和侧重。

第三,探索跨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学科专业综合化是大势所趋,知识创新发展也要求专业之间打破壁垒、协同共进;国际化环境中,不同思想、领域、行业、产业交织,大学毕业生也需要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知识不断更新、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纯的外语人才难以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必然要和专业相结合,走复合型发展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传播等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都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并不是简单地将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机械地“拼盘”,而是要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促成内在勾连和深度融合。

首先,创新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 核心,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实施达成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市场需求、教学评估和学生的真实反馈等综合情况开展,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和拓展,统筹规划,形成体系。既要循序渐进,体现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要深度融合,实现外语和政治、金融、贸易、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更要将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分解、紧密贯穿在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中,真正实现本科四年不断线培养,保证质量。

其次,拓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渠道。一者,高校内部多学院联合培养模式,形成跨学科学院,比如“外国语学院+相关学院”,相关学院是指商学院、政法学院、旅游学院、管理学院等,实现资源整合,将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活动融入外语教育结构中;二者,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模式,比如探索“4+1”双学位模式,国内四年学士培养以及国外一年相关专业硕士培养,通过专业共建、联合培养、海外进修实习等实现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高效、便捷化;三者,高校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加强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形成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部门化、行业化和实务化。

最后,加强复合型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当然离不开复合型外语教师队伍建设,复合型外语师资既要掌握外语,又要懂得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健全“引进来、走出去”双管齐下的机制,“引进来”是指从校外、国外引进高层人才、外籍专家、留学归国人才,也可以发挥行业企业的组织作用,引进高端“双师型”教师,充实教师队伍;“走出去”则需要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当前的人才管理体制,推进外语学院教师与相关学院教师的沟通、合作与培训,激励教师跨专业攻读学历学位,实现教师从“外语型”向“专业型”教师转型发展。


作者简介

董晓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授。江苏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国际法治动态研究中心”秘书长(负责人),中国法律语言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应用翻译学(商务、法律方向)、法律语言学、英语语言与文化、英语课程与教学、 美国文明、跨文化交际等。

本文来源:《当代外语研究》,感谢董晓波教授的支持!


延伸阅读

大家研学||陆俭明:认清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 积极培养称职的汉语教师

专家观点||面向“一带一路”的我国翻译规划研究:内容与框架

专家观点||法律语言学是“‘法律语言’学”还是“法律‘语言学’”?抑或“‘法律与语言’学”?

专家观点||国内外翻译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译学核心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

专家观点||关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专家观点||中国翻译研究40年:作为亲历者眼中的译学开放、传承与发展

专家观点||语言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专家观点||与时俱进是语言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家观点||具身语言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

专家观点||生物语言学核心问题及其过程哲学基础

专家观点||关于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几个重要问题

韩礼德学术周||作为文化的语法 ——功能语言学的人类学解释

专家观点||袁毓林、卢达威:怎样利用语言知识资源进行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

专家观点||牛保义:关于外语界语言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论具有汉语特质的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人文社科项目研修


 语科Y编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