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30卷9期--自然资源栏目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政策研究——基于SWOT-AHP和模糊TOPSIS法


方传棣1,成金华1,赵鹏大2
(1.中国地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适宜的战略决策是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政策优先性,基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确定政策的影响因素并确定10种替代方案,再通过AHP法得出权重,最后通过模糊TOPSIS法得出替代方案的最优排序。结果表明:10种替代方案中,保证生态保护红线内矿业权有序退出的优先度最高,其次为严格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优先开采清洁与新兴矿产资源,而提高矿业产业集中度相较于其他方案的优先度最低,同时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糊TOPSIS法的可靠性。为短期内重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保障能力与现代化治理能力,以及中长期构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议将保证生态保护红线内矿业权有序退出作为目前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主导方向。

 

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甘  畅, 王  凯*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 基于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POI数据,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探析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整体呈现集聚分布态势,在片区层面上,集中分布于湖北分片区和湖南分片区;在地市层面上,主要聚集于恩施州、怀化市、渝东南地区、湘西州、张家界市和铜仁市。(2)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分布密度的空间差异显著,湖北和湖南分片区表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而贵州和重庆分片区核密度值自东向西梯度递减。(3)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显著,其中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和空气质量既是重要的构景要素,也是高质量景区空间分布的重要内生动力;而区域经济、交通通达性、旅游发展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的外部调控作用明显。

 

FAST电磁波宁静区植被覆盖度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张  淑1,2,3,周忠发1,2,3*,张文辉1,2,3,黄登红1,2,3
(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3.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 植被覆盖度是描述区域内植被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因子,定量研究了FAST项目实施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时空特征,并利用景观格局对该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分析。基于Landsat TM/OLI影像反演FAST电磁波宁静区2008~2018年5期植被覆盖度数据,利用Fragstats 4.2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林地的增长趋势明显,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植被覆盖类型上,2008年集中在中、低植被覆盖度,2018年多为中高、高植被覆盖度。(2)从植被覆盖度的转移情况可以看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面积远大于退化的面积,增长趋势显著。核心区2010~2016年的植被覆盖度增长面积为48.01 km2 ,退化面积仅为16.19 km2 ,实际表现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面积增加。(3)FAST电磁波宁静区林地面积的增加对植被覆盖度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在景观格局上表现为植被覆盖度的斑块密度和斑块数量呈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连通性增强,景观格局趋于稳定,聚集度上升,说明有效的林地保护措施对该地区的景观格局影响很大,稳定的景观格局对台址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该地区不同范围的植被保护力度提供遥感监测支撑。

 

立地条件和林龄对四川马尾松林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宋思梦1,周  扬1,张  健2, 3*
(1.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四川 康定 626001;2.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华西雨屏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四川 成都 611130;3. 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 为揭示立地类型和林龄对四川省马尾松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丘陵、山地2个立地类型小区的4个立地类型组、6个立地类型亚组和15个立地类型中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立地类型与林龄内马尾松针叶C、N、P含量及计量比。结果表明:四川省马尾松针叶平均C、N和P含量分别为524.34±29.09、10.28±0.51和0.99±0.18 g/kg,C∶N、C∶P和N∶P分别为51.08±3.68、543.90±97.40和10.73±2.24,且其均受立地类型与林龄的显著影响(P<0.05)。同一林龄中,针叶C∶N、C∶P和N∶P在丘陵高于山地;C含量、C∶N和C∶P均在砂质黄壤、丘陵坡下部、山地600~1 000 海拔15°~35°的阳坡中较高。四川省马尾松人工林适宜的立地类型为丘陵砂质黄壤坡下部及山地砂质黄壤600~1 000 m海拔15°~35°的阳坡,其针叶C储存能力和N、P养分利用效率较高。同一立地类型内,与针叶N、P含量变化趋势相反,马尾松针叶C含量与计量比自幼龄林至近熟林期逐渐下降,可能受N限制,自近熟林至成熟林期逐渐升高,可能受P限制。

 

2000~2018年中国植被生态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李  超1,2,3,李雪梅1,2,3*
(1.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3.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监测植被变化对评价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MODIS数据反演得到的中国总初级生产力、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陆面温度5项指标为基础,构建了植被生态指数(VEI),并利用SEN+Mann-Kendall、Hurst指数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对2000~2018年中国植被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可持续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植被生态质量差和较差区面积占全国植被覆盖区总面积的25.46%,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甘肃西北部、青藏高原中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优良区占比42.91%,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华东的中部及南部地区、华中和华南以及秦岭地区;(2)从年际变化看,植被生态质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0.1%;(3)从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看,植被生态质量呈增加、基本不变和降低的面积分别占植被区总面积的34.82%、54.19%和10.99%;(4)从稳定性和未来变化趋势看,在过去的近20年我国植被生态质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较好;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与过去近20年一致,即将保持继续改善的趋势;(5)从不同植被类型看,13种植被类型的生态质量均呈改善趋势,且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稠密灌丛的生态质量最优,永久湿地、草地和稀疏灌丛的生态质量较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