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业第四城骤然失速,背后大有玄机

清和社长 冰川思享号 2024-05-23

在今年全球宏观经济转暖、中国外贸复苏的背景下,佛山经济却失速了,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困惑:佛山,到底怎么了?


撰文丨薛清和 

今年一季度城市GDP成绩单出炉,佛山经济失速,将这个一向低调的城市推向了聚光灯下。

一季度佛山GDP仅为2872.65亿元,同比增长1.1%,在全国27个万亿GDP城市中,增速垫底。若直接拿名义GDP对比,佛山一季度经济增速已经转负,较去年减少了0.25亿元。


佛山是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大市和传统工业重镇。2021-2023年,全国三百多个地级市,佛山GDP总量稳居第三名;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四,排在深圳、苏州、上海之后。


▲佛山夜景(图/视频截图)


去年一季度跟佛山在“同一起跑线”(GDP在2700-2800亿元区间)的城市,今年一季度增速都超过了佛山,像济南(5.3%)、西安(2.7%)和南通(7.2%)。


同处广东的工业强市东莞,也从去年的“低谷”中走出,一季度跑出了5.5%的增速,GDP总量紧追佛山,总量已相差不到120亿元。


在今年全球宏观经济转暖、中国外贸复苏的背景下,佛山经济却失速了,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困惑:佛山,到底怎么了?



01

外贸失速疑云


佛山经济失速,外贸表现得比较明显。


一季度,佛山进出口总额1272亿元,同比下跌33%,在全国外贸20强城市中增速垫底。进出口额同一梯队的外贸城市表现分别为:无锡8.8%、重庆-5.6%、南京-4.6%、金华14.6%。


具体来看,佛山出口总额只有993亿元,刚超过去年的一半,同比跌幅达到41%;体现内需的进口总额为279亿元,同比增长18%。


但是,外贸并非佛山经济失速的主要原因。


首先,佛山出口同比从2023年6月就开始转负,但并未严重拖累去年的GDP。横向对比来看,2023年佛山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都要强于东莞。


其次,一直以来,外贸在佛山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都不高。


可作对比的一组数据是:2023年,佛山出口总额4875亿元、GDP总量为1.3万亿元,出口贸易依存度为38%;东莞出口总额为8460亿元、GDP总量为1.1万亿元,出口贸易依存度为77%。


事实上,佛山的经济更依赖于内贸。一季度佛山和东莞经济增速对比鲜明,其实是宏观形势转变下,两个经济结构不同的工业大城的差异被放大。


同样被公众放在一起比较的还有广州和深圳,一季度经济表现也“冷暖不一”。一季度广州GDP增速只有3.6%,不如人意;深圳经济增速6.4%,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双位数增长,实际上也有前述原因。


▲广州(图/图虫创意)


2023年,欧美需求回落,中国外贸遭遇困境,全年出口增速下跌了11个月,中国外贸整体承压。今年开年,外贸在基数效应下触底回升,与此同时,欧美经济需求也有所回暖,一季度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亚洲主要出口国家外贸均转暖。


因此,一季度经济上,更依赖外贸的城市如东莞、深圳经济发力也更足一些。尤其是深圳,出口首次单季破万亿、位列全国第一。


那么,内贸低迷是怎么影响到佛山的?



02

内贸失速冲击


先看佛山的经济引擎:工业。


今年一季度,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1500亿元,同比下跌0.3%,是拖累GDP增速的主要因素。


过去,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远超深圳、广州、东莞三城。这也意味着佛山对于工业依赖较重,若工业失速,经济动力也会熄火。而今年佛山一季度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到2009年以来最低,只有52%。


分行业来看,与房地产相关的工业制造业,跌幅突出。根据佛山市统计局数据,金属制品业、陶瓷压机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均不同程度下降;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跌13.1%。


固定资产投资受到的拖累更深。


2024年1-3月,佛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跌12.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2%,皆保持两位数增长。


然而,佛山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92.14亿元,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投资下降44.0%。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下滑,作为房地产下游的家装、建材市场需求,自然快速收缩。大量家装、建材企业关停歇业,这对佛山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佛山的支柱性产业是家居家电制造和电气装备制造两大行业。过去,“有家就有佛山造”是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据官方数据,佛山生产了全球25%的电饭煲、33%的抽油烟机、43%的热水器、48%的微波炉,是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铝型材加工基地、冰箱生产基地、空调生产基地等。


▲佛山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图/网络


另一方面,内贸的失速深受国内传统制造业需求有限、内需逐渐下行的影响。


依托家居家电和电气装备制造业,佛山打造了两个万亿产业集群。但是,在终端需求低迷,市场价格下行的情况下,国内工业企业整体盈利承压、投资意愿低位徘徊、陷入有限存量“内卷”的境地。传统的中游制造业企业承受利润“剪刀差”,日子并不好过。


2023年12月,PPI同比下跌2.7%。制造业中,通用设备、食品制造、汽车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工业出厂价格均持续负增长,分别下跌0.6%、1.1%、1.2%、7.9%。


过去,佛山的家居制造和装备制造工厂只需要等待订单,毕竟这里有大量上下游供应商、高效的加工组装产线、成熟的产业分工群。贸易失速、需求下滑的过程,是一个传统制造商缓慢洗牌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投资意愿会越来越低。


今年1-2月,佛山全市招商引资签约(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数量同比大涨60%,但签约总额624.6亿元,同比下降34.25%。并且,今年1-2月招商中没有超过50亿元的项目,而去年同期有2个100亿元以上的项目。


对佛山来说,遭受房地产行业下行是不可避免的“阵痛期”,今年一季度的成绩表现,也暴露了佛山传统制造业增量有限、又无力承接先进产业的短板。


相较而言,后者更有讨论空间和价值。



03

产业升级压力


佛山迫切需要思考的是:在内需不足、内贸失速的冲击下,它该如何跟上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


佛山制造业的优势,是在细分领域做到行业领先和极致、并能打造出响当当的本土品牌。但是,这些领域大多都分布于制造业产业链中低端。


从国家大战略的角度来看,佛山目前处在极为不利的位置——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政府大力集中财政和金融资源,投资新能源、新技术、新制造、新基建,谋求高质量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


佛山制造业链条完善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但它在新能源、新基建、人工智能的竞争中,与其他同一体量的城市相比,手里拿到的牌并不多,亮点也太少;面对第二、三梯队的工业城市,又不具备成本优势。


2023年上半年,佛山规上工业增加值达3002.69亿元,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只有1563亿元、168亿元,占比只有52%、5.6%,在大湾区城市群中处于中下水平。


因此,当有国家级别的战略性新兴技术、先进技术项目要落地时,在“卷王”遍地的大湾区城市群中,佛山很容易处于下风,错失获得大量财政投资的机会。



今年全国GDP目标设为5%,偏保守。但是今年的财政政策和前三个月社融货币扩张均比较积极。


前三个月的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远超出行业增速,今年的国债资金、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贷款均会偏向高技术类制造业,而传统基建、传统工业制造业在房地产投资失速、地方政府化债制约地方投资增速的背景下,会持续“失落”。


从佛山今年的投资安排来看,2024年,佛山安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543项,总投资10253.1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工程4447亿元,多投放在传统基建工程(机场、铁路、公路),而包括佛山蓝湾云计算产业项目、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佛山)工程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工程投资总额只有152亿元。


向先进技术制造业升级转型,成为了今年工业城市竞争的一个“赛点”。


其实,佛山的产业升级早在2007就开启过一轮“腾挪”。


以陶瓷为例。从改革开放起,凭借区位优势,佛山陶瓷在引进外国工业产线、设立陶瓷研究院、搭建供应商渠道、成立本地品牌等方面都先人一步。佛山市陶瓷工业局成立的 “佛瓷集团”,甚至被誉为陶瓷行业的“黄埔军校”。


随着中国高速推进的城市化、商品房,房地产行业迎来黄金时代,佛山陶瓷也迎来海量需求。大量中小陶瓷工厂、品牌在佛山成立、贡献税收、提供产品和就业。


佛山中国陶瓷城(图/“华夏陶瓷网”公众号


2007年,佛山市开启 “旧三改”,产业腾挪外迁,佛山仅留下大品牌总部,大量工厂迁出佛山乃至广东省。到2022年,佛山本地的陶瓷墙地砖总产量仅为8.05亿平方米,佛山本地陶企开工率也只有50-60%,在全国处于低水平。


陶瓷产业外迁后,佛山市凭借家电家居的产业基础,发展智能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同时紧密承接广州的汽车制造配套需求,也算是避免了产业迁移之后的空心化。


现如今,佛山市要主动谋取的新一轮产业升级转型,似乎比以前要更难了。这也是中国中端制造业的共同难题。


关于佛山市外迁的陶瓷产线,还有一个没结束的“彩蛋”——佛山当年外迁陶瓷企业,江西省高安市政府曾主动前往佛山,引进外迁的陶瓷工厂和品牌。


2022年,随着碳酸锂的需求爆发,凭借靠近“亚洲锂都”宜春的地理优势,高安市将闲置的20多家陶企超过40条瓷砖生产线转产锂电,竟然也踩中了一个风口。


虽然这些锂电生产线占高安全市总陶瓷生产线181条的比重不高,但也是产业转型、企业自救的一种方式。


虽然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但我相信,作为一个藏富于民的城市,佛山有基础、有时间也有机会去应对当前的困难。


本文参考资料


[1]前瞻产业研究院:新一线城市悬疑,这次为什么少了佛山?

[2]界面新闻:全国第二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被广东这座城市拿下;

[3]陶瓷信息汇:佛陶往事。

最新推出
冰川思想库7年精选
《不服软的时代》
团队共同签名本
数量有限
售完为止


陈季冰、连清川、魏英杰、任大刚
张明扬、关不羽
等知名评论人倾情奉献
胡舒立、景凯旋、鄢烈山、吴晓波
徐达内、十年砍柴
联袂推荐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冰川思想库视频号上线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题图为佛山市,来源于视频截图

*本版编辑:冰小乐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lhellohm


【往期精选】





汇聚思想 分享锐见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