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在的科研论文真奇葩,算命看相玩蛐蛐儿都是学术?

任大刚 冰川思享号 2018-12-14

学术泡沫化的时代,连肥皂粉都舍不得放一点了。这些文字,沾了一点科研的腥膻味,就可以唐哉皇哉,僭称学术论文。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 任大刚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张论文照片:“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从摘要看,这篇论文的研究结论是:


银行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行长面部宽高比对银行内部财务绩效和银行市场评价存在不同影响。银行行长面部宽高比通过体现出的权力感影响银行内部绩效;银行行长面部宽高比通过他人对其相貌的认知影响英航市场评价。


这篇论文有三人署名来自四个单位(由于照片模糊,无法分清为何一人在两个单位),其中南开大学是主要的工作单位。

 


相面揣骨这门古老的技艺,如今已经网络化,智能化。就在这篇论文的照片出现的前后,有朋友转发人工智能相面的链接,其办法是,上传一张个人照片,就可以看到不断有各种线条开始测量你的五官,然后生成几段批语,紧要处则设置收费阅读。

 

不惟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理工科专业十分可恶,拼命与算命匠抢饭碗,甚至在商学院的学者面前,算命匠捧着饭碗也在瑟瑟发抖。可见,就业寒冬已经波及传统文化产业。

 

这篇号称奇葩的论文出现的同时,另一篇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同样让人大呼过瘾。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尊称蛐蛐儿为“民族昆虫”,这大概是斗蛐蛐儿这项传统艺术第一次进入学术视野。



脸大的人更具攻击性!


本着严谨的态度,鄙人在某论文数据库检索银行行长面部宽高比这篇论文,但没有找到。不过介绍和研究“面部宽高比”的论文,倒是颇有一些,看来一些学术角落,凭常识是不易入其门槛的,于是我认真学了两个晚上,汇报如下:

 

首先,“面部宽高比”这个概念,原来并不是中国学者的原创。

 

面部宽高比(英文缩写为fWHR。)是一个比例值。面孔的宽,是指面孔左右两侧颧骨上向外侧最突出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高是指上嘴唇到上眼睑之间的垂直距离。也有标准指高是上嘴唇和眉毛之间的垂直距离。面孔宽的距离除以面孔高的距离就是面部宽高比。

 


《心理科学》2017年的一篇学术论文综述介绍称:2004年,Weston(暂时查不到这人的学术背景)等人发现,雄性猩猩的脸要比雌性的脸更宽更短。2007年的后续研究发现,面孔的这种性别差异也存在于人类成年男女身上,于是他们用“面部宽高比”描述成年男女面孔上的这种性别差异。

 

Weston等人通过对来自非洲的一系列头骨的分析,发现自12-14岁始,男女两性面部形态朝不同轨迹发展,成年男性比成年女性有更高的面部宽高比。通常认为,男性较女性更有攻击性。因而,面部宽高比被认为与攻击行为可能存在关联。

 

其次,为何“面部宽高比”数值更大的人更具有攻击性?

 

Weston等人发现,自12-14岁始,男女两性的面部形态朝不同的轨迹发展,而12-14岁正是男性睾酮水平上升的时期,且睾酮水平是男女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面部宽高比与睾酮被联系起来了。而睾酮同攻击行为、权力感、支配行为、内隐权力动机、风险寻求、情绪加工等密切相关。这是一种主流解释。

 


另一种解释是,人在发怒时眉毛会下沉,上嘴唇会上提,因而愤怒时面部宽高比会变大,面部宽高比与攻击行为之间也便因此而建立联系。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美国人喜欢仰头走路,是因为仰头走路时,被知觉到的面部宽高比更大,更显个性的张扬。

 

第三,诸位大概就知道这个研究和发现会迫不及待地广泛扩展,并运用于解释哪些现象了。譬如:


高面部宽高比男性在信任游戏中,更可能利用他人的信任,为提高经济收入,更有可能在谈判中欺骗对手;

 

高面部宽高比男性更有上进心、对内群体成员更有牺牲精神。这些行为与攻击行为虽然看似矛盾,但都同属男性化社会行为;

 

高面部宽高比的男性被知觉为更有攻击性,即便照片仅呈现也是如此;

 

面部宽高比大的男性被认为更有支配性,更加自私,在短期内对女性更有吸引力;

 

根据男性面部宽高比对攻击性的推断,具有文化普遍性。而且,即便是儿童,也能做出这种判断;

 

幼儿从3岁开始已经能够基于面孔做出信任判断。高面部宽高比的男性还被知觉为更不可信任;

 

对世界知名公司的CEO们进行测试,在控制了被试者年龄、公司规模及过往经济表现等主要无关变量后,发现CEO的面部宽高比越高,其所在公司的业绩越好,但这种关联受到领导团队特质的调节。

 

高面部宽高比男性在近距离肢体暴力冲突中生存下来的几率更大,但在涉及到枪杀、投毒等技术型犯罪时,这种联系就不存在了。


脸大的人更具攻击性?


就在面部宽高比的研究如火如荼之际,有人提出反证。

 

首先,他们认为,男性和女性的面部宽高比,不存在差异。

 

在土耳其人群中发现,女性面孔宽高比均值为1.91,男性为1.89,两性面孔宽高比差异不显著;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面孔宽高比与攻击倾向相关不显著。

 

也有人发现,在四个独立样本(三个高加索人样本和一个非洲人样本)研究中,不仅未能发现男性面孔宽高比显著高于女性面孔宽高比,而且在其中一个样本中发现,女性面孔宽高比显著高于男性面孔宽高比。


还有人发现,对来自不同文化的89个现代人群总体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仅在7个数据(占7.84%)中发现男性面孔宽高比大于女性面孔宽高比。尽管是大于5%的小概率事件水平,但远不具说服力。

 

▲ 有些女性的面孔宽高比显著高于男性的(图/图虫创意)


此外,有人通过分析头像照、对头骨进行扫描分析及人体测量等三种方法分别对三个欧洲高加索人样本的面孔宽高比进行计算,结果均未发现男性面孔宽高比显著高于女性面孔宽高比。


其次,他们认为,面部大小与睾酮之间,没有关系。

 

多个研究中未能发现女性面孔宽高比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目前,面孔宽高比与社会行为的研究也主要局限于男性之中。


再次,脸大脸小与社会行为之间不存在联系。

 

有研究认为,男性面孔宽高比与社会行为之间实际上不存在联系。有的研究者未能发现面孔宽高比与攻击性行为间存在关联,还有的未能发现攻击性罪犯与财产性罪犯的面孔宽高比有显著差异。

 

还有的研究发现,士兵们的面孔宽高比,和他们的战场生存情况没有关系,因为战争涉及到技术层面的因素。


最终还是靠“同田贯日申甲气由”


通过上面的学术综述,列位看官须知,原来“面孔宽高比”这个一整套的理论,西方人仍是争议不断,有人认为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差异,有人认为不存在;有人认为面孔宽高比数值高,是由于睾酮引起的,有人说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有人认为面孔宽高比数值高的人,攻击性强,有人则反对……

 

几乎在所有论点的各个层面,都有相反的看法,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迄今为止也没有定论的研究,你愿意相信就相信,不愿意相信就拉倒。双方都可以继续提供过硬的证据,有人愿意进一步地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也是值得欢迎的。

 

但是以某一方的观点,尤其是肯定性的观点为根据的引申发挥和应用,则很难让人信服。

 

譬如“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这个问题,立刻就有银行业人士反唇相讥,认为论文作者搞的是倒因为果的伪实证研究,真正的原因是银行的绩效影响了行长的面部宽高比。

 

▲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图/图虫创意)


既然“面部宽高比”与“睾酮”“攻击性”等没有确定的关联依据,那么以一种不确定的理论为依据的推论,本质上就是一种披着学术外衣的算命看相,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清代乾隆年间开始的选官制度——“大挑”。

 

据史籍记载,清代每届“大挑”,都由皇帝钦派王公大臣在内阁举行,主要是考察“大挑”对象——落第举人的相貌身高等,以决定最终任命与否。

 

“大挑”挑选的主要标准是身材、脸型,概括起来是八个字“同田贯日身甲气由”,王公大臣创造性地运用了汉字的象形特征,将脸型、身材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为同、田等字形,中等为贯、日等字形,下等为身、甲等字形。

 

同,就是同字脸,方而长;田,乃田字脸,方而短;贯,即头大而身体长而直;日,即肥瘦长短均适中,并较为挺直。符合以上四字标准的都可以中选。

 

身,就是身体斜而不正;甲,是指头大身体小;气,是两肩不平,一肩高耸;由,即头小身体大。凡有以上长相的,则皆不入选。

 

 落第举人的相貌身高等决定了最终是否被任命(图/图虫创意)


由于每次叫进二十人,按序排列,先点三人,这是被选中做知县的。接着点八人,这是没选上的,俗称“八仙”,这些人全部出局。这些落选者之所以会被叫做“八仙”,那是因为站在一块儿,便如李铁拐、张果老那般怪模怪样的了。

 

你看,这个“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可比那个“面部宽高比”精准细致多了。


学术泡沫化的时代


其实最近几天除了这两篇奇葩论文之外,还有一篇博士论文的答辩海报,也是一时之选。这篇博士论文的题目很长,比很多微信公号的文章标题还长,叫做《员工绩效和家庭对工作干扰影响工作场所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研究:感知到的职责履行的中介作用》。

 


鄙人做文字编辑多年,穷尽所学,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朋友圈里一个研究语言学的老朋友,也感叹自己学识浅陋,最后还是一位研究逻辑学的教授反复琢磨,解了难题:


【员工绩效】和【家庭对工作干扰】影响【工作场所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研究,作者认为前两项对后者的影响是通过【感知到的职责履行】这一中介来实现的。


据媒体报道,这篇起不好标题的博士论文,目前答辩的结果是“顺利通过”,但是后面还要根据评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鉴于目前大家对论文标题“意见”颇大,作者王小予表示,后面也会相应作出修改,但前提是不影响“准确性”。




至于那篇研究蛐蛐儿的论文,除了首尾提及“动物行为学”的概念,通篇就是有关蛐蛐儿的文献整理。而众所周知,在检索文献资料异常方便的今天,输入“蛐蛐”或其古代的别名“促织 ”,小半天就可以齐备了。

 

学术泡沫化的时代,连肥皂粉都舍不得放一点了。这些文字,沾了一点科研的腥膻味,就可以唐哉皇哉,僭称学术论文。

 

其实,要看相养蛐蛐儿,不妨大方点,何必搞得这么别扭呢?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觉得文章不错,就打赏一个吧!




任大刚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最近更新


中年大叔,你们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娱乐圈大面积紧急补税:手脚慢了要罚款


罗尔当初要是加入“相互宝”,就不会……


娱乐圈吸毒往事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