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的数字化与日常生活的连接

陈 霖 吴文化博物馆
2024-09-02

艺术的数字化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个是对原有的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转化,一个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这两个方面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连接,对我们感知生活的方式,感知城市的方式发生影响。


吴县文物数字展上的观众 陈霖拍摄


从根本上来讲,艺术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两者本来就是相连的。哲学家约翰·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告诉我们:“一件艺术作品,不管多么古老而经典,都只有生活在某种个性化的经验之中时,才在实际上而不仅仅潜在地是艺术作品。”强调的就是艺术与生活的不可分割,创作艺术的经验和感知艺术的经验之间有着连续性。但是,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两者的分离出现了,艺术在很多时候成为远离俗常之人的东西。就像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所说的:“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一旦一件作品被承认为艺术品,就成为独立的存在物;一旦成为经典,获得了某种特权,它们在自身周围久筑起了一堵墙,披上一种光环,也往往变得让普通人难以理解。加之社会文化制度的安排,艺术远离了日常生活。


譬如,像仇英的《桃源仙境图》,文徵明的《游吴氏东庄图》,对苏州人来说,应该是很亲切的。那恍若仙境、平远清旷的意境,那远离尘嚣、神思高古的意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人情趣。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丝愁绪,几许沉思,陶然其中而又怅然若失——一种对嘈杂喧嚣的一种逃离,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明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天津博物馆藏


但是,这些作品多深藏在博物馆、收藏家那里,跟我们什么关系呢?当然,我们可以说,它们构成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但假如感知不到,不可触及,那么如何跟我们普通人、跟我们日常生活发生具体的关系呢?如何发生关系呢?数字化就是一个绝好的契机!也就是对原有的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转化。


对艺术作品的复制自古已有,但是到了照相技术出现后,由于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它对大众的意义,对日常生活的意义才显示出来。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指出,照相、电影这样的机械复制,使原来只属于少数人观赏且需要凝神观照的艺术,变成了人人可以触及的艺术,原来的灵韵消失了,大众的主体性凸显了,感知的方式也改变了,这时候艺术的那种膜拜价值变成了展示价值。艺术与公众日常生活的连接也因此更加紧密起来。当数字时代到来,数字化对艺术品的复制,其能力、规模、质量,已经远远超出本雅明的时代,因而,艺术的数字化在塑造相应的观赏群体、感知方式、与生活场景的连接等方面,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


孩子们与光影装置艺术互动。陈霖摄于浦东美术馆


首先,艺术的数字化增强了艺术与普通人、与日常生活的连接。谷歌艺术计划第一批博物馆2011年2月正式上线,第一期仅容纳了 9 个国家 17 座博物馆的 1000多幅作品,基本来自欧美。上线第一年的访问用户数就相当于全球参观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当年累计参观人数的总和。在我们国家,这些工作也正在各个博物馆开展。比如说,“数字敦煌”对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将获得的图像、视频、三维等多种数据和文献数据汇集起来起来,构建起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实现全球共享。这种远程访问、触达,无疑使艺术渗透到更广泛的人群,与他们发生关联,从而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莫高窟第420窟全景漫游,数字敦煌,敦煌研究院


这种连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艺术的数字化鼓励对经典的艺术进行现代转化,使其融入现代生活之中。譬如,荷兰国家博物馆2013年在新版官方网站上推出网上画廊,陆续全面开放供用户免费下载使用的高清藏品图片,包括无损TIFF格式图档在内的其拥有版权的所有藏品图片,并不对图片使用进行任何限制。博物馆发布藏品信息、高清影像、鼓励用户创造性使用,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设计大奖。他们邀请公众以馆内藏品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艺术,不受形式限制。从平面设计,到装置艺术,应用艺术,再到服装设计,摄影摄像,只要你受到艺术品的任何启发,都可以参赛。于是,有人在名画的启示下,设计了眼罩,做帽子,等等。


荷兰博物馆网上画廊,网页截图


其二,当艺术采用数字化相关技术时,可以直接介入人们的现实生活,触发人们探索自身的奥秘。譬如土耳其艺术家阿那多尔的《融化的记忆》,将人脑中难以捉摸的记忆检索过程转化为数据集,并以沉浸式的创意方式对其予以呈现。整个项目由数据绘画、增强数据雕塑和光投影组成,LED 媒体墙 和 CNC 泡棉为参观者呈现了对人脑内部运动的形象阐释。中央美术学院集体创作的装置《呼吸共同体/Respiratory Community》,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人体的数据信息,探讨未来对人体数据的采集形式,样本取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用灯光展示采集到的人体温度的信息,光的闪烁隐喻着生命的呼吸;观众则可以通过远程操控现场的设备,与装置进行互动,感受疫情之下共同的命运。


2020年3月12日至26日,美国艺术家Kaws联合艺术机构Acute Art推出AR艺术项目《假期》(扩展版),在多哈、伦敦、 墨尔本、 纽约、巴黎、香港等全球12个城市的标志性地点,运用基于位置地理信息的原理,观众打开Acute Art的App,就能看到巨大的公仔形象(名为Companion)调皮地捂着眼睛,出现在自己身处的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有的艺术家还自觉地利用公众的在线行为展开艺术实践。如阿根廷艺术家阿玛利亚·乌尔曼对 Instagram 上的三类用户——嬉皮女孩、拜金女孩、以及热衷健康生活的邻家女孩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她们在 Instagram 上所呈现的穿着、语言等风格,创造了一个“来到大城市”、“想成为模特”、“拜金、想彻底改变生活方式”的“乡村女孩”形象,接着又通过观众对于照片的回应,对于女性在自拍充斥的社交媒体中进行“装束凝视”和“美的迷思”的研究。艺术家如此深入且多层面地与公众互动,表明艺术的介入与艺术的接近、触达、体验汇聚成艺术的共享。


其三,与上一点相联系,艺术的数字化不仅塑造了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观赏,而且促进了公众的参与。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边界开始松动与模糊,有些数字艺术需要在公众的参与和协作下完成。如德国艺术家莫尼卡·弗莱什曼、沃尔夫冈·斯特劳斯和克里斯蒂安-A.比恩共同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流动视图》,以一个嵌入基座的屏幕的形式,建构了一个虚拟水池;观众俯身在基座上方,可以看到他们在显示器上的映像,而他们在屏幕上的触摸则会制造出一种由算法产生的波形,这种波形扭曲了图像。观众在与作品的这种交互中,不仅实现了作品的动态呈现,而且也通过算法控制图像唤起观众的自我审视,对自我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认。


《流动视图》,网上视频截图


艺术家佩里·巴德制作的《这边走》艺术项目,更是多方面多层次地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公众参与。巴德接受了英国提赛德大学的委托,构思一个与地方合作的艺术项目。为此,他们建立了一个网站,作为驻纽约的巴德和英国米德尔斯堡的青少年之间交流的生产平台,参与创作关于他们的North Ormesby社区的作品。青少年志愿者让当地社区成员参与到关于他们环境的讨论中,并为该项目收集访谈。他们研究了过去的图像,同时也收集了该镇的当代图像。图像和声音被上传到网站上,首先通过在线论坛讨论,进行排序,然后在纽约下载和编辑。巴德将以前访问该地区时拍摄的工业景观录像与英国小组拍摄的图像分层组合,进行编辑,产生出9分钟的循环视频。这个视频在小镇热闹的集市广场上,从一辆卡车后部的投影上进行播放。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地方的公众深度参与到艺术家的项目中,艺术作品在传递本地生活的记忆和现实的同时,也重构了地方,并且使之拓展到了更广的空间。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可以说,艺术的数字化在公众的接受中得到延续、拓展。不管是网上艺术,还是实体的艺术,观众通过拍摄、制作、上传、转发等一系列行动,展开艺术的再媒介化。艺术扩散的过程因为不断被再媒介化,而具有更丰富的生成性。像抖音和B站等视频社交空间,许多用户能够熟悉地操弄影像技术,往往以影像剪辑的方式对母本进行引用、加工和阐释,生成更多的影像表达。大量非体制内的、非专业的人士,以UGC的方式展开往往带有亚文化色彩的艺术创作,由此推进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连接。

上述艺术的数字化特点,在“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个展览运用全景摄影、三维重建、无人机航拍、 3D打印、多媒体互动等数字化技术,精确还原不可移动的文物材料,并将对这些材料深入细致的解读融入艺术化的展陈之中,让千百年来整个吴县范围内的日常生活成为可以触达与感知的艺术景观。由此形成了艺术在城市公众与城市感知之间的连接方式,作用于公众的体验。展览从策展到调研到展陈的过程,利用城市的“质料”,而形成“操作指南”或“空间导航”的形式框架,蕴含了公众感知的条件、视角乃至观念。

“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特展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这样的展览,一方面,数字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连接,促成城市历史文脉的积淀,使公众交往容纳历史记忆,形成城市认同和想象等的文化资源,逐渐内化为城市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另一方面,在流动的社会关系的联结中,在与外界的广泛联系中,“吴县”的地方性被凸显出来,同时,地方既是在地的,又是属于更宽广空间的特殊焦点,地方性与开放性、等概念的冲突得以被协调。这也意味着,数字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连接,在根本上并不是随着作品的完成而结束,也不是随着展览的落幕而终止,而是在持续地作用于环境之中延续,维系其所连接的空间作为充满生活热情和活力的整体的存在。



【相关展览】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内容)




【参考文献】
1.玛戈特·洛夫乔伊:《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许春美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2.克里斯蒂安妮·保罗:《数字艺术——数字技术与艺术观念的探索》,李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版。
3.瓦尔特·本雅明:《艺术社会学三论》,王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4.斯科特·麦夸尔:《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潘霁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5.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6.韩西丽、彼得·斯约斯特罗姆:《城市感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7.列夫·马诺维奇:《新媒体的语言》,车琳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8.肖恩·库比特:《数字美学》,赵文书、王玉括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吴文化博物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