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好稿有哪些“诀窍”?原来新华社记者有这些“技能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记者 Author 与记者同行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什么样的新闻报道才有流量?跑口记者如何把“预制菜”做成“私房菜”?新闻工作者如何练就能应对各种选题的“十八般武艺”?


针对上述问题,新华社北京分社几位青年业务能手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他们写出好稿的业务“技能包”!


1


关键词:“增量”
分享人:张漫子

信息有增量,报道才能有流量。最大程度提供“信息增量”是受众的需求所在,也是报道的价值所在。

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深耕,才能抓到活鱼、看到问题,才能以理性思考分析判断复杂现象、揭示事物本质趋势,才能以“冰川之下的发现”带给读者获得感,使报道发挥价值、产生影响力。

提升增量,要注重专业积累。今年,我采写的《100公里!我国科学家创造量子直接通信最远纪录》《两会新华时评|让公众不再为“脸面”担忧》等报道均是建立在专业积累的基础之上。前者对新闻点的挖掘首先建立在对量子科学发展史的前沿进展有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之上,报道对该成果战略价值和应用意义的提炼,不仅展现了量子科技史上的中国力量,还佐证并支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以一项科研成果的突破凝聚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社交媒体上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提升增量,要锤炼调研功力。融媒体时代优质内容生产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思想力的角逐。思想力产生于持续深入的调查研究,源自于带着问题意识的有效实践。去年,我采写的《“只提轨迹不提人”,新流调报告值得提倡》《“办不成事”窗口帮群众办成事》等总编室表扬稿,均诞生于扎根基层、深入调研的“慢工细活”之中。

为什么有些事情办不了、不给办、不好办?通过不断向市民求证,“办不成的事”往往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卡在办事的流程机制上,隐形壁垒的存在导致各部门心有余却无法有效形成合力,于是就有了“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窘境。而东城区率先开通的20多个“办不成事窗口”恰是“放管服”改革落地过程中对症下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一个缩影。报道从细微处入手,抓住“办不成事窗口”见闻这一切片,透过一件件民生“关键小事”的解决,揭示了首都的基层治理之变。

提升增量,要实现资源转化。2021年建党百年报道中,记者前往北大红楼采访,发现《京报》创办者邵飘萍牺牲60年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但他一生都在以笔为枪、启迪民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2021年上半年,报道各地基层党员感人事迹的故事很多,却鲜有文章重温邵飘萍等一代报人的气节、风骨与血性。

为了寻找切入一个小而精的角度,我们多次到访北大红楼,采访多位党史研究者和北京大学校史馆的历史学家,寻找新的史料,挖掘一代报人以笔为枪、为民族光明探路的幕后细节,最终写就《100多年前,毛泽东的“老师”用生命完成了这项“秘密任务”》一文,让“铁肩辣手”邵飘萍的事迹得到突破圈层的广泛传播。

2


关键词:“硬度”
分享人:吴文诩
影响力好稿的比拼,倒逼记者要更加重视硬新闻、重视回应社会焦点和舆论关切。报道要“出彩”,内容必须有“硬度”。
首先,新闻采写要多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学会写好消息,把消息写得出彩、简洁。我记得在新华社四川分社工作时,前辈采写的消息《长江上游仍在砍树》,披露四川宜宾以上的长江三大干支流中,金沙江、大渡河两岸的森林所剩无几,雅砻江流域的森林也遭严重破坏,这直接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稿件播发后引起重大反响,在国家有关部门主导下,长江上游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

▲ 2022年春节期间,吴文诩正在采访隔离酒店工作人员

消息虽短,影响力大。今年1月,我参与北京疫情发布会,当时发布的北京第一波本土疫情溯源情况,很多媒体机构都只用了后半段标题,我阅读材料时发现,新闻材料里才藏着“硬新闻”:境外多国“躺平”防疫政策下,直接导致了海淘存在疫情传播风险,我立刻以“确诊病例曾接触加拿大国际邮件!”作为消息标题,最后采用700多家,许多中央级媒体也采用了这则消息。
其次,要重视“热策划”。2021年4月,我采写了一条法院判例稿件,内容是全球18万个网络摄像头黑客侵入对外售卖“私窥”会员账号,值班领导李德欣看到后,提示稿子可以深入关注。
于是,我和同事分别从公安和法院两头进行深入采访,加上网络暗访,最终揭开了摄像头偷窥背后的黑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了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搭建App或利用其他视频管理平台向客户收取会员费牟利,稿件选择在“4·15国家安全日”播发,采用超过700家。很多朋友都打来电话询问摄像头安全问题,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严厉打击不法产业。稿件也先后获评总编室表扬稿、当月影响力好稿。

今年1月份,面对疫情再次来袭,我和同事采写稿件《“进口货”该怎么买?国际邮件如何安全消杀?“物传人”可能性如何应对?三问“海淘”采购风险》,针对公众关心的海外“物传人”链条,还原海淘的购物过程、物流消杀过程、梳理风险点并且提出科学合理化建议,稿件获评了当月的影响力报道好稿。



3


关键词:“敏锐”
分享人:林苗苗

作为北京分社医卫报道主要力量,我长期重视采写相关报道,这也成为我深耕专业领域以及学习积累的重要途径。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至今,我时刻保持高度新闻敏感,针对焦点问题加强调查和研判。同时,作为长期关注医疗领域的专业记者,我对“医者仁心”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促使我在报道中更能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反映群众诉求。

▲ 记者林苗苗在调研采访


做好专业领域的调研报道,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北京中高风险地区就医难问题发生前,武汉等地就曾经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我也参与了采访报道,积累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敏感。北京新发地疫情发生后,相关部门曾较为密集和严厉地督导医院院感防控工作,让我意识到相关部门和单位面临很大的防控压力,后续很可能收紧相关政策。正因如此,发现群众反映就医难问题后,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跟进,及时反映问题。

二是要突破采访,抓住核心信源。在疫情初期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采访中,尽管当时只采访了一家医院,但由于反映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且第一时间采访主要的院领导和医务处相关负责人,提供了很多非常宝贵的一线真实情况,因此报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要注重客观平衡。尽管很多报道都以问题为导向,但稿件的本质仍应是具有建设性的,在反映问题的同时也要客观考虑到各方的局限性和实际困难,从而尽量确保稿件客观平衡,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4


关键词:“进化”
分享人:罗鑫
随着时代发展、技术变革,受众对报道的要求变得更加多元化,这意味着拥有“十八般武艺”的记者更容易顺应传媒发展大势。从业11年,传媒的“进化”演进到新阶段,需要记者也完成新一轮“进化”。
2021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这一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这一年,新冠疫苗开始大规模接种;这一年,还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抓住这些主题主线的特点,积极向融媒转型,采写、制作了一批具有较好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报道。
以疫苗报道为例,针对海外对中国疫苗的抹黑质疑,我多方采访、巧设议题,用生动的现场见闻、权威的数据发布以及温情的采访讲述,让有关中国疫苗的报道既科学客观,又具亲和力。
为了增强代入感和真实感,在探访新冠疫苗生产车间的融媒报道中,我主动请缨进行出镜报道;为了充分挖掘疫苗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我先后与几个大洲所在分社记者进行联动,采取海外网民或市民提问关于中国疫苗的问题、国内疫苗生产商解答等轻松活泼的报道形式,增强报道互动性。

▲ 与时间赛跑的“90后”新冠疫苗细胞病毒检验员郑捷文,在实验室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建党百年宣传贯穿2021年全年。为增强报道吸引力,我从身边具象的采访线索着手,围绕“一条路”“一本书”“一首歌”“一个证章”“一位外国友人”的“五个一”创新报道形式,策划了一批具有传播力的可视化稿件。

其中,“一条路”挖掘“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一个个文物地标建筑背后的故事,向海内外受众展现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及百年过后仍然保持的“赶考”清醒。
“一本书”聚焦《共产党宣言》首个全译本,挖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并通过邀请青年记者英文出镜,创新话语表达及展现形式,用贴近海外受众的平实话语讲述党史故事。
“一首歌”探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展现这首经典歌曲传唱背后党的基层干部持续奋斗,为乡村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的故事。
“一枚证章”从香山革命纪念馆挖掘到一枚“冷门文物”,讲述了党中央在香山,对外名义是“劳动大学”的一段历史,以小见大地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香山期间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程。
“一位外国友人”采访第一位加入中国国籍、加入共产党的马海德之子,并与这位外国人所在国记者进行联动,推出全球连线报道,展现两国革命人士之间的友好情谊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 这是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外景。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100周年,也是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发现75周年。2021年10月至12月,在全国8家顶尖考古单位的联合发掘下,100多件珍贵文物进一步揭开古燕国的神秘面纱。时隔几十年,曾出土过重要文物的大墓再次发掘出带有重要铭文的青铜器,其中新发掘的青铜卣可改变西周的历史。

此次报道中,在以传统报道展现琉璃河遗址新发现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我尝试轻量化的传播形式,聚焦其中最具关注度和话题性的文物,设置微博话题词#北京三千余年的建城史被证实#,当天被“顶”上热搜,阅读量近5000万。新华社客户端为此开设了“问记者”,我在回答网民问题的过程中,从他们对文物及其历史的好奇与热情中,对国人不断加深的文化自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单位:新华社北京分社)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国记者”,较原文有删改

原文标题为:新华社北京分社业务能手的“技能包”

排版|朱亭亭

  END  


往期推荐

迎接党的二十大,这20点宣传、报道建议快收下!

都想“借窝生金蛋”,哪个平台号让媒体真正赚到钱了?

总台秋晚的月亮,讲一场五千年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