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人,请收下这份两会报道“秘籍”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闻人同台竞技也将拉开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两会有什么不一样?面对特殊时期两会新闻安排作出的调整,新闻人该怎样做好准备,圆满完成报道任务?老记者有何报道经验分享?




01

7大看点值得关注




02

两会采访指南




03

两会报道提示


1.建议一定不要再出现几十年如一届的两会通稿中的“固定”词句


比如:春暖大地,万物勃发。比如:三月的北京春花烂漫,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长安街畔,玉兰含苞。宽敞明亮的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里,洋溢着浓浓的春意;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今天沐浴着新春的阳光……(今年开两会的时间延后而且整体防控疫情的工作并没有完全结束)


2.标点的使用


(1)“两会”一词因使用较广,可不加引号。

(2)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年,肯定有大量总结,记住这里的“十三五”应加引号。

(3)法律名称标点使用

①使用法律的全称应加书名号,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但使用法律的简称时,则不用加书名号,也不用加引号。如“按照刑法的规定”,不要写成“按照《刑法》的规定”或“按照‘刑法’的规定”。

②法律草案的表述,全称应加书名号,同时“草案”用括号括起来置于书名号内;使用简称则不加标点符号。如,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疫情防控法(草案)》”,简称则为“疫情防控草案”。

③人大代表建议案中建议制定“某某法”时,应用引号注明建议制度的法律名称;不用引号也可。但不能用书名号,书名号只能用于已颁布实施的法律全称。如,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卫生健康法”,也可表述为:“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卫生健康法”,但不要写成“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卫生健康法》”。

3.名称、词语的使用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这两个会议名称中“届”“次”的位置不同,不要写错。

(2)新闻报道中不要随意使用简称和略称。“政府工作报告”不要简写成“政府报告”。

(3)掌握对“提案”“议案”“建议”三个词语的使用。请记住:全国人大代表提的是“议案”,全国政协委员提的是“提案”,报道中千万不要用错。

(4)建议使用(疫情)“暴发”。“疫情暴发”与“疫情爆发”还可能成为高频词。“疫情爆发”的用法,并不是不可,但建议用(疫情)“暴发”。

点击图片查看《100例差错,<疫情报道编校实务手册>来了!》

(5)“心理危机干预”,而不是“心里危机干预”。对病毒或传染病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防范于未然”。

(6)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是“狙击战”。

(7)“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有些编辑不注意、不严谨,也许是为了读顺口,错写成了“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

(8)“参政议政”的使用。

“参政议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之一,报道中涉及政协委员时,可使用“参政议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报道中涉及人大代表时,不能使用“参政议政”,可使用“履行职责”或“行使权力”;“代表、委员”并提时,最好把“履行职责”与“参政议政”写全。



04

老记者分享“跑会秘籍”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政法采访室副主编徐隽:

抢抓“活鱼”  快洗深煲

       大战之时、用兵之际,要想勇挑重担,就必须仰仗平时的研究、训练、积累。两会报道的高强度“压力测试”虽然劳累,但却让人在磨练中积累经验、收获成长。


2017年全国两会,人民日报社记者徐隽在总理记者会上提问。


胸有全局  手握提纲


两会期间,当天策划、当天采访、当天交稿、当天上版的“遭遇战”,是家常便饭。


总结就是:只有平时认真练兵备战,才能在关键时刻打赢战斗。


一是会前加强对人大、政府、“两高”工作的了解,会上吃透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精神,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提纲。


二是多积累代表委员等采访对象资源,在接到急活重活时能够立刻联系、立刻采访、立刻成稿,做到出活快、出活好。


三是头脑中始终绷着“精益求精”这根弦,用写时政稿的标准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把差错和瑕疵消灭在写作阶段,做到差错不上交,为编稿抢出时间。


拳打脚踢  吃干榨尽


在媒体融合时代,抢抓新闻不是以24小时为周期,而是以分、秒为周期,这对编辑记者的团队作战提出了更高要求。


抢抓新闻,有时比拼的是速度,有时比拼的是深度。不同的传播渠道有不同的用稿要求,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新闻现场“活鱼”的青睐。


大战之时、用兵之际,要担起重担,就必须仰仗平时的研究、训练、积累。新闻人都要以两会报道为契机,秣马厉兵、苦练内功、践行“四力”,不断接受新挑战,这样才能更快成为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健将、传播强手。


本文综合整理中国记协网、人民日报、中文编辑校对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传媒研究”

编辑|刘娟  张琦


记得点“在看”哦!另外,把公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快看!全国两会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最新安排!
2.全国两会怎么报道?10条“避雷”小建议请收好!3.中外记者如何采访两会?权威通知来了!
4.从“跑两会”到“云跑会”,记者如何做好两会报道?

5.两会在即,人民日报资深校检给媒体人提个醒儿!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点亮“在看”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