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争的启示,以及美国的选择

我是北游 北游独立评论 2022-05-27

北游独立评论 思辨 洞见

请把我【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冷战时期的顶级战略家——乔治·凯南


不能光看热闹,还需要看门道。


01

 

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实力的竞争。


国家的利益,主要是考量长期利益。

 

所以,当一个国家缺乏实力,没有长远规划的时候,政治上的一味强硬和不知变通,不会是国家之福、国民之福,而很可能给国家和国民带来巨大的、不可控的灾难。

 

战事刚刚打响,我就有过深切的担忧,那就是普京和俄罗斯把自己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而美帝却进退自如,可打的牌非常多。

 

这仅仅是政治技巧上的差距吗?

 

不,这是俄罗斯和美帝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我说过多次,从政治技巧上来说,普京已经做到了极限,不可能更好了,然并卵,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实力的竞争,全方位实力的竞争。

 

论实力,现在的俄罗斯跟美帝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美帝对俄罗斯的重视完全不是出于实力上的重视,而是对既定秩序可能被破坏的风控而已。

 

稍微一个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当今世界,真正能够和美帝抗衡的实力者,早就不是俄罗斯,而是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拥有全产业链的中国。

 

中国,才是美帝真正重视的潜在对手和潜在合作伙伴。

 

02

合作才能共赢。 


中国是怎么从一穷二白做到今天足以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抗衡的?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参与全球分工,是中国人民韬光养晦、在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如果都像俄罗斯这样咋咋呼呼、缺乏耐心,不想着如何与世界各国好好合作、建立信任、搞好经济、发展产业,国家实力的迅速提升,可能吗?

 

尊重不是靠四处秀肌肉秀出来的,实力也不是让别人怕你,你就能有的。

 

无论是国家的面子,还是里子,都需要低调认真的工作,才能拥有。

 

俄罗斯力图用强硬的手段来赢得自身的面子,而不去苦练自己的里子,这是他们没有实力在乌克兰取得战略目标最根本的原因。

 

如同今天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中美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

 

在日益肤浅喧嚣的舆论场中,这是非常睿智之言。

 

合则共赢,斗则两败,这不是空话,而是实话,为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巨大经济成就所反复证明。

 

03

 

不要把竞争误判为斗争。


竞争是常态,战争是变态。

 

任何一个国家建立军队的目的,是要保护常态,而非为了变态而变态。

 

所以,成年人要分清楚竞争和斗争的区别,我从来不担心有人把战争误判为竞争,瞎子有啥好担心的?我只担心总有人把竞争误判为战争,因为,既然是常态,那就是常见的,既然是变态,就是很少见的。

 

你家里没酱油了,即使你是黑社会分子,也大概率不会用抢,而是用钱。

 

天天用抢的人,黑社会都不收,因为智商肯定有问题。

 

但这世界就是这么吊诡,把竞争当作战争的人,乌泱乌泱的,即使他们天天给“敌人”打工,“敌人”每个月给他们发钱,他们也是矢志不渝。

 

你不好揣测他们的脑回路,但我非常清楚他们的病根,那就是,他们之所以拥有这么不符合事实的认知,却依然毫无察觉的唯一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什么是有效的反馈机制呢?

 

那就是为自己的观点买单。

 

既然你都把对方看作你的“敌人”了,那么,请不要再给对方打工与合作,请辞职离开或中止合作,不要一边认为对方一定是敌人,憋着坏害你,另一方面又心安理得的拿着工资,或从合作中谋取利益。

 

观点和行为不一致,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人们自然就没有动力去修正自己的观点来符合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而不自知。

 

实际上,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的敌人,大多数的敌人都是自己脑子里假想出来的,否则网上吵得如此你死我活,何以生活中,大家却其乐融融呢?

 

很多人把网上的争论看得太过严重,至少是夸大其词的,我反复给大家强调一个无比真实的道理:

 

观念上大家不容易妥协,但现实中则完全不同,都会权衡利弊而动,而不会轻易为敌。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作为社会化的动物,与人为善、合作共赢是本能,丛林社会、你死我活,那是你的大脑给你的幻象。

 

作为一个成年人,要学会正确的思考,随时清洗脑中的毒,千万不要被脑子里的幻象左右,被他人的话术忽悠。

 

04


美国的责任。


说到这里,我想我们应该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承认我们人类的生活,大多数处于竞争,而非战争,人们之间大多数是合作共赢,而非你死我活。

 

这是我们讨论公共事务的基本前提,如果我们连这个前提都没有,连这个共识都没有达成,那么我们的讨论,都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你打死就要认定别人都是你的敌人,只有你是好人,那么任何讨论,原本就没有意义,直接开打好了。

 

一个共同体里,如果出现这么一个总把别人当敌人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是个定时炸弹,随时危害共同体的安危。

 

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何欧美社会一直对俄罗斯心存疑虑,面对俄罗斯,曾经四次婉拒俄罗斯加入北约的申请,观念上的差异,可能是个重要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有竞争很正常,但这绝不是动辄把竞争对手看作敌人的原因,观念上的差异如鸿沟一般巨大,需要好几代人慢慢消化与扭转。

 

当一群人从小到大,都处于斗争话语体系中,很难真正理解一些分寸感较强的词汇。

 

这样一群人,很难真正理解竞争和斗争这两个词的差距,他们很容易就把中性的竞争对手看作危害自己生存与安全的敌人。

 

以前我以为,经济自由的现实环境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观念上的差异,但事实告诉我,如果一个群体的观念没有和现实的生活建立有效的反馈,认知失调依然会是这一群体自然而然的选择。

 

一个巴掌拍不响,无论是强硬的俄罗斯,还是伪善的欧美白左,都在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极化原本复杂的世界,导致一些原本可以用智慧化解的冲突不断升级、激化。

 

有些读者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的观点颇有不满,他们认为俄罗斯作为入侵方,应该对此负上完全的责任,认为我把板子打到泽连斯基和拜登头上,有些莫名其妙。

 

让我引用美国“冷战时期的顶级战略家”乔治·凯南的话,来说明这一点。

 

1997 年 2 月 5 日,对北约东扩持批评立场的代表性人物乔治·凯南,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把北约扩大到俄罗斯边界是“整个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最致命的错误”。

 

他说,美国人忽视了俄罗斯人的民族自尊心和大国情结,“这一决定将煽动俄罗斯公众舆论中的民族主义的、反西方的、好战的情绪,将对俄罗斯民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东西方关系中重新恢复冷战氛围,并驱使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朝着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的方向发展。”

 

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证实了凯南的说法。

 

作为华盛顿决策圈的“局外人”,凯南的智慧远非那些伪善的白左政客所能企及,当一个人有能力、有实力去发挥其正面的影响力时,我们有理由对其做出正确选择抱有期望。


(全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