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完《后浪》,你奔涌了吗?

我是北游 北游独立评论 2021-07-18

点击北游独立评论-点右上角-设为星标

哲学 / 历史 / 政治 

无思辨,无洞见



01

今年的“五四”,《后浪》火了!B站火了!何冰火了!

尤其是视频最后,何冰对青年人的寄语:
奔涌吧!后浪!

是不是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今日中国的青年们,胸中有没有顿时涌现出,“这个时代,舍我其谁”的激情与豪迈?
我不禁要问:今天,你奔涌了吗?

看看这些激情澎湃的台词:
  •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被你们尽情享用。


  •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请允许我在今天倚老卖老,告诉现在的年青人,你们所面临的时代并不特殊,并不唯一。其实在100年前的旧日中国,五四青年们所处的时代可能更加符合这些台词所描绘的景象。


他们的选择权,可能大到你不可想象——正是他们当年的选择,决定了今天的我们。


《阿甘正传》里,阿甘一直在重复母亲告诉他的话: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而“五四”时期的中国青年,也同样对未知的未来充满想象。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选择,他们兴奋而焦虑。


也许,正如阿甘母亲告诉阿甘的这句真理,人生的秘诀在于勇敢尝试,而不是停留在猜测最好的结果。

 

所谓“五四”,就是尝试的过程,是五四青年们尝试各种可能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可能超出大多数国人的想象。甚至可以说,今日中国的一切都拜“五四”塑造。

 

这各种可能性的好坏,我不想去做武断的判断。


类似于好坏这种事情,对于一个不完美的人类来说,太难,超出了我们自身的能力,我觉得,还是留给历史来判断。

 

所以,我只说事实,事实是我们稍微有能力把握的部分。

 

那么,“五四”时期的中国人,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事实呢?

 

是一个被大小列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羸弱之国,是一个刚刚被迫打开国门,见识了西方文明和科技强大的农耕民族,是一个尚未脱离旧帝国腐烂身躯的庞大群体,同时还是一个有着一大批能人志士的国度,这些能人志士抱着救亡兴国的远大理想。

 

或温和,或激进,德先生,赛先生......当无数可能性和新思潮,眼花缭乱的摆在一个轮回两千年的民族面前,说实话,这会让人意乱情迷。当一个人在意乱情迷之时,我们很难保证,他的头脑会保持清醒,理性会占上风,一种投掷骰子就能决定国家命运的快感,这绝非人类轻易能够放弃。

 

不得不说,虽然身处军阀混战的乱世,“五四英雄们”所处的环境,还是比较自由洒脱的。


当时北大教授们令人咂舌的薪俸和稿酬,社会上流的身份,多少可以左右政治人物的影响力,甚至还有些许自由办报结社的空间......


这些环境因素,让五四的知识阶层不但有一种认为自己有手握改变民族命运,决定国家未来的能力的想象,其实,事实也确实如此。

 

他们有机会出国求学,接触西方的各种思潮,有能力站立在国家上层参与重大决策,他们有通过报纸、书籍影响民众以及学生群体的强大号召力。


这种影响力的结果,就是即使火烧赵家楼,也能够逃脱法律的惩罚。


那是种氛围,一种关于国家美好未来的叙事足以让法律让路的氛围。尤其是在一个本来就不靠法律维持的古老帝国中,这样的结果让这个氛围坐实了,之后的历史只是在不断印证这个氛围有多强大罢了。

 

我不知道这种氛围是好是坏,我只知道,“五四”给中国人带来的朝气蓬勃和理想主义色彩是确定无疑的。如同“五四”如今作为青年节的存在,“青年者气质”是“五四”给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印象,这种“青年者气质”深刻影响了之后的中国人。

 

证据就是,今天的我们提起“五四”,依然能够让我们迅速的亢奋并年轻态起来。


就如同《后浪》作为宣传片,激情、亢奋、肾上腺素飙升,是“五四青年节”恒定不变的底色和基调。


没有人对此感到意外。


02


“五四”之前的中国社会无论如何战乱纷争,按照黄仁宇的话说,统一是常态,分裂是变态。

 

即使处于分裂的历史时期,整个社会也总会自觉趋向于统一的形态,这种“大一统”的超稳定结构是中国历史的典型特征。究其原因,黄仁宇认为,除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地理因素和小自耕农社会的底层结构更为重要。

 

生活在这个超稳定结构中的历史中国人,并没有太多选项。


一个人的一生有没有其他可能?


一个国家还有没有其他系统存在的可能?


“五四”之前,这些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来。


“不选择”和被动接受命运,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统治者的观念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底层人民的文化自觉。


“五四”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从此中国人开始问一个问题:我能改变什么?

 

中国人第一次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从暮气沉沉的老年人变成朝气蓬勃的年青人,“五四”是个分水岭。

 

“五四”之前的中国人没有选择,既没有选择的条件,也没有选择的能力。“五四”就好比一场饕餮盛宴,当从来没有吃过饱饭的中国人,突然面对满桌的美食,却有着一种甜蜜的负担,举筷茫然,不知应该伸向何方?

 

中国怎么办?这是摆在所有“五四英雄”面前的最大问题。

 

牛津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拉纳·米德说,“五四”时期人们问出了最广泛意义上的中国问题。


包括:


中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妇女问题、内战问题?

中国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思想?

中国如何对待西方政治思想?

非西方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吗?

中国如何应对帝国主义等等。

 

他说,“五四”时期各种政治思潮非常复杂,但这种复杂正是最大范围地反映了中国所具有的五彩纷呈、激动人心的可能性。

 

这才是“五四”的真面目,一个蕴含着无数可能性的历史进程。并非一句断言轻松涵盖。


03


近代中国的无数可能性,不但摆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知识精英面前,也同样摆在了底层中国人面前,他们同样在填写自己的答案。

 

在《阿Q正传》里,鲁迅借阿Q等一众人物,描绘了这些“中国的大多数”在面对社会变革时的微妙心态。。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阿Q正传》写于1921年,知识阶层面对的是家国大事,关心的是中国往哪里去的宏大问题,而阿Q们面对的是“革命”对自身命运的影响。

 

“革命”的可能性,让被所有人欺负的阿Q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在他梦中,他把曾经欺负过他的人,一个个踩在了脚下。在鲁迅的笔下,阿Q们的诉求一点也不复杂:以前他当孙子,现在他要当爷,即使暂时当不了爷,也要在精神上当爷。

 

所以,即使小说中的阿Q,从始至终都没有“造反之实”,却要坚持说出“想造反”的话,稀里糊涂被杀掉也能迅速找回心理平衡。

 

当然,阿Q们的选择既不涉及人性尊严,也不涉及社会公正。鲁迅行文处透露出巨大的悲凉感,他想告诉我们,这种不是孙子就是爷的封闭结构,即使在社会崩塌的现实下,都坚不可摧。

 

显性的“五四”是属于胡适之们的,暗潮涌动的“五四”却是属于阿Q们的。很难说,哪一个“五四”才是真实的“五四”。

 

也许,我们没必要纠结历史是英雄创造的,还是人民创造的。


真实的情景是:讲台上激情四射的“五四英雄们”,和台下振臂高呼的五四青年们,他们共同创造了历史。


我们就是他们当年奔涌的结果。


而在今天,看着《后浪》的中国青年们,是不是还会奔涌呢?


我只知道,不管是奔涌,还是稳健,总之,未来取决于今日我们的选择。


(全文完)


喜欢就点个在看

读懂近代中国,必须读懂鲁迅

推荐阅读

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你可能不知道的3个细节
美国独立的真正原因,大多数人都搞错了

关于佛学,你只需要记住四个字
“知识屌丝”孔乙己的底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