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开隐喻设计的面纱-你不知道的隐喻设计

水手哥 水手哥学设计 2022-07-16

设计经验  |  理论那些事  |  作品赏析  |  优秀转载

本文约6379字,阅读需要10分钟

什么是隐喻设计?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它呢?隐喻可以理解为隐含的相似性,它用想象的方式将某一物体与另一物体相联系,并把二者的特征、情感等相互结合转移。其实早期学者们从认知学角度就对隐喻设计进行研究并扩大其应用领域。


古希腊时期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比较论”:隐喻是通过借代的方式进行的,它建立在两个事物的对比基础上,要求两个事物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用事物去表达另一事物。


1979年以雷迪为代表的“传导(容器论)”:隐喻不仅是修辞工具,也是人类的思维方式。说话者将思想(物体)放入词语(容器)中,然后沿着某种管道传递给接受者,接受者再将思想从词语中提取出来。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了容器隐喻。人是一种物质的存在,由皮肤包裹起来,这样才能跟这个世界区隔开。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容器,所以,跟方向一样,容器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最直接的感官经验。我们也借用对容器这种感官经验的隐喻,建立了很多概念。


举个例子吧。在急诊室里,医生经常会说一句话:病人已经脱离危险了。你有没有想过,“危险”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客观物质,人怎么能“脱离”它呢?这个表达也是隐喻,我们是把危险看成了一个容器,所以我们才可能脱离危险。类似表达实在太多了,比如“飞机进入了我的视野”,“视野”也是容器,再比如“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大脑”也是个容器。


按照莱考夫的说法,只要我们用到了出、入、中等等跟容器相关的表达,都是在使用容器隐喻。如果我这篇说书稿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我写得很有深度,希望你能从中获得知识,请你仔细感受一下这些词汇,“核心”“深度”“从中获得”都是把文章看做一种容器,所以都是容器隐喻。


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还提出一个概念隐喻的理论,他分析了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时间就是金钱”。


你想想,关于时间,我们日常有哪些表达?我们会说花时间,省时间,浪费时间,都是把对金钱的表达挪用到了时间上。但是人类肯定不是天然会用金钱来隐喻时间,因为金钱这个概念一定是比时间产生的更晚。所以说,用金钱来隐喻时间应该是文化的产物。


我们来比较一下,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但是这个比喻在这句诗里确实是一种文学修辞,不是书里所讨论的概念隐喻。用金钱隐喻时间应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世界才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因为当时产生了一种观念,认为时间是达成目标必须耗费的有限资源,所以时间就可量化、可投资、可预算。这种观念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统一了全球的时间观,也反过来影响了各地的语言,其中也包括汉语。


概念隐喻是非常重要的修辞之一,通常可以用一种事物来指代描述另一种;不能用“好像”等明显的比喻词,而是用“是”等词,比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隐喻设计是通过象征、类比的手法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简明化、具象化、降低用户学习使用的成本,为用户创造清晰、明了、舒适的操作体验。这具体表现在我们现代设计中苹果的ios操作系统和谷歌的Material design。



 认知心理学—信息的加工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人对信息是怎样进行感知、学习、记忆和思考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既需要理性的实证主义方法,又需要经验性的人文主义方法。有学者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范围,广义的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组织规律、视觉搜索规律、用户记忆特征等理论以及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图形与背景原则、相似性原则、接近性原则、闭合原则、连续原则、简单原则、均衡原则为我们研究隐喻在设计中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如果界面设计中,不能按照用户的认知方式进行设计,而且元素太多会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困扰,只有根据格式塔原理的相关理论进行设计,才能更好地帮助用户捕捉有用的信息。


隐喻的目的是让接受者更好的理解传达者的意图,而隐喻性思维就是在认知事物把已形成的心理意向映射到新事物中去。把这种思维运用到设计中,将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认知设计,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



 情感化设计—投其所好 

很多时候用户不能通过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产品应该哪些情感特征,这就需要一些具有情感化的色彩图片来表现感性思想。我们可以列出具体形象的图片,让用户选择与自己想要表达情感相关联的图片,设计师再将其转化为设计元素应用到设计中,从而确保设计元素与用户情感表达的一致性。


经过分析用户的情感准确的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就显得非常重要。设计师可以运用托物陈喻的方法,将自己的感性思想传达给倾听者(倾听者也可以是设计团队中的一员),这一过程映射就产生了,设计师头脑中的感觉与倾听者头脑中的感觉进行了传递与映射。



 确定隐喻意图 
设计师进行隐喻设计时,在对产品属性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是对用户的关注,找到用户的爱好与所需,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在得到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会不断向高层次需求发展。


因为设计语言的不确定性与多样性,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之初选择隐喻时就应该确定隐喻意图。唐纳德·A.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


本能层次设计和人们的第一反应相关,设计最好的情况是当人们第一眼看到设计时,禁不住发出“哇”。这便是本能层次设计应追求的效果。隐喻设计通过被设计对象的造型、色彩、材质等表达带给用户视觉、触觉、嗅觉等生理层次的直观反应。


行为层次设计与用户的使用有关,优秀的行为层次设计涉及功能、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许多行为层次设计中优先考虑的功能。好的行为层次设计应该关注用户、以人为本,专注了解和满足真正使用产品的人。在隐喻设计中,这一层次的隐喻意图是通过设计带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设计师在这三个层次上确定隐喻意图,把其设计思维从一种抽象概念转化为实体,从功能、社会、心理、文化意义等角度与用户交流。设计时通过确定不同隐喻意图,可得到不同的设计。



 隐喻设计的可行性—反复推敲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沃菲尔德教授的管理复杂性理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他用阿瑞基斯回路图来帮助人们解决复杂性问题。团队在处理复杂问题阶段,首先进入“采取行动”框中,在采取一系列行动后,观察并检查行动的结果。若发现合适,问题就解决了;若发现不合适,则需要修改行为并再次进入“采取行动”框,在单回路内循环,直到对结果满意为止。


该理论也可以应用在隐喻设计中来:设计师把隐喻相关设计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去,然后进入“采取行动”框,开始一系列设计,设计好后并进行用户调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如果发现用户很轻松的用隐喻思维方式理解设计,设计就没什么问题;如果用户不能理解设计,则需要修改设计后再次进行“采取行动”框,在单回路内循环,直至用户对结果满意。如果持续反复在单回路内循环不能跳出,则说明我们的设计思路或方向出了问题,需要重新审视或定义设计中的隐喻元素。



 化繁为简 

特斯勒复杂性守恒定律对事物的复杂性进行了描述:复杂性的事物固有的,超过就不能再变得简单,这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复杂性只能从一个地方被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是否可以给我们设计师一点启发,设计师需要找到合理的地方转移产品的复杂性。


1956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勒(George Armirage Miller)发现了人类大脑最好的状态是能记忆7±2个信息块。这些信息块可以是简单的字母、数字,也可以是复杂的词语、图形。将相似的功能整合到一个隐喻的认知模型里去,从而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可以获得更高的操作效率。



字体本身就是一种隐喻

字体是汉字的点画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的不同形态。组成字体的最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勾等,每种笔画都有其独立的形象,其长短、粗细、曲直、圆钝的变化对字体的风格、气质、精神及隐含的情感意义等有很大影响。



字体作为文字载体,在发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功能的同时,也传达了不同的情感意义,而这些情感意义被字体所隐含,所以字体本身就是一种隐喻。如读者在视觉感知“黑体”概念时,首先要激活“黑体”的字面意义,如多用于标题制作、有强调的效果等,之后才会激活其引申的情感意义,如厚重、粗壮、严肃、醒目、方正、浑厚、权威等。同时,不同字体的情感意义不同,其中,“宋体”的情感意义为正式、官方、客观、大气、工整等;“仿宋”的为颀长、文雅、书卷等;“楷体”的为清秀、端庄、稳健等;“华文行楷”的为流畅、舒缓、生动、自然等;“华文新魏”的为刚劲、正气、强硬、古朴、大方;“华文隶书”的为含中有露、飘逸、秀丽;手写体(楷、隶、魏、行)的共同特点为清新、活泼、亲切,有传统文化感。



图标设计的隐喻

文件夹图标设计参考了真实文件夹的形状,对于真实的文件夹,用户可以将日常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文件夹满了可以对里面的文件进行清理。而电脑桌面上的文件夹在功能上与真实的文件夹类似,可以将资料进行整理或删除。



购物车的图标在设计上借鉴了人们熟悉的超市购物车的形象。用户通常在购物前选择一辆购物车,用户通常会在购物之前选择一辆购物车,购物时将所选的物品放入购物车内,然后一起到柜台结账。当人们使用app看到购物车图标时,会很自然的想到在超市购物的场景,在逛淘宝或京东等购物app时可先选择商品,最后统一提交订单并付款结账。我们不需要对图标进行过多的解释。用户也不需要额外的记忆负担,可以减少误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产品系统的隐喻

苹果公司十大原则:善用隐喻、直接操作、能见能点、一致性、所见即所得、用户控制、反馈对话、容错性、界面感受的恒常性、视觉艺术的完美性。可以看到善用隐喻排的位置比较靠前,在人们进行认知学习时习惯喜欢从已有经验中去学习认识新事物,所以设计中运用隐喻会大大减轻认知负担。


苹果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兼资深副总裁乔纳森 · 伊夫(Jonathan Ive)设计 iWatch就借鉴了人们熟悉的传统手表—卡地亚1904年款 Santos 系列的造型,虽然智能手表作为新颖的高科技,但其熟悉的造型,人们并不会对其产生抵触心理。



苹果公司于2015年9月推出iPad Pro的同时发布了Apple Pencil。这是一支专门为iPad Pro 搭配的智能触控笔,拥有压力传感器,可以跟手指同时使用,而且搭载Lightening接口,可以插到Apple设备上来充电。利用蓝牙技术和触控技术,用笔尖感知位置、力度和角度,Apple Pencil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笔迹还原,而且几乎零延迟,还原真实的书写体验。人们在使用该产品时可以联系平时的使用体验,而且用户也会探究这一产品与真实的产品到底有何不同,激发使用乐趣。


隐喻设计运用恰当会引起用户对产品的探索兴趣,苹果手机的计算器界面模仿物理世界中的计算器的设计分析,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抽象处理,使其在界面设计中更加简洁明了,符合用户需求。



谷歌系统语言

Material Design是Google公司2015年分布的视觉设计语言,它通过纸片隐喻现实世界中材质的触感,构建系统化的动效和合理化的空间利用,将二者合二为一构成实体隐喻,其中与众不同的触感则是实体的基础,这种熟悉的触感能让用户快速地理解和认知。


内容上Material Design采用卡片作为载体,利用Z轴凸显应用环境的层次性,通过阴影的深浅表达空间的深度。Material Design通过纸片隐喻思想,利用Z轴和阴影表达界面深度并考虑元素的优先级将最重要的信息呈现在最上方,这样用户在打开应用时可以快速地了解主次关系,同时可以提高用户的浏览效率。



情感设计的隐喻

结合用户生活中熟悉的元素进行隐喻设计,能够为设计师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而且与生活相结合的设计更能够直达用户内心,使用户产生共鸣,感受设计之美。比如本杰明 · 休伯特(Benjamin Hubert )设计的 Ctrl + Z 橡皮擦,我们在使用软件在某些情况下操作错误时,可以通过快捷键“ Ctrl + Z ”进行 “撤销、返回、重做”,而橡皮擦在实际应用中是为了擦除书写、绘画中的错误,设计师巧妙的应用了二者的相似性,让用户操作使用很自然,身心愉悦。


 直觉设计 

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直觉在某种层面上就等同于无意识,但无意识并非什么也不做,而是超越行为本身去探寻事物的本质。这种设计方式引导人们主动去使用设计,在实现产品功能的同时,让用户得到心理上的荡涤和洗礼,在满足主要功利性需求的同时,做到对人的情感的塑造和陶冶。


设计师进行直觉设计时,首先要深入而明确地了解目标使用者,观察记录用户的无意识行为,分析得出用户真正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相应的引导信息,利用用户经验行为确定最终的设计。这样使用者更能懂设计师的设计语言,并根据设计中的引导信息,做出无意识的动作,完成对产品的认知与操作。


在直觉设计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深泽直人,一直致力于用不假思索的理念来进行设计。他将无意识状态下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并将这些无意识行为的发生过程称为“活跃的记忆”被激发的过程,他在设计中通过唤起使用者的“活跃的记忆”来使产品与使用者之间产生一种和谐关系。深泽直人曾这么形容自己的设计理念:“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或者可以称为“直觉设计”。2003年12月,深泽直人创立了自己的品牌“±0”,代表着其创作的产品不但是必要的存在,更是用户所期待的,这种“想要的物品”和“实际的产品”间恰到好处的匹配,使得它们之间“公差”为0。“±0”的使命就是挖掘出生活中充溢的美感和魅力,将这些细节还给人们,让人们与心仪的物件相遇。他甚至认为,产品设计更大程度上并不是在创造新的东西,而是在寻找人们意识里既有的存在。



苹果手机的滑动解锁键“Slide to Unlock”设计就是直觉设计中的优秀代表。滑动解锁的设计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苹果公司经过了大量的反复实验才确定。滑动解锁这一使用方式曾在老人与孩童中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他们也能顺利地理解,因此该方式最终被采用。乔布斯(Steve Jobs)认为,简约化设计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的简单易用。设计上的简单并不总能带来操作上的简易。有时候设计得太漂亮、太简化,用户用起来反而不会那么得心应手。所以无论是直觉设计还是无意识设计,最终的目的都是“化繁为简”



 大道至简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名言“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被认为是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他强调设计应该注重功能,采用简洁的形式进行表现。简约设计理念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以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简约的设计并不等于简单设计,它应该在简单设计的创意中,融入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创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简约的物品更容易让人记住。人们对产品简约设计的认可和喜爱,是由于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往往会觉得身心疲惫,越来越向往简单的生活。简洁、抽象的形态和纯净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安宁、放松的心理感受。


原研哉(Kenya Hara)在其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提出了他对于设计的“无中生有”的思想。“无中生有”的含义不是不加思考地产出,而是要求设计师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哲学,激发人们对生活的再认识,在面对眼前的设计时发出一种“这样就好”的感叹。产品如此,无印良品的广告宣传也是如此,“地平线”就是很好的代表。这一系列广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整幅画面大片留白,呈现出一条完美的地平线,犹如一个虚无的大容器,受众可以将自己的各种理解填入,形成用户与品牌的融合。“当人立于地平线之上,会显得非常渺小。这幅画面虽然单纯,却能深深地表现出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原研哉就是想带给用户极其简约的设计风格。



中梅田妇产医院的导视设计,是原研哉运用通感的设计形式来传递隐喻的经典实践。为了传达出柔和的空间感觉,他一反常态地摈弃了经常出现在医院里的金属、PV等材料,选择了白色的麻布和木材,结合包裹的形态,给孕妇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看到这些标牌,用户自然联想到婴儿柔软的肌肤、母亲温暖的怀抱,无须去触摸,就能够体会到产品带来的温暖以及对新生儿降临的美好憧憬。


总结:

总之,隐喻无处不在,但对隐喻设计的运用要恰如其分。恰当的隐喻设计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帮助,反之可能会是一个糟糕的阻碍。隐喻尽管能够帮助初级用户更好的了解系统,但是也可能蒙蔽高级用户的进一步使用,所以设计师需要谨慎地运用隐喻。



参考文献:

《认知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斯腾伯格 著 )

《设计中的设计》 山东人民出版社 ([日] 原研哉 著)

《情感化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美] 唐纳德 · A. 诺曼 著)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浙江大学出版社  ([美] 乔治·莱考夫 / [美] 马克· 约翰逊  著)

《不言而喻》 湖南大学出版社 ( 何灿群 / 郑明霞  著)

《中国社会科学网》556期-汉字字体本身即为一种隐喻  (作者:王娅婷 陈俊 王华)

基于MaterialDesign设计语言的隐喻设计研究_胡昆

苹果开发者网站 - Apple Developer

谷歌系统语言 - MaterialDesign




微信群
欢迎小伙伴们加入,一起学习交流设计


可能你还喜欢:

如何让按钮设计的更迷人

重要的动画 - 为你的界面增加价值

CMYK配色法,UI高级进阶必备!

Sketch提升效率的常用技巧和快捷键

如何系统的学习功能图标?

黄金分割在界面设计中的运用

如何学习Yoga Styl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