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战略研究》∣ 说说《社会语言学译文集》

观约 语言战略研究 2020-10-10

《语言战略研究》微信公众号推出新栏目“观约谈”,每周一文,敬请关注!



1978年,社科院语言所的《语言学资料》以《语言学动态》的新名复刊。第1期首篇发表了赵世开先生的《近十年来美国语言学研究简介(1965—1975)》一文,其中提到了“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的新进展;第2期发表了蔡富有先生翻译的威廉·布赖特(William Bright)的《社会语言学的诸方面》一文;1980年,《国外语言学》第5期开始连载彼得·特鲁吉尔(Peter Trudgill)的《社会语言学导论》(Socio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1976)。从此,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本土发展的基础上,开启了与国际学界的接轨,也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大道。

也是在 1980 年,祝畹瑾先生开始走进密歇根州立大学进修访学。在密歇根,祝先生在社会语言学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也开启了与社会语言学家卡罗尔·司珂腾(Carol Myers-Scotton)的学术友谊之旅。

1981 年回国后的祝先生开始开设社会语言学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感于学生对国际社会语言学文献的不熟悉以及书籍资料的不足,她萌发了编译一本文集的想法。她“在只有两成把握下就开始动手了”,但仅用了两年时间,《社会语言学译文集》(以下简称“译文集”)这“有功于学术界的一件好事”(许国璋 《代序》第1页)就顺利告成了。

社会语言学从1960年代建立以后,20年间发展迅速。到1980年代,已经出现了许多经典性文献,所以在选文章时,“本书只选用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著,以便读者对社会语言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第Ⅱ页)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译文集》一共选取了 11 篇一时之选的经典文献,另外还邀请许国璋和尤金·奈达(Eugene Nida)两位先生写了序言和介绍,全集共含13篇文章。可以说,《译文集》基本上囊括了当时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路径和理论范式。

 

在《关于社会语言学》一章,奈达对后面11篇文章的核心观点进行了绍介。其中指出:“社会语言学优先考虑的是言语而不是语言,是功能而不是结构,是语境而不是信息本身,是语言的得体性而不是语言的任意性。从这个角度来研究语言可以最终非常清楚地发现语言交际的本质。”(第18页);并最终总结说:“虽然把社会语言学定义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合理的,可是也许把它看成处于现实的语言研究的中心更加恰当。脱离实际语言的语言学多半是人为的;不经常考虑语言所表达的人际意义,语言学常常只不过是真正的语言学的一个影子。”(第34页)

“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都已成为了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核心概念,《言语共同体》(John Gumperz)、《论交际能力》(Dell Hymes)两文就是这两个概念的源出文献。

“谁在何时用何种语言向谁说话”(Who speaks what 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的格言,费希曼(Joshua Fishman)一文通过对“双语/多语”这一经典论题的分析著成了(宏观)社会语言学的这一经典文献。

巴兹儿·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是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也是“语码”(codes)这一论题的拓荒者和引领者。《复杂语码和局限语码》一文就让人们真切领略到了教育、社会化、社会结构等在儿童及成人言语心理和行为上留下的刻痕

《纽约市百货公司(r)的社会分层》已经无需多言,她在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理念等多个方面深深影响了社会语言学(尤其是微观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也进一步确立了拉波夫(William Labov)作为社会语言学开拓者的学术地位。

显性—隐性 / 外在—潜在(overt-covert)这一对概念已成为许多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常用术语(比如显性政策—隐性政策、外在威望—潜在威望等),正是《性别、潜在声望和诺里奇市英国英语的变化》一文将大家的视线引向了以前为人所忽视的“潜在层”。

“称呼”的使用受到民族特点、社会结构和集团意识等的影响,也还与会话者的身份差距和亲疏程度密切相关,《表示权势与同等关系的代词》(Roger Brown & Albert Gilman)就展示了上述变量对称呼使用的限制作用。此外,“权势—同等”这一对比对也从此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区分。

司珂腾和尤利(William Ury)一文利用真实场景语料和定量方法,探讨了说话人进行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的机制,揭示了社会场景的确认与调整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此文为语码转换研究提供了一个经典范例。

搜索“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上弗格森(Charles Ferguson)著述的引用率,《双语体现象》(Diglossia)一文以4446次的引用率高居榜首。其影响深远的一个例证是,这篇文章发表后的第25年,John DeFrancis(1984)依据Diglossia(双语)提出了 Digraphia(双文)的概念。

《语言、话题和听话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Susan Ervin-Tripp)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交谈中几个主要变量的相互制约作用,有实证分析、也有方法论思辨。时隔多年,笔者依然记得读到王菊泉先生翻译的特立普的《称呼的社会语言学规则》一文时的那种酣畅。谨记其中的一句论断于此:“对于具有特定地位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公认的正规称呼,则任何偏离都是一种信息。

1960年,兰伯特(Wallace Labert 1922—2009)与其同事一起发表了Evaluational Reactions to Spoken Language 一文,首次提出了“变语配对测试”(matched-guise test),用以测定个体或社区群体对某特定语言、方言或口音的真实态度。《双语现象的社会心理》就是对这一测试的应用,也是双语与二语习得的心理视角研究的经典文献。


Preston(2004)曾经列出过社会语言学的一些研究路径范式,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译文集》囊括了其中的大多数。



祝畹瑾先生早期写出了一系列经典的社会语言学论文,比如 Scotton & Wanjin (1983)和 Scotton & Wanjin (1984)对“同志”和“师傅”这两个称呼的分别考察;Wanjin & Jianmin (1991)则很可能是大陆学者最早对语言与经济关系的思考。

1991年,祝先生罹患肾癌。尽管如此,先生依然尽心尽力于科研教学和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发展事业。2013年,《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出版。

对于中国社会语言学来说,1985年和1992年是两个值得纪念的年份:1985年在《译文集》出版的同时,陈松岑先生的《社会语言学导论》也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1992年,在《国外语言学》上连载的特鲁吉尔的《社会语言学导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也是在这一年,祝先生的《社会语言学概论》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而在这两个年份中间的1987年,中国第一届社会语言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中,《译文集》等著作以及《语言学动态》/《国外语言学》等杂志诸论文的适时出版或发表为广大学人提供了亟需的学养,也为后来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大发展提供了更多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弹指三十年,《译文集》作别了一批又一批的老读者;来日尤可期,《译文集》也将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新读者。

 

注  释


①1961年,《语言学资料》(1961—1966)作为《中国语文》的附属刊物而出现。改革开放之后,更名为《语言学动态》(1978—1979)并开始单独刊行。两年后,更名为《国外语言学》(1980—1997)。1998年,又更名为《当代语言学》(1998— )。

②199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单行本《社会语言学导论》,彼得·特鲁吉尔著, 周绍衍等译。

③如罗常培《语言与文化》(1950),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扎记》(1979)、《社会语言学》(1983)。

④这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Judgment of Taste)一书。

《国外语言学》,1984 年第4期。


参考文献


祝畹瑾 编 1985 《社会语言学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Lambert, W., R. Hodgeson, R. Gardner, and S. Fillenbaum. 1960. Evaluational Reactions to Spoken Language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1), 44-51.

DeFrancis, John. 1984. Digraphia. Word 35(1), 59-66.

Preston, Dennis R. 2004. Three Kinds of Sociolinguistics: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 In Carmen Fought (ed.),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otton, Carol Myers. and Zhu Wanjin. 1983. "Tongzhi" in China: Language Change and Its Conversational Consequences. Language in Society 12(4), 477-494.

Scotton, Carol Myers. and Zhu Wanjin. 1984.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Shi.fu, a Language Change in Progres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26, 326-344.

Zhu Wanjin and Chen Jianmin. 1991. Some Economic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Situ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2(1), 91-101.


  ◆  ◆  ◆  



微信公众号:yyzlyj





电话:010-65523102 65523107

传真:010-65523101

电子邮箱:yyzlyj@cp.com.cn

投稿地址:

地址:北京朝外大街吉庆里14号佳汇国际中心1509室

邮编:1000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