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经络,究竟起源于何?

修行圈 2020-01-07


精、气、神,是研究精气内涵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构成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


精气神学说起源先秦,西汉后被“元气学说”同化,宋代发展为理气论。


精气神学说认为,气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原;精,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神,是指自然种种变化和内在规律。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人身"三宝",为长寿根本。


2000多年来,中国古代医家和气功养生家一直在根据精气神来探索生命奥秘。



说到精气神,就不得不提人体经络。因为经络以及穴位,就是精气神的“开关”。


经络可以调节神智、运化气血、预防疾病等,有些病情通过经络及穴位会自动报警,是我们身体最智慧的“检测器”。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联络、运输和传导的体系。经络在内连属于腑脏,在外联络于筋肉、皮肤。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




《黄帝内经》记录了人体经络,是一部古老而又神奇的医用书籍。近些年,经过一些医学专家和科学家的研究与探索,有关《黄帝内经》的一些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科学家们通过科学实验,在人体中捕捉到了经络存在的依据。


经络起源于何时、何地?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载。有关经络的起源,在《黄帝内经》中更是一个千古谜题。


虽然黄帝内经是最全面记载经络的古代书籍,可是医史专家们在书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经络起源的只言片语,


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大批锦书和竹木简,关于医学方面的内容多达3万多字。但是奇怪的是,这些书都没有名称。其中有两本是专门论述经络的重要书籍。



与《黄帝内经》一样,书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经络起源的记录,但是通过与《黄帝内经》总的经络做比较,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马王堆经脉起点多在手腕和脚踝附近,循行路线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只有起点和终点,而且脉与脉之间,甚至和内脏之间,都没有联系,经脉循行的方向,也是单一的自下而上,这就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有着明显的区别。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12条经络线,而马王堆出土的书中,记载了11条,而且书中只有经络的记载,对于穴位却是只字未提,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些特征反映了马王堆经络概念的原始和简单,继而断定这两本书的成书时间应该早于黄帝内经。


来自广西的医史学家对这种说法持有异议,他认为马王堆医书与黄帝内经有传承关系的话,为什么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呢?


在广西南宁的宁明县,有一处神秘的历史遗迹——花山,在花山岩上完整地保留着人类古老的记忆——花山岩画。


其中最典型是一小群人围着一个大型人像起舞或祝拜,其中最大的一个人像高达3米,在中心地位,双手屈肘上举,两腿叉开。那么这些壁画和经络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花山岩壁画的形成时期,至少在2-3千年前,经考证应该是先秦时期的瓯骆人所绘制,专家认为壁画中那个高大的人物应该是巫医,在上古时期,巫医也同时掌管着医术。


这些人物动作铿锵有力,做起来显然会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由此可以判定花山岩壁画是一种原始的舞蹈,利用舞蹈导引气功防治疾病,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治病养生的方法——导引术。



导引术起源非常久远,早在上古时期中国古人就认为,人体应当通过适当锻炼来强身健体,


据史书记载,导引术在上古神农炎帝时期就已诞生,发展到春秋战国开始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三国时期的华佗,通过观察自然界,五种动物的行为,把这种导引行气的方式归纳为五种方法,名为五禽戏。有关导引术治病最早最完整的图谱出现在马王堆3号墓里。由此可以判断,经络来自古老的气功成为最大的可能。



中国古代气功在4000年前就已出现,《吕氏春秋》记载:在炎帝神农之后,阴康氏当政之初,部落居住地发生了水患,人们被迫长期生活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许多人被阴气所滞,关节和筋骨受到损害;为了治病,人们创造出适当的舞步,以疏导体内滞着之气,这段记载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导引行气的起源,也有可能因此产生了人体经络学说。


华夏先民认为气功是中医的一个分支,李时珍对于经络的看法在《奇经八脉》中这样论述:“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一观点成为气功学说的有力证据。


但经络产生于导引行气的说法,尚未取得科学证明;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位气功大师,返观到人体完整的经脉组织。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赏

抛弃对物质的迷恋,归于简单,发现真正的美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