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王树国校长被刷屏

李勤余 澎湃新闻评论 2024-04-17
   

       公众对于王树国的关注,说到底,是对于当下中国高校教育、中国大学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的关心。



文  |  李勤余


这两天,“王树国卸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学生自发为其送别”的视频在朋友圈里刷了屏。


广大网友之所以纷纷“转赞评”,因为视频中流淌着的是一种再真挚、再自然不过的情感:卸任的校长仍然心系学校师生,师生们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的感谢。而这份情感,又来自教育的力量——正因为王树国用言行影响了他们,鼓舞了他们,激励了他们,所以他们想要来送别老校长,真诚地道一声“谢谢您”。


在强调流量经济的当下,能够刷屏的内容很多。可能是某个明星、演员的场外八卦,某个炮制、捏造的虚构事件,某个好玩、幽默的段子或短视频。而它们刷屏的原因,可能是幕后推手的精心策划,可能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跟从,也可能只是消磨时光的随手一按。平日里,当我们的手机屏幕、网络社交常常被这些格调不高、营养贫乏的内容撑满,我们失去的不只是时间和注意力,还有可能是最宝贵的思考能力。


而王树国视频的高关注度,则完全来自他的教育理想和观念。他历年的脱稿演讲多次火出圈,“家国情怀”是其中不变的主题和关键词。几乎每一次向家长、学生喊话时,王树国都会强调,“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国家前途和民族事业兴旺发展紧密结合”。不管是“记住前辈的志气、骨气、底气”,还是“书写无悔的人生”,他总能用浅显却又深刻的语言振奋年轻人的心,点亮学子前方的路,让网友们都忍不住赞叹“说得实在”。


当一些所谓“网红教育专家”依靠输出偏激、极端的“金句”,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得到“泼天的富贵”时,学生自发送别王树国的动人场景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教育家;广大网友自发的刷屏则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被传播、被关注的新闻。


去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校长王树国致辞时突降大雨,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撑起雨伞走到王校长身后的一幕同样感动了许多网友。和这一次师生们自发的送别一样,大家从中读出的是大学应有的气象:校长的身份与头衔并不是最重要的关注点,在师生之间建立珍贵的情谊,在校园生活中重视人的本质与价值,在日常教学中灌注人文精神,才应该是大学教育的精髓。


有人曾将王树国称作“网红校长”,这个称呼显然并不准确、全面。他的“红”,和流量经济、眼球经济无关,一位真正的教育家需要的也绝不是上热搜榜、进话题区。公众对于王树国的关注,说到底,是对于当下中国高校教育、中国大学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的关心。就此而言,王树国视频的刷屏也说明了,当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被呈现在公众面前时,人们当然是“识货”的。


越是在众声喧哗、光怪陆离的舆论场里,越是在信息爆炸乃至泛滥的情况下,也就越能凸显严肃新闻的价值、深刻思考的意义。“学生自发送别王树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情绪价值,更是长久的思考价值——这个时代在呼唤什么样的教育家,青年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社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网络应该推送什么样的信息。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