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新星(180期)|于骁瀚:“快来牵住我的手,趁生命气息逗留”

高校科幻 高校科幻 2023-08-26


“快来牵住我的手,趁生命气息逗留




于骁瀚


于骁瀚,20岁。现在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ppe专业,喜欢看看书、听听音乐还有足球剑道之类的运动。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接触的第一本科幻作品是什么,他有没有带给您什么启发?

于骁瀚:严格意义上是罗杰泽拉兹尼的《趁生命气息逗留》。正是这篇小说让我发现原来科幻也可以充满诗意与人文光辉,也为我打开了走近科幻世界的大门。

高校科幻:了解到您的专业是PPE,您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专业吗?

于骁瀚:ppe是借鉴世界名校经验开设的跨学科专业,在人民大学大概有八年历史。学科的设立旨在打破因学科孤立带来的思维局限,希望融会贯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这三个社会科学重要专业的理论与方法,集古典与创新为一体,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充满中国文化自信的领导型人才。人大的ppe专业是不进行分流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三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并且可以自选感兴趣的领域针对性地进行选课与学习。同学们的发展路径各不相同,诸如金融、法学、商科、国际关系、公共政策等等领域都有师兄师姐涉足。

高校科幻:您觉得哲学是什么,哲学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乃至文明的进步发展有没有什么帮助?

于骁瀚:我认为哲学本质上是疑问。从第一个能被称为人类的生物思考着“我是谁”的时候,哲学就开始了,并在后来的无数岁月延伸出无数的疑问,诸如“什么是好的“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么做”等等。

如果做一个简化的理解,可以说哲学是研究人的思想的学问,那么它显然是很重要的。至于它对社会发展有用吗?学习哲学的人首先会说,“有用”这个词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表述,而它本身正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高校科幻:这种跨学科、融会贯通式的学科教育有没有带给您什么启发?您对其中哪个学科更感兴趣?

于骁瀚:许多领域其实是相通的,不要因为自己的专业对自己设限。

我觉得是经济学,大概是定量研究比较合我胃口的缘故。

高校科幻:了解到您还是贵校模联的一员,这种模拟国家博弈的过程有没有给您的科幻创作以及专业学习带来什么新的思路?

于骁瀚:更多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我高中写小说的时候有一种刻板印象,似乎国际政治就是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小屋里,几个国家的元首穿着西装梳着背头,拍着桌子互相发脾气,嘴里吐出冷冰冰且高深莫测的词句。但是经历一些模联会议,我才扭转了这种刻板印象,对国际秩序、外交事务有了一些了解,对政治家的行为逻辑也有了心得。关于对科幻创作的影响......我正在构思一篇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科幻小说,我相信模联经历会让我写起来更加顺畅。

高校科幻:您的获奖作品作品《猪与苏格拉底》有很多“引经据典”的桥段,您可以挑几个给大家分享解读一下吗?

于骁瀚:首先是行文风格上面我仿照了柏拉图著作的文风,这是和主人公——一位“梦中哲学家”相称的。古希腊人和古代中国人很像,在发表观点时常常要引经据典,所以我使用了一些《奥德赛》、《浮士德》和普希金的诗句,这些不同年代、国家的诗句带来了时空上的混乱感,和浮夸的戏剧腔结合有一种奇妙的味道。这与后文文风大相径庭,我希望在互相比照中突出讽刺意味。

其次是角色设置上我使用了苏格拉底、色拉叙马霍斯等出自《理想国》的人物姓名,更贴合文风,同时他们的发言也基本符合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有其现实象征。例如象征着愤世嫉俗的现实主义者的色拉叙马霍斯大量谈及争斗和荣誉,象征浪漫主义者的剧作家阿加通大力推崇充满爱和美的生活,而“烤猪”则是虚无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的写照。

从内容上说,许多对话是改写自柏拉图的原著,例如“猪的城邦”部分,这也正是小说标题的灵感来源。另外就是一些“唆麻”(出自《美丽新世界》)、马库拉格(出自战锤40k)、创梦者(出自海虎)的玩梗啦.....

高校科幻:您接下来准备参加哪些科幻征文比赛,可以和大家透露一下吗?

于骁瀚: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大二还是有些忙的。“高校科幻”平台上总是有科幻征文比赛的推送,有时间和灵感的话大概会选择时间适合的去参加。

高校科幻:现如今很大科幻作品都会描述星际飞船上配有研究医术的,研究社会经济的,研究外太空的等等,但鲜有看到配备研究哲学的。您认为在以后有可能存在的星际航行,研究哲学的人会在太空旅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于骁瀚:我不认为在未来的星际战舰上会有一位哲学研究员,毕竟他们八成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所有人都懂一些哲学,即使他们不知道那就是“哲学”,例如我们的飞船是否平等、对友方战舰使用次声波氢弹是否合理、把外星人做成炖肉是否正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他们与鼎鼎大名的哲学家的区别不过在于思考的深度广度与系统性。或者说,我们都生活在哲学之中,我们都是哲学研究员与实践者。

高校科幻:就如流浪地球2以及天父地母中描述的那样,一名宇航员和一艘受精卵仓开启了新的文明,您认为有了地球文明积淀(比如存在硬盘里的资料,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等)会孕育出一种新的哲学思想还是会出现人类哲学思想的分支。

于骁瀚:我认为那仍将是人类哲学,虽然是某种变体。也许他们会将那位旧时代的宇航员视为神,产生个人崇拜或是祖先崇拜,当然,这些都是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哲学研究人的思想,而人类的思想是离不开人类生理的。只要他们仍是人类,依然会有我们所熟悉的喜怒哀乐,依旧要思考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幸福,依然不断追寻着完满。更何况人类文化发展是存在很大程度路径依赖的,先辈的遗产将成为新人类文明的基石。也许千万年后,他们仍会记得孔夫子与苏格拉底。

高校科幻:2023年星火杯即将开启,您对星火杯有什么想说的吗?

于骁瀚:星火杯还是我第一次参与科幻相关的征文比赛,也算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很感激这次机会,希望星火杯能越办越好,点燃每个科幻迷心中的星火,让他们从爱好者变为创作者。如果时间充裕并且有了灵感,我依然会继续支持的。


采访 | 任雨晨
文字编辑 | 任雨晨
排版 | 柯珂
审核 | 王俞萱


 往期新星专访 
点击作者名字即可前往

张博傲

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


张逊
不要悲伤,因为这个世界只不过是幻境罢了

李佳琪
拒绝快餐商品化,用爱发电写小说

少侠且慢,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