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沐光行动!让浮山80个村集体收入升↗升↗升↗

临汾日报 2023-12-30

希望,在阳光下绽放

——浮山县“沐光行动”惠及7个乡镇80个村集体
  寒潮覆盖了起伏的山地丘陵,凋零的树桠和枯萎的荒草间挂满冰霜,萧瑟之间,爽朗的谈笑声从一处整洁的小院中传出,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许多暖意。
  “我同意,只要是给村民办实事儿,我都没意见。”“我也同意,像之前修那几条胡同的下水道,这事儿办得就挺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极了。这是浮山县天坛镇柏村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冬闲”中的村民代表们早早就来到村委会,围坐在一起共同商量一笔集体收益如何使用。
  这笔钱就是刚刚到账的光伏收益。今年6月,建在村东头的光伏电站并网发电,12月,村里的集体账户上就增加了这笔收入。
  得益于浮山县实施的“沐光行动”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全县7个乡镇的80个村收到了这笔资金。一时间,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像生出了翅膀,飞跃了一个个丘陵,飞上了一道道山岗。

让荒山坡变成“金银山”


“以前村里没资源、没企业、没收入,一年到头,村集体的账上一点儿收入都没有,啥事儿都办不成。”北王镇一名村干部说,“多少年来,集体经济一直是很多农村的短板。”
  随着时代发展,有的村依靠土地流转、固定资产发包、入股分红等渠道有了经营性收入,但有的村才堪堪实现集体经济“破零”。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为乡村带来“源头活水”?这成为一道关乎乡村振兴和农民福祉的民生考题。
  浮山县曾经有45个贫困村。脱贫攻坚期间,这些村子依托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各建成一座光伏电站,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有效保障,也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2022年,浮山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提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2+N”思路,其中的“2”是发展樱桃产业和光伏电站,“N”是各村结合实际自主发展多种产业。由此,浮山县“沐光行动”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达到7600万元。
  “把村级光伏电站填平补齐,就是除了已有光伏电站的45个村子以外,在其余的80个村子全部建起光伏电站,实现村村有光伏、村村有收益。”浮山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副局长周昆介绍,“沐光行动”采用分布式建设,不占耕地、不占林地,只占荒山荒坡和老宅基地,能让“荒山坡变成金银山”。
  浮山县委、县政府将“沐光行动”项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13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等进行研究部署。县委书记赵晨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兴多次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并设立项目建设指挥部,每周召开专题会议跟进落实,还成立了县属国有企业——山西太岳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和后期运维。
  与此同时,浮山县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一环接一环推进手续办理。2022年6月份编制实施方案,7月份通过评审,8月份获得批复;11月1日,浮山县“沐光行动”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办理,第二天就开工建设。
  当年,浮山县被确定为全省“沐光行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唯一试点。

靠实干践行为民宗旨


初次选址筛查,现实情况就给了工作人员一个“下马威”:有的村子里没有合适的安装用地,有的村子里变电设施过远,80个村子里有24个村子无法建设电站。
  “既要保证光伏电站建设,又要保证村村有收益。”山西太岳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伟说,“县里研究出一个办法:有条件的多建,没条件的不建,不具备建站条件的村庄支付异地建设费用,也就是土地租金。总之,16兆瓦的装机容量必须完成。”
  选址工作,颇费周折。很多荒山荒坡连小路都没有,工作人员需要拉住树枝、拽着草皮攀爬,锋利的灌木丛在他们腿上划下一道道血痕。很多时候,费尽辛劳抵达待选位置后却发现,其朝向或者坡度并不适合建设光伏电站。
  “全县的荒山荒坡,跑了无数趟。”项目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郭军感慨道,“想找到一处合适的位置,起码要去五六次,最多的去过十几次。我们就一个想法,不管多难,也要把这件民生实事干好。”
  有的选址地点的位置、朝向、面积、坡度和土地性质都合适,却出现了个别村民阻挠施工的情况,这时,镇村干部们就一趟趟讲政策、做工作。
  经过二次筛选,最终有6个乡镇的39个行政村适合安装光伏电站。
  建设光伏电站,电网配套设施是关键。国网浮山县供电公司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保障向“沐光行动”项目倾斜,立基杆、建线路、安配变,确保光伏电站建成的同时完成电网配套设施建设。
  很多荒山荒坡没有机械入场的条件,施工人员就肩扛手抬,十几人扛着基杆塔攀爬山坡的场景成为常态。国网浮山县供电公司副经理王志伟说:“施工条件之差、工作任务之重难以想象,大家抱定‘为百姓谋福’的信念,扑下身子加油干,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
  在这场惠及80个村的“沐光行动”中,国网浮山县供电公司共投资1998万元,架设基杆塔353座,敷设10千伏线路14.42千米,安装变压器68台,不仅圆满完成“沐光行动”项目的电网配套,还大幅提升了农村基础电力设施水平。
  在广大参建人员的合力攻坚下,开工仅一个多月,17座光伏电站就建成投用并网发电。今年6月份,39座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如今,一座座荒山荒坡和一个个废弃的宅基地上,深蓝色的光伏板鳞次栉比,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与周边的荒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用实事绘就幸福底色

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夜,12月15日一大早,柏村村民侯梁梁和段林就扛起铁锹,拿着扫帚,来到村里的光伏电站清除光伏面板上和电站里的积雪。

  他们一个患有脊椎炎,一个患有慢性关节炎,无法进城务工,也没有固定收入。柏村的光伏电站建好后,他俩成为光伏养护员,每人每年有6000元的工资。段林说:“有了这份固定收入,生活就有了保障。”
  像他们一样的光伏养护员,全县共有70余人,全部来自老、弱、病等弱势群体。
  据了解,“沐光行动”试点项目运营期为25年,年均发电小时数能达到1221.5小时,经效益分析测算,每年净收益为260.55万元,平均每村收益可达3万元。
  浮山县研究制定了收益分配方案,于今年9月份向80个村集体拨付了首批资金——每村1.5万元。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乡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益岗位工资等民生实事。
  柏村有几户居住位置偏僻的人家,一直没有下水道设施。村党支部提议,用光伏收益完善下水道设施,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致通过。很快,涉及8户人家的下水道全部建好。62岁的村民李玲说:“以前,我得拎着桶去主干道倒污水,这次村里给我家修了下水道,再也不用发愁这件事了。”
  北王镇桥北村用光伏收益聘请了理发师,为全村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仅12月份,享受这项福利的村民就有200多人。69岁的村民刘福强感动地说:“在家门口理发,还不用个人花钱,这个好事办在了大家的心坎上。”
  在大雪来袭时,桥北村及时组织了20多人的除雪队伍,用光伏收益给大家发放劳务费用。村民们不仅打扫自己的家园,每人每天还领到了100元劳务费,个个干劲十足。

  周昆说:“这就是‘沐光行动’项目的初衷所在。浮山县通过光伏发电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比翼齐飞’,进一步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和村民稳定增收。”
  冬日午后,暖阳柔和,温润了广袤的大地。那些荒山坡上的“深蓝色”,正在为这方热土上的人们带去新的希望。

文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柴云祥 王长波 祁欣

图 柴云祥 浮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荀丹薇

校对 弓小琴 贾楠

责任编辑 关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