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远望社论】如何破解人造「天然独」

遠望 两岸远望 2019-04-06

 点击蓝字 一键关注

立足臺灣 胸懷中國 遠望天下


*本文为《远望》社论,刊载于《远望》(2018年4-5月号;总355-356合刊本。原标题为〈如何改变蔡英文的「现状」?(四)──破解人造「天然独」〉。


前期回顾:

【远望社论】如何改变蔡英文的「现状」?(一)体检「现状」

【远望社论】解析绿色恐怖──如何改变蔡英文的「现状」?(二)

【远望社论】揭密民进党唯一不清算的國民黨"养肥猫"单位「世盟」——破解「反共義士」神話(三)



2014年3月爆发的「太阳花」之乱,是1994年起长达20年的"台独"教改与去中国化的成果总验收。此乱显示:「台独」在台湾年轻群体中已成主流价值。于是,蔡英文在2014年7月19日宣称:认同台湾、坚持独立自主的价值,已经变成年轻世代「天然成分」──此即所谓「天然独」世代。基于此一判断,民进党相信:随着选民中「天然独」世代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台湾选民板块「绿涨蓝消」已呈定局,国民党即将永远出局;而大陆在别无选择之下,只能向岛内现实让步。


2014年11月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民进党空前大胜,更使他们对2016年重新执政充满信心,而这次大选将是在民意和选票上压倒国民党的全面胜利。既然胜券在握,那么民进党就不需要在"台独"立场上做任何退让。因此,他们既不「冻结」"台独党纲",也坚持否认「九二共识」。与此同时,他们既然自认为已终局性地赢得了岛内政局的主导权,所以也不再需要推动「正名制宪」,而可以仅凭释宪落实「法理台独」。换言之,只要继续维持「岛内绿化」及「两岸分治」的内外两方面「现状」,时间自然对他们有利。本此确信,蔡英文便在2015年4月9日抛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维持两岸现状」。


鉴于蔡英文所谓「现状」的危险性及欺骗性,我们从去(2017)年12月号起连续发表「如何改变蔡英文的『现状』?」系列社论,指出:其本质上是要巩固「台独执政现状」,目的在深化"法理台独"、重建威权体制,方法上则接续国民党当年以情治单位制造恐怖、以反共宣传抗拒统一。因此,蔡英文的「维持现状」对两岸中国人而言都是深具攻击性、破坏性的。


不可鼓励民进党对维持现状的信心

实际上,蔡英文已亲自揭穿了其「现状」的"台独"真面目。

通常民进党政客出于各种实际考虑(如与大陆交流或避免美国困扰),对"台独"立场多少有些遮掩。但赖清德却从不回避表态。2015年9月30日,台南市长赖清德在市议会里连说三次「我主张台湾独立」;去年7月7日,他在接受电台专访时表示:两岸关系「基本上是一个国际关系」;两个月后,蔡英文任命赖为阁揆,他随即在 9月26日于立法院公开宣称:「我是个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此后,他以行政院长身分,多次重申他是「台独工作者」。对于赖这样的表态,蔡英文认为这是「诚实」,予以肯定,但是她同时指出赖清德还是支持「维持现状」。蔡英文已是明确承认:她(以及赖清德)所要维持的「现状」,就是赖所说的「台独工作」。


大陆曾将蔡英文就职讲话定调为「未完成的答卷」。2016年6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提出只要表达「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和「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即可视为及格。而蔡却任命将两岸关系视为「国际关系」的「台独工作者」为阁揆,岂非与此及格标准背道而驰?


然而,由于大陆并未在民进党全面执政后立即实现「地动山摇」的警告,而且有些人始终以「法条台独」(制宪、修宪)作为「法理台独」的必要条件,于是对蔡英文以释宪落实"法理台独"的手法缺乏戒心,甚至仍认为她有可能接受九二共识而继续等待蔡「完成答卷」,使得民进党至今仍以为他们的「现状」真能维持下去。今年3月28日,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在台北开会时就表示:「蔡(距离承认九二共识)就差这么一点点」。刘的言论固然是出于善意,但难免使人以为蔡英文口中的「现状」几近人畜无害,只「差这么一点点」就可以导回正轨。这种言论事实上只会鼓舞民进党「维持现状」的信心。


现任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曾在去年10月两度以「纳许均衡」(Nash equilibrium)说明蔡英文所谓「两岸现状」。在赛局理论里,「纳许均衡」是指任何参赛者都不想片面改变策略选项的状态。这就是说:在蔡英文想要维持的「两岸现状」中,即使没有谈判、协商,但双方都不愿意片面改变现行政策,于是达成了「均衡」。陈明通认为:「只要我们能守住这个均衡,未来30年两岸关系不会有颠覆性的改变」,然后民进党就会「有更多时间从事内政改革」。可见蔡英文「维持两岸现状」的目的,是要抗拒统一、争取时间,以彻底摧毁国民党、深化"法理台独"(即所谓「内政改革」)。而陈明通认为这样的两岸「均衡」已然达成,至少可以维持30年──直逼第二个「一百年」的中共建政100周年。试想:如果蔡英文的「现状」真的维持30年,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台湾仍是"台独"执政、两岸仍然未能统一,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实现?


所以,我们对蔡英文的「现状」必须高度警戒,积极改变。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独"执政的「现状」是在长期的历史中累积而成,其中包括(而不仅止于)日本殖民统治、国民党白色恐怖与反共宣传、"台独教改"与去中国化等深远恶因。《远望》作为反独促统的园地,将长期关注改善「现状」的原则与方法。本系列社论的目的只是揭穿蔡英文「维持两岸现状」的真相,不可能穷尽所有改变此「现状」的当务之急。但是,我们至少不能无意中「鼓励」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误以为达成了「均衡」,于是择恶固执,遗害苍生。此外,我们更需要认清民进党对其执政现状的信心之社会基础,即所谓「天然独」的性质,以便对症下药,谋求治本之道。


「统独」问题的两个层次

在台湾社会里,所谓「统独」问题有两个层次。其一是「国族认同」,也就是对自己的国族归属的认定,这是带有根本性的自我界定,一旦确定,就不易改变;其选项通常包括「中国人」、「台湾人」,以及「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其次是「统独倾向」,即对两岸关系具体走向的预期与态度,这个层次容易被短期因素(新闻事件、政策)及利益考虑而改变,而其选项通常包括统一、独立,及「永远维持现状」。我们在理论上做此区分,就可以明了:「台独」有可能对中国友善而反对统一(如「兄弟之邦」论),也可能接受「统一」但非心甘情愿(只因有利可图,或逆来顺受)。所以赖清德讲得出「亲中爱台」,柯文哲更爱讲「两岸一家亲」,但是他们不会主张「两岸同属一中」(两岸一国)。至于那些曾参与「太阳花」之乱的学运分子去大陆就业谋职,也可能是权宜之计,无涉于其内心的国族认同。事实上还存在以下的可能性:某些人接受(或预期)两岸统一,但其实并不真正认同中国──有如香港在回归20年之后,却有某些完全在「统一」之后成长的年轻港人自认不是中国人。


因此,要达到真正的统一,就必须在「国族认同」层次上达到「心灵契合」。「和平统一」的前提是在统一之前达到两岸心灵契合,眼前看来已非易事;但如果在统一之后仍达不到心灵契合,那么连「统一之后的和平」也有困难,而台湾将成为更大的香港,甚至被外力用来作中国内部颜色革命的基地。


"台独政客"深知「国族认同」对于「统独」议题的根本性,因此致力于在教育体系内推动"台独教改",并在方方面面推动「去中国化」,经过20多年的努力,人为打造出在心灵上与大陆中国人区隔且对立的「天然独」世代。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4月25日指出:没有「天然独」,只有「人造独」。这是正确地指出了:所谓「天然独」,其实是"台独"刻意「人造」的成品。其所以看似「天然」,并非真的「天生如此」,而是「自幼人造」使然。但是,这些年轻世代在成长过程中被打造成「人造独」以后,「台独」就与其误以为的「尊严」感结合,若要再将其国族认同扭转回历史与文化的正轨,并非易事。


我们如果不理解「天然独」的性质及其「人造」的方法,将很难有效遏制台湾社会绿化的走势,即使在统一之后,也不易拨乱反正,重建台湾人的国族认同。


「天然独」的制成原理

"台独分子"从日据时代的「皇民化」经验得知:人造的国族认同必须自幼做起。但是如何系统化地进行这种社会心理工程,其方法论则来自于主张建构论(constructionism)的民族主义论着,如美国学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独学者"吴叡人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并在〈导言〉中指出三点书中要旨,从中可以窥知他们打造「天然独」的基本原则:


一、「『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最初而且最主要是透过文字(阅读)来想象的。」以往中国人的国族认同是经由儒家经典的文字(阅读),现在要人造出「天然独」世代也必须透过另一套文字(阅读)。因此,「国族认同」是透过教育与学习而传递的「大传统」,不是透过习俗而传承的「小传统」。因此,绿营只要贯彻「台独教改」,就可完全无惧于大陆推动的民俗(如妈祖、关公等信仰)交流。


二、「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之不易考证,更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无可选择、生来如此的『宿命』,使人们在『民族』的形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与群体生命的存在。」只要"台独"成功地打造出一个语境,在其中「中国」与「台湾」不再彼此重迭与包容,而是完全互斥的两个概念,就会使台湾人从牙牙学语开始,其所学到的语言概念就会使他们将「台独」(台湾不属于中国)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天然独」世代就是在这种语境中成长,因此他们不像早期"台独分子"那样悲情、自怜,反而特别自信、大胆,可以极其粗暴地攻击、辱骂中国(如称「支那」),或破坏孙中山、蒋介石铜像。


三、「民族历史的『叙述』(narrative)是建构民族想象不可或缺的一环。」此所以"台独教改"必以重修台湾史教科书为重中之重,而「台湾岛史」以及将此「史观」落实于教科书编纂的「同心圆史观」,就成了打造「天然独」认同的关键工程。自幼在"台独"语境下成长的台湾年轻人,其语言概念在上学读书后又被「国民教育」体系灌输的「客观知识」强化,除非他特别好学深思,或其家长知道如何导正错误的学校教育,否则多半长成了人造的「天然独」。


因此,「天然独」不是在了解了中国大陆或统一的利弊得失之后所做的选择。反之,其心理基础是自幼被人为灌输的「语言概念」与「客观知识」。对于1994年以后成长的台湾年轻人而言,在他们自幼学得的语言概念与知识体系中,「台湾≠中国」就像「狗≠猫」一样,是不假思索的「常识」,而不是思考与比较之后的选择。


如何破解「天然独」

要破解「天然独」,首先必须知道其困难所在。"台独教改"所灌输的「客观知识」(或「常识」),如同哥白尼以前的「太阳绕地球运行」学说一样,虽然违反事实,但却符合肤浅的感官经验,因此不易改变。人类若只从地球表面观察,自然会得出太阳东升西落、绕地运行的结论。如果他要能看出其实是「地球绕太阳运行」,就必须在思维上跳脱地球,从更高的视野来观察,才能认识到正确的太阳系运行原理。同样,一个台湾人若只从现在的生活经验(或1895年以来的历史)出发,也很容易以为两岸不属一国。若他要看出「台湾属于中国」,就必须跳脱其所生长、生活的海岛,从更久的时间(西周以来)和更广的空间(整个东亚)来俯瞰,才能看出台湾始终在中国引领的「天下秩序」中,而且从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以来,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大陆分治。因此,在台湾的语境与教育体制下,一个年轻人只要「不假思索」,就难免长成「天然独」,而毫不自觉这是被政客操弄的人为结果。反之,如他要跳脱教育与宣传的束缚,反省到自己自幼所学的语言概念与知识体系并不合理,往往需要具有相当强的是非观念和胆识,还要愿意努力重新学习,才能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由于人类本来就有接受与原本认知相符的信息(或顺着原有「知识」解读新经验)的倾向。对「天然独」而言,大陆为促统而展现的善意与让利很可能在这种「知识体系」内被恶意解读为「统战阴谋」、「糖衣毒药」。因此,交流与让利虽然可改变「统独倾向」,但是在社会心理上未必能动摇、有时可能助长了"台独"「国族认同」。这就是为什么在马英九当政的八年里,「两岸扩大交流」与「岛内民意绿化」同步前进,而蔡英文始终主张两岸继续扩大交流──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直到今年2月28日大陆宣布惠台31项措施,直接吸纳台湾的就业人口,等于是在经济上统一台湾,强行扭转岛内的「统独倾向」,民进党才开始感受到威胁。因为如果无法把就业机会留在岛上,连「天然独」都会流失,直接削弱"台独"的力量。长此以往,台湾社会即使「天然独」比例越来越大,整体抗拒统一的力量却越来越小,最后"台独"将如同港独,只能是在中国内部作乱的力量,而没有脱离中国独立的任何可能。


但是,大陆现在的作法,等于是用就学与就业的特权来吸纳台湾人,虽然可立即改变台湾社会的「统独倾向」,压缩"台独"的动能,但是对长远、最终的两岸心灵契合作用如何,尚待观察。而只有在国族认同层次反制民进党制造「天然独」的机制,进而在统一之后立即重建正常的国民教育体系,重新开始培养合乎两岸历史与文化的「天然统」,才能最终确保统一之后的和平。


目前岛内已有民调呈现大陆对台政策造成的「统独倾向」逆转,但其在「国族认同」层次的效应如何,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研。如果我们认识到「天然独」的国族认同是建立在扭曲的语言概念和知识体系里,被伪造的「客观历史」和伪装的「理性思维」、「普世价值」层层包裹,就不能低估两岸心灵契合工程的难度。我们现在就必须与"台独"的「天然独」制造程序针锋相对,开始研讨在道德、史实与史学方法上都经得起检证的一整套历史叙事框架,先在岛内透过统派团体传播,在大陆经由交流活动推广,最后再经由统一后的教育体系普及、深化,两岸才能心灵契合,中国才能真正统一、复兴。(完)






【阅读更多】

【林金源】對臺工作首務:重建「統一」的正當性

【远望社论】民进党手捋虎须终不悔?

【远望社论】乌云下的太阳花

【远望社论】王炳忠事件凸显什么样的台湾「现状」?

【远望社论】如何改变蔡英文的「现状」?(一)体检「现状」

【远望社论】解析绿色恐怖──如何改变蔡英文的「现状」?(二)

【远望社论】破解「反共義士」神話(三) 

【远望社论】为何有些台湾人不愿当中国人?只因有六座“大山”阻断

【远望社論】台湾光复了吗?──带你看台湾遍地开花的媚日遗迹

【林金源】错乱与虚假: "台独"口中的「一中」与「九二共识」

【林金源、石佳音】为不安民心提供另一选项

【张麟徵】民进党「亲中爱台」的幕后

【张麟徵】「太阳花运动」与统独的消长

【程志寰】两德与两岸的差异:论认同问题的重要性

【程志寰】台湾人的反中意识剖析

【张麟征】旧中透新的新时代两岸关系

【守宪人】台湾公法学者为何拒统?

【林金源】政治反中 如何在文化上亲中?

【林金源】同床异梦的九二共识 不要也罢

【石佳音】台独文革的号角──「台湾岛史」的真面目

【张惠闵】台独文革的吹鼓手──评台独教母《少年台湾史》


找更多文章吗?后台右下角”历史讯息”点开可以快速找到您需要的文章




2018年4-5月號│4卷4-5期(總355-356期)




>>>>歡迎訂閱遠望雜誌!


《远望》创刊于1987年3月,是台湾最老牌的统运刊物。
《远望》的宗旨:发展统一理论,宣扬统一理念,推动统一运动。
《远望》的期许:立足台湾,胸怀中国,远望天下。
《远望》需要两岸中国人共同参与、支持,以图国家统一、民族复兴。

若您认同我们的理念,支持《远望》的宗旨,请以实际行动,如订阅杂志,或小额打赏,与在台湾的我们共同努力。

您可以透过最下方的"赞赏"功能进行小额捐款,

或者我们提供下列汇款方式,请于后台留言输入下列任一选项:

(1)银行 (2)支付宝 (3)微信

如需專人服務,請加微信:yuanwangcntw


*透过文章'"赞赏"功能订阅电子版,只需支付250!!

透过''赞赏''订阅的读者请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有专人与您联系喔!






了解更多

远望30年──回顾与前瞻

【视频】「统运30.远望30──回顾与前瞻」座谈会

《远望》各期目录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专人服务请洽远望客服
微信ID:yuanwangcntw


点击右上分享到:QQ空间朋友圈

点击查看资料,免费关注



*根据苹果公司规定,微信iOS版赞赏功能关闭,其他客户端版本仍可照常使用。欲对《远望》进行赞赏支持的读者,可透过微信打赏,谢谢!

你们的支持是远望前进的动力!


iOS版读者可以透过下方二维码随喜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