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 | 镇馆之宝@上海市档案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点亮信仰的星星之火

档案春秋 档案春秋 2021-04-28

  点击上方蓝字“档案春秋”一键关注!


近日,“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

全国文物和档案故事征集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上海市档案馆的《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

被评为“全国最震撼网民的70件‘镇馆之宝’”


本文约 3300 

预计阅读需要 分钟

在上海市档案馆的库房里

珍藏着一本小册子

它比现今的小32开还略小

全书共56页

用5号铅字竖版直排

已经模糊的封面上

印着红色的马克思半身坐像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

就是《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

在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众多档案中

它无疑是镇馆之宝之一


一页页泛黄的纸张

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也见证了信仰的味道

信仰的感召

信仰的力量


就让我们跟随档案讲述人——

上海电视台新闻主播何婕

一起步入时光长廊

走进存放历史记忆的档案库

了解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

......


镇馆之宝@上海市档案馆:

《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

能堪此大任者

“非杭州陈望道莫属”

1920年2月初,因“一师风潮”而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愤然离职不久的陈望道,接到好友邵力子从上海寄来的信。展开函札浏览,陈望道不禁喜上眉梢。原来,邵力子在信中称,《星期评论》周刊主编戴季陶约请陈为该刊翻译《共产党宣言》


对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并不陌生。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1848年2月在伦敦正式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19世纪末,《共产党宣言》通过一些零星片断式的摘译被介绍到国内,但一直未有通篇全译。

《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

戴季陶原先打算自己翻译《共产党宣言》,因其翻译难度颇高,译者须兼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戴季陶自感难以胜任,便在好友邵力子的推荐下,决定邀请陈望道翻译此书,并在《星期评论》上连载。


邵力子之所以推荐陈望道,是因为陈在留日时,结识了日本进步学者河上肇、山川均等,阅读过他们译介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而且,陈的国文素养也非常了得。从各方面来看,陈望道实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合适人选。

《星期评论》于1920年5月1日出版的

《劳动日纪念》专号

看罢信件,陈望道赶忙回信,欣然同意此事。不多时,上海方面向他提供了由幸德秋水、堺利彦合译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作为翻译底本。在翻译过程中,陈望道还参考了英文版。

分水塘边点亮信仰之火

译书需要一个清静的地方,陈望道想到了自己的故乡——义乌分水塘村(今属城西街道)。那里远离尘嚣,乃译书的绝佳去处。1920年2月中旬,陈望道回到了分水塘村,带着几样简单的生活物件和文具,在一间少人光顾的柴房里“安营扎寨”,孜孜不倦地翻译起了《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居住的地方,

位于浙江义乌分水塘村

柴房里既没桌子又无床,陈望道干脆把一块铺板架在两条长板凳上,工作时,把一应所需摊在铺板上,倒也施展得开;累了就往板上一躺,权作卧榻。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山区里更添几分寒意,及至深夜,刺骨的朔风从四壁和窗户的缝隙里闯入屋内,陈望道那只握笔的手时常被冻得不听使唤。家里虽不缺“汤婆子”和脚炉,但他嫌那些玩意束缚了手脚,反倒令人分神。实在冷得吃不消了,陈望道就起身,跺跺脚、搓搓手,还不住地往手心里呼气,稍觉回暖,又专心致志地继续译书。

《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文第一版封面

陈望道对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是如此专注,除了短暂的睡眠时间,他都“吝啬”到不肯在其他事情上多花费一分一秒,就连一日三餐和茶水都是由母亲送入柴房。


一次母亲为陈望道端来粽子和红糖。走到屋外,她还特意问道:“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给你添些?”陈望道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他竟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述这则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这是马克思所写《共产党宣言》草稿仅存的一页,

其中头两行字为马克思夫人燕妮所写

转眼间,已近谷雨时节,陈望道“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终于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正当陈望道携稿赴沪之时,《星期评论》被军阀当局勒令停刊。《共产党宣言》译稿的出版一时没了着落。


好在此事得到了陈独秀、李汉俊等人的支持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资助,几经磨砺的《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终于在1920年8月付梓,共计印行1000册。稍有缺憾的是,书名被错印为“共党产宣言”,文中还有20余处讹字。

“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推出后,迅速在先进知识分子群体中掀起一股购买与阅读热潮,很快便告售罄。9月,在勘误之后,又印行了第二版,封面的马克思坐像底色改为蓝色。与首版相仿,第二版同样热销。一大批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仁人志士在它的熏陶下,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陈望道于中共“一大”前加入了发起组

当年,毛泽东就是《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众多拥趸中的一员。1936年7月,他对来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坦露了自己思想成长的心路历程,

“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排在这三本书之榜首的即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不仅是毛泽东,被这本小册子教育和激励过的革命者何止成千上万。在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遇见前来与会的陈望道时,紧紧握住他的手,当着在场代表们的面,笑呵呵地说:

“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面世。就在300多天后,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历史事实证明,作为国内第一部汉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党的早期理论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滋养下,于华夏大地上孕育出甘甜的果实。

书摊上觅来的“镇馆之宝”

经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诞生于中共建党之前的首版《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到解放后已是难觅踪影。不过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次偶然的发现,让它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周末,时任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的罗文如同往常一样出现在南市老城厢一带的旧书摊前。闲暇之余走街串巷,穿梭于各家旧书摊“淘宝”乃罗文的一大喜好。

《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第一版封面

(上海市档案馆藏)

那日,他在一家书摊前翻阅旧书,忽然,一本小册子引起了他的注意。由于岁月侵蚀,小册子的红色封面已发黄变脆,显得斑斑驳驳,但上面的图文仍可辨识。其正中是一蓄着大络腮胡的西洋男子肖像,罗文一眼就认出是马克思。在马克思像的上下两端印有“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共党产宣言,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等字样。


“这莫非就是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突如其来的惊喜让罗文的心怦怦直跳。为验证自己的猜测,他急忙翻开小册子末尾的版权页,两行竖排的铅印字证实了他的判断:“一千九百二十年八月出版”、“印刷及发行者 社会主义研究社”。就是它!罗文在旧书摊上发现的正是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第二版封面

(上海市档案馆藏)

这一意外的收获令罗文激动万分。他花5角钱买下这本弥足珍贵的小册子后,向摊主要了张旧报纸,轻轻地把它包裹起来。然而,罗文并没有把这一稀世珍本据为己有,而是将它无偿捐赠给单位,使之成为上海市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后来,馆方又征集到了蓝封面的第二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存世极少,上海市档案馆同时藏有第一版与第二版,堪称稀有。


2003年,经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上海市档案馆和浙江省上虞市档案馆联合申报,《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9年12月,在中国青年网、北京卫视《档案》节目联合主办的“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文物和档案故事网上征集活动中,荣获“最震撼网民的70件‘镇馆之宝’”。



更多镇馆之宝@上海市档案馆的故事

敬请期待后续推送……


主持:

何   婕

专家鸣谢:

苏智良

本文撰稿:

张姚俊

脚本素材:

董婷婷

视频:

杨   红、曹胜梅、周晓瑛、

陆闻天、方亚琪、陈    忱

支持:

张    新、石    磊、毛国平、

张    斌、郑泽青、张建明、

何    品、彭晓亮、颜    昶、

张    竟、王    斌、乌文菁、

史伟杰、金    毅

编辑:

陆闻天

排版:

王冰倩



本刊稿件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档案春秋”微信号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部分未署名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

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使用不当情况

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政务微信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档案春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