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护工资下调了!将按年薪制发放薪酬

护理传真 2023-08-25


🌟 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记得点击星标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们哦!

长久以来,医护人员一直是高薪的象征,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客观来说,相对其他行业,医生在收入方面的确很具竞争力。                              


不过,从近期种种信号来看,这件事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职工要降薪,要开源节流


前段时间,浙江某家卫生院2022年年终职工大会上,院长说出了让全院职工们吁嘘无言的新年展望,新的一年里,职工要降薪,要开源节流,医院上下要过紧日子。   


这条新闻一出,业内反响热烈,不少医疗从业者均表示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严重的已经出现了裁员现象,甚至还有网友反映“部分医院医护降薪了,但行政人员工资未变”。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较2019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为-0.6%,较2019年下降3.6个百分点;医院资产负债率为44.09%,与2019年基本持平。


而实际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2月13日至2月18日期间,两个院区每个工作日日均麻醉总量在500台左右;2月16日,麻醉总量更是攀升至549台,创下单日手术量历史新高,其中主动脉夹层、肝移植、心脏移植、肾移植等急危重症手术占比超11%。 


由此可见,疫情造成的经营压力正在渐渐退去,但这不意味医院不用过紧日子了。


当下环境


随着医保支付改革深入,DRG/DIP模式已在全国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医疗从业者一方面要面临在工作中如何学习和适应新的付费原理和机制;另一方面,医保支付改革下,医院和个人绩效和收入也必然出现波动。                                            

此前有报道称,武汉某三甲医院实施 DRG 以后,一名心外科医生曾表示,他个人的收入减少了15%;而湖北另一家三甲医院的心外科医生也表示,他所在科室一年亏了500万。


在此改革背景之下,医生的收入结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笔者认为,这并未完全是坏事儿。


过往的以药养医本质上与公立医院属性相悖,且并不可持续。业内人都清楚,不同科室的医生之间收入差距悬殊,多则几倍甚至几十倍。


平心而论,教育背景持平,辛苦程度相似,收入差距过大本身并不公平。只是在一年又一年的时间下,大家渐渐接受了这种现状。



如何改变


年薪制是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式之一。


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开的资料显示:年薪基数不再区分医院等级,全部按医务人员职称核定基本年:


主任30万元、副主任25万元、主治医师20万元、住院医师15万元;技师、药师为同级别医师的80%;护师为同级别医师的70%;行政后勤人员为医师平均年薪的40%;村卫生院人员10万元。


书记(院长)的基本年薪为;市级医院50万元、县级医院40万元、市级专科医院30万元。


这样的年薪制度,将切断个人薪酬与科室收入之间的联系,目前得到了很多医生的支持。


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也多次印发意见,明确要求借鉴三明做法,鼓励各地探索年薪制发放薪酬。

查看更多护理文章
点击关注

图文来源:护理123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

投稿邮箱:32137680@qq.com


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