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擅自离院被撞身亡告医院,法院判决让人信服!

护理传真 2022-07-23



法院判决有理有据,为他们点赞!

某患者因病入住某医院。入院当天 ,医院出具了《护理安全知情同意书》告知“防意外(走失、坠床、自杀),留陪人24小时在床边陪护”,及《住院须知》告知不得请假或擅自离院,否则由患者或监护人承担全部责任,患方签名予以确认。医嘱护理级别为二级护理。


但住院期间,患者擅自外出后,因步行在机动车道,被撞身亡。经交警部门认定,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患者一方,其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经查,患者外出时间为夜间22:00-22:30之间,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外出后,医方第一时间调取监控录像,发现患者离院后,给予报警处理。


患方认为医疗机构未尽管理义务,导致患者离院后被撞身亡,医方的管理疏失与患者死亡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以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由诉至人民法院。


经两级法院审理,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判决。


法院认为:患者与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作为医疗机构,合同主要义务是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等医疗服务,患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自行离院行为,医疗机构可以告知风险,但没有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权力,且医院的安全保障义务是在医院管理范围内保障患者或他人安全的义务,而患者系在医院外发生交通事故,不属于医院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


两级法院判决依据:判决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一般是《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而所谓“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可以表现为任何你能想象或不能想象到的情况,比如:未告知某区域水深,可能导致溺水、未告知树高攀爬有危险、未告知...... 具体到医院管理,患者擅自外出意外事件的发生虽然是极小概率事件,但医疗机构在该类事件的风险防范上已经很完善:如门禁系统的建立、各类风险告知书的签署、安保人员定时巡视、对医疗护理文书记录的详实要求等等。


笔者曾受邀参加某三级医院的一个有关患者离院风险管理制度的修订讨论,该制度修订起因该院发生一起患者外出后自杀身亡事件。当时参与讨论的医院管理者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纷纷提议:加强风险告知、医院门口设立患者签离记录本、保安发现患者外出立即通知通知护士长将患者带回等措施。据统计,该院每日私自外出的患者数量近百位。那大家啥也别干了,光领人吧!


笔者当时发表了和前述案例中法院判决意见的类似意见,即医疗机构的主合同义务为提供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自由没有法定理由不受限制,医疗机构没有权力限制患者外出。而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其监护人的监护责任不因住院治疗得以免除,患者脱离监护受到损害属于监护人未尽监护责任。封闭式管理的精神疾病类医疗机构另做讨论。


至于自杀事件,无论是院内自杀还是院外自杀,一旦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只要没有证据证实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导致患者自杀,则侵权责任不成立。


所以,法院判决有理有据,为他们点赞!与此同时呼吁:请医护人员专注于看病,而不是做保安!


最后,还没有关注护理周刊的朋友,微信搜索“护理周刊”后,查看更多专业护理知识及资讯。已关注的朋友请"星标"护理周刊,和300万护理同仁一路前行。



大家都在看

护士被逼下岗,护士“老了”何去何从?


各国护士服大PK,中国护士赢了!


护士竟有这个专科,前途大吗?


这么美的护士站,你见过吗?


“一个护士的辞职信,一个真实的故事!


来源:马老师话医法;护理周刊,一个百万护士必备的公众号,每天发布最权威医疗护理资讯,深度剖析护士关心的热点话题,护理临床工作知识精妙总结以及各类专家同仁的工作心得。在这里,你每天都能进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