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着书本去旅行,让书卷与天地双向奔赴 | 关注

周益民 人民教育 2023-08-28


民小编说

让书本成为学生走向世界的起点,将外面的世界化作了辽阔的大书。暑假期间,很多学校、老师都倡导孩子们带着书本去旅行,结合书中内容,去往书中的相关地点进行实地探访,让阅读形成更生动形象的体验,实现书籍与天地的双向奔赴。这位老师将此类形式的阅读命名为“大地上阅读”,一起来看他的具体实践——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有一些书籍,尤其是地理、历史等人文类书籍,在阅读的同时若能带领学生前往相关地点探访一番,或查考问询,或抚今追昔,书卷与天地互文,有字书与无字书彼此作用,能让阅读者受到更为深切的影响。我将这类形式的阅读命名为“大地上阅读”。






一、“大地上阅读”是书籍与天地的双向奔赴,指向阅读者的精神建构


与纯粹的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不同,“大地上阅读”强调阅读的作用,看重阅读与行走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与行走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产生互动的合力。


作为一种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阅读形式,“大地上阅读”的实施显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势必要求作为倡议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在选择书籍与行走地点时格外用心。从书籍的角度,除品质足够优秀之外,内容方面应具有较大的讨论空间或文化含量,与实地物态具有一定的关联度。目标地点方面,则要求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特色,能够引发学生对书籍内容的调取,深化相关内容的体验与认识,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当然,交通、路程等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有一年,经过反复考量,我与当时教学的五年级学生共同选定了《两根弦的小提琴》一书作为“大地上阅读”的共读书。这本书从阿炳的《二泉映月》谈到高山流水遇知音,从五声八音谈到伏羲制琴,一个“音乐里的中国”优雅又庄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品传递的是文化意义上的薪火相传,是风骨和灵魂的承接与传扬。阅读时,学生被作家笔下的意境打动,对阿炳的人生际遇深感同情。有学生家长提议,利用国庆小长假,组团去无锡阿炳故居探访,立时获得了积极响应。置身低矮的草屋,耳边回响着《二泉映月》叹息般的乐声,目睹简陋的陈设,观看其生平展览,学生对“《二泉映月》是整个中华民族内心的呻吟和咏叹”多了些许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阅读让学生获得了文化背景,进而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心理期待。故居探访则帮助学生走进了当年的场景,与人物展开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作为阅读者的学生既调取阅读经验,借由作家视角体验、观察、想象,又自发地运用自我视角,进行更多元的观察、体验与叩问。二者互动,引发学生的深深共鸣。






二、“大地上阅读”是预设与生成的协同作用,指向阅读者的自主建构


我们将每一次的“大地上阅读”视为一个项目,整体设计,优化架构,主要包括对作品的阅读理解,拓展背景知识的学习,设计实地行走的路线,对总结、反思与创造进行创意表达等几个方面。


前期的学习可以确保项目的效果。仍以阅读《两根弦的小提琴》为例。我们组织了文学诵读、乐曲聆赏、观影、书中音乐知识整理、民众民乐素养调研等多项活动,学生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逐渐了解中国音乐的风格,感受祖先的风雅风骨,生发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和自豪。在策划探访阿炳故居方案时,我们了解到阿炳故居门前二泉映月广场上立有阿炳雕塑。于是,我们安排了一项任务:为阿炳故居设计一尊展现阿炳特点与乐曲内涵的塑像。学生分小组合作,按照各自理解画出了设计图纸。因为有了前期的具身性参与,当真正来到阿炳故居前广场、站在雕塑前时,学生对那低头拉出人间沧桑的定格就有了格外的关注与真切的解读。


实施“大地上阅读”项目时,我们力求通过有趣的任务驱动吸引学生主动卷入,在完成任务中实现自我建构。在民间故事主题阅读中,大家发现很多传说与名胜景点有关,尤以杭州西湖为最。我们商定,一起阅读《西湖民间故事》一书,游览西湖人间胜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挑战性任务:“西湖之行,导游不外请,自己承担。自由组合,承包一处景。‘导’有文化,‘游’有故事。”学生们兴味盎然,跃跃欲试。我及时提供练习支架:(1)梳理传说情节,提取主要信息;(2)发现景点与传说间可感的关联处(如人物神情、景物角度等),引导游客留意细节;(3)增加景点的其他相关知识介绍;(4)通过趣味提问等方式增强现场感,体现互动性。


完成这一任务时,学生投入阅读,研究故事,抓取要点,创造性转换。譬如“断桥组”在提及传说时用一句话带过,符合导游的现场特点:“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断桥,相传美丽的白娘子和许仙第一次就是在这里相遇的。”再请看另一组学生关于飞来峰的导游词片段:“我们现在来到了飞来峰。相传,当时有座山峰飞来飞去,济公发动村民在山上凿了五百尊石罗汉,把山给镇住了,所以现在再也飞不起来了。飞来峰上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观,就是一线天。当时,花妹被困在洞里……用自己的簪子用力戳动岩石,终于穿出这个小小的洞口。据说能够看到那一缕光线会带来好运呢,请大家仔细看看。”末句的讲述就带有较强的互动色彩。


“大地上阅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实地探访时,往往会有意外与惊喜,这对学生既是考验更是机会。我们的学生在西湖实地导游,游人如织。有人好奇地凑过来,在对学生导游称赞的同时,偶尔也会抛来几个问题。有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储备与预备。学生感慨:做导游也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


我曾在班级组织过一次“‘成语南京’寻访行动”。南京是著名的古都,历史丰厚、名人辈出,许多成语都与南京有关。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30个成语源自南京,如一往情深、渐入佳境等。这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这次项目学习分为文献学习、实地考察、成语文创设计、总结与反思四个步骤。在实地考察时,还会遇到预设与生成的协调。一组学生选择寻访成语“改邪归正”的出处“周处读书台”。按照事先设定的路线,原本以为会很顺利到达,不料遇到修路。改道到达后,却不见目标。辗转询问,才在一处偏僻角落发现。之后在班级分享时引发共鸣,原来不少小组均有类似情况。成语“东山再起”寻访小组成员表示,在谢公祠外透窗望去,却发现有人居住。大家一致同意给相关部门写封倡议信,呼吁保护历史文化遗迹。






三、“大地上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让书本成为走向世界的起点


在学校场域内,“大地上阅读”是一种有组织的项目化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不断为学生造就各种机会,包括选择的机会、决策的机会、规划的机会、行动的机会等。学生在把握这一个个机会中,既累积了各种经验,获得了相应的学习力,也享受了丰富的心理体验,最终内化为核心素养。渐渐地,在名山大川中倾听前人的咏唱成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大地上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项目的实施也由教师倡议和组织逐渐演变为家庭的自觉行动,“带一本书出发”成了他们的行动标识。


在《两根弦的小提琴》“大地上阅读”结束后,学生自发阅读起该系列的另几册书。小华同学被《赛里斯的传说》描述的丝绸之路深深吸引,于是有了他们一家的暑期之旅:“《赛里斯的传说》让我对丝绸之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我好想亲眼看一看这条打通中西文明的神奇之路。7月下旬,我们一家三口带着书,带着满满的期待出发了。我们沿着书中的路线,也就是丝绸之路,一起去观赏书中描绘的中国最壮丽最美好的风景。”


“‘成语南京’寻访行动”结束后,大家对南京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诗词南京’寻访行动”“‘红楼南京’寻访行动”行动小组纷纷成立。一个项目,引发了连锁效应。


就这样,“大地上阅读”让书本成为学生走向世界的起点,将外面的世界化作了辽阔的大书。学生游走其间,逐渐成长为一个内心自由且丰沛的人。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13-14期,原标题为《“大地上阅读”:书卷与天地的互文》文章作者|周益民责任编辑|宋佳欣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教师培训如何展开?要有趣、有料更要有效 | 支招
构建素质教育“五中心”,创新“五育并举”新模式 | 关注
“双减”之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关注
高质量开展科学教育需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 关注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